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识成智的智是什么?
转识成智的智不是智慧(wisdom),以为是“智慧”,这是常人的错觉。我们所说的智慧是世智辩聪,聪明才智,有智慧解决问题,其实这些都是“识”,是表层意识;从现实社会中学习得到的知识、能力、经验,仍然是根尘相对产生的法尘。
我们可以看到某些大师侃侃而谈佛法,甚至涉及政治、艺术、心灵、环保等等,严格说来都是法尘,都是俗世的学问,对现实生活也许有用,但不能视为正觉的智慧。
佛教所讲的智慧是般若,通常只保留读音而不译,勉强译为智慧,易造成错觉。般若是内心光明的智照,不与万法为侣。《心经》云:“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正等正觉。
什么是正觉?是正确的觉受——“五蕴皆空”,保持一颗“廓然大公”的本心,不将不迎;一落识田,才有什么政治、艺术等,翻江倒海的五味杂陈。既然五蕴皆空,他的心态是憨憨一直心,犹如赤子,怎么会一天到晚找人谈道理、谈佛法呢?顶多为人解黏去缚而已。
这点非常重要,佛教是心灵净化工程,不是聪利的训练课程,愈要表现无所不知,愈彰显他的傲慢自大而已。
所以法相宗才要“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这样,第六识就变成很好的工具,“真(性)空妙有”,识不离智了。识智本来不二,端在“转处不留情”,不留情识,汇归佛性,而得“繁兴永处那伽定”。
如何用功?
行深般若。六祖说:“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般若品》)
他又在《付嘱品》说:
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
禅宗的禅定是贯彻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的圆定,就能“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这也是目前教内谈禅说道的人摸不到的头绪,因为他们长期习惯于打坐的定境,分不清楚此禅定非彼禅定。
禅不是道理,是转化气质后的法的现量!
当一切识汇归佛性后,才能真如起用,通用无滞,以宇宙心过活实际的人生。
我们经常说心灵净化,提高心灵层次,着眼点在第七识转为平等性智,就是所谓“民胞物与”的胸怀。当我们视万物为一体的时候,宗教的情怀与人性的情怀才能互摄、互融,打破人我之间的界限,走向大同的理想世界。
所以我们才说:转识成智的智是内心正觉产生的真慈悲,而后才能善用“识”来服务社会,捐私见、去私欲,光风霁月。不是要把识灭掉,识是生命活动的依靠,不能灭掉的,没有识形同枯木岩石,那是不知不觉的物化了!
识没有什么过错,它依靠人的取执或取般若,而有不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