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时间规划:24小时里见高低
时间是一种最公平的资源,上帝给每人每天都是24小时,每小时都是60分钟。但是不懂得规划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就落后了。
你在利用时间碎片,还是把时间变成了碎片
利用碎片化时间工作和将工作时间碎片化其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工作态度,前者是充分地利用可能会被浪费的小块时间来处理工作,后者则是将本来整块的工作时间人为地割裂成多个小块时间,穿插处理不同的事情。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在等电梯的时候用手机回复了一封工作上的邮件,那么就可以理解为利用了碎片化时间工作。有的邮件需要回复的内容可能很简单,用手机打几个字就可以,这种工作完全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完成,没有必要一定要到自己的电脑前去回复。
相反,如果你本来计划下午用三个小时整理一份报告,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你一会儿看看朋友圈,一会儿用微信聊聊天,工作时间总是被很零碎的私人事情打断,这就是将工作时间碎片化。或者是写一会儿报告又去回复邮件,再写一会儿又去打个电话、跟人讨论一个问题。这样看似一直在工作,但这也是一种将工作时间碎片化的行为,也会导致工作效率不高。
不难看出,利用碎片化时间工作使自己看上去很忙是一种高效率人士的工作行为,他们对于哪些工作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处理有着很清晰的判断,这些人的能力通常都不会差。而将工作时间碎片化后使自己看上去很忙则是一种低效率人士的工作行为,他们工作的时候不聚焦,容易被外界干扰,所以这种忙是瞎忙。
我们再来看看两个程序员的例子。他们俩坐在离我很近的位置上,所以我对他们的工作态度和作息时间比较了解。我们公司的App(应用程序)有安卓和iOS(苹果移动设备操作系统)两个版本,分别由这两个程序员负责。因为App的功能是一样的,只是平台不一样,所以可以认为两个程序员的工作内容、开发难度是大致相同的,但是他们的效率却截然不同。
我们是弹性工作时间,每天保证至少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即可,早来就可以早走,晚来就得晚走。程序员A每天早上8点半之前一定会坐班车到达公司,上午是他集中精力编代码的时间,这期间除了工作就只有上厕所和喝水。为了减少被打扰,他不会开邮件系统的提醒,内部的IM(即时通讯)也会关闭,手机调成静音,更不会挂着QQ(腾讯即时通讯)或是聊微信刷朋友圈。甚至有时候为了安静,他还会特意找一个没有人的小会议室工作。上午的时间他不跟别人讨论问题,不跟别人开会,就算测试、设计中发现bug(程序错误),他也不会中断手头的工作去处理。
中午吃完饭,他只做短暂的休息,看看手机上有没有什么重要的来电或是信息,然后就打开折叠床午睡。午休结束后,他才会把邮件系统和内部的IM打开,因为刚睡醒时适合处理一些简单的邮件和留言。下午的时间他主要用来修改bug,也会参加相关的会议或是和别人讨论问题。一到下班时间他就会关了电脑赶班车,几乎没有加过班。
程序员B则不同,他经常早上10点半才到公司,看看前一天的邮件,或是跟人讨论一下问题就到午饭时间了,整个上午都没怎么写代码。午休时间他不午睡,不是在玩手机就是在看网页。下午也是昏昏欲睡的样子,不管谁找他都不会拒绝,不论是当面还是在IM上,没写几行代码就又去看看邮件或是玩玩手机。
由于来得晚,白天没有什么工作输出,所以晚上必须加班,按照他的话说就是晚上人少,可以集中精力编代码,于是他总是加班到很晚。因为晚上回去得晚,早上又起不来,导致第二天到公司又比较晚,如此往复。
这两个程序员的技术能力我个人感觉差别不大,但正是对工作时间的把握不同导致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差异。A能充分利用整块时间,尽可能地避免工作时间被碎片化,并结合大脑的兴奋度来处理不同类型的工作,因此有着更高的工作效率。B则完全相反,整块的时间都被碎片化了,又不注意劳逸结合,每天搞得自己很忙的样子,但其实工作量跟A差不多。
程序员A是避免工作时间被碎片化的例子,程序员B则是把工作时间碎片化的例子,但是都还不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工作。利用碎片化时间工作有着更高的要求,常见于一些高端人士。
那么,哪些时间可以算作碎片化时间呢?等车、坐车、开车、行走、排队、候机、坐飞机、上厕所、睡觉前、运动中、酒店住宿等占用的时间都可以看作是碎片化时间。这些时间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你通常不在办公桌前,时间长度上可能有长有短,人所处的状态也可能不同。
不同的碎片化时间能处理的工作内容也不一样。在等车、排队的时候你一般只能使用手机,比如查看邮件,用移动办公App审批电子流程,在工作会话组里发消息讨论问题,设置工作日程等;在坐车、候机、坐飞机时一般时间段较长,可以用笔记本电脑做一些复杂的工作,比如写计划书,做方案PPT(演示文稿),写出差汇报、工作总结等;如果是处于行走、运动中,这个时候可以用蓝牙耳机打电话、听汇报等。
安妮·海瑟薇在电影《实习生》中饰演的女创业者就是一个利用碎片化时间工作的典范。例如,在司机开车送她上下班的时候,她会一边用车上的视讯电话跟人讨论工作上的事情,一边用一个手机回复工作邮件,另一个手机又接听其他电话。
不过,很多利用碎片化工作的人难免给人留下工作狂的印象,仿佛空闲时间都被工作塞满了。所以要注意,利用碎片化时间工作并不是为了时时刻刻工作,而是将省下的整块时间给到生活,从而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关系。
这里还要提一下“番茄工作法”,这个方法主要讲的是集中精力工作25分钟就休息5分钟。这并不能单纯地认为是将工作时间碎片化,而是一种劳逸结合的工作方法,只是这个方法将25分钟看成一个整块的工作时间,不能再碎片化。而且连续的多个25分钟都要尽可能处理同一个项目的事情,而不是一个25分钟处理事情A,下一个25分钟又处理事情B。所以本质上还是一种避免将整块时间碎片化的工作思路,因为手机上的各种推送、提醒实在太容易让人失去专注。
如果你是一个有拖延症,不论做什么事总是隔一会儿就要看看手机的人,那么可以先尝试较短时间内集中精力,比如半个小时,然后再尝试一个稍长的时间段避免被打扰和碎片化,并且在这个更长的时间段里处理同一个事务。利用碎片化时间处理合适的工作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目的仍然是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关系,而不是把自己搞得特别忙。
你是在利用碎片化时间工作,还是将工作时间碎片化,通过上面的解释,应该清楚了吧?
