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学时期经典文献选录
论语(节选)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孔子三岁丧父,家道中落,“少好礼”,自幼受传统礼制的熏陶,青年时便以广博的礼乐知识闻名于鲁,从事儒者之业,以替富贵者办理丧祭赞礼为生。中年时,聚徒讲学,从事教育活动。年五十,曾一度担任鲁国的“司寇”,摄行相职,不久即弃官离鲁,率弟子周游列国,终不见用。晚年回到鲁国,致力教育事业,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孔子的思想学说主要汇集在《论语》中,其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而(节录)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一)。先王之道,斯为美(二)。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三)。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四)。因不失其亲(五),亦可宗也。”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六),富而好礼者也(七)。”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八)。”
为政(节录)
子曰:“道之以政(九),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一〇)。道之以德(一一),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一二)。”
孟懿子问孝(一三)。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雍也(节录)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一四),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一五)!”
泰伯(节录)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一六)。”
先进(节录)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一七)。如用之,则吾从先进(一八)。”
颜渊(节录)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九)。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子路(节录)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二〇),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樊迟请学稼(二一)。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二二)。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二三)。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宪问(节录)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季氏(节录)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二四);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二五),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二六),乐道人之善(二七),乐多贤友(二八),益矣。乐骄乐(二九),乐佚游(三〇),乐宴乐(三一),损矣。”
阳货(节录)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三二)?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题解
《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一部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所编写的语录体著作。现行的《论语》在汉代整理而成,共二十篇,是儒家学派的经典文献。《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仁”、“礼”和“中庸”的思想内涵,以及“为政以德”的政治观,“因材施教”的教育观,“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生观等理念。《论语》与《大学》、《孟子》、《中庸》并称“四书”。
■注释
(一)和:谓乐也。《说文》:“龢,调也”,“盉,调味也”。乐调谓之龢,味调谓之盉,事之调适者谓之和,其义一也。
(二)“先王之道”二句,言先王治民之道,以此礼贵和美,礼节民心,乐民声。斯:此也。
(三)“信近于义”二句,义不必信,信非义也。朱熹《集注》:“复,践言也。”但未举论证,因之后代训诂家多有疑之者。按朱注,复言,即践行诺言之义。
(四)“恭近于礼”二句,恭不合礼,非礼也。以其能远耻辱,故曰近礼也。
(五)因:依靠,凭借。
(六)乐:谓志于道,不以贫为忧苦。
(七)好:谓闲习礼容,不以富而倦略。
(八)诸:之也。
(九)政:谓法教。
(一〇)免:苟免。例如:“免罪”、“免刑”、“免祸”。
(一一)德:谓道德。
(一二)格:正也。
(一三)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为谥号。
(一四)文:即诗书礼乐,一切典章制度,著作义理,皆属文。
(一五)约:约束。“畔”同“叛”,背义。君子能博约并进,礼文兼修,自可不背于道。
(一六)兴:起也。立:立身也。成:成性也。
(一七)先进、后进:谓仕先后辈也。礼乐因世损益,后进与礼乐,俱得时之中,斯君子矣;先进有古风,斯野人也。
(一八)“如用之”两句,将移风易俗,归之淳素。先进犹近古风,故从之。
(一九)克:约也。己:身也。复:返也。身能返礼则为仁矣。
(二〇)野:鲁莽。
(二一)稼:谓树五谷。
(二二)圃:谓树菜蔬。
(二三)情:情实也。言民化于上,各以实应。
(二四)希:少也。
(二五)陪:重也,谓家臣。
(二六)节礼乐:节者,有节制。礼贵中,乐贵和,皆有节。以得礼乐之节,不失于中和为乐,亦有益。
(二七)“乐道人之善”者,谓好称人之美。
(二八)“乐多贤友”者,谓好多得贤人以为朋友。
(二九)“乐骄乐”者,谓恃尊贵以自恣。
(三〇)“乐佚游”者,谓好出入不节。
(三一)“乐宴乐”者,谓好沉荒淫渎,必有损。
(三二)玉:圭璋之属。帛:束帛之属。皆行礼之物。
■讲疏
在《论语》中,孔子与弟子多次谈及礼乐文化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孔子崇尚礼治和道德教化,认为“礼”作为行为准则,能促进社会和谐,社会上每个人都应按“礼”所示行事,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乐”之本质是“和”,所谓“和”,意味着和合、和谐;“礼”之本质是“序”,所谓“序”,意味着等级、秩序。和谐与秩序是对立的统一。在古人的社会理想中,一方面靠“礼”,即政治制度与道德规范维护等级秩序;另一方面用“乐”,即诗歌、音乐、舞蹈等情感满足方式维系和谐一致。一个理想的社会,必须是礼乐兼备,相辅相成,“礼”与“乐”不可相离,不可偏废。为此,孔子提出“复礼”、“正乐”、“正诗”、“正名”等一系列主张,旨在通过纠正“礼”与“乐”之间业已出现的崩坏状态,使之与社会人生达成一种新的平衡,从而实现其礼乐复兴、思想重建的政治理想。孔子所说的“乐”,不仅常常与“礼”并提,且在内容与本质上,都是与规范性的“礼”密不可分的。儒家理想人格的培养,就是通过感发于“诗”,立足于“礼”,完成于“乐”的过程,“诗”、“乐”、“礼”融合为一,在具体感性的愉悦中,培养出“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的理想君子。
■参考文献
《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本,中华书局1980年。
《论语正义》,《十三经清人注疏》,(清)刘宝楠撰,中华书局1990年。
《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
《钱穆先生全集——论语新解》,钱穆著,九州出版社2011年。
《中国美学思想史》,敏泽著,齐鲁书社1987年。
《合内外之道——儒学文艺思想论集》,夏静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