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北京城格局:“内九外七皇城四”
北京为元、明、清三朝国都。其京城格局,统称“内九外七皇城四”,它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见图3-1)
图3-1 元明清城对比图
1.北京城的前身:元大都城
1214年,成吉思汗率大军攻克金中都,未想久居,一把火烧了中都城,“大火经月不熄”。50年后,其孙忽必烈称汗,定都北京。
这时,金中都早已毁于战火,荒芜不堪。为防御外敌,保卫京城,元王朝选择了金中都东北方向、高梁河水系的辽金离宫旧址建设都城。
元都城的设计者是刘秉忠,他以《周礼·考工记》都城建设的理念为指导思想,主持规划建设了宏伟的元大都,被时人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设计师”。
据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元大都城采用夯土版筑,北连健德门、安贞门,东连光熙门、崇仁门、齐化门,南连文明门、丽正门、顺承门,西连平则门、和义门、肃清门,形成28.6公里城垣(开设11座城门)环绕的大都城;蒙古语谓之“汗八里”,“汗”即皇帝,“八里”即都城,是皇帝之城的意思。
马可·波罗游历元大都后,誉之为“宏伟壮丽,气势轩昂”,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伟大的城市”。(见图3-2)
图3-2 元大都城示意图
关于元大都城,有两个问题,说明如下:
(1)关于“11座城门”
从图3-2可见,大都城东垣、西垣、南垣各3座城门,只有北垣是2座,形成了南北城门不对称。
其实,这与设计者的设计理念相关。
元大都设计者刘秉忠,原名侃,朝廷重臣,秉忠之名为忽必烈所赐。他少时为僧,博学多闻,学问贯通,精于《易经》。
《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都城四面12门,此为古制。而另一方面,《易经》八卦方位,讲究“北为坎”“坎为隐伏”“不露则吉”。因而,元大都城设城门十一,即北门正中不设城门,是在遵循周礼古制的基础上,规避了《易经》提出的北坎不吉,以求隐伏得吉。
不仅如此,这11座城门的命名,也绝大部分都来源于《易经》之意。如:
南垣——正中为“丽正门”,取《周易·离卦·彖传》“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之意;其东为“文明门”,取《周易·大有卦·彖传》“其德刚健而文明”之意;其西为“顺承门”,取《周易·坤卦·彖传》“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之意。
东垣——正中为“崇仁门”,取《周易·文言传》“君子体仁足以长人”之意;其南为“齐化门”,取《周易·说卦传》“齐乎巽,巽东南也”之意;其北为“光熙门”,取《周易·艮卦·彖传》“艮,止也……其道光明”之意。
西垣——正中为“和义门”,取《周易·文言传》“利物足以和义”之意;其南为“平则门”,取《周易·谦卦·象传》“无不利,谦,不违则也”之意;其北为“肃清门”,因元代御史台设于此地,亦称“霜台”,为司法行刑衙署,有肃杀之意。
北垣——东为“安贞门”,取《周易·讼卦》“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之意;西为健德门,取《周易·乾卦·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意。
(2)关于“土城”
元大都城工程巨大,当时的财力所限,城墙整体采用了黄土夯筑的工艺。为保证其牢固,设计为墙根宽而墙顶窄,《马可·波罗游记》记录:“城根厚十步,然愈高愈削,墙头仅厚三步。”
为防止土墙被雨水冲刷,城顶设有“苇排”覆盖,如同头戴蓑笠,故元代熊梦祥《析津志》上说:“世祖筑城已周,乃于文明门外向东五里立苇场,收苇以蓑城。”
另据《析津志》载:元初,海运大亨朱清、张暄,曾申请以家资,助朝廷以砖石固城,但因二人为招安海盗,上未许。
元大都城,今天已被人逐渐淡忘,但它无疑是我们北京城的雏形。如今在北京北土城一带,还可看到其北垣土城墙的残迹。
2.明清京城格局:内九外七皇城四
元代仅立朝不足百年,明太祖朱元璋统一天下,定都南京。1368年,明大将军徐达攻占元大都,改名北平府。经洪武、永乐、正统、嘉靖几代王朝的营建、改造,完成了北京城的基本格局。我们说的北京城“内九外七皇城四”,肇自明朝。
明王朝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进行了4次大规模改建。(见图3-3)
图3-3 明清城示意图
(1)城垣南移
