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管理概述
【案例】
金刚石可以做成钻石(见图1.1),石墨(见图1.2)可以做成电极,金刚石与石墨二者之间的悬殊价值人所共知。
图1.1 钻石
图1.2 石墨制品
学过化学的人,对石墨和金刚石都不陌生,它们都属于碳单质,是纯C构成、化学性质相同的同素异形体。是什么原因导致彼此的价值有天壤之别?
山上的泉水本来会自然流到山下,人们也可以到水自然流到的地方取水饮用。但是,很早的时候,人们选择用竹管相接,引水到山下居住的地方。
(本案例由作者根据相关资料改写)
【案例分析】
石墨与金刚石虽然都是碳单质,但是,它们的内部结构不同。
石墨是正六边形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是分子间力,彼此间作用比较弱。金刚石是共价键形成的正四面体结构,很稳定,强度高,因此价值高昂。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图如图1.3所示。
图1.3 碳原子排列图
这种现象给了人们一个启示,大自然的神力将相同的碳单质塑造成价值悬殊的物质,石墨也是可以人为地变成金刚石的(在超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只需改变原来元素之间的衔接方式。无论是大自然,还是人力,改变的不是元素,而是结构。生活中相同的人、财、物等元素,会不会也能形成不同的价值结果呢?答案是肯定的,相同的人、财、物之间会形成不同“结合力”,要想使相同的人、财、物具有最佳的效益,需要使这些元素之间也形成最佳的结构。
水往低处流属于自然现象,人们之所以不是被动地屈从大自然,而是采取竹管衔接的方式,改变水的“放任自流”,借助的是竹管能控制水的流向的作用,使无规范、自然流动的水能按照人的愿望实现最方便的利用。
生活现象说明了,很多事物由于安排的不同而导致价值不同、效果不同。自古以来,人的智慧就是帮助自己,不断地追求有限资源的最佳利用,这种追求的本质是一种人为的对客观事物的管理。
1.1.1 管理的解析
1.“管”和“理”的文字分析
管理,两个字都是形声字。“管”字,形从“竹”,声从“官”。“管”在古代是形容圆而细长中空的东西,因为周围封闭,引申为“规范”“控制”之意;因为能定向地通行,包含了疏通、导向之释。在自然界,竹子是典型的圆而中空之物,故带有规范下疏通的“管”字则形从“竹”,即竹字头。而“官”字是会意字,在古代是形容给政府做事的人。“官,吏事君也。”——《说文》。“官”字是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mián),释义覆盖,下面是“吕”,释义人的脊梁骨。“官”字含有以宀覆众之意,在一定空间内或者范围内控制众人,即有治众的意思。与管相关的词语有管束、管制、管辖等。
“理”字,形从“玉”,声从“里”,古语的“理”就是对玉石进行加工雕琢,雕琢要先研究玉石的纹路。“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说文》。“理”字强调按照玉石的纹路加工成最好的作品,即保证原材料实现价值最大化。《韩非子·解老》中:“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即顺应玉石本身的特点而雕琢成功。与“理”相关的词语有条理、治理、处理、料理、整理、办理等。
【要点分析】
管的字义中体现了竹子的特点,规范中有引导,控制中有方向,而理的字义中反映出了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等。
无论治众还是治玉,其“治”的重要内涵是遵循客观事物规律行事。治众而从理,治玉则顺纹。
管理要顺理,不是单凭管理者的主观臆断。从质的角度理解,管理是在一定空间内遵循客观规律管辖控制众人;从量的角度理解,管理能追求最佳效果。瞎指挥、强迫处理、单纯命令也是在治众,但与科学领导、人性化管理无法相提并论。
2.管理的历史起源
(1)人类生存需要管理。管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因为人类是群体性的社会动物。最初原始人类狩猎后的食物分配,也需要德高望重的长者来组织,即使不能满足每个人的需求(猎物少,都吃不饱),大家也要服从这种规范。因为在当时极其落后的生产条件下,只有接受这种合理的安排,才能共同维系生存。
伴随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集体劳动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在这种条件下,为了使劳动能够有序进行,获取有效的劳动成果,就需要劳动者之间进行分工与协作,更需要有人进行控制、指挥,管理逐渐产生了萌芽。古代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其工程的宏伟规模,即使在今天也令人叹为观止。其工程的完成绝不是人多一哄而上的结果,其中蕴含了高超的组织管理。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物质资源就显得很有限,再加上社会生产各环节的相互依赖性日益加强,在时间、空间上需要严谨细致的合作、协调,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日渐凸显。
在规模较小的手工业企业里,要进行共同劳动,有一定的分工协作效果更佳,于是,管理就成为进行指挥生产所不可缺少的条件。现代化大工业生产,不仅生产技术复杂,而且分工协作关系更加紧密,专业化水平和社会化程度更高,社会联系更加广泛,劳动者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所需要的管理水平更加高超,职能更加广泛。
总而言之,由于分工协作劳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社会集体组织活动日益增多,管理自然而然成为人类社会中最普遍的重要活动之一。大到一个民族和国家,小到家庭与个人,无一不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劳动分工和协作越细,组织系统越庞大,管理问题也就越复杂,越要求有相当高的管理水平。
