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首席质量官任职培训教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国家质量发展政策

第一节 我国质量发展的基础和环境

一、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ISO 9000将质量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说道质量,我们通常可以理解为:它既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也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同时也代表国家文明的程度。这里所谈的质量是一个广义质量的概念,是指一个国家的质量、一个民族的质量和一个企业的经营质量,它既是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劳动者素质等因素的集成,又是法治环境、文化教育、诚信建设等方面的综合反映。质量是衡量和鉴定一切活动结果的总标准。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质量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质量发展之路,建设质量强国。

建设质量强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科学发展的战略抉择。中国要走向强大,首先就必须解决好质量问题。

“质量强国”战略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加快质量事业发展,提升质量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体谋划。其内涵体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要依靠质量提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坚持质量优先,以质量扩大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增强质量竞争力,发挥质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推动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为到2050年建成中等发达国家奠定基础。

二是使我国跻身世界质量强国之列。在产品质量、品牌建设、人才队伍、技术与管理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把我国建成世界质量强国。

在现代国际经济发展史上,质量在大国崛起中扮演着重大的推进作用。例如20世纪50年代,德国政府实施了“以质量推动品牌建设,以品牌助推产品出口”的政策,使德国制造业在战后迅速崛起,在全球确立了“德国品牌,质量一流”的国家形象,打造出奔驰、宝马、西门子等一大批世界级“德国制造”知名品牌。又如20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主导实施了“质量救国”战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全面质量管理,使得日本产品凭借质量优势大举进入欧美和全球市场,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战后日本的经济奇迹,是质量强国的生动证明。正如世界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所评价的:“日本的经济振兴是一次成功的质量革命。”再如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为应对日本挑战,出台《质量振兴法案》,批准设立“国家质量奖”,实施了一系列支持和激励企业加强质量创新的措施,使美国在汽车、半导体等产业重夺世界第一宝座,并在以信息与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中确立了全球霸主地位。此外,韩国为“突破中等收入国家陷阱”,于1998年提出了《21世纪质量赶超计划》,旨在依靠质量创新应对以价格为优势的中国和以技术为优势的日本。巴西于1999年制定实施了《巴西质量和生产力计划》。俄罗斯于2003年推出了《国家产品与服务质量政策构想方案》。

美国现代质量管理协会主席哈林顿这样描写过:“现在世界上进行着一场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不是一场使用枪炮的流血战争,而是一场商业战,这场战争的主要武器就是质量。谁的质量好,谁就能赢得这场战争。”

二、历任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质量工作

毛泽东同志:在1960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指出,“数量不可不讲,质量要放在第一位,要提高质量、规格,增加品种。”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指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造我们中国自己的名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

江泽民同志:在1990年给中国质量管理协会的题词,“质量第一是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的一个长期战略方针。”

胡锦涛同志:在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增长质量和产品质量关系发展可持续性,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形象。”

习近平主席指出:“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三、国务院先后三次召开全国质量工作会议

1992年,我国召开第一次全国质量工作会议,做出《关于进一步加强质量工作的决定》,用市场机制和行政监管相结合的办法加强质量监管。

1999年,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全国质量工作会议,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质量工作正是主攻方向。要推动我国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跃上新台阶”。

2007年,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质量工作会议,发出了《关于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并在全国开展了为期四个月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四、现阶段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质量问题

1.质量监管能力需要加强

当前,质量监管仍然存在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监管力量严重缺乏和检验检测能力不足。以浙江新昌为例,该地共有胶囊生产企业40余家,年产量近千亿粒胶囊,市场份额占全国的40%左右。相对如此巨大的产业规模,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只有十几个工作人员,且该县没有符合规范的药品检验机构,其监管力量和技术支撑的不足可见一斑。

企业数量与监管力量对比悬殊,监管体制机制不顺畅。我国食品药品监管人员共计8万人左右,却监管着全国近5000家药品生产企业、40万家药品流通企业、17000家医疗器械企业、3400多家化妆品企业、2000多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以及230万家餐饮企业。如此庞大的企业数量,与8万名监管人员形成鲜明对照,即便是抽检,恐怕也做不到监管的全覆盖。

2.质量技术基础需要夯实

我们国家标准总体水平较低,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较弱,参与或主导国际标准的数量比例较低,标准化建设人才队伍匮乏,严重制约了标准的质量和数量,很多领域的国家标准尚处于空白状态。同时,计量保障能力不足,一些领域缺乏计量基准、标准,国际互认测量能力相对薄弱,目前我国参加国际比对数量仅占比对总数的30%。