不是时间不够用,是你不会用时间
曾经在一个音频节目中听到一个名为“过度协作”的概念。在一个团队中,有很多工作属于合作范畴,那就少不了协作,那什么是过度协作呢?过度协作就是指大量的会议、邮件,尤其是没有必要召开的会议,看似是在紧密合作,实际上却大大减少了真正输出工作的时间,导致整体效率低下。
这让我想起在上一家公司工作时的情形,大家每天早上到达公司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戴上耳机,开始各种各样的会议。我们有两个显示器,一个显示器上显示着远程会议的共享桌面,另一个显示器上还在回复着邮件或者内部IM的群组消息。每一封邮件都要抄送一群人,很多相同的人在不同的消息群组中,各种“协作请求”此起彼伏。但是一天下来好像又没完成什么实质性的工作,该写的报告没写,该画的图没画,于是又只能加班处理,因为只有在加班的时候大家才会消停一些。
那个时候我们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是“推动”,仿佛每个人的工作都是要花费大量的力气去推动别人才能完成。我一度以为大公司就是这样,现在才明白这就是一种过度协作。而公司当时几乎每年都要调整一次组织结构,其实是知道组织效率低,所以把期望寄托于变更组织架构来提升协作效率,但是收效甚微。
我个人比较反感开会,特别是人数多、时间长的会议,有的人即使在参会也不可能长时间地聚精会神,要么被动地熬时间,要么玩手机。有的人甚至把开会当成一个不用工作的放松时刻,特别是一些会议目的不明确的务虚类的会议,大量的时间都被浪费了。
我组织会议都会先问自己几个问题,比如是不是可以30分钟结束?如果30分钟能结束,是否可以缩短到20分钟甚至更短?这么短的会议是不是可以换成更为简单的形式?是不是要每个人都抽时间来参加?会议的相关人员一定需要10个人吗?是否可以只要其中5个人来参加?是不是一定要有全员参加的例会?可不可以取消例会?
事实上,我自己总是会被要求参加各种会议,我认为大多数的会议都是在浪费我的时间,所以我自己就尽量减少组织会议。我相信一个高效的组织肯定是一个会议少的组织,团队协作的方式有很多,频繁的集体开会肯定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相信大家深有感触,遇到一个爱开会的领导是很痛苦的,他会以为这是一种有效交流、高效协作的形式,却没有意识到所带来的时间和金钱成本。比如我们经常会开所谓的管理层会议,十几个总监和副总监一起,一开就是一下午,金钱成本估计就要好几万,但是能否产生对应的价值,真的很难说。
过度协作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每个人的工作时间都被碎片化了,在办公室里要获得一个整块的时间做安静又深入的思考非常难,每个人都会被各种协作打断。做一个方案、写一篇文章、编一段代码是要一气呵成的,如果总是被打断,每次都要从被打断处重新整理思路,会非常耗费时间。
有一次在设计新办公室的装修方案时,有人提出要搞全开放式的空间,而且工位不固定,可以根据协作需要任意组合,以此激发灵感,促进团队交流。我在内心是非常反感的,因为那就意味着完全没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要不停地跟别人交流协作,这样如何能提升效率?
所以,为什么很多人经常加班,搞得自己很忙的样子,但是又没有什么突出的绩效?如果不是因为本身能力差、效率低,那么他很有可能处于一个过度协作的组织中。
我们该如何避免过度协作呢?
首先是要减少会议时间,增加实际输出、独立思考的时间。可有可无的会议尽量不参加,多个议题的会议只参加跟自己议题相关的会议,当会议进入低效率、僵持阶段时果断退出,尝试做那个把大家拉回正轨的人。如果是自己组织的会议就要尽可能少地召集人,尽可能早地结束会议,如果有可能,在会议之前就达成共识。少开几个会没什么大不了,保证自己参加真正重要的会议即可。
其次是抓核心的人,做核心的事。跟两个人就可以交代清楚的事情就没有必要牵扯第三个人,否则沟通成本会大大增加。邮件、消息只发给直接相关的人,避免抄送给相关度不高的人,否则会增加很多沟通解释。
最后,有条件的公司可以尝试远程办公、移动办公,尽量减少簇拥在协作者周围。为什么很多人期望远程办公?为什么感觉自己在家工作反而效率更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避免了过度协作。
很多时候,当出现工作效率低的情况,我们会本能地去找自己的原因:是不是时间管理有问题?是不是熟练度不够?是不是杂事太多?现在我们也要把过度协作这个因素考虑进来,因为很有可能你觉得那些重要无比的会议正是引发集体低效率的根源。
如果确认自己并没有处于过度协作的环境中,平时的工作量也一般,但是仍然要经常加班,而且工作输出没有得到很好的绩效,那么就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了。
所有的工作任务可以分为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和不重要不紧急四种,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优先处理重要且紧急的工作任务。但是,重要且紧急的工作可能比较麻烦,短时间内完成不了,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和紧急不重要的事情也不能不做,这个时候应该如何做好平衡呢?
