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它就在你的成长之中:我的成长与创造
没有人生经历,就没有谈成长的基础。没有退休之后的再创造,就没有谈成长的深度。
作为1960届的大学生,我自进入上海师范学院(今上海师范大学)物理系,就认定了物理实验教学。1964年大学毕业之后,即便是在松江搞“四清”、搞“社教”,我也时刻琢磨着农村的各种建筑、各种各样的生活和生产工具与物理之间的关系。工作以后,先在塘沽中学任教,后调到风华中学任副校长、校长,直至2002年以特级教师、特级校长身份退休,其间大部分时间是在物理实验室中度过的。
那时本来以为可以跟物理实验说再见了,谁知时任市教委副主任的张民生老师的一纸聘书,又让我作为上海市中小学数字化实验系统研发中心主任,围绕着上海二期课改的重大课题——“DIS,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的整合”,在物理实验领域多耕耘了16年。而正是这充实而丰满的16年,让我对一个教师的成长,有了更为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一、成长,为了创造
一个教师的成长,是有特定含义和指向的。教师的成长不可能是漫无边际的野蛮生长,而是锁定一个专业方向之后的深入挖掘和创造。
回首往事,我的第一个创造高峰期正是在“文革”的中后期。拜当时“复课闹革命”的口号所赐,我带着一帮懵懂少年从骑着黄鱼车到工厂里面捡废品开始,把学校的校办工厂搞得红红火火。全国第一台大屏幕教学示波器的创意和实践,并撰写《教学示波器》一书,也就始自那个时候。当时的一个目标就是:要搞点别人没搞过的东西出来,用这些东西改善物理实验教学。
指向明确了,整个人都聚焦在这个方向上,成长就开始了。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已在全国自制教具大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并得以“晋级”为大赛评委,参编的教材和专著也超过了十余种。也就在那时,我忽然萌生了一个超出具体的物理实验的设想——能否针对物理实验的设计和创新的思维规律进行总结,并且把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规律和方法与促进教师在物理实验方面的创新结合起来?当时给我这个想法“点赞”的,有著名热力学专家王竹溪、上海创造学会会长袁张度、教育专家张民生老师等人。受到上述几位大家的鼓舞,我在工作之余,利用家里的卫生间做书房,在四五年间几易其稿,终于出版了《制作·实验·思考》《物理实验创造技法》和《一物多用做物理实验》等书。而我本人,也从单纯的物理实验教学的“形而下”,开始涉及实验背后的创新思维、创新规律等“形而上”。
随后的人生经历证明,这一阶段思想的提升为我的发展和创造提供了宝贵的财富。首先,我认识到当我们在赞美成果的时候,更应该赞美成果背后那些创造成果的方法。而方法,是每一位发明者的财富。其次,我更加深入地意识到,物理实验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当我们研究实验,研究设计实验的思维方法的时候,就必须了解和研究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学生接受实验时的思维过程。
正是因为有了上述对创造的目标和规律的认识,以及长期的创造实践作为基础,当我从校长岗位上退休并开始受命领导DIS研发中心之后,我才能更快地进入新的角色,并指导一些不太了解教学的工程师们开始新的创造旅程。
二、成长,永无止境
成长是时间的函数,也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既然选择了成长,就不要给自己设限,而是要把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自己、提高自己作为终生的目标。
作为听着矿石机长大、靠设计模拟电路立身的一代人,我曾经认为计算机和数字电路是难以逾越的一道鸿沟,毕竟这些东西都超出了自己在学校所学、在工作中所用的范畴。但没想到的是,担纲研发中心主任、开发DIS的这段经历不仅让我突破了这道鸿沟,而且还能走得更远。
说实话,酝酿成立研发中心的时候,我对DIS还不那么看好。毕竟用了几十年传统仪器,对这个与计算机绑在一起的东西缺乏认识。但随着了解的逐步深入,我切实看到了DIS在实验教学方面的巨大潜力——能够变不可见为可见、变不可能为可能,能够填补这么多传统实验的空白,更有可能实现我这个老教师多年来孜孜以求的诸多创新梦想,于是我义无反顾地接受了张民生主任、徐淀芳主任的安排。
DIS研发之初,我没有介入底层技术,而是侧重于人机接口——DIS软件的优化。凭借我对当时教师计算机水平的准确定位,我力主研发团队暂时搁置了难学难用、有华而不实之嫌的通用软件,在最短时间内开发出了一键OK、简单易用的“傻瓜软件”,并且在2002年8月23日的上海首次DIS推介会上一举成功。有了这个良好的开端,我随后又引导着研发团队开始将他们掌握的传感器技术与我本人最擅长的实验装置制作结合起来,开始研发DIS的配套实验器材。这项工作启动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而且至今仍在延续和深化。一件件创新实验仪器不仅充实和填补了二期课改中学物理教材,还赢取了世界教具联合会历史上的第一个属于中国的创新大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深入而具体的工作,我本人很快地建立起了信心,掌握了DIS的基本构造规律,得以逐步涉入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技术本身。DIS从4.0版本到8.0版本的升级换代,也都充分地体现了我对教学的理解和认识。
