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守卫莱茵河” 1944.7.31—12.15
1
这个庞大的集结行动背后站着的那个人,就是阿道夫·希特勒。
1944年7月31日,他收到情报说,盟军已于阿夫朗什冲出诺曼底的滩头堡。从那时起,元首就明白,他必须重新夺回主动权。起初他还有些惊魂不定,显得失魂落魄,毕竟施陶芬贝格伯爵对其的暗杀行动也才过去了十一天。但仅仅几周以后,他就又开始跺着脚到处走起来,训斥总参谋部的参谋,似乎恢复了以往的踌躇满志。
9月16日,“狼穴”的每日例会结束之后,元首将他最信赖的将军们叫到内间密室,召开第二轮会议。
首先进入内间会议室的是陆军元帅威廉·凯特尔,他是所有德军部队的最高司令官。紧跟在他后头的是作战局局长阿尔弗莱德·约德尔大将。然后是负责东线战场的著名的装甲部队指挥官海因茨·古德里安,以及代表空军元帅戈林出席会议的克莱珀将军。他们低声窃语,不知道希特勒又有什么意想不到的计划。
最后希特勒走了进来。他弓着背,面色惨白,若有所思。一双蓝眼睛冷漠如潭水,嘴角松弛地耷拉着。
就和以前召开高级别会议时一样,约德尔安静地开始汇报情况,老练地介绍了一下不利的战局。虽然他级别低于凯特尔,但希特勒对其的信赖却无人能比。
从政治上来说,第三帝国已经是众叛亲离,孤立无援。意大利已经完蛋了;日本人则委婉地暗示,德方应该和苏联启动休战谈判;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人已经反水,加入到所向披靡的俄国人那边;芬兰刚刚也和德国翻脸决裂了。
虽说德国国防军名义上仍有1000万名现役军人,但其中400万已经在开战后的历次战火中阵亡,仅在最近的三个月里,就有120万人伤亡——其中几乎一半都是在西线战场。
说到前线局势,约德尔接下来的语气中略露出一丝乐观,他说俄国人的夏季总攻似乎已经收尾了,“而在西线的阿登地区,我们也确确实实好好休息了一番”。
一听到“阿登”,希特勒突然就来了精神,他夸张地举起手,大声说:“停!”
两分钟死一般的寂静。然后希特勒开口说道:“我已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我要主动进攻,就在这儿——冲出阿登!”他把拳头狠狠地砸在面前未展开的地图上:“跨过默兹河,向安特卫普进发!”
会议室里的其他人吃惊地望着他。他抬头挺胸,两眼放光,之前谨小慎微的病态已经一扫而光。他又变成了1940年那个活力四射的希特勒。
2
第二天,希特勒就催促他的部下加紧筹备反攻。他下令成立第6装甲集团军,同时把国防军运输局局长鲁道夫·格尔克将军吸纳进这一行动计划,让他承担重要任务。
9月25日,希特勒让约德尔起草一份进攻总方案。对于凯特尔,他派发的任务是让他计算一下需要多少军火弹药,多少补给,还有什么时候送达。同时他命令从前线撤回五个装甲师,集中在科隆以西整顿重训。这五个师将会成为进攻的主力。
到了10月上旬,格尔克的运输系统的初期工作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他把当务之急放在了横渡莱茵河的准备上。桥柱和桥墩进行了加固,公路桥上铺设了轨道,渡船做了改装,足以运送机车和70吨重的虎王坦克;还建好了军用桥专用重型桥墩,掩蔽在莱茵河沿岸,以备永久性桥梁被炸毁的不时之需。
莱茵河东岸备好了临时堆场和仓库,用来暂存堆积成山的补给,以便后续运往西岸。但是格尔克最重要的任务则是对帝国铁路(即德国国家铁路)进行大改造。应急时刻表和应急管理办法都已制定出来。火车车厢上包了装甲外壳,以确保人员安全;还配备了轻型高射炮,以便驱离敌方战斗轰炸机。
10月11日,约德尔把阿登进攻方案的草稿呈给了希特勒。这次的军事行动代号为“圣诞玫瑰行动”,需要动用第6装甲集团军、第5装甲集团军和第7集团军三个集团军,总共12个装甲师、18个步兵师的作战部队。“圣诞玫瑰行动”要取得成功,有两个重要前提:一是出其不意,二是天气情况必须让盟军空军无法起飞。该行动将坚持“宽大正面”进攻战略,开战第二天渡过默兹河,第七天抵达安特卫普。这个行动预计将摧毁英军和美军30多个师的部队。