一天中,大脑的反应速度和清醒程度是很不相同的,兴奋点出现的时间也因人而异。要想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就应该尝试找到自己大脑的兴奋点。比如有的设计师喜欢早上做设计,而有的人则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做设计,这并没有谁对谁错,因为每个人的高效时间段不同。
抛开个体差异,我们可以找出一些适合大多数人的时间利用法。根据时间段把一天分为早上时间、下午时间和晚上时间,根据时间长短可以分为整块时间和碎片化时间,根据人所处的状态可以分为静止时间和动态时间,根据环境嘈杂程度可以分为安静时间和嘈杂时间。在这些不同类型的时间里,大脑的处理速度各不相同,需要安排不同类型的工作。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上午刚开始工作的时间通常比较清醒,可以较快地进入工作状态。这个时候适合“吃青蛙”,也就是处理比较复杂且重要的工作。有不少公司采取弹性工作制,所以有的人习惯早上很晚才到公司,没工作一会儿就已经到午饭时间了,这样早上相对清醒的时间段就被浪费了。
这里有个提升效率的小窍门,就是尽量早到公司。这样做有个好处就是,这个时候其他同事还没有来,公司比较安静,可以在较少打扰的状态下开展工作。当其他同事渐渐来到了公司,环境也会变得嘈杂起来,这个时候或多或少会受到打扰。不要小瞧这一点时间,前面说过,25分钟就是一个番茄时间,集中精力是可以处理很多事情的。
中午建议午休一下,正所谓“中午不睡,下午崩溃”。但是如果休息的时间过长,也会导致头脑不够清醒,一般以30分钟至45分钟为宜。由于早上已经集中大量精力“吃青蛙”,下午可以尽量安排一些需要协作交流的工作,如讨论问题、拜访客户、开电话会议等。
如果上午的工作没有做完,并且需要在当天交付,那么下午也可以在自己大脑相对清醒的时段继续上午的工作,尽量做到日清日结。
有的人喜欢晚上加班处理重要的工作,也是因为晚上周边的同事少,环境更为安静,自己可以更专心。但是这样容易造成每天工作时间过长,而且晚上过于兴奋,容易失眠。如果加班的话,建议处理那些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比如参加线上的培训课程、研究竞品、阅读提升、写一天的工作总结等。
找到自己大脑的兴奋点,并结合不同的时间段有针对性地处理不同的工作,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你在早晨头脑最为清醒的时候优先去处理琐碎、简单的事情,到下午头脑混沌的时候去做复杂的任务,晚上还接着处理当天未完成的工作的话,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那些看起来每天都很忙,工作却总是做不完而心生抱怨的人,其实调整一下自己的工作习惯,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现状,使每天的工作更加高效有序。
在哪里付出,就在哪里得到
2017年由孙俪主演的年代剧《那年花开月正圆》热播,我也是这部剧的忠实观众,还写了几篇文章。有读者问我:为什么工作这么忙还有时间刷电视剧?这是个好问题。我平时上班的确比较忙,有时候甚至会错过午饭和晚饭,因为那个时候还在开会。晚上和周末加班也是家常便饭,因为公司领导习惯把会议留到周六开,即便没有什么重要的事,也会找个事来讨论,不然就是挨个做汇报,或者组织学习。
但是不管再忙,我也不至于完全没有休息娱乐以及发展兴趣爱好的时间。写作本身需要大量输入才能输出,对于我来说,看电视、看电影就是一种输入。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我平时写理财、职场方面的文章比较多,所以对于相关的影视剧也比较关注,这样一来,我在休闲的同时还可以积累写作素材。
比如在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你们看到的是男女主角的恩怨纠葛、剧情的跌宕起伏,但是我在看这些的同时还会收集里面蕴含的职场道理,分析其中的生意经,最后再总结写成文章。如此一来,你们看完就看完了,只是单纯的输入,而我还有很多输出,一部电视剧看下来,我能写七八篇相关文章。
可能会有人跳出来说:这样累不累啊?看个电视剧还想这想那,带着这么强的目的性,单纯享受情节不好吗?其实当你养成了习惯,明确这样做能给自己带来持续的收益,就根本不会感到累,反而会很兴奋。就像很多影评人一样,把看电影当成兴趣爱好、休闲娱乐的同时还能写出一篇篇影评,拿到稿费,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别人就是因为比你想得多了一点儿,做得多了一点儿,投入的时间多了一点儿,就逐渐拉开了差距。在时间的作用下,这种差距会产生复利作用,差距就会进一步增大,终有一天,等你醒悟时,已经被别人远远甩在了身后,这和学生时代的学习是同一个道理。所以,每个人都要问问自己工作之外的时间都花在了哪里?是投资自己、精进技能、增进健康的爱好,还是浪费在了毫无意义的游戏娱乐之中?
我几乎每天早上都会听“得到”,听音频不影响自己起床后干别的事情。我就特别佩服罗振宇把自己读书的兴趣爱好变成了创业项目并且经营得有声有色。我也认识几个知识服务者,他们同样非常喜欢读书,每天早起读书,一年要读几百本书,然后像罗振宇一样把读书心得分享出来。你如果想听他们的读书心得,那么请交钱入群。
当然,我并不是说每个人读书都要带有这种营销的目的,我想说的是,有的人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持续输入,然后不断输出,同时又能得到经济上的回报以及精神上的成就感,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自然越做越好。
又比如,同样是打游戏,很多游戏主播、UP主(指在视频网站、论坛等上传视频音频文件的人)就跟普通的游戏玩家不同。大部分人把打游戏作为日常休闲,即便是沉迷上瘾整天玩,那也只能算是自娱自乐,但是游戏主播和UP主不同,他们会加入分享环节,不论是直播自己打游戏的过程,还是录制视频解说,都是一种输出。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游戏主播和UP主都是游戏高手,他们也并不都是在炫技或是竞争,而是有特色的输出,或者带你了解最新款的游戏,或者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有趣的解说。总之,他们可以做到自己玩游戏得到快乐,顺便建立自己的影响力,同时还能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收入。
很多人都想着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当成工作,其实这不是重点,关键要看自己有没有输出的能力,或者说有没有持续输出、特色输出的能力。这里就涉及时间的投入,尤其是工作之余的时间投入。有的人只停留在空想的层面,很少付诸实践,这样一来,不同的人做相同的事,差距就会渐渐拉开。