(2)管理经验不断积累。自古优秀的管理者不断涌现,不是因为得到奇书指导,也不是上帝的暗示,都是在实践中挖掘自身智慧,自觉自愿地知难而进,创造出惊人的管理业绩。
【案例】
宋朝真宗年间,皇宫失火,大片宫殿变成一片废墟。真宗皇帝令曾经做过宰相的丁谓负责建造新皇宫。丁谓到现场一察看,发觉有三大问题最难办。一是建房用土量大。若到郊外取土,路途太远。二是运输难。大批建筑材料,从外地只能由水路运到汴水。若再运到皇宫建筑工地,只能靠车马了。三是大片废墟垃圾,要运到远处倒掉。这样不知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和时间。丁谓再三思量,最后终于想出了一举三得的办法。他先让人从施工现场到汴水之间挖几条大深沟,挖出来的土堆在两旁,用于烧砖瓦,这样便解决了用土的问题。接着,他把汴水引入沟中,使它成为运输的河流。等到工程结束,它将水排掉,把所有垃圾倒在沟内,重新填为平地,又成了良田。丁谓一举三得,使工程顺利完成。
(本案例由作者根据相关资料改写)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当时难得的成功管理案例,也体现了今天运筹学的思想。
历史经验值得回味,一方面是一些杰出的人物其个人敢于创新做出的成功范例,为后人借鉴;另一方面是群体逐年的经验积累推广应用,至今在指导人类生产方面依然不过时,如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就是古代劳动人民管理农业的长期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对待历史经验,一方面要珍惜借鉴,另一方面也要承认经验具有局限性,只有经过了漫长的历史长河发展和逐年积累,才形成系统的管理理论。
(3)经验逐步形成科学。早期的管理经验都是针对现象进行研究,挖掘自己的智慧,实现最佳的结果。而科学是研究事物发展规律,借以指导未来的活动。
科学的本身有其不同的发展状态,即最初混沌状态,随之进入学科分支状态,后期进入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状态。随着人类的生产实践,科学认识在长年的沉淀中,会在某一方面从混沌状态下快速优先发展,即产生第一个科学分支,专门就某一方面进行研究并上升为理论,这是人类的一大进步。科学分支产生之后,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和自身发展规律,它们以不同的速度向前发展,为人类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世界上没有一个分支是无用的,也没有一个分支可以包揽一切有用的知识。科学分支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逐步陷入了片面。于是,不同的分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必须相互借力才行,从而形成了有机结合的交叉,诞生了一系列综合性理论——交叉科学(也称为边缘学科),解决了分支状态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这种现象,充分体现了哲学上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管理亦如此,对不断积累的经验进行归纳,从某些重点方面进行研究,最后才形成现代的管理理论。
管理实践历史悠久,把管理作为科学进行研究仅仅是最近一二百年的事。历史上管理处于混沌状态是指对事物的控制指挥处于凭经验和主观智力行事较多,管理在体系上是浑然、分散、无秩序、缺乏提炼的状态。即使是非常出色的成功,也仅仅是处于经验状态,注重个别现象的观察研究。随着实践发展,经验被人们升华,形成最初的不同的管理科学方法和分支理论状态,又走向了系统、完整,形成了现代科学管理理论。
1.1.2 管理的概念
1.管理定义
到目前为止,管理的定义不仅依然是不同的学者见仁见智,而且定义越来越多。
最通俗的说法:“管理就是管人理事。”按照传统中文理解:“管理就是在一定规范下,顺理行事,约束众人的行为过程。”英文表示的管理最常用的单词有:management和administration,前者是与操纵经营相关联的管理,后者是与行政实施相关联的管理。
早期管理学者玛丽·帕克·福莱特认为:“管理是通过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艺术。”但凡使用“艺术”一词,就意味着手段巧妙性和效果不同性。
美国管理学家,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提出了“管理就是决策”。他认为决策的过程分为4个环节:第一,调研分析;第二,制订所有可能的行动方案;第三,从各种可能方案中选择比较满意的方案;第四,检查和评价方案的执行情况,并适时调整方案。
被称为“管理过程之父”的法国著名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H.Fayol)则把管理定义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H.Koontz)对管理的定义:“管理是在正式组织起来的团体中,通过他人并同他人一起把事情办妥的艺术。”
古典组织理论开拓者,德国管理学家马克斯·韦伯(MaxWeber)认为:“管理就是协调活动。”
我国的一些管理学家如杨文士认为:“管理是一个过程,是让别人与自己一道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是一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结合以上描述,对管理的定义可概括为:“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组织通过有效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活动,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内涵
