沟通心理学2:不同场景下的说话策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无须逃避心理问题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心理问题,能够很明显地影响一个人的状态。无论这种问题是工作、生活还是感情上的,都会使人的内心情绪出现波动,从而使其不能按照自己的设想完成相应的工作。面对这样的心理问题,很多人选择了逃避。事实上,心理问题是不能逃避的,因为越逃避问题就积累得越多,当在某一个时刻突然爆发时,就会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所以,应该关注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李倩是一名小学教师,她所在班级的学生年龄偏小,不少学生自觉性差,稍微严厉管束,就会有孩子哭哭啼啼向家长告状,一些家长甚至不问青红皂白就责怪老师管理过于严格。另外,不少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期望过高,一旦孩子成绩下降就责怪老师。同时,学生的安全问题也令她很担忧,每次放学以后,她都处在极度焦虑的状态,甚至下班回家后,脑子里也在想这些问题,以致茶饭不思,夜不能寐。李倩还特别注意同年级其他班级的情况,一旦其他班级的孩子拿了奖,她心里就特别紧张。然而,李倩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一直回避这些问题,这一切都使她的工作难以开展下去。

李倩老师的工作压力过大,使她的状态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她却选择了回避问题,这是不正确的。俗话说“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心理问题也是一样的道理,问题不解决就会越来越严重,就更不利于工作的开展。所以,针对这些情况,李倩应该去相关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咨询,从而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的精神压力骤增,像李倩这样的情况并不在少数,很多人都是因为工作上的压力产生了焦虑的症状。面对这样的情况,逃避不是办法,要从压力中挣脱出来,就要绕开认识中的误区,合理宣泄压力,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

很多人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不去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而是选择寻找退路,这种退缩,往往源自自卑心理。对于这类人来说,很多挑战非但不能激起他们的斗志,反而会刺激他们选择回避,这种没有能力去应对而采取回避问题的态度又叫作回避型人格。产生逃避心理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是缺乏自信。一个不自信的人,心理承受能力要比自信的人小得多。二是害怕惩罚。当一个人因为做错事而担心受到指责,而他本身又恰恰不愿意接受这种指责时,往往就会找各种借口推卸责任。然而,面对心理问题,逃避是没用的。心理问题就像“感冒”一样,几乎人人都会遇到。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存在心理障碍人群的比例在20%左右。所以,要正视心理问题,要想办法解决心理问题,这样才能真正保持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