一个热爱旅行的人,持续把旅行中的风土人情记录下来,总结各类旅游攻略,然后分享给他人,跟你在假期里随便出去玩玩、拍几张照片发朋友圈,最终形成的结果会很不一样:你只是个人游玩经历,别人却把自己的旅行变成一种事业,持续经营并影响他人。
一个热爱健身的人,不断把自己的健身过程记录下来,总结各种运动技巧、饮食经验,然后分享给他人,跟你绕着公园跑几圈,然后在朋友圈里发一张今天跑了几公里的截图不同。最终,你只是个人平时运动,别人不仅收获了好的身材,还能够得到更多的成就感,甚至可以经营网店。
一个热爱美食的人,持续把自己的烹饪过程记录下来,总结各种精美的食谱和心得,然后分享给他人,跟你心血来潮做一次家常便饭,然后在朋友圈里发几张图片不同。最终,你只是做个人日常家务,别人在制作美食的同时还会有经验的沉淀,可以做节目、出书。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人和人的差距在一开始并不明显,但是当别人有了目标,带着明确的目的,舍得花时间持续输入并输出,差距就渐渐拉开了。
2017年国庆假期和中秋假期连在一起长达8天,有的人在国庆前后再请上几天假,把周末加起来,这次休假可以长达15~16天,这么长时间不用工作,的确是很舒坦。我自己在这段时间的文章更新频率就降低了很多,有的读者问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是不是出去游玩了。其实都没有,首先,节前我在工作上有不少事情要处理,加班比较多,晚上的确没有更多精力写作。其次是国庆期间我搬家了,琐碎的事情特别多:新旧两个房子都需要收拾,零零散散的小家具都需要组装,旧房子还要安排出租。
当假期只剩两天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准备在国庆期间完成的几篇文章、一个剧本、几本新书的目录大纲都还没有完成,突然压力倍增。我想一定有很多人跟我一样,在放假前做了不少计划,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跟在每年一月一日定的一年大计一样,这些计划多半是想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去完成,但是最终往往会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完成。
其实归根到底,就是缺乏执行力。执行力表现在计划性和立即行动两个方面。计划性是指做事有条理,对各种事项预先进行合理安排,并考虑突发情况;立即行动则是拒绝拖延,对需要在规定时间完成的事项尽量提早完成,而不是拖到最后一刻。
没有计划性意味着没有很好地分解工作,尤其是多环节、较复杂的工作,不做好分解会本能地觉得特别难完成,直接影响到立即行动,毕竟逃避和自我安慰(下班了、放假了就应该好好休息)是更加容易的事情。
大多数成功者都有很强的执行力,而且有极强的自律精神,至少我没有见过什么人懒懒散散、拖拖拉拉就成功的案例。
在国庆前,我们公司组织了一次Beerbust(啤酒盛宴)分享会,我们部门有一个女孩子分享了她长跑的经历。她口中的长跑可不是平日里出于减肥的目的绕着公园跑个10千米,而是那种真正的越野长跑,比马拉松还要长,有的甚至超过100千米,而且选的是那种崎岖、泥泞的道路。她向我们介绍了跑完全程的秘诀,包括如何锻炼精神意志,如何补充体力,以及如何在困难地形上做出相应动作等。
100千米的长跑虽然只要花费不到一天的时间,但对于真正去跑的人来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到最后的阶段。想要顺利跑完全程,肯定不能盲目地跟着大部队一起瞎跑,要合理分配自己的体力,并且针对每个阶段树立目标,做好计划,甚至要精确到自己所带饮料和食物的消耗。一旦有环节偷懒松懈,打乱了计划,就会前功尽弃。
这名女孩子平时工作也非常自律,每天8点左右到岗,是部门里最早的一个,晚上也几乎都是最晚走的。我们是弹性工作制,有不少人9点半甚至将近10点才到岗,悠闲地吃个早饭,没多久就又到了午饭时间,而这名女孩子早就已经进入了工作状态。长跑和工作看似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但是这种自律是相通的。她把工作之余的时间都投入到锻炼和长跑中,训练了自己的意志,强健了体魄,让自己在工作时又更加自律。一旦具备了这种强大的自律精神,不管做什么事都能够水到渠成。
我有一个创业的朋友,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所谓的国庆长假,法定节假日、周末和工作日没有什么区别。他的创业项目跟日本客户有联系,所以当不少人选择国庆长假去日本旅游时,他却在日本的办公室里忙碌,或者跟日本人谈项目。
这让我想起了《欢乐颂》里的曲筱绡,她是一个典型的富二代,衣食无忧,但是她自己创业,在春节、五一假期仍然出差海外,跟外国人谈生意。有一个情节我记忆犹新,曲筱绡的外国客户下了订单,她就找国内的合作伙伴王柏川去联系业务,但是王柏川在休假,还以各种理由推脱。最终曲筱绡把生意做大,王柏川却破产了,与此不无关系。
创业是很艰难的事情,失败是大概率事件,为数不多的成功案例除了机遇以外,跟创业者的自律和拼搏密不可分。所以,当别人创业成功,我们不要首先就想到别人是拼爹、运气好,其实别人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当你在国庆长假秀各种景区照片时,别人已经完成了一个个订单,谈妥了一个个项目。
在哪里付出,就在哪里得到。有的人通过努力一步步接近自己的梦想,而有的人却一边叫嚣着梦想被高房价扼杀,一边懒散地应付着工作。这是一个“多数人想要而少数人敢要”的时代,如果不懂得延迟享受,你只能跟节日里还在奋斗的人渐行渐远,也只能跟自己的梦想说再见,继续过着平凡的小日子。
你现在的生活,就是你一直以来的选择,不是吗?
花时间省钱不如花钱省时间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给还在老家的父母买过一台全自动的滚筒洗衣机。有一年过年我回老家,发现母亲大冬天还在手洗衣服。我问她为什么不用洗衣机,母亲说洗衣机洗小件的衣服浪费水,她平时只用洗衣机来洗被罩、床单这种大件的衣物。在母亲看来,她节省了几升水,但是我却心疼她的手,还有那些本来可以轻松看看电视、喝喝茶的时间。
母亲对我花钱找钟点工到家里打扫卫生的事也颇有微词,不明白明明可以自己动手做的事情,为什么要经常花钱雇人来做。母亲是个非常勤快的家庭妇女,她小时候过惯了苦日子,要想把花钱买时间、把同等的时间用于更高价值的事情这一套理论向母亲那一辈人解释清楚是很难行得通的。
比如每次父母来我所在的城市,我想给他们买飞机票,但是他们觉得坐火车更划算,反正自己有的是时间,没有必要赶这十几个小时。或许对于他们来说,帮子女节省钱是最重要的,即便要坐很久的火车也无所谓。可是对于时间就是金钱的职场人来说,你是会选择用时间换金钱,还是用金钱换时间?