所谓的管理内涵,是指隐藏在管理定义深处的内在本质属性的总和。管理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组织目标是组织内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方向,是管理功能的集中体现。一个组织原本就是为实现某种目标而组成的各种资源的综合系统,整个组织的管理活动,就是围绕实现组织目标而开展的。管理离开了组织目标,就像一艘没有航标的船一样永远也不会到达“理想的彼岸”。
(2)管理活动的实施是通过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这些手段来进行的。这些手段是所有类型的管理人员在管理实践中都要履行的管理职能,这反映了管理活动的功能和过程。
(3)管理活动的实质就是协调各种关系。所谓协调,就是指把组织内各种资源(尤其是人力、财力和物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和谐化、同步化。所以管理活动就要围绕着组织的目标,协调各种资源的相互关系,使组织活动更加有效。
(4)管理的要点是对人的管理。管理的主体是指管理者所有的管理行为要靠管理者去实施,所有的管理目标要靠管理者来实现。而管理者实施管理行为的受作用一方即管理对象,对于管理的有效性及组织目标的最终实现,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管理对象包括人、财、物、信息、技术、时间等要素,而这些要素中人是最核心、最关键、最活跃的要素,所有的组织资源都要以人为中心。因此,对人进行管理是管理者最重要的职能。
(5)管理的效果是实现最佳效益。科学管理实质是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追求有限资源最佳利用,通俗一点讲,就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力、时尽其效”。
3.管理组织
组织在汉语中作为动词是指有目的、有系统地集合起来,也是管理的一种职能。组织在汉语中作为名词,是指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目标,互相协作建立起来的集体。在现代社会中,组织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社会集团,包括党团组织、企业、军事组织等等,不仅仅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社会的基础。
在管理学中,管理组织是针对人群有意形成的职务结构或职位结构,是发挥着管理职能的、由管理主体和管理对象组成的隶属关系、权责明确、不同角色的集体。其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而且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4.管理主体
管理主体是指管理组织中行使管理权力,承担管理责任,决定管理方向和进程的有关机构和管理者。
管理主体的特点有以下3个:
(1)阶层性——管理者在企业管理中分高、中、低不同层次。
(2)部门性——一个企业划分为不同的分属领域。
(3)全员性——每个成员对本职岗位都有义务参与管理,即工人也具有主人翁的身份和作用。
层次性和部门性决定了任何一个企业(单位)都必须设置相应的管理组织机构,保证管理功能的有效发挥。管理机构的设置必须根据客观需要和主观条件全盘考虑,机构臃肿是管理失误的典型表现,不仅不能实现管理效用,而且会发生“内耗”。每一个具体部门都需要最适合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德才兼备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全员性决定了管理者不是绝对不变的,当年提倡将军下连当兵,各个层次的官都是将军的属下,但是每天的出操训练,将军服从班长的指挥安排。
【要点分析】
管理主体分为阶层性和部门性,需要德才兼备。这里的“才”不是泛指,而是精通适用具体部门管理职能的“才”。有用的知识不等同用得上的知识,不符合具体管理职能的“才”,也属于用不上的“才”。
管理主体的全员性容易造成误解,都是管理主体,谁是被管理者啊?这里强调的是,管理主体与管理对象中的人,在管理职能上是互相转化的。车间的师傅和徒弟都是管理对象,车间主任越过师傅直接管理徒弟,事无巨细也会事倍功半。反之,放心地让师傅承担管理主体责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人都是管理主体,人人又都是被管理的人。
5.管理对象
管理的对象也称管理客体,包括:人、财、物、时间、信息5个要素。
(1)人是指被管理的生产人员、技术人员,以及下属管理人员,从长远的发展来看,还应包括预备劳动力的培养教育,以及整个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人是社会系统中最基层的子系统,是社会的细胞,高效能的管理应该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人所长。
(2)财包括经济和财务,是一个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掌握和支配的物质资料的价值表现。对财力的管理就应该按经济规律进行有效管理,使资金的使用保证管理计划的完成。
(3)物指对设备、材料、仪器、能源,以及物资的管理,使之能够达到物尽其用,提高利用率。
(4)时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表现为速度、效率,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连绵不断的系统。高效能的管理应该考虑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充分利用时间。
(5)信息是具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信息是不可缺少的要素,信息的管理是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部分。
