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您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5章 富贵莫丢良心 高官不忘亲戚

PS:春节期间真的特别忙,没有存稿只能一更,昨晚来自QQ阅读的星辰穿越的朋友留言要更新,我在评论留言拒绝了,可又过不了心里那道坎自己也是读者,一更确实少了一些。

昨天连夜码终于在凌晨三点码了一章更了新算是加更,现在这一更是今天正常的。

初八恢复两更,春节真的不行,总不能天天熬夜吧!希望能理解,真诚渴望你们可以继续支持我,别因为一更而离去。

最后借机感谢:战士冰暖、九霄凌虚、开拓进取2004、星辰穿越、菲哥的春天、偷偷摸摸看书、还有一个很长英文名的朋友谢谢你们的推荐票。

——————————

寡妇村村长是位花甲老人,浑浊的眼睛透着几许精明,对李愔愿意带领全村人共同致富,张太公当然举手欢迎并感恩,但他并没有被幸福冲昏了头。

仔细盘问米粉、线面工艺及成本、售价等系列问题,特别对产品原料的来源和产品安全问得很仔细。

“三郎,你这两样东西均合婴幼儿食用是积阴德的事,我们钱宁可少赚点质量可不要落下,我们张家庄的人可以穷可以无男丁但不能昧良心。”

可能觉得自己话里有浓浓的不信任,张太公又安慰道:“我相信你会是个好孩子的。”

“太公您放心,以后您老就是我们村的质检员,产品质量若不合您意我们全拿去倒了不流入市场。”

抓产品质量保证食品安全李愔举双手赞成,做长线生意怎能不抓质量?没冲突,李愔虚心接受张太公的建议。

“质检员?”

“专门检查质量的,没您老许可,我们的产品不出村”

“好,趁我身子骨还能动动老夫就给你们小年青把把关。”

“诺。”主宾皆欢喜,满室春色。

“三郎可想起以前之事否?”

“没”

“不急,总会找到的,莫怪家人相信他们也有苦衷的,莫恨他们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每个娃都是娘亲的宝贝,这里有我们不知的事。”

可能就是因为寡妇村这种门风才能培养出张盼娣这种烂好人,才结缘下李愔这个天之娇子吧!

“嗯!”

张太公看着李愔垂头丧气,怜爱搓搓他的头,起身离去。

在张太公的带领下全村人都动员起来,前期不搞那么多,准备先磨五十斤的大米,先和五十斤的面。

李愔和几个身材粗壮有力气的邻家婶婶一起钉木架子。

木架子两头是三角落地木柱子,中间架着高低两根横梁,横梁钻满窟窿,这窟窿刚好能插进一根竹竿。

米粉的制作由张盼娣带领十来名女子炒制,林家婶婶和刘家婶婶则去泾阳城定制小陶罐和雕版印刷产品说明书、面条纸袋。

李愔让婶婶把面粉重新再碾细一些再用细筛筛出,这线面(龙须面)非常适合幼儿和老人食用,用料一定要精细,张太公在旁边频频点头。

然后是和面这道工序婶婶们比李愔更精通,和面时加点盐,醒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后是溜条、抻条。线面和其他面条不同之处,线面拉的特别的细就像一条线条一样,所以称为线面。

在面软适度时抓面两头,均匀用力,上下抖动。

交叉换位,反复交叉,把面溜“熟”、溜顺;长条上案,两手按条,左手向里、右手向外,搓条上劲,提起两头,一抖一抻,再上案板,对折两根、撒上醭面,条不粘连,以此方式,对折打扣拉抻成丝。

最后把成丝的面挂在竹竿上继续再拉细拉成一条线,若不再拉就是普通的龙须面,再拉细才是李愔想做的线面。

李愔把拉面这活交给二姐张招娣,他发现二姐这人其实很在乎自己能不能帮到别人,最反感别人照顾她。

线面中的拉面活不同于兰州拉面,它是两个人的活一个人做不了。要俩人分别拿着挂在竹竿的丝面,不断的抖动拉伸再折成第二叠再抖动拉伸,这样丝面越拉根数越多、越细,最后跟一条线一样。

这活半瞎的张招娣可以做,听从另一人指挥就可以了。小姑娘有活干发自内心里的笑容从未间断过,快乐的象一只小鸟。

把成线的面插到木架上晒干就是成品的线面。

张太公从头到尾都在盯着,最后的成品还没晒干不能食用,老人家依旧能想像到线面煮熟后非常容易消化,确实非常适合幼儿和老人。

用心做的产品总比较容易吸引消费者,两天后寡妇村出品的米粉、线面风靡全泾阳受到一致好评,五天后长安城的商人涌入寡妇村订购产品。

就像李愔所说,这两样产品便于储存便于运输可以做全大唐。不像豆干、豆芽只能做短距离城市的生意。

寡妇村开始有了生气!

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月春风似剪刀,春天来了,春耕对农业国的大唐是头等大事,寡妇村今年的春祭领祭人是近来风头最劲的张三郎,这是对李愔最大的尊重和认可。

祭祀后就需下地耕种,村里人才发现疑似天人下凡的张三郎竟然笨手笨脚的不会耕作。

原来才子也有短板的。

李愔前生今世从未下过地自己犁过田,真不会!更别说直犁本来就难操作,别说自己耕就是给张盼娣搭把手都被人嫌弃。

家里虽然多了一个男丁可真正能下地干活的只有大姐张盼娣一个人。

不会耕地的大唐人是很丢脸的,听说当今皇上都能亲自犁两亩地。

李愔坐在田边的垄梗上不服气的说:“若是曲辕犁我一定会犁出两亩地来。”

最佳捧人张小妹凑趣的问道:“三哥,什么是曲辕犁?”

一句话哽死李愔!

好多穿越者一到古代就曲辕犁、贞观犁的,仿佛垂手可得。

现代人里又有多少人见过曲辕犁?现在除偏远山区之外,大家都用机械耕作,没有曲辕犁的图纸就是两眼一摸黑。

李愔脑海里有曲辕犁这词,也知道曲辕犁比直犁先进,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能在那懵圈。

不像豆腐、豆干、豆芽、米粉和线面,一有词就知道制作流程,无需绞尽脑汁。

张小妹可得意了自己把渊博的三哥给问倒了,实捶!自己就是个才女!没毛病!

事后,李愔把曲辕犁放心上,有空就琢磨一番。

二月中旬代州都督张公谨回京了,这是张盼娣的族叔,她的父亲和张公谨是堂兄弟,她的爷爷和张公谨的父亲是亲兄弟,她的太爷爷就是张公谨的爷爷是同一个人。

张盼娣、张招娣、张小妹比张公谨矮一辈,属于五服之内的亲戚在古代算是近亲。

张盼娣家势败落出于穷人的自傲或自卑,并不会主动去京城认亲。可以儒雅著称的张公谨并没有忘记她们。

回京后就让自家的儿子张大象、张大素俩人带着礼物,前去泾阳看望堂妹。

张大象今年十八岁、张大素今年十二岁,正是青春活力四射的年纪。

离开花花世界的长安去往乡下若不是想向泾阳张三郎要首新曲,若不是父亲的命令他俩真不愿意来。

他们还不知道闻名长安城让长安城青楼粉黛无颜色的张三郎就是他们不愿拜见的亲戚,是他的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