我曾经在一个二手网站上卖过一个物品,当时有个本地人拍了下来,他为了省邮费选择上门取货。物品本身值不了多少钱,而本地快递只要8元钱,我也承诺有问题可以随时到付退货给我,可他还是在下班后转了两趟车,花了一个多小时来我家取走了物品,然后又再次坐公交车回到自己的住处。这一来一回就花去了接近3个小时,而且除去公交车的钱也就省下了2元钱。
我那个创业的朋友跟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定要花钱买时间”,能买的就不要自己做,能外包给别人的就不要自己花时间,能招聘到资深人士的就不要自己慢慢培养。虽然从短期来看有点儿“烧钱”,但是市场瞬息万变,一旦落后于他人就会失去机会,导致失败,造成的损失会更多。
有的公司雇用高管不仅会给予很高的薪酬,还会给他配车配司机,原因就是公司聘请这个人才实质上就是买了他的时间,既然买了他的时间,自然需要他把时间用在产生高价值的工作上。他多工作一小时产生的价值会比公司专车司机一小时的工资高出很多倍,换言之,他自己开车一小时其实相当于公司损失了大量的价值。
说了这些例子,无非是想表达一个观点,那就是很多人对时间的认识很不一样,有的人闲暇时间多,情愿花时间省下钱,而有的人则舍得花很多的钱来省下时间,然后把时间花费到有更高价值的事情中去。
时间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这个不用多说,你选择打扫卫生就不能享受阅读休闲的时光,你选择开车就不能移动办公。这个时候如何选择就要看你的单位时间价值了,如果你是一名职场女性,有着不错的月收入,但是平时工作比较繁忙,好不容易周末有休息娱乐或是学习充电的时间,你是愿意把时间花在休息或学习上还是打扫卫生上?我想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这也折射出你对花钱买时间一事的看法。
对时间的有效管理可以增加时间的“密度”,产生更高的单位价值。这里说的单位价值并不一定指产生了多少经济价值,你的身心得到放松、心情变得愉快、知识得到增长也是有意义的。如果你觉得打扫卫生可以让自己心情愉快,比休息更有意义,那么自然不必雇钟点工;如果你自己根本不想大扫除,自己一小时的收入远超过钟点工一小时的费用,那么为什么不花钱买时间呢?
花钱买时间的思想一开始可能不容易被接受,但是随着你的收入增长和认知升级,慢慢清楚了哪些事情对你来说更有意义,你就会果断地花钱雇别人为自己做低价值的事情,而自己去做高价值的事情了。
每个人的生活状态、薪酬水平、思想观念都不一样,同一件事对A来说是一件低价值的事情,对B来说却不一定。比如打扫卫生这件事,对于以此为生的钟点工阿姨来说,这就是高价值的事情,但是对于一个公司老板来说,显然就是一件低价值的事情。这里想说的是,每个人的时间价值都不一样,公司老板这个角色的价值体现可能不是在打扫卫生上,他的时间如果投入到见客户、制定公司发展规划、跟团队讨论产品、与下属进行绩效沟通等事项上,创造的价值会更多。
类似的还有自己开车还是打车的例子。自己开车看似方便,但是占用时间,而且实际产生的费用也不见得比打车便宜。对于很多高收入人群来说,开车是一个低价值的事情,为什么不花钱把这件事情交给司机去做,然后用开车的时间来移动办公呢?
曾经流行过一个段子,大意是比尔·盖茨告诫微软的高管,如果在路边发现一美元,不要弯腰去捡起来,因为微软的高管工资很高,弯腰花费的时间已经挣了不止一美元。虽然可能并不是真有其事,但是的确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我们要把时间花费在占用时间少、产生收益高的事情上。
在职场中,每个人的岗位不同,一件事是不是低价值可能会有不同,但是工作中低价值的事情一定是对组织绩效贡献少、对自己提升没有帮助的事情。我在上一家公司工作的时候就遇到过被低价值事情缠绕的窘境。
我刚入职时因为部门内人才济济,不仅有很多有经验的老员工,还有很多名校硕士生、海归,我的资历尚浅,加上各方面条件也一般,所以并没有得到领导的重视。上司最开始仅安排我做组织会议、写会议纪要、接待合作方这样的事情。这些事情既简单又没有创造性,跟设计师岗位的要求相比,属于不会产生任何绩效的低价值事情。
我平时组织最多的就是周例会,各个地域的产品设计师会在周五把每个项目的进展汇总给我,到下周一早上,我再召集大家开会。我们是四个不同城市的团队开电话会议,所以我每周要预定会议室、统计参会人员、发送会议通知等等。在正式开会前我除了要把总部的电脑、投影仪、会议终端、桌面共享接好外,还要一个个催促各个地域的接口人接入会议。开会的过程中,由各个产品设计师向部门领导汇报进展,领导点评,我做纪要。
这个事情如果仅仅是从做得好不好出发,也就是保障会议的正常开展,根本没什么技术含量,也很难体现自己的能力,在领导看来不过是一些例行的工作而已。我渐渐意识到自己的处境问题,如果一直做这些低价值的例行工作,没有人会发现我的能力,领导也不会重视我。组织了几次之后,我开始思考如何把低价值的事情转变为高价值的事情。
首先,我理清楚了各个地域的每个项目情况,然后仔细梳理每个项目、各个领域的负责人,如规划、研发、测试等,每到周五我都会主动咨询一些重要项目的负责人,看有没有什么风险或是变动,并不局限于设计的范畴。
后来再开会的时候,只要有产品设计师不清楚的地方我就会立刻提醒,有的人请假我就直接代替他们汇报,仿佛是自己的项目一样,甚至对于一些设计师不知道的项目问题、其他部门可能给我们带来的风险,我都了如指掌。最后我变成了部门唯一一个对几个地域所有项目都非常了解的人,甚至在有的设计师反馈进展时,我会指出他们的问题,会上他们没有说到的地方我都主动补充。同时,我还根据会议纪要跟踪每个人的工作进展,督促各个项目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而在这之前大家都是相互推诿,一片混乱。
几次会议之后,领导对我刮目相看,随后不久,便安排我参加一票难求的业界交流会。我就是这样成功地将组织会议、写会议纪要这类“低价值”的工作转变成了项目风险管理、任务跟踪这种高价值的工作。
职场中不知不觉做了低价值事情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好心帮同事去做本该他做的事情,顺手帮其他部门的人跑腿,处理一些跟自己职级不相称的初级事务。作为部门主管,明明可以安排部门里的实习生做的简单事情也要自己亲力亲为,这不是平易近人的表现,是不看重自己时间价值的做法。