为了做到绝对保密,这个方案只告诉了几个精挑细选的军官;每一级指挥都使用一个不同的代号指代这次行动,且每两周更换一次代号;有关这次行动的任何消息都不得以电话或电报的方式传送;通信员由发誓保密的德军军官担任,负责传达指令。
凯特尔在10月12日向西线的所有指挥官发布了一条总命令,宣布此时不能进行任何反攻,要求全体战略预备部队做好准备,以随时保卫“父国”的领土。
10月21日上午,约德尔把修订过的方案递给了希特勒。元首非常高兴,不禁开了几句玩笑,并给方案另起了个诡诈的名字——“守卫莱茵河”。
当天下午,在希特勒的召唤下,一个身着党卫军少校制服的高个儿金发男子来到“狼穴”,单独与希特勒会面。这名男子就是奥托·斯科尔兹内,他被英国情报部门视为欧洲最危险的人物。他最著名的成就莫过于从盟军手里抢走了墨索里尼;最近又劫持了海军上将霍尔蒂的儿子,端了匈牙利政府在布达城堡的大本营。希特勒见到他,立马笑容满面,并伸出手亲热地招呼道:“干得好,斯科尔兹内!”
“谢谢您,我的元首。”
“坐下来,跟我说说,就是那个‘米老鼠行动’。”
斯科尔兹内详细地讲述了绑架小霍尔蒂的过程,元首不时地发出大笑。讲完后,斯科尔兹内站起身,准备离开。
“再坐一会儿,”元首激动地说,“我现在要交给你一个任务,这将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任务。12月份德国将发动一场大规模进攻,这可能会决定我们祖国的命运。”
他说,斯科尔兹内将起到龙头作用,负责培训一批精干人员,教他们如何假扮为美国人。他们将活动于美军防线后方——身着美军军服,使用美军车辆。他们将占领默兹河上的桥梁,散布谣言,传播假命令,制造混乱和恐慌。
“我将授予你无限权限,自主组建部队。好好利用,中校!”斯科尔兹内不禁咧开嘴笑了起来,他也笑了起来,“是的,我已经晋升你为中校。”
希特勒站起身,再一次伸出手来:“再见,斯科尔兹内。我等候你‘狮鹫行动’的大好消息。”
3
第二天一早,西线全部陆军部队总司令、陆军元帅格尔特·冯·龙德施泰特,和希特勒钦点的这次进攻的指挥官、陆军元帅沃尔特·莫德尔,都分别收到了“守卫莱茵河”的方案。
龙德施泰特看了一下方案,越看越惊愕,不禁悲哀地摇了摇头。“守卫莱茵河”方案,尽管别出心裁,但也太过冒进了。别的不说,就目前德方能凑齐的兵力而言,这个计划也显然过于好高骛远了。这个皮肤粗糙、饱经风霜的贵族将军命令助手行动起来,制定一个替补方案“马丁”。
莫德尔读方案时,则是一脸的热切。与龙德施泰特不同,他年轻,有活力,雄心勃勃。而且像希特勒一样,他也是个纯粹的赌徒。然而这次看完后,他却不禁咆哮道:“这他妈的也太不着调了!”
接着,莫德尔起草了自己的替补方案,叫作“秋雾”。
10月27日,元首召见了龙德施泰特和莫德尔。
他听了两人对“守卫莱茵河”方案的反对意见。
龙德施泰特呈上“马丁”计划,建议以17个师的兵力进行22英里宽的正面进攻。希特勒听得是一脸的不耐烦。
莫德尔对“秋雾”进行解释,建议以20个师的兵力进行40英里宽的正面进攻。希特勒又是四处踱步,面目狰狞。
他终于听够了,挥手让他们止住。“腓特烈大帝你们都忘了吗?”他冷嘲热讽道,“他曾在罗斯巴赫和鲁腾,击败两倍于他的敌人。靠的什么?靠的是胆量。”他摆了下手。如今又是这个样子,他的将军们就是缺少“干大事”的想象力。“你们这些人为什么不多学些历史?”他解释道,腓特烈大胆冒险了一次,然后老天似乎是要奖励他的勇敢无畏,奇迹般的历史性事件突然从天而降——谁也没想到,与普鲁士为敌的联盟突然就分崩离析了。尽管欧洲所有的预言家都认为腓特烈注定失败,但他反倒化险为夷,转败为胜,为德国夺取了最辉煌的战绩。
“历史将会重现。”希特勒说道,“阿登将会是我的罗斯巴赫和鲁腾。历史奇迹也因此将再一次发生:与第三帝国为敌的盟军将会分崩离析!”
