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动学生心弦的艺术:上海市中小学班集体建设获奖论文选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哨声清亮,生命飞扬

浦东新区明珠临港小学 王燕

鸟哨原为清末民初时期沿海农民诱鸟捕鸟的一种吹奏竹哨,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在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更名为鸟哨。华东师范大学的陈勤建教授在深入调查后发现,鸟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六千年以前的河姆渡文化。鸟哨是我们家乡的一个文化符号,是人类成长发展史上永恒的篇章。以鸟哨为主题创建班集体特色,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遗产,而且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近自然、关爱鸟类、关爱生命,为打造充满生命力和内生力的班集体助力。

一、活化鸟哨特质

为了让孩子了解家乡的鸟类,培养喜爱鸟类、亲近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我在班会课上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之后,最终确立以“鸟哨”为主题创建特色班集体,并命名为“哨之梦”班。

(一)众望所归的“软装”

在班会课上,我让学生围绕“鸟哨”这一主题,思考与之相关的班名、班歌、班训和班级精神。很多学生都提出了建设性的想法。“哨之梦”这个班名承载着学生对于创建鸟哨班美好的梦想——传承家乡的非物质文化,亲近自然,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同时班集体的内生力开始滋长。最终我班形成了如下的“软装”。

【班名】“哨之梦”班

【班歌】《我爱临港的大自然》

【班训】爱护环境,传承非遗

【班级精神】热爱学习好少年,爱护自然好学生

(二)独树一帜的“硬件”

我们“哨之梦”班最有特色的无疑就是“鸟哨”这一响亮的非遗品牌。为了突出“鸟哨”这个主角,在班级一角特设了“鸟哨”的展示区,让学生随时可以看到、摸到这个奇妙的小东西。学生用自己制作的鸟哨和鸟类相关的小报装饰教室,张贴班训、班级精神,张贴鸟类图片,让孩子们感受到班级浓厚的文化氛围。

二、构建活动体系

(一)制定建设目标

在了解“鸟哨”、制作“鸟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鸟哨”的兴趣,初步建立学生对鸟类的喜爱之情,激发班集体内在的生长力,感受家乡劳动人民的智慧,体会人们爱护鸟类、保护自然的情感,懂得热爱自然需要从自己做起。

(二)巧借活动“东风”

“鸟哨”班集体特色的建设过程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活动面向一年级的学生。活动以参观南汇新城镇的文化中心和布置教室为主,设计班名、制定班训时则采用家长共同参与的方式。通过丰富的图片以及学生对“鸟哨”的直接感触和教师的介绍,让学生知道“鸟哨”是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第二阶段的活动面向二年级的学生。活动都是以动手操作为主。从学做鸟哨、举办鸟哨知识竞赛、设计新型鸟哨和学吹鸟哨这些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合作力。这些活动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切身体验,来了解家乡劳动人民的智慧,在学习这种智慧的同时,发挥班集体的力量,一起进行创新。

第三阶段的活动是面向三年级的学生。共有4项活动内容:“我是顺风耳”“鸟的天堂”小报比赛,“我是鸟儿的朋友”展示大赛,“走近自然,呼朋引伴”的踏春活动,“我爱家乡”为主题的作文竞赛。在活动的推进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鸟哨作用的变化,懂得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活动设计增进了学生的同伴交往,同步提升班集体的凝聚力,逐步形成班集体特色。

三、优化教育资源

(一)发挥独特的地方优势

碧波荡漾、湿地遍布的临港就是我校所在地,“鸟哨”是我们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沿海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一开始是捕鸟工具,随着时代的改变逐渐转变成护鸟的工具,现在婉转动听的鸟哨甚至成了文艺汇演上颇受欢迎的节目。邀请家长进课堂,听孙妈妈讲“走近非遗——鸟哨”, “鸟哨”这个特殊的名词就在同学们心中“情根深种”了。结合这两者,创建“鸟哨”特色班便有了“地利”这个关键因素。因此,在班会课上听到要以“鸟哨”为主题创建我们班集体的特色时,同学们个个举双手赞成,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都想学习与“鸟哨”相关的知识,同时,家长们也对“鸟哨”特色班的建设寄予厚望。

(二)丰富多方教育资源

校内携手校外,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联系语文课中与鸟类、保护自然等相关课文,结合特色班集体创建开展系列活动,在教会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关注学生同伴间的交往,使班集体充满生命力和朝气。生命教室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鸟类的平台。学生在3D打印室打印制作自己设计的新型鸟哨,现代技术给传统文化插上想象的翅膀。走出学校,滴水湖畔的南汇嘴公园百鸟齐飞,让学生和自然有“零距离”的亲密接触,学生深深爱上这片土地上的鸟儿、人们……

精彩纷呈的活动给班集体带来了活力。在互帮互助的氛围中,学生完成了鸟哨的制作,学会了吹奏鸟哨的技艺,从知识到动手能力都得到了提升。通过三年的“鸟哨”班集体特色建设,爱护环境、保护鸟类已成为班级学生的自觉行动,一位同学曾动情地说:“真想给它们创造一个鸟的天堂,让它们能够安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