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里的大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十八封信

不能随波逐流

妈妈:

我时间不多,所以只写一点想法,就当我发牢骚吧。

本来想写给马哲老师的,但是一想这些话还是跟父母说吧,要不然妈妈又好说,不要不要不要了。

父母:

在我急功近利地追求“大道”(成为明理君子)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南辕北辙,离“大道”更远。父母提醒我要培养自己的学者气质,但是我周围很难起到正面影响,我也发觉自己充满戾气。我想培养自己的学者气质,时时刻刻谨小慎微,不虚度青春,每分每秒都投入在自己的理想上。老师在国学上的造诣在课堂上让我很羡慕,所以希望老师赐我几个字,作为我的座右铭。

我立志于学,用陶渊明的话说:“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希望自己的心胸变得更加宽广,希望自己远离诱惑,不要像有人那样沉溺于视听感官的娱乐当中。我希望自己谦虚但不失霸气,温和但不失锐气,博学而不迂腐。

也许我对环境太苛求,但是我担心过分的适应会让我对自己的要求降低。别人可以把青春虚度,我绝不可以!我一直希望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他们,可是就在这期末考试前的最后一周,我为了休息在寝室里听歌,他们居然幸灾乐祸地认为我要和他们一样玩。我能有怎样的感受?(我立即回到自习室)我改变不了他们,那么就很有可能被他们改变。我希望在我的床头能够有几句警示自己的话,随时随地告诫自己:要清醒,不能随波逐流。

我敬佩那些刻苦勤奋的人,而不是那些不需要努力的天才。以前CJ很好学,只是家庭教育和学习习惯不好,导致成绩不好,但是他时刻准备努力的劲头却和我志同道合。我多少也算有个能够沟通的人。如今,大家仿佛都期待着我和他们同化,而我已经没有能力去影响和改变他们,这是我从上学以来最担心的事情。以前我太自负,认为“我”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无论在哪里我都能创造环境。心理学认为在人的毕生发展过程中,人和社会是互动的,即社会如何影响我,部分地受我如何反馈社会的影响。遵循这个原理,我希望继续努力塑造理想中的自我,进而“挣扎”着去改变一下环境对我的影响在讨论这个“影响”环境问题的时候,很多人都不能认同我的态度。我当然理解他们的观点,而且也承认个人很难影响环境这个事实。但是从为自己发展的角度来说,我所应该相信的并不是事实(这种事情本身也无所谓事实),而应该是对我有利的信念。相信我能影响环境,就使得我有机会、有动机去影响别人,最终的受益人是我。毕竟我不想改变自己,而且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我担心改变自己意味着变得平庸。

我还没有遗憾在大学四年里缺少多少学习的机会,在这四年里我本来应该从周围的人身上学习到更多更宝贵的知识,如今却只能像蜡烛一样,用泪水弥补自己为照亮别人所产生的消耗。

希望如妈妈所说,大一的行为能够看出大学四年的趋势是真的。我最担心自己被消磨。很多知识分子不就是在那个年代被改造成为“红”而“专”的造反派吗?

祝父母健康快乐!

儿子

2005.6.20

你终究会胖起来

亲爱的儿子:

今天《大连新商报》报道几个大学毕业生的毕业心声。理工大学校长对学生说,大学里领先一步,同龄人中领先一辈子。还说,一年看四年,四年看四十年。意思是,大学一年级的表现决定大学四年的表现,大学四年的表现决定你四十年的成就。从这个意义上讲,你这一年的成功,已经为你四年、一生的成功打下重要基础。不要浮躁,不要焦虑,慢慢学,休息好,吃好,睡好,儿子,你会赢得你所希望的。不能一口吃个胖子,一小口一小口持续地、认真地专注地吃,你终究会胖起来。

妈妈

2005.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