就这样,希特勒置将军们的意见于不顾,做出了决定。12月7日,他批准了最终方案。这个方案和他最初提出的方案几乎一模一样,甚至还保留了那蒙骗人的代号“守卫莱茵河”。
4
“守卫莱茵河”方案运作起来。
所有的军级指挥官和参谋长都被纳入了方案中来。为了保密,所有的将军被命令必须亲自草拟本部的进攻路线图,料理各自的枢密工作,并且所有的机密文件必须随身携带,日夜不离身。无线电员把加密信息发给假的司令部,把假信息发给真的司令部,把真信息发到离公告地点数百英里外的司令部。同时假消息也在部队低层、酒吧和小饭店里散播,以迷惑盟军探子。
接下来,就到了准备工作最艰难、最危险的阶段了。在之后的一周里,成千上万的士兵和成千上万吨的物资,要趁着夜色从集结地被秘密运送到前线后边的集散地。
人群车辆开动起来。12月7日夜里,第一批人员及物资已经上了车,所有的轨道运输都向一个方向——阿登流动。到了第二天凌晨3点钟,所有的列车都已经卸货完毕,并向莱茵河回返。未到天亮之前,这一趟往返就已经结束,而下一批又已开始。
第二天也是如此,第三、第四天以及之后亦复如是。
目前奥托·斯科尔兹内手上的权力,甚至比大部分上将还要大,他的“美国人培训学校”也已经进行到中期。自愿接受培训的受训人员表现得很棒。培训课程包括:美式俚语、美式举止、习俗,以及如何在敌线后方散播恐慌。
然而另一支特别部队,却仍在组建之中。这支部队的指挥官是一名男爵中校,名叫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德·海德特。男爵少言寡语,勤思缜虑,似乎更适合待在教室里,而不是战场上。事实上,1935年,他曾获得卡内基国际法教学研究员奖学金,哥伦比亚大学有意聘请他去教学。可是他婉言谢绝了,最终成为了德国最有名的伞兵部队指挥官之一。
虽然出于知识分子的本性,他也难免心存疑窦,但“守卫莱茵河”方案还是激起了冯·德·海德特心中作为战士的斗志。然而当得知迪特里希将出任他们集团军的司令时,他感到无比震惊。“泽普”约瑟夫·迪特里希在一战期间只是个中士,战后当了屠夫,成了街头打架斗殴的小混混;他充其量只能做一个师长。在冯·德·海德特的眼里,他不学无术,且本性残暴。然而当初他在慕尼黑啤酒馆暴动时的狂热追随,希特勒至今未忘,且一直以各种形式来奖赏他。如今这个巴伐利亚的屠夫成了统领九个师的司令。
迪特里希身材高大,性格暴躁,有着很粗的嗓音。他在蒙斯特艾弗尔附近的司令部里,傲慢地接待了冯·德·海德特:“你们伞兵能干什么?”
“只要合情合理,就都能干。”冯·德·海德特回答道,身体向外略倾以躲开迪特里希满嘴的酒气。
“很好!”迪特里希把一张地图摔在桌子上,“拿下这些标着X的地点。”
“这就不合情理了。”男爵说道。
“迪特里希将军,”他的参谋长克莱默插嘴说道,“所有的目标都是用X标的。”
“那你怎么不早告诉我?”迪特里希嘟囔道,“你自己挑吧,冯·德·海德特。”
男爵选择了米歇尔木屋附近的交叉路口,路口处于比利时马尔梅迪以北那片贫瘠的荒地上。
“你现在去那儿制造些大混乱来。”迪特里希说。
男爵皱起了眉头。
克莱默再一次打断了他们:“该去制造混乱的不是冯·德·海德特。您把这个和斯科尔兹内的‘狮鹫行动’搞混了。”
细节确定之后,男爵要求配备一些信鸽,以防跳伞时无线电设备摔坏。
“鸽子!”迪特里希狂笑起来,“别傻了!鸽子!我管的是一个集团军,都他妈的没用鸽子!你只管个小小的战斗群,不带动物园也成吧!”