2017年,我就主导了DIS“超级模块”和“百变电路”两个新品的研发。所凭借的,不仅有近40年教龄积累下来的教学经验,还有这十几年来通过DIS研发工作新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我的成长经历告诉我:成长,可以延续终生。成长,绝不仅限于课堂上、学校里和接受培训的时候。成长,更多地体现在你工作的时候。也可以说:你只要工作,你的成长就在继续,前提是你一直要坚持工作中的创造。
三、成长,要靠大家
在我的成长历程中,先后经历了读书、授课、管理、研发几个阶段。当然这些阶段的标定也是相对的——授课的时候我也搞研发,当校长的时候我也任课,搞研发期间我也搞管理,等等。但不管是哪个阶段、做哪项工作,我始终坚持依靠集体的力量,不仅绝不把事业的发展寄托在自己一个人身上,而且力争实现成人达己的目标,在让自己有所成就的同时,一定要让自己的同事和朋友在工作中有同样的收获与提升。
回想读书的时候,老师为我传道授业,而同学是我身边最好的依托。当年上师院的同学,陈燮荣、刘齐煌、瞿东等人,后来要么成了我的搭档,要么成了我几十年的同行、朋友。我们相互支持、相互帮扶,一起走过了大半生。在我负责DIS研发中心的这段时间里,我们作为教材组的成员,配合更加密切、互动更加频繁,他们为DIS的研发贡献了自己的思路,而我们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们取得了各自领域的进步。
工作以后,我不仅团结同事,还注意带动有积极性、有上进心的学生。当时在塘沽中学,很多学生就是我的邻居。我作为班主任,每天晚上带他们去跑步,跑完步自费买饼干给他们加营养。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这项坚持多年的活动让很多孩子避免了因为无所事事而惹是生非,同时更锻炼了我自己。之后在研发大屏幕教学示波器的时候,总有几个孩子跟着我,到处捡零件、做加工,尽管显得很幼稚,但毕竟让这些孩子都获得了历练。他们后来的成就,也多少与这段经历有关。
当上校长后,我注意发挥校领导班子里每一个人的作用,放手让他们去做事,出了问题由我来顶着。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大家都有成就感,都能够得到锻炼。十几年间,先后从我这里走出去的班子成员后来大多做了校长,有的还在区级甚至市级的岗位上有了突出表现。别人夸我领导有方,其实我自己知道,我也在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
负责DIS研发中心之后,我更加注重与教研室、教材组和研发团队几方的沟通与配合。其中,教材主编张越老师堪称我们的良师益友,他多次在关键的时刻、关键的地方给我们关键的指导,先后凭借其卓越的物理思维能力和数学功底为DIS“变力做功的动量定理”实验的设计、二维运动实验系统的定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实验器的规划设计等作出了重大贡献,是DIS发展壮大的幕后功臣。而市教研室的徐淀芳、陆伯鸿和汤清修等领导则从课改的大局观方面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进了DIS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李鼎领导下的远大教科研发团队给了我们稳定而有力的支持,而我也从与他们的长期、持久的合作中学到了很多信息技术知识,并且用来武装我自己。在DIS 16年的研发过程中,很多当年参与研发的青年才俊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有的还获得特级教师,甚至特级校长称号。总之大家都有发展、有收获,而我自己也在带领这个团队的同时切实获得了成长——我对物理实验教学、STEM教育和整个理科教育的理解和认识,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对DIS将要给中国和世界教育带来的促进作用,满怀信心。
成人达己——自己的成长要靠大家、靠团队,自己的成长要建立在团队集体成长、共同进步的基础上,这并不是我个人的策略,而是发展的规律。我只不过是遵循这一规律罢了。
说得再多,也有收尾的时候。其实对于一个78岁的老人来说,我最想强调的是:期望我们所有的教师,都能够牢记自己的使命,遵从自己的内心,在每一天的工作中踏实做好自己,去成长,去绽放。
未来,看似虚无缥缈,但未来就在你的手中,就在你的每一件有创造性的工作中。如果你坚持工作、坚持创造,套用一句比较时髦的话,你就可以说:未来已来。
庄起黎,上海市物理特级教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先后在浙江省湖州中学、上海市七宝中学、上海市格致中学做过物理教师、教导主任、教科研室主任、副校长等工作。兼任或曾兼任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中学分会副主任、上海市物理学会理事、上海市普教系统物理名师培养基地(前三期)主持人、上海市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科学》(上教版)主编、《物理教学》编委等。获得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园丁奖、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专著、主编或参编教学用书32本,发表文章50多篇,共撰稿200多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