一个人如果要想在职场中提升,一定要尽量避免做低价值的事情,至少不能长期处于做低价值事情的状态,一定要设法把自己的时间用在高价值的事情上。只有高价值的事情越做越多,越做越好,才能为组织创造更多的绩效,这样对团队、对自己才是最有利的。
当然,职场中也难免有一些不由得自己决定的工作分配,就像当初的我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思考这些低价值的事情是不是有可能转变成高价值的事情。把低价值的事情巧妙地转化成高价值事情,就相当于额外创造了价值,对自己的提升会有很大帮助。
被用于处理高价值事情的时间就是有价值的时间,你拥有这样的时间越多,你在相同时间里的绩效自然更高,慢慢超过其他人,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逃出时间黑洞,别让手机吃了你
身边不少人都在玩手游《王者荣耀》,并且争分夺秒,沉迷其中。关键是玩这个游戏的人年纪已经不小了,都是三十岁左右的职场人,这让我感到有些意外。
有时候听着他们在群里讨论我不懂的术语,在一起比拼各自的等级,我突然觉得自己有点儿落伍,这么流行的游戏我居然都没有玩过。于是,出于好奇,我前几天也下载了这个游戏,就想看看这款游戏的魅力在哪里,为什么这么多人痴迷它。
很快我就发现里面设置了很多让人上瘾的机制。首先,游戏容易上手,画面、动效精美,加上每一局的时间不是特别长,可以随时随地玩。其次,游戏有各种奖励机制,就算你一局都不玩,也有登录奖励、活动奖励、开宝箱等活动,哪怕输了也会有奖励,如果玩得好就会有更高级的奖励,各种奖励会让你产生幻觉,觉得自己在不断成长。再次,游戏有各种新奇的角色、皮肤、装备、任务等等,玩家一旦进入,总是会被这样或那样的板块吸引,流连忘返。最后就是社交性,你知道自己有哪些微信或是QQ好友在线,能看到彼此的等级,可以互送金币,增加亲密度,也可以结交陌生人成为师徒关系,甚至还可以加入一个战队获得归属感。
总之,你一旦进入了《王者荣耀》创建的世界,就会暂时忘记现实生活的琐事,在游戏中得到成就感。于是,一旦有了一点儿空闲时间,脑子中就仿佛有个小人在召唤:“赶快来玩一盘。”就算没有时间,也要登录一下,进去转转,看看是不是有什么奖励可以领取。晚上下班回到家,洗个澡,舒舒服服地躺在沙发上,心想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玩几把。电视开着的时候,如果节目节奏慢,也会打开手机同时玩几把。不知不觉你就把自己置于一个时间黑洞。
在玩游戏的那几天里,我的确也被引诱了,一有空就想着打两盘升个级,反正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大不了晚一点儿再写文章,结果耽误了很多时间,离开游戏后回到现实世界,反而感觉很空虚。在搞清楚这个游戏的逻辑后,我果断地删掉了,决心不再为此浪费时间。
删除《王者荣耀》后,我又审视了一下手机中可能大量占用我时间的App,发现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微信,一个是今日头条。微信不得不用,因为是社交工具,但是我屏蔽了很多不太熟悉或者对自己没有什么意义的好友的朋友圈。而对于今日头条,我每天碎片化的时间总是会忍不住去刷上一会儿。今日头条和《王者荣耀》的相同之处就是为用户设计了一套上瘾机制,根据你点开的内容来不断认识你、了解你,分析你可能喜欢的内容,然后不断地推送同类型的内容,你用得越久它就越了解你,推送的内容就越可能把你粘住,不知不觉间,你的时间就过去了。
但是今日头条上的内容参差不齐,垃圾内容、重复内容、广告居多,所以一天花费很多时间在这些信息上对自己并没有任何帮助,浪费大把时间去看的基本上都是过目就忘的内容,实际上自己没有任何提升,更没有学习到什么。于是,我也下定决心将其删除。
在删除《王者荣耀》和今日头条,屏蔽了大量朋友圈后,我用手机的时间急剧减少。现在我开始把原来盯着手机的时间用来看实体书,或者在Kindle(亚马逊电子书阅读器)上看一些电子书。与此同时,我用来写作的时间也多了起来,特别是周末,可以输出更多的内容。
手机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我们对它的依赖程度几乎跟人体器官一样。手机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但是也渐渐变成了紧紧束缚我们的桎梏。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平时不得不用一些手机上的App,还要时不时地去研究一些竞品相关的App,这是工作要求,无法回避。我时常在想,如果有一天我不再从事跟互联网相关的工作,手机上的App一定还能删去很多个,可以极大地降低自己对手机的依赖,每次想到这里,我都有一种兴奋的感觉。
我把自己的手机屏幕控制在了两屏,其实第二屏也就两个文件夹而已,里面放的都是一些不常用但是又必须要有的App,大多数是工具类。系统自带的用不到的App我也基本上都放到了一个文件夹中,只有真的需要每天用一次以上的我才放到桌面上,需要使用多次的我放在Dock(苹果操作系统中的停靠栏)区。这样,我基本上不会因为去找应用而花费时间。
正如前文列举的,游戏和内容类App是手机中最常见的时间黑洞。所以如果想从手机中解脱出来,必须要少用甚至删除这些App,不过这并非易事,需要找到一个健康的爱好分散注意力,才有可能奏效。
在社交软件上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也是我们现代人的通病。人本身具备社交属性,如今我们的社交关系大量地转移到了互联网上,于是网络社交成了另一个时间黑洞。你时不时地去看朋友圈,去刷微博,在各种会话组里周旋,有的公司还直接用社交App进行工作上的讨论,这一切都把我们的时间精力引到了手机上。我们虽然不能杜绝网络社交,但是可以精简社交关系,减少无效信息。比如屏蔽不太熟悉的人,退出没有必要的群组,将群组消息设置成免打扰,把工作和生活使用的社交工具分开,在特定的时间段来进行网络社交等。
时间是恒定的,每天只有24小时,你在一个地方花费得多了,在另一个地方必然花费得少。关键是你要清楚地知道花费时间多的地方是不是真正对自己有利的地方。也许你会说玩游戏是休闲,刷朋友圈是社交,看今日头条是获取新闻,这些并不是在浪费时间,况且人不可能一天到晚都在干不轻松的事。这个说法没有错,但是凡事都要有度。你并不一定要像我一样决绝,但至少要有一点儿抽身而出的毅力,不要盲目陷入别人设定好的上瘾机制不能自拔。到最后你会发现,你所谓的休闲、社交、新闻对你来说一文不值,它们都是一个个时间黑洞。