男爵努力压下了心中的厌恶感。但这却让迪特里希以为男爵害怕他。
“别担心,”迪特里希好心地拍了拍他的背,说道,“我说到做到,我会亲自到米歇尔木屋与你会面,进攻第一天的中午就能到。”
希特勒用迪特里希这个人,并非只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他身上的毛病,元首了如指掌。但迪特里希就和龙德施泰特一样,光是名字就对部队有着神奇的效应。当然,希特勒也希望,第6装甲集团军的伟大胜利,将出自一个模范纳粹之手。
除此以外,希特勒还知道,迪特里希背后站着一个有脑子的人——克莱默。
5
12月11日,部队集结全部完成。帝国铁路创造了轨道运输的奇迹,将第一波部队运到了出击地点。
那天一大早,希特勒就搬进了位于齐根伯格中世纪城堡附近新设的司令部里,以便严格掌控进攻的全局。发起进攻的日期已经雷打不动,就是12月16日。现在唯一能拦住他的部队的,就只有错误的天气了——适于飞行的天气。
接着,他召集各个师长开会,传达行动方案。
当这些师长及其参谋们到达会议地点时,盖世太保的人收走了他们身上的左轮手枪和文件袋,并且要求他们必须以生命担保,决不向外界透露他们要听到的内容。他们中谁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被叫来;每个人只知道,近几周以来,各个师都被调遣得团团转。
希特勒到了,凯特尔和约德尔一左一右,一同走进会议室。元首的左臂微微颤抖,看上去有些疲惫。然而一开口,他就滔滔不绝,大谈特谈腓特烈大帝、德国历史和纳粹党,满脸地兴奋,足足讲了一个多小时。
随后他详细地解释了“守卫莱茵河”方案。
从12月16日清晨5点30分开始,三个集团军将从蒙绍至埃希特纳赫之间的阿登前线冲杀出去。
他们将在列日和纳慕尔之间渡过默兹河,绕过布鲁塞尔,在一周内到达安特卫普。西线的盟军必将被最先的突袭吓得阵脚大乱,无从迎战,然后被打得稀巴烂,不得不祈求单方面和解。
师长们听得个个目瞪口呆。
那三个集团军分别为:泽普·迪特里希率领的第6装甲集团军,哈索·冯·曼陀菲尔男爵带领的第5装甲集团军,埃里希·布兰登贝格尔将军率领的以步兵部队为主的第7集团军。
迪特里希被分给了北翼,承担“守卫莱茵河”的主攻任务。分拨给他的部队不但数量多,而且也将是最精良的——个个都是武装党卫军中的精英,绝不逊色于曾经在俄国前线取得赫赫战功的部队。由四个彪悍的装甲师和五个步兵师组成的第6装甲集团军,将负责进攻蒙绍到罗谢姆峡口之间的地带,翻过艾森伯恩山梁,渡过默兹河,然后继续向安特卫普进发。
向南,在迪特里希的左边,是曼陀菲尔率领的第5装甲集团军。曼陀菲尔出身于普鲁士一个代代出将军的名门望族,曾做过业余驯马师,赢过德国五项全能冠军,虽然个子不高,才刚过5英尺,但却意志坚强,精力出奇地好,是为数不多的敢于公开反驳希特勒的人之一。这几个月以来,还没有哪个将军能像曼陀菲尔那样,说出来的话能让希特勒听得进去。偶尔,他还会讲一个忠言逆耳的故事给希特勒听,这也是其他人同样没有胆量做的。
曼陀菲尔被分给了两个目标。他右翼的两个步兵师将围住西尼艾弗尔山那个突出部位,困住第106师,然后拿下巴斯托涅以东最重要的铁路和公路枢纽——圣维特镇。剩下的三个装甲师和两个步兵师,将从西尼艾弗尔山南边绕过,横穿卢森堡。
布兰登贝格尔指挥的第7集团军,是三支部队中最弱的一支力量,他们将负责夺取菲安登—埃希特纳赫地区,然后向西推进,护卫曼陀菲尔的左翼。布兰登贝格尔这个指挥官一丝不苟,忠心可靠,不仅看着像一个科学家,治军带兵的方式也严谨得像一个科学家。他承担这个任务,也是众望所归。虽说这个使命本身没有耀眼的光环,但是整个攻势是否成功,很可能就要看他能否抵御巴顿从南而来的反攻了。
会议结束了。
“这场战役,”希特勒总结道,“将决定我们的生死存亡。我要求我的全体战士都要奋勇作战,毫不留情。这次决不能心慈手软,所有的反抗都必须强力镇压。我们的‘父国’目前正处在最危险的时刻,我期望每一个战士都能勇敢无畏,绝不退缩。敌人必须被消灭——不是现在,就再无机会!这样我们德国才能生存下去!”