6.管理主体与管理对象的互换性
从工作角色的角度看,没有绝对的管理者。权威和才华再高的人,不在其位也难谋其政。也没有绝对的管理对象,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谁都有可能做出最合理的决策。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战场上临场抗命、下级引导上级改变决策;普通劳动者对领导的批评、建议,改变了企业命运等案例,都从不同方面说明了管理者和管理对象具有一定的互换性。
低一层的管理者既是管理活动的主体,实际上又是更高一层管理主体的管理对象。一个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又是党纪国法的管理对象。一个组织的普通劳动者,也有对最高管理者的监督权。如一个私营企业老板违法或者违背社会公德,生产伪劣产品,普通劳动者的举报一样会换来严厉的处罚。一位顶头上司的错误管理,普通劳动者一样可以实名向上级反映,使其得到监督和纠正。从这一点来看,那些借口“人家是官,我们没办法”而又背后发牢骚的人缺乏责任感。
当把一项任务交给一线技术人员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完成时,管理对象本身兼任管理者,任何职务高的人都不能随意干涉。一个职能部门既作为管理者对下属行使计划、协调功能,同时,也是下属实际操作中一些建议的配合者和服务者。
1.1.3 管理的性质
1.管理的自然性与社会性
管理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即常说的管理的二重性。管理是人类共同劳动的产物,具有同生产力相联系的特征。同时,管理也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1)管理的自然属性。自然属性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联系的,它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对管理的客观要求。无论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管理还是社会主义的生产管理目标,都要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协调,以实现社会生产要素的科学组合,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因此,从管理的自然属性来看,社会主义的管理与资本主义的管理具有共通之处,二者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例如,一些资本主义企业采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在社会主义企业管理中,只要适合,是可以应用的;相反,社会主义先进的管理技术也可以应用到资本主义企业管理中。
(2)管理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管理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制度条件下,必然要反映一定社会制度中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维护生产资料所有者的特殊利益。资本主义的管理是由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决定的,管理权归资本家所有,目的是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管理要维护资本家利益,是统治工人的一种手段。社会主义的管理,其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或集体所有,要反映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从管理的社会属性来看,资本主义的管理与社会主义的管理存在着根本区别,前者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资本家榨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种手段;后者则是为了维护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生产效益,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经济效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3)管理二重性的作用。管理的自然性和社会性是由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决定的。生产过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组成的统一体,是两位一体的关系,不能截然分开。
管理的自然性告诉人们,先进、科学的管理是不分国界和社会制度的。无论在何种制度下,科学的方法是共用的,生产过程都如一个乐队一样需要指挥,都追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谁使用科学管理谁就受益,违背科学管理规律就受损。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是西方资本主义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并积累下来的,在实践中应用是行之有效的,这是值得社会主义国家借鉴的。长期以来,人们在管理二重性问题上存在着片面的错误认识,把姓“社”姓“资”作为决策的首要条件,严重地束缚了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认识管理的自然属性,就要毫不犹豫地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资本主义的科学管理积极学习,博采众长,融合吸收,为我所用。