基本上少玩手机中的游戏、减少内容类App,以及降低网络社交频率可以帮助自己远离绝大多数时间黑洞,当然也可以再极致一些,比如:
1.在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的前提下,将手机长期设置成静音,这样可以减少被各类App推送打扰的机会;
2.尽量用音频类App代替需要阅读的App,因为音频类的App可以在做其他事情,例如走路、运动的时候使用,可以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
3.每下载一个App就先删除一个App,手机上的App尽量只保留工具类,真正把手机当成一个工具;
4.把必须要保留,但是不需要时时提醒的App的通知都关闭,否则屏幕一亮又会被吸引;
5.用碎片化的时间去使用手机进行娱乐和休闲,尽量把整块时间留给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6.用可接电话,收短信、微信的智能手表代替手机,彻底摆脱手机的束缚。
时间永远是最宝贵的资源,如果你的时间一直被碎片化,一直被他人消耗,一直做很多无意义的事情,那么工作效率肯定会成问题。不要奇怪自己一天下来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做,但是又感觉挺忙的样子,其实时间都是被自己一点点地浪费掉了。
增加有质量的时间,把时间尽可能多地留给自己,多深度学习,学会屏蔽无关的信息,合理地制定计划,才能告别被时间黑洞吸附的状态。
把时间变现,你的一天可以很值钱
我在上一家公司有两个同事,他们都是应届硕士毕业生,来自相同的学校和专业,毕业后同时入职我所在的部门。从入职的起点和资质上看,两个人相差无几。因为没有工作经验,两个人刚开始都是做相对比较基础的工作。
当时公司地点在关内,属于深圳比较繁华的地段,周边配套好一点儿的、位于地铁口的小区房租都非常高。作为刚参加工作的应届毕业生,租起来是有点儿吃力。
这两名应届毕业生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租房策略。A选择了离公司非常偏远的关外,跟别人合租一个小区房,周边配套还算可以,住得也比较宽敞,只是到市区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他每天坐班车上下班,如果遇到高峰时段堵车,单程就需要一个半小时,所以他经常一天要花三个小时在路上。B则选择离公司很近的一个城中村,也是跟别人合住,住宿条件差了不少,房子比较小,周边环境比较嘈杂,唯一的好处就是交通便利,楼下不远处就有公交站,坐公交车到公司只要半小时。
那么,这两个起点差不多的应届生是如何渐渐拉开了差距呢?
住在关外的A每天准时上下班,从来不加班,因为他要赶班车,一旦晚上没有赶上班车就得坐加班车,到家就得夜里10点多了。如果是自己选择公交、地铁,那要换乘很多次,没有两个小时也到不了家。住在公司附近的B则不同,他每天很晚才回去,就算没有工作,也会看一看以往的产品案例,因为住宿条件也不怎么样,还不如有空调、有网络的公司,还有免费的晚餐和补助。
部门有时候会组织团队活动,比如聚个餐、看个电影,由于A住得非常远,基本不参加,而B则是活动的积极分子,不仅每次都参加,还会主动张罗。
后来B因为试用期间表现优秀,转正成绩得到了A等级,马上有了一次加薪。A则转正成绩平平,评审认为他只是很普通地完成了属于自己的工作,提升不明显,因此只得到了C等级。
应该说他俩在试用期的差别并没有特别明显,毕竟只是应届生的转正答辩,但是能看出部门对两个人的不同看法。对于A,每天朝九晚五的轻松白领生活,对团队活动不感兴趣,更多是追求自己的生活,和整个部门的氛围不太融洽。而B则让人感觉有上进心,珍视自己的工作,积极融入团队。如果你是他们的部门领导,你会怎么看呢?
这还仅仅是开始,因为B离公司比较近,他的上司和领导有时候会在周末让他去办公室处理一些紧急的事情。甚至有一次,部门领导第二天要出差,但是有份重要的PPT忘记拷贝,就在晚上让B去帮忙发给他。B二话不说马上打车到公司,不仅及时发给了领导,还在发之前仔细检查了一遍,优化了一些文案和排版。
再后来,B越来越得到领导的重视,负责的产品越来越重要,承担的工作也越来越多,相应的,他的职级上升得越来越快,工资也得到了大幅增长。反观A,一直原地踏步,和刚进公司时差不多,负责一些很边缘的产品,也没有什么绩效。
渐渐地,B已经成为部门的骨干员工,接着又成了新员工导师、小组长,最后竟成了A的上司。
现在的B早就买了自己的房子,还是在公司附近,而A还是在关外租房子住。
一个人职业上的成长会有多方面的因素,尤其是在刚踏入职场的时候,上面的例子并不能直接得出结论:正是B比A住得离公司近,最终造成两个人之间的差距。我相信个人的主动性和对工作的投入度也是造成两人之间的差距的主要因素,如果B是一个心思不在工作上、不求上进的人,即便住得再近,也不见得比A有多大优势。
不过,B住得离公司近一点儿,不得不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至少是获得了很多A无法获得的机会。有些机会看似不起眼,或许只是帮上司、部门经理一个小忙,但是都可能为以后获得更大的机会做了铺垫,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领导在一些关键事件上的决定。
地理位置是个优势,可以帮助你节省很多非工作时间。如果公司附近没有合适的房源,你也应该尽量选择交通便利的地方,哪怕是房租稍高一点儿,生活艰苦一点儿,也不建议住到很偏远的地方去。住在偏远的地方看似省了点儿房租,但会浪费很多宝贵的时间,尤其是刚开始工作打基础的那几年,可能因此而失去很多的机会。职场上的机会本来就是稍纵即逝,你抓住了就是你的,别人抓住了就是别人的。
上面两个应届生的例子就是选择不同的住处导致两人的工作时间和状态差别巨大,不要小看平时这一点点的通勤时间,日积月累也是很大的一笔时间,如果能充分利用起来就是弯道超车的机会,而平时各种碎片化时间的利用以及对时间的管理都会产生复利效应。