师长们动身回返阿登战场。
6
阿登地区,开战前的准备已经进行到了最后阶段。活动斜板已经备好,好让坦克能驶过齐格菲防线上的“龙牙”。木排道一直铺到了前沿阵地,上面还盖上了厚厚的草垫,来减轻坦克和半履带车的哐当声。为了节省燃料,也为了减少马达噪音,首次弹幕要用的炮弹都是一发一发由人工搬运的。
各个环节都有着最严格的保密措施。无线电静默全面实行,战线后方的民用电话也受到严格监控。每个村庄都被派去一名便装军官。一支特殊警察部队到处巡视,制止任何非必要活动。侦察活动全部叫停,炮兵任务全部取消。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逃兵风险,阿尔萨斯籍、比利时籍以及卢森堡籍士兵全部从原部队调往了国内;一天五到六次的点名制度也已开始实行。各个部队甚至都分发给了木炭,唯恐他们拿木头来生火做饭,暴露行踪。
“守卫莱茵河”方案的最后阶段,即将开始。
7
12月13日,从“守卫莱茵河”已蓄势待发的部队那边,传来了最后的报告。
约德尔将军呈报,77000名替补兵员已并入三大集团军。进攻开始时参与人数为20个师,但很快就会有另外五个师加入进来。
凯特尔元帅报告,317万加仑的燃料已经运抵前线,还有211万加仑在运去的路上,另有79.2万加仑的储备油量。每辆坦克的燃料都足以行进90到100英里。
至于弹药供给,凯尔特说已经备好了15099吨,足够八天之需。另一批八天之需的弹药随时都可运往前线。
克莱珀将军禀报,德国空军已经聚集起350架战机,其中包括将近80架新型喷气式飞机。并且在天气放晴之前,还将会有更多的战机。
那天夜里,德军三个集团军开始分步骤行动起来,试图穿越与敌人间那10英里长的寂静树林,移向最终的进攻阵地。步兵师开到了离前线仅6英里,马拉火炮和榴弹炮则被运到离炮台仅剩5英里。
第二天夜里,德军一边派出飞机低空飞行掩盖动静,一边命令坦克和半履带车开到距前线仅6英里,命令步兵潜行至距前线3英里以内。马拉火炮和机动火炮则悄悄开到各自的炮台。
现在终于到了12月15日的晚上,由25万人和上万台装备组成的20个德军师已经完成调度,抵达了进攻的出发线。
接近子夜时分,所有的德军士兵都已经于突击位置各就各位。他们侧耳倾听着,站立的身体因寒冷而轻微地颤抖。各军官把陆军元帅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的话宣读如下:
西线的全体士兵们!你们的伟大时刻到来了。大批部队已开始对英美联军发动攻袭。我不用多言,你们自己就能感受得到。这一战我们赌上了一切!你们肩负神圣的职责,必须背水一战,夺取超越凡人的目标,这是为了我们的“父国”,也是为了我们的元首!
旧日的辉煌仿佛就在眼前,士兵们个个亢奋不已。他们再一次踏上了进攻的征程。德意志高于一切!
已经过了子夜,现在是1944年12月16日。“幽灵前线”沿线85英里,万籁俱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