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义演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近些年来,历史语义学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特别是与语法化相关的语义演变研究,借鉴认知语义学和历史语用学的方法和成果,运用普遍适用的认知模式和语用原则来探讨语义演变的动因、机制和模式,概括和总结出很多重要的语义演变的模型和理论框架。比如Sweetser(1990)的“历时隐喻模式”(The Diachronic Metaphor Model)、Geeraerts(1997)的“历时原型语义学”(The Diachronic Prototype Semantics)、Heine(Heine et al.1991;Heine 1997a, 1997b)的“转喻-隐喻模式”(The Metonymic-Metaphorical Model)、Traugott (Traugott 1999a,1999b,2000;Traugott & Dasher 2002)的“语义演变的诱使性推理理论”(The Invited Inferencing Theory of Semantic Change)。

与国外历史语义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迅速发展相平行,最近30年来汉语的语义演变研究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结构主义语义学理论和方法(比如语义场理论和义素分析方法)的引进,很多学者已不再满足文献词语的考释和词义演变方式的静态描写,而是致力于词义系统演变的考察和词义演变规律的探索(如蒋绍愚1989;赵克勤1994;张联荣2000),从而大大加深了我们对汉语语义演变的认识和了解。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汉语学界已开始出现基于认知语义学、历史语用学和语言类型学的思路来探讨语义演变的新尝试(如Peyraube 1999,2003;沈家煊2004;李明2003,2004;吴福祥2007)。不过总体而言,以往的汉语语义演变研究主要还是在词汇学框架内进行的,研究的对象主要还是词汇语义;另一方面,汉语语法词的产生和演变属于典型的语义演变现象,但我们以往大多是置于句法学框架内来研究的。毋庸讳言,这两种研究模式都有很多局限,最主要的局限是不能揭示语义演变的规律、机制和动因,缺乏系统性和概括性。

语义演变是汉语演变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汉语历史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我们认为,全面开展汉语的语义演变研究,不仅能发现汉语语义演变的模式、机制及动因,加深对汉语语义演变规律的认识,而且还可以用汉语语义演变研究的成果来检验、修正和发展国外现有的语义演变理论。有鉴于此,我们编辑了《汉语语义演变研究》这本论文集,以总结汉语语义演变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和促进汉语语义的历时研究。

论文集的编辑工作得到商务印书馆周洪波先生和叶军女士的热情帮助和大力支持,谨致谢忱。

我们缺少编辑这类论文集的经验,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编者

2013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