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式说谎
米米今年8岁。令妈妈万万没想到的是,她竟然开始对妈妈说谎了。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米米不想上兴趣班,希望待在家里看动画片。可是她知道不去上课妈妈会批评她,所以她不敢在这件事情上偷懒。有一天晚上,她听到妈妈对爸爸说:“明天是结婚纪念日,你不要上班了,我们出去好好庆祝一下。”结果第二天一早,米米听到爸爸跟领导打电话说:“我今天不去上班了,身体不舒服。”这样一来,米米有样学样,等下次妈妈要她去兴趣班的时候,她就说自己身体不舒服。刚开始的时候妈妈很关心地问她哪里不舒服,结果米米支支吾吾地说不出来。通过观察米米的言行,妈妈发现她是在装病欺骗自己,目的就是不上兴趣班。对于米米的撒谎行为,妈妈有点左右为难,她怕当面揭穿女儿的谎言会让女儿受到伤害,但她又担心,如果不指正,孩子以后习惯性说谎该怎么办?
米米为什么说谎,恐怕父母最应该从自身找原因。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习得新的相似的反应,这就是模仿。简而言之就是,孩子的价值观还没有形成,分不清是非曲直,他们往往会选择父母作为模仿对象,模仿父母的表情、神态以及举止。因此,从某些方面来说,孩子的行为习惯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不诚实,将会直接导致孩子不诚实。
那么,当孩子存在模仿式说谎行为时,父母该如何做呢?
1.从自身做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重要模仿对象。因此,父母首先要做到言行一致,做正直诚实的人,说到做到,给孩子树立榜样。另外,不要教唆孩子说谎,因为孩子学会了说谎就可能会反过来骗父母。如果孩子拿父母过去说谎的行为作为自己说谎的理由时,父母首先应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表示以后愿意接受孩子的监督,并要求孩子不要说谎。
2.对孩子一定要说话算数
为了刺激孩子努力学习,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不少父母会随口说:“只要你认真学习,我就带你去旅游。”“只要你做完作业,我明天就给你买玩具。”父母对孩子许下不少承诺,可是并没有兑现。这样的行为影响着孩子,孩子以后可能出现各种撒谎行为:答应父母认真写作业,却偷偷地溜出去玩;答应父母不抄袭,却作弊被老师抓到。
3.严格对待孩子的第一次说谎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如果一个人在完成某个行为后,得到了奖励、快乐或者其他好处,行为便会得到强化,反之,行为则会减少出现的频率。
因此,孩子第一次说谎后的结果非常关键。如果孩子在第一次说谎后没有受到惩戒,反而得到了很多好处,那么,他的说谎行为就会得到强化,以后会经常说谎,而且谎言越来越严密,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说谎的坏习惯。因此,当发现孩子说谎后,父母一定要认真对待,要求孩子做一些他平时不喜欢做的事情作为惩罚,以避免再犯。但是父母在惩罚时要把握的原则是,惩罚措施让孩子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就可以了,不能虐待孩子,打骂的方式是不可取的,这样反而会使他产生逆反心理。
此外,如果父母不得不说一些善意的谎言,要尽量避开孩子。因为他没有分辨能力,会误以为大人可以撒谎,自己也可以。另外,如果孩子说谎后,能主动认错,或者孩子的说谎频率越来越低时,父母一定要给予表扬,强化他诚实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