洪武元年,明将徐达攻破元大都。为防御元军余部侵扰,决定缩小防线,放弃元大都北部健德门、安贞门、光熙门、肃清门及城垣,将北城垣南移2.5公里,移至今北二环一线,重建德胜门、安定门城池。
永乐年间,又将南城垣自长安街北侧南移0.8公里,延至长安街以南,即今前三门一线。现在的地铁2号线,就是按内城线路设计的。
(2)营建京城
永乐年间,迁都北京。为突出改朝换代及皇城的中心地位,迁都前后,用15年时间,改建北京城。
一是重建紫禁城、护城河;用挖掘护城河的土方,在紫禁城后堆建“镇山”,即今之景山。
二是宫城外围,完成了完整的皇城建制:承天门(天安门)、北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由红墙环绕,为皇城重地;皇城内“前朝后市”,“左祖右社”。
(3)强化城池防御
正统年间,在永乐年间紫禁城、皇城、内城城池规模化建设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强化城防建设。
一是重建内九城城楼、瓮城、箭楼、闸楼、护城河石桥及内城四隅之角楼,使城池“固若金汤”。
二是将元大都土制夯成的城墙全部砖石加固,进一步强化了城垣防御系统。
三是将内九城门名称确定为:德胜门、安定门、东直门(元 崇仁门)、朝阳门(元 齐化门)、崇文门(元 文明门)、正阳门(元 丽正门)、宣武门(元 顺承门)、阜成门(元 平则门)、西直门(元 和义门);新的九城之名更凸显文武正德之教化。
从而,北京“内九城”,又叫“四九城”,基本形成。
(4)在内九城的基础上,扩建外城
嘉靖年间,都御使毛伯温上述:“古者,城必有郭。城以卫民,郭以卫城。凡重地皆然,京师尤重。”给事中朱伯宸上书:“城外居民繁夥,不宜无以围之。”
嘉靖皇帝采纳了这些建议,下旨,为保障京城平安,在“内九城”的规模上,增建外城。原计划外城围绕内城一周,但因工程巨大,财政不足,只得先行向南增筑外城。
历经数年,建成“外七门”:广渠门、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广宁门(清代改称“广安门”,亦名“彰义门”)、西便门、东便门,角楼四座,以城垣系连,筑成京师外城。由于外城只建了南面部分,又称“南城”。
外城城门规格小于内九城,其中,永定门为京城南大门,直对正阳门,规模居外七城之首。
外城建成之后,北京城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长达8公里。
从此,北京城完成了“内九外七皇城四”相互辉映的“凸”字形京城格局。“内九外七皇城四”,加上中心的紫禁城,构成了京城内“四层城圈儿”,即宫城(紫禁城)、皇城、内城、外城的环中环四重结构。宫城周长3.5公里;皇城周长10公里;内城周长23公里;外城只圈到内城南垣,周长14公里;内外城圈儿总周长37公里。其气势,其防御功能,《明实录》誉之为:“焕然金汤巩固,足以耸万世之瞻矣。”
清代基本沿用此格局未变。现在北京的二环路,就是老城拆除后沿这个“凸”字形轮廓线修建的。(见图4)
图4 二环路及地铁二号线示意图
这种明清两代形成的北京城格局,至今绵延未断。虽说宏伟的城墙、城门,因诸多原因,已所存无几;但是,中轴线上紫禁城、北京二环路及地铁二号线沿途的地名,还或隐或现地向人们诉说着老北京城的模样。
顺便提及,现在大家熟知的和平门、复兴门、建国门三个地方,早先都没有城门,它们都是清朝灭亡之后,人们在老城墙上凿出的口子。
和平门,1926年冯玉祥属下鹿钟麟为内外城交通便利而开,原名新华门,因与中南海新华门易混,后改称和平门。
复兴门、建国门,是日寇侵占北京时所开。西为长安门,东为启明门,寓“长治久安”“旭日启明”之意。长安门为其交通西郊所建新市区,启明门为其交通东郊所建工厂,具有侵略性质。因此,1945年抗战胜利后,当时的北平市政府,应大众强烈之要求,改名为复兴门、建国门。
以上三门,与内外城建制,不是一回事。1949年后,随内城、外城城垣一并消失。
3.“皇城红墙”“皇城四门”“皇城复门”
老北京城内城九门、外城七门,都是为了保卫京城重地——皇城。
皇城,明永乐年间建构,是明清两代京城重地。明清皇城,是保护紫禁城的外围城墙,又是朝廷礼仪、内侍机构之所在。如紫禁城为中心,“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后面的镇山(明称“万岁山”,清改名“景山”),明代宫廷二十四衙门,清朝大内的三院六司,均设在皇城内紫禁城周边。故皇城为百姓禁地,平民不可进入。清代中期,始有八旗、汉官被皇帝“赐宅”,入皇城居住。(见图5)
图5 皇城、紫禁城示意图
(1)红墙
皇城居内城中部,南城墙在今东西长安街北侧一线;北城墙在今地安门大街一线;东城墙在今南河沿,即东黄城根一线;西城墙在今府右街、西黄城根一线。皇城圈儿周长大约10公里。
