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这是一本论述国际人道法的专著,最早1997年于香港出版,当时还是国际人道法领域用汉语写成出版的第一本专著。10年以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了第二版。由于2007年以来国际形势又发生了很大变化,战争及武装冲突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人道法有了一些新的内容,所以也就有根据现时情况对本书再次进行修改的必要。
国际人道法发展到今天,已是内容非常丰富的一个法律体系。和平与战争,是国际关系和国际法上一个永恒的主题。在现代国际社会中,既然战争或武装冲突还不能完全避免,国际法就承认这一事实,因而有对战争或武装冲突加以限制和规定的规则。这些规则是各交战国或冲突各方在彼此之间发生战争或武装冲突时应予遵守的。这些规则构成了现在常提到的国际人道法。
国际人道法是关于适用战争或武装冲突的法律规则。只要有战争或武装冲突,就一定会有适用人道法规则的需要。因此,研究国际人道法的现实意义在于一个简单的事实:尽管人们渴望和平,但战争仍不可避免,如现在正在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阿富汗、乌克兰东部、南苏丹、刚果等发生的国内及国际性的战争。所有这些战争都有一个适用及如何适用国际人道法规则的问题。
这次出版的《国际人道法》,内容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国际人道法进行“概论”,其中主要介绍国际人道法一些基本概念,它的发展与演变,它所适用法律以及它所涉及的一些基本原则。对于战争,我们一般都特别强调它的正义性问题,认为“正义”的战争应该支持;而“非正义”的战争就要坚决反对。然而,国际人道法不关心这些,它只关心如何保护战争中未参与或不再参与武装冲突那些人员或财产,它的目的是在战争中尽量限制和防止人类所遭受的痛苦。
第二部分讲述国际人道法的“保护机制”。国际人道法是基于“人道”的宗旨而制定的,其最核心的考虑和出发点是为了保护战争受难者;150多年里制订的各项《日内瓦公约》,构成国际人道法的规则,提供了在国际武装冲突中适用的习惯法的核心。这些公约保护某些类别的人,即战地武装部队伤者病者;海上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及遇船难者;战俘和战时平民,从而从人道的角度规定了战争行为守则。
第三部分对国际人道法一些重要法律问题进行论述和分析,如作战方法和手段、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人道法规则应如何适用反恐,以及它与国际人权法之间的异同等。之所以要了解作战方法和手段,是因为战争中各方选择作战手段和方法的权利都不是无限的;法律规则的适用又与武装冲突性质有关;反恐则是近来国际社会非常关心和强调的重要问题。此外,国际人道法和国际人权法是两个领域,但它们相辅相成,具有同样的目的,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互补性。
第四部分是关于国际人道法的实施和制裁。国际法的主要主体,是国家。所以实施和落实国际人道法规则,主要是靠国家。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主权国家,也是《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的缔约国,在人道法方面自然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提到国际人道法时,一定会提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这与该国际组织的性质和使命紧密相关。另外,法律的制订,是为了遵守和实施。如果谁违反或被严重违反这些规则,就应受到审判与惩治,这既是为了显示法律尊严,也是为了保证规则得到遵守和落实。
总的来说,本书有理论,有实际。它结合国际人道法的基本原则与理论,阐述了国际人道法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从而探讨了该法律体系规则的内容及其特点。本书还采用重点论述的方式,通过作者自己的实践和体会,将国际人道法要点,以及对在实践中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法律问题,尽可能地予以论述和解析。
国际人道法是一门法律,是适用于战争及武装冲突的法律规则。战争是你死我活的事情,但它居然还讲法律,还有规则,而且还是所有交战各方都必须遵守的规则。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这正是人性及人类文明闪亮的一面。它反映了国际社会的理性。
国际人道法从人道出发,以减轻战争带来的危害,所以具有一定积极意义。鉴于世界存在连绵不断战争的基本事实,国际人道法在不少国家中成为一个重要的法学课程,也使得国际人道法有传播的必要。截至2016年年底,世界上共有196个国家批准加入了1949年《日内瓦公约》,这比批准加入《联合国宪章》的联合国会员国家还要多。我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作为该公约及1977年两个附加议定书的缔约国,理应重视对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的研究。
本书出版得到了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驻北京代表处的支持和帮助。为了推动中国国际人道法领域的教育和研究,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驻北京代表处通读了全书文稿,提出了修改意见。本书出版也得到了商务印书馆王兰萍女士的全力帮助。王兰萍女士是商务印书馆威科项目组组长、编审,曾获法学博士学位,其专业功底深厚扎实。继《现代国际法》、《国际刑事诉讼法》和《现代国际刑法》之后,我庆幸自己能有机会再次与王兰萍女士合作。她对本书文稿进行了非常仔细、认真的校对,并提出不少建设性的建议。在此谨向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驻北京代表处及王兰萍女士表示诚挚的谢意。
是为序。
朱文奇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
2017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