管理的社会性告诉人们,管理的思想和管理的目的随着社会制度及生产关系的不同而不同。任何管理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都存在“为谁管理”的问题。西方资本主义管理存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产生了科学管理方法,体现着资产阶级的意志,维护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所以,我们在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不能盲目照搬。要注意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意识形态的差别。首先,必须认清资本主义管理的剥削本质,西方管理宣扬所谓“劳资合作”“以人为本”“民主管理”“工人参与管理”等,都是在工人阶级力量增长的情况下,资产阶级维护其根本利益的手段的变换。我国目前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事实证明了在调控经济危机、维护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方面,具有优越性。社会主义制度体现出对资源的“集腋成裘”效果,一旦掌握了先进的管理方法后,社会整体经济会突飞猛进。所以,我们既要学习资本主义的先进管理方法,又要坚持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
2.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凡是科学都不再是研究个别现象,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客观规律性、结构系统性和实践指导性等。人类身临其境的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各种客观规律。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经过无数次的成功与失败,在管理实践中发现、归纳出一系列反映管理活动过程中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逐步建立了系统化的管理理论体系。人们又把这些理论应用到管理实践中去,指导自己的管理实践,再以管理活动的效果来衡量管理过程所用的理论和方法是否行之有效,是否正确,从而使管理理论和方法得到不断丰富与发展。无论科学管理出自何人之手,在何种国度中产生,都不能否定其合理性、应用性。
(1)管理的科学性。科学性是指在管理领域应用科学方法,综合抽象出管理过程的规律,形成原则、程序和方法,对管理者的管理活动予以普遍性指导,使管理性质成为理论指导下的规范化的理性行为。管理的科学性体现在科学的规律性、严密的程序性、先进的技术性。
(2)管理的艺术性。艺术性是指管理是一种随机的创造性工作,管理者在管理实践过程中随机制宜地、创造性地、巧妙地运用管理技术和方法来解决管理问题。艺术一般指通过一定的手法或手段来巧妙地构思,带给人美的享受,比喻富有创造性的语言、方式、方法及事物。管理活动是处理和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活动,管理主体是人,人是有思想、有意识的高级社会动物。虽然管理活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办事,但不可能像自然科学应用其定理和公式去指导自然科学实践那么“刻板”和“一丝不苟”,要灵活多变地运用管理理论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管理是一门艺术,表现在巧妙的应变性、灵活的策略性、完美的协调性。管理的科学性是反映管理关系领域中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管理的艺术性则是以管理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富有创造性的管理技巧的综合。二者之间不是互相排斥、互相矛盾的,而是互相补充、互相依存的。
3.管理的应用性与有效性
(1)管理的应用性。应用性是指管理学特点是适应需要,以供使用。管理学不仅具有理论性,而且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高职大学生学习管理学重点不是研究理论,而是在实践中根据生产活动需要,发挥促进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管理的应用性既体现在不能纸上谈兵,也体现在管理的应用广泛,无论何种类型的组织,都需要科学管理。管理的应用性起因是管理学的理论知识来源于人类的管理实践,是人们管理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其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就是必须运用到实践之中去,提高管理效率,否则它将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因此管理学只有通过在管理实践中应用,才能带来实效,才能发挥其指导管理实践工作的作用,并在不断反复的实践中逐步自我完善。
(2)管理的有效性。有效性是指管理学应用中追求效能高、效果好,在相同或更短的时间里完成比其他人更多的任务,而且质量与其他人一样或者更好。在社会经济中,管理起到放大和增效作用。对组织而言,意味着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多,即节约时间,也意味着同等条件下的工作结果更加突出或效果好。无效的管理如同“正确的废话”一样,不仅不能实现有效性,甚至会给企业带来损失。
管理的应用性与有效性也是紧密相关的,应用性就是在指导实践中能取得效果,有效性就是证明管理理论运用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