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研究意义
日语的角色语言很丰富多彩。汉语到底有没有角色语言呢?
20世纪90年代,上海外国语大学王德春先生等也提出了中国的“角色语言”理论,这一理论与日本的“角色语言”不同。两个理论的不同之处是,王德春先生是从应用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观察其语言交际的规范修辞行为,以及现实交际的成功与否。后来也有研究者,在语言分析方面著有数篇论文,例如王均裕(1995),也有从“话语角色”(discourse role)的角度来进行戏剧角色研究的,如崔勇、贺爱军(2006)。研究塑造人物的语言,这一点是一样的,但中国学者们注重于人物和语言的规范化问题,例如领导干部应该怎么说等的观点来研究,所以研究有点走到死胡同,展开不了。
金水敏先生提出来的“角色语言”,可以说是人们心目当中的刻板印象语言。日语角色语言研究更活跃的原因是,不谈规范,研究其实际情况、形态、语法功能,追溯其来源,在语言学、外语教学等方面进行多维研究。
本书的研究意义如下:
第一,描写汉语角色语言,揭开汉语角色语言的实际情况。
第二,汉语语法学是在模仿西方语法体系,并在吸收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语法学(申小龙2003),研究汉语的主导理论是从欧美语言学中引进来的。介绍新概念与具体的应用日语研究概念来研究汉语,对汉语研究可以提供新的思路。
第三,汉语“角色语言”研究对跨文化交流有一定的帮助。
第四,可以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外国人如果要熟练掌握汉语,应该了解汉语的“角色语言”,才能在与中国人的语言交际中更顺利。因为角色语言是一种与自己的性别、年龄、身份等相关的语言。“外国人应该以怎样的语言为目标学汉语才对呢?”掌握角色语言,或许能对解开这个问题有一定帮助。例如:有一位28岁的日本留学生,听到中国年轻人说了一句话“嗯,好好玩”,他觉得那句话很地道,于是就模仿着说“嗯,好好玩”。那么,这位斯文的、商务人士用“好好玩”是否适合他的角色呢?
第五,可以应用到外文翻译(比如中日翻译)。现在,语言翻译除了商务外语翻译,文学作品翻译以外,还有电影、电视剧、动漫作品翻译。揭开汉语角色语言,有利于对每个角色选择更合适的翻译语言。
第六,随着经济发展和全球化的进展,外国企业进入到中国,在中国进行经济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外国企业了解汉语命名行为里的“角色语言”,有利于他们的商务活动。
第七,由于网络的兴起,在一些新兴媒体的引导下,产生了新的语言现象。了解网络里的人们利用什么样的角色语言,我们可以把握语言发展的趋势。
第八,研究汉语的“角色语言”,为国家制定语言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九,“角色语言”的研究能为语言学提供新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