你的同事中或多或少会有这么几个人,他们行业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工作效率高,他们是你刚参加工作时学习的好榜样。工作时间不长、工作经验还不够丰富的你,是否有机会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每个人每天拥有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工作时间也差不多,但是不排除有人经常加班而拥有更多的工作时间。在这里并不是鼓励大家拼命加班来完成更多的工作,虽然不少公司,特别是互联网、高科技类的公司都流行这样的文化,但是加班是否意味着产生更多的价值,是否等同于高效率,是否可持续,这些是要打问号的。
所以,与其想着跟别人比拼工作时长,不如考虑怎么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更加合理,利用得更加高效。面对工作经验比你丰富的同事,你要做的就是通过各种工具以及利用碎片化时间使自己有价值的时间比他多。
工作日的一天,上班时间从走出家门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晚上下班回到家的那一刻,除去考勤规定的工作时间,还有不少剩余的时间,合理利用这些时间才是增加有价值时间的不二法门。早上去公司途中所花费的时间,尤其是早高峰时段,有可能非常长;在公司里可能有排队等电梯、食堂就餐,以及午休的时间;下班后有回家途中耗费的时间。对于一些需要经常出差的人士来说,还有在公司外的交通时间,包括等客户、候机、坐飞机的时间,不一而足。只要足够细心,你就会发现这些“非工作时间”非常多。
以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为例,早上八点钟出门,晚上六点钟到家,加上中午一个小时的午休时间,一整天有十个小时跟工作相关,但是真正用于工作的时间只有七小时,还不算这七小时中玩手机、处理私事、聊天、休息的时间。
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是不加班,很多工作时间也并没有真正被用于工作中。大量碎片化的时间一般都是你不在办公桌前面对电脑的时间,这也给了你一个不工作的理由。可是工作就一定要在办公桌前正襟危坐,在电脑键盘上运指如飞吗?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工作的组成。最重要并且直接产生价值的工作是岗位工作,比如程序员编写代码、设计师设计界面、老师在课堂讲课、司机开车等。但是并不是说我们只做岗位工作就可以了,通常一份工作还包含很多通用的部分,比如发电子邮件、写工作汇报、打电话、开会、制定计划等等。除此之外,我们的工作还需要和不同职位的人互相配合,如提交、审批电子流,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对接等等。
不难发现,不少通用工作并不一定要在办公桌前才能完成。那么如何通过各种工具,利用碎片化时间去处理那些非岗位工作呢?
工具包含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便携的笔记本电脑、iPad(苹果平板电脑),以及其他方便移动办公的应用。智能手机可以随时随地上网,而且功能强大,除了能进行基础的回复邮件、处理文档外,还可以很方便地召开电话会议。有的邮件只需要简单地回复即可,并且没有很紧迫,那么利用排队、等地铁、坐电梯的时间就可以处理了。如果你是产品经理,或是需要异地团队协同、频繁联系客户,那么就需要经常接入电话会议,而用手机召开电话会议意味着你可以处于移动状态,不一定要在办公桌前。
现在很多公司都已经统一让员工使用移动办公的应用,不仅可以进行移动的考勤、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还可以方便快捷地提交、审批电子流,编写工作日志,安排团队任务,设置项目计划,传输保存共享文件,预定会议等。而这些工作都可以利用上下班途中等碎片化时间去处理。当你在班车上或地铁里不再是刷朋友圈、看八卦新闻、听音乐,而是编写一天工作计划或总结、查阅项目文档、跟还在工作的同事讨论问题,你的有价值时间就会逐渐增多。你可以更早地开始一天的工作,更从容地结束一天的工作,而并不必额外占用生活上的时间。
对于比较长的碎片化时间,比如候机、坐飞机、乘坐火车的时间,你可以用来看杂志、读报纸、浏览视频,同样也可以用手机来开电话会议,用笔记本电脑、iPad来写项目报告、方案计划,修改PPT,审阅文档等。
除此之外,有些一对一的沟通工作、简单的问题讨论也可以利用午餐时间,而不一定要占用在办公桌前工作的时间。这一点李开复就做得很好,他在Google(谷歌公司)担任高管的时候就利用午餐时间和下属沟通,每天都跟一名下属谈话。和下属沟通其实是一名管理者的日常工作,如果把时间安排在正式的工作时间和办公场合,效果反而不好,还会占用下属岗位工作的时间,放在午餐时间彼此都会更轻松一些。即使没有谈很实质的工作内容也没关系,反正也没有浪费时间。
基层员工或许不愿意在午餐时间去跟自己的主管沟通,但是同事之间如果有一些工作上的问题需要讨论,又恰巧在工作时间一方没有空,那么也完全可以考虑利用午餐时间。当然,午休不讨论工作,好好享受午餐,那是另一个话题。
每天的碎片化时间是如此之多,如何合理利用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比如有的人是乘坐公交车、地铁上下班,有的人是打车上下班。乘坐公共交通可能比较拥挤,不方便打电话或是编写文字内容,但是可以查看文档、处理邮件、审批电子流。如果是打车,则相当于购买了别人的时间,既可以用手机移动办公,也可以用笔记本电脑处理更复杂的事情。
利用碎片化时间并不是为了占用所有时间,而是根据不同工作的性质和碎片化时间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multi-tasking(多任务处理)。短的时间就处理简单的事情,长的时间就处理内容多一点儿的工作,稳定的状态就处理需要思考、复杂编辑的工作,移动的状态就处理可以语音参与的工作。
你完全不需要额外加班来获得更多的工作时间,能有效利用各种碎片化时间就已经足够增加你的工作时长,还能使你在办公桌前工作时精力更集中,效率更高。日积月累地利用碎片化时间,就像金钱的零存整取一样,终有一天,你会发现曾经的碎片化时间质化成了一个价值不菲的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