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人际关系——家训对家庭人际关系的期许
明清时期是传统家训的鼎盛时期,也是传统家训广泛推广的时期,“家风”盛行,其家训文化在中国家教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对此后的家庭人际关系的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传统家训作用的日益彰显和统治阶级的大力倡导,家训理论在广大民众中广泛传播,形成了明清时期家训教育空前繁盛的局面。比如明末清初朱伯庐的《治家格言》流传很广,影响巨大。它集中了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仅用500余字,阐述了人生的深刻道理,总结了古代的治家之道,语言平实,脍炙人口,数百年来盛传不衰,成为官宦士绅、书香世家乃至普通百姓津津乐道的教子妙方和治家良策。
中国家庭传统教育最主要的内容是向子孙进行修身教育。所谓修身,就是修养身心,学会做人,塑造品学兼优的完美人格。由于传统政治思想、伦理思想特别强调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密切联系,认为只有做到身修、家齐,才能达到国治、天下平,故而古代家训几无例外地认为“修身为本”,将修身提到突出的位置。
立志是修身之基,也是事业成功的第一步。只有确立志向,才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才会克服艰难险阻向着目标前进。要想使子孙自立自强,成为有理想有作为的人,关键是鼓励他树立人生志向。明代大儒王守仁在《教条示龙场诸生·立志》中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曾国藩家书·修身之道》第一条便是“勉君子应立志”。同书“述立志之重要”条说:“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苦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与于我哉!”反复强调立志的重要性。立志如此重要,那么该树立什么样的志向呢?王守仁在《示四侄正思等》中,期望侄子们以仁礼存心,以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为根本,努力学习圣贤,为前人争光,为后人造福。
读书是修身的一个重要方面。明代兵部员外郎杨继盛在多次受苦受辱之后,仍能矢志不移,谆谆告诫儿子:“你读书,若中举进士,思吾之苦,不作(做)官也是,若是作(做)官,必须正直忠厚,赤心随分报国。固不可效吾之狂愚,亦不可因吾为忠受祸,遂改心易行,懈了为善之志,惹人父贤子不肖之笑。”《曾国藩家书·教诸弟进德修业》说:读书首先是为了增进自己的道德修养,追求诚实正直修身齐家治天下的道理,以无愧于此生;其次才是将读书作为谋生的手段。郑板桥在《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二书》中说,要通过读书,做个知书识礼、通情达理,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养德也是修身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重点说一下明代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陈继儒在《安得长者言》中关于品德修养的观点大致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何以养德。他对修养品德与“富贵功名”关系的看法是:“富贵功名,上者以道德享之;其次以功业当之;又其次以学问识见驾驭之。其下,不取辱则取祸。”他认为靠高尚的道德享有富贵功名是最好的,其次才是功业和学问。否则要获得富贵功名,不是遭受耻辱便是带来灾祸。他还用进入鸟群的鸟不乱飞行、进入兽群的野兽不会扰乱同类的比喻,告诫子孙要以良好的德行和睦他人;另一方面是如何养德。在这一问题上,他的观点大约可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要小处以养成。从小节着手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他教育子孙,“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有一言而伤天地之和、一事而折终身之福者,切须检点”。二是慎始以绝恶念。只有清除不良的动机才有良好的修德氛围。他指出:“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三是内省以知不足。修德要有成效,就要经常反省自己私心杂念产生的原因和修养不足之处。他最推崇“静坐”反省的方法。因为:“静坐然后知平日之气浮;守默然后知平日之言躁;省事然后知平日之费闲;闭户然后知平日之交滥;寡欲然后知平日之病多;近情然后知平日之念刻。”四是读书以明理。因为“读书不独变人气质,且能养人精神,盖理义收摄故也”。五是要有益友的帮助。他以自己跟朋友一起才得攀上高塔的体会,说明在道德修养上离不开品德高尚、学问渊博的朋友鼓励、帮助和提醒的道理。六是行善以积德。强调践行是他养德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他教导子孙要做好人、行善事:“世乱时忠臣义士,尚思做个好人。幸逢太平,复尔温饱,不思做君子,更何为也?”他提出,若能洁身自好,且能救人济世,才是真正的功德:“士大夫不贪官,不受钱,一无所利济以及人,毕竟非天生圣贤之意,盖洁己好修德也。济人利物功也!有德而无功可乎?”
待人接物,指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也是修身的一项重要内容。明代思想家王夫之在《姜斋文集·丙寅岁寄弟侄》中说,与人相处,应和睦友善,相互谅解,而不是小肚鸡肠,过分计较。看到对方有不是,不妨当面提出,不要藏在心里,积成怨恨。另外,“宁愿人负我,不可我负人”也是一种美德。陈继儒在《安得长者言》中阐述处世之道有这样三个方面:一是淡泊名利;二是虚以处己,宽以对人;三是以趣交友。比如以趣交友,他说“人之交友,不出‘趣味’两字。有以趣胜者,有以味胜者,有趣味俱乏者,有趣味俱全者。然宁饶于味,而无宁饶于趣。”《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澄侯等三弟信中说:“兄自庚子到京以来,于今八年,不肯轻受人惠,情愿人占我的便益,断不肯我占人的便益。”告诫诸弟:“以后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益,不可轻取人财,切记切记”。
齐家的意思是和睦家庭,端正门风,垂范后代。齐家的内容大致应包括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勤俭持家等方面。比如父慈子孝,明代孙奇逢的《孝友堂家训》认为:“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元气团结”是“家道隆昌”的必要条件。清代王夫之在《姜斋文集补遗》指出:“孝友之风坠,则家必不长。”
再如勤俭持家,明朝崇祯甲戌科考中进士陈龙正在《家矩》中提出“不吝不富,不侈不贫”的治家之规。他指出:“人性不吝,必不至大富。不贻子孙以大富,则不生侈心;不侈则又不至大贫。是以贻子孙以善守者,不悭乃其本也。祖父累之如锱铢,子孙费之必如泥沙。子孙痴根,还从祖父愚性生下。”在他看来,多遗财富不如教之以节约用度的“善守”之道,这种见解应该说是别具慧眼。在论及爱惜物品与浪费物品的关系时,陈龙正提醒家人注意有时看似爱惜物品,实则是暴殄天物。《家矩》中指出:“爱惜、暴殄本是两意,愚者有时合成一病。如饮食剩余,宜趁鲜香之时分给于下。敝衣故履未至有用,宜散于仆从或贫寒之人。每见妇人悭吝爱惜,将余食珍藏。夏不过一日,冬不过十日,皆腐败矣。衣履破敝,欲藏之箧笥,则不必;欲与人,则不能堆阁闲处,听其朽烂,使人不得受其养,物不得伸其用,是皆以爱惜为暴殄者也。”
曾国藩的家训在勤俭持家方面也有许多值得称道的见解。如他在《修身之道》中说:“吾细思,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我今赖祖宗之积累,少年早达,深恐其以一身享用殆尽,故教诸弟及儿辈,但愿其为耕读孝友之家,不愿其为士宦之家。”《谕纪鸿》信中说:“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反俭难……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声名显赫的人物,他的这些议论,都入情入理,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