3.质量法律法规体系需要健全

多年来造成假冒伪劣行为“打不绝、打不死”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最根本的原因是“典”不重,法律制裁力度不大。我国2000年新修订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以下简称《产品质量法》)对制售假冒伪劣者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产品,并处货值金额3倍以下罚款,相比而言仍显较轻;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立法的指导思想上重于对受假冒伪劣之害的消费者的补偿,而不重于对违法者的惩戒;另外与信用制度建设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加强,如信用法、信用中介管理及企业质量信用管理条例等一些法规尚未出台实施。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对假冒伪劣违法者判刑规定较严,但我国在运用《刑法》打击假冒伪劣方面的力度较轻,用《刑法》量刑的比例太低。

4.当前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近年来,“问题奶粉”、“地条钢”、“黑心棉”、“土炼油”、“地沟油”、“瘦肉精”、“甲醛超标”等一系列质量安全事件频繁发生。

制售假冒伪劣屡禁不止。2011年我国累计查处各类假冒伪劣案件11.13万起,查获假冒伪劣产品货值55亿元。

消费者质量投诉居高不下。2011年仅中国消费者协会受理的质量投诉就达到30.5万件,占全部投诉的50.2%,已连续10年超过50%。

出口产品通报召回数量较多。我国出口商品长期处于被国外通报召回问题产品数量的首位,连续7年成为出口工业产品被欧盟全球通报批次最多的国家,连续3年占美国和欧盟通报总数的50%以上。

食品产业小、散、乱突出。我国是食品生产消费大国,食品生产经营者有1000多万户。但产业素质总体较低,80%以上是10人以下的作坊式小企业,还有2亿多农产品种植养殖户。如生猪养殖,美国养猪户数为7万,而我国有6700万。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与其他行业相比,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据统计,我国从事农产品生产的3.4亿人中,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者约占40%;食品工业和餐饮行业1600万从业人员中,85%以上是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进城务工人员。

五、质量振兴已取得初步成效

199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质量振兴纲要(1996年—2010年)》以来,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从1996年的75%提高到2010年的87.6%,出口商品的质量和档次稳步提高,出口商品质量相对稳定,质量竞争力逐步增强,见图1-1、图1-2、图1-3。

在“十一五”期间,一批国家重大工程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商贸、旅游、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服务质量有较大改善。覆盖第一、二、三产业及社会事业领域的标准体系初步形成,计量检测、认证认可及质量检验检测技术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各地质量兴(强)省、质量兴市(县)活动广泛开展,全社会重视质量的氛围初步形成。

图1-11 996—2012年全国制造业抽查合格率趋势图

图1-2 2005—2012年出口商品检验合格率趋势图

图1-3 1999—2012年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

六、迫切需要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发展

据美国环球透视公司(HIS Global Insight)等多家权威机构分析,中国2011年制造业产值达到2.05万亿美元,已经超过美国的1.78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从基础工业数据看,2010年中国粗钢产量6.27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4.3%,超过第2至第20名的总和;水泥产量18.68亿吨,占世界总产量60%;电解铝1565万吨,占世界总量65%;精炼铜产量占世界24%,而消费量占世界一半;煤炭产量32.4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5%;化肥产量占世界35%,化纤产量占世界42.6%;玻璃产量占世界50%。除了石油、乙烯,中国的基础工业产能大多名列前茅。

在具体产品上,中国的成绩单同样出众:汽车产量1826.47万辆,超过美国,占世界总产量的25%;船舶产量占世界41.9%;工程机械占世界43%。中国还为世界生产了68%的计算机、50%的彩电、65%的冰箱、80%的空调、70%的手机、44%的洗衣机、70%的微波炉和65%的数码相机……。

目前,中国制造在关键生产环节与核心部件上技术落后,装备水平低。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电力、煤炭、建材等15个行业,技术水平普遍比国际落后5~10年,有的甚至落后20~30年。

中国钢铁产量世界第一,却只有15%~20%的设备属国际先进水平。宝钢、鞍钢、首钢和武钢四大集团,销售额的总和只有新日铁的63%。

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投资有2/3依靠进口。其中光纤制造设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的85%,石油化工装备的80%,轿车、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是进口的。

劳动生产率低下。美国在2010年的制造业产出仅略低于中国,但美国制造业只有1150万工人,而中国制造业雇用了1亿人。同时,中国的制造业产出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美国企业的中国子公司”。

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率(增加值占总产值比例)仅为26.5%,而发达国家一般在35%以上,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超过了40%,即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率比发达国家低10多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率约为美国的4.38%、日本的4.37%和德国的5.56%。

2011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8610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3%。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家平均达2.29%。

由此可见,我国要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坚持质量强国的发展理念是唯一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