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令·夏(中国文化·古典诗词品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谢朓

谢朓(464—499),南朝齐诗人,并善辞赋和散文。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高祖据为谢安之兄,父纬,官散骑侍郎。母为宋文帝之女长城公主。他广结诗友,家世既贵,少又好学,为南齐藩王所重。东昏侯永元元年(499),始安王萧遥光谋夺帝位,谢朓未预其谋,被诬死于狱中。

实清和,余春满郊甸

别王丞僧孺诗

南北朝·谢眺

 

首夏实清和,余春满郊甸。

花树杂为锦,月池皎如练。

如何当此时,别离言与宴。

留襟已郁纡,行舟亦遥衍。

非君不见思,所悲思不见。

注释

王僧孺:诗人的好友。

余春:春末。

郊甸:城外,城郊。

月池:月光下的池塘。

留襟:留者的襟怀。

郁纡:郁结沉闷。

遥衍:越去越远。

简析

“首夏实清和,余春满郊甸”,初夏的天气真是清明和暖,春末的景色遍布城郊。

“花树杂为锦,月池皎如练”,杂树繁花交错相映,犹如鲜艳的彩锦,月池水宛如洁白的丝绸。这是一首写离别的诗,开头四句不见一丝半点离情别绪,而是描写气候宜人,城郊景色明丽。

“如何当此时,别离言与宴”,怎么在这美好的时刻,谈论分别并设宴饯行呢?笔锋一转,设问,以盛赞风景之美来反衬别离之苦。

“留襟已郁纡,行舟亦遥衍”,留下来的人心里依依不舍,郁结沉闷,离去的人却渐行渐远。

“非君不见思,所悲思不见”,我不是因为看不见你而对你思念不已,而可悲的是今后想念你时却不能随时看见你了。

背景

公元493年(齐武帝永明十一年)正月,王僧孺“补晋安(今福建泉州)郡丞”,四月离京赴任。这时谢朓刚从荆州奉诏回京,因专诚来与王僧孺饯行。这首诗就写于当时。

名家点评

清·刘熙载:语皆自然流出。(《艺概》)

清·沈德潜:觉笔墨之中,笔墨之外,别有一段深情妙理。(《古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