皇城城墙与紫禁城及内城外城不同:紫禁城和内、外城城垣具有战争防御性,夯土包砖,30多米高、20多米厚;而皇城墙是隔离性围墙,城砖砌筑,琉璃瓦覆顶,城高6米,厚度仅2米左右;因为墙面涂红,简称“红墙”。皇城垣的样子,从现遗留的府右街至南河沿南线及北线北海后门一段红墙,可见一斑。
从以上平面图看,皇城西南角缺失,为不规则形。这个缺角,是因为当初建皇城西墙时,为保护这个角上的大庆寿寺所致。
(2)皇城四门与复门
皇城南北东西各设一门:承天门(清改名天安门),北安门(清改名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
与内外城城门系统不同,皇城城门只设单城门,并且除了承天门城楼是双檐两层,其他三门均为单檐单层。
另外,地安门券门与天安门相对,为方形门洞。城门设计者正是以天安门圆形券门与地安门方形券门相呼应,表达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关于“皇城四门”,因天安门城门尚存,其他三处虽然城门不再,但其地名及位置,京城人所共知;东安门、西安门正对东华门、西华门,更是旅游胜地;在此不再赘述。
这里要说的是:
其一,天安门向南,经千步廊所至之“大明门”(清代改叫大清门,民国改称中华门)。《大清会典》称之为“皇城复门”,它是进入皇城的第一道大门,也是皇城禁区与市井区域的分界。
大明门居正阳门以北,天安门以南。与双檐双层的天安门、正阳门不同的是,它是单檐单层。
20世纪50年代被拆毁后,它逐渐被人们淡忘,只是“皇城复门”之说流传至今。
其二,明清时期,现在的长安街不是一条大街。天安门前两侧,太庙以东、社稷坛以西,建有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形制同大明门,单檐单层,为皇城的东、西复门。门内亦为皇城禁区,常人不可通行。
长安左门、长安右门间之通道,与大明门以里的千步廊形成了“T”字形宫廷广场。左门为科举皇榜公示之通道,右门为刑部每年秋季审判要犯之地,故合称“龙虎门”。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
其三,天安门向北,经端门,进午门,入紫禁城(即今之故宫)。出宫城北门神武门,是万岁山(清代改名景山)。紫禁城是大课题,论著颇丰,在此从略。要说明的是,北京皇城尊先秦以来古制,在紫禁城东西两侧建太庙和社稷坛。宫门以北,地安门一带为集市。从而,实现了“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皇城建制布局。
4.城池系统
京城各城门,由城楼(含城台)、瓮城、箭楼、闸楼(外城无闸楼)组成,连同角楼、护城河,是系统的防御设施性建筑。(见图6)
图6 正阳门
(1)城门的组成
城楼是城之主体,居高临下,是战时主帅瞭望军情、指挥打仗之所。下有城楼门洞,门扇厚木材料,外包铁皮钉钉,内设巨大门栓,很为坚固。
瓮城是建在城楼前的一座小城堡,瓮城的墙体和城墙相连,其作用是,把防御线从城楼外移,保护城楼。
箭楼居瓮城之中,正对城楼,面向城外的三面有对外攻击的箭窗,除了正阳门箭楼,内城其他城的箭楼无门洞。
闸楼建在瓮城的左或右,下有门洞,供日常车马通行;闸门洞没有门扇,有吊起或放下的“千斤闸”控制门洞开关,故名。一旦敌军进入瓮城,即可下闸断其后路,有如“瓮中捉鳖”。内九城只有正阳门是双闸双洞、左右各一;其他八城均为一个闸门、一个门洞。
内城九门,瓮城内都有庙。正阳门里两座:东为观音庙,西为关公庙。其他八城均一座庙,多为关公庙,只有安定门、德胜门内是真武庙;究其原因,自明以来,历代帝王以真武大帝为兵武佑护之神,安定门、德胜门正是出征凯旋所由。
相对内城,外城城门有城楼、瓮城、箭楼而无闸楼,门就辟在箭楼之下。皇城、宫城无此制。
(2)角楼
北京内城、外城四隅,各有角楼设于城角四角墩台之上。角楼呈曲尺状,外向墙体各设有四层箭窗,是京城御防的重要设施。
(3)护城河与皇城“玉带”
中国古代城门文化,讲究“城池相映”。池即护城河,是城池防御系统的第一道防线,也是供城内部分水源及防火之用。旧来说防守坚固,谓之“金城汤池”;说连带关系,有“城门着火,殃及池鱼”之说;即言城池之连系。
北京城的前身——元大都,四周有护城河环绕。
1368年,明朝廷将元大都北垣南移至今德胜门、安定门一线。挖土筑城后的沟渠,修成了北护城河;同时开凿了前三门护城河。这样,与原来的东西护城河连通,环绕内城。嘉靖年间,又开辟了外城护城河。其水源,来自玉泉山——长河——高梁河分支。
城池之间,元大都用吊桥,明代以后,改为石桥。其中天安门金水桥、正阳门石桥规格最高,为三座拱桥;其他均为单桥。
北京护城河,总长约41公里,分别环绕紫禁城、内城、外城周围;紫禁城护城河因其规整顺直,人们又形象地称之为“筒子河”。
上文提及,皇城红墙为围墙性城垣,无完整护城河城防建制。但是,我们从今天东华门遗址、皇城根遗址、菖蒲河遗址可见,来自通惠河的南河沿玉河向北,经地安桥,进入什刹海、北海;向西,连接红墙内北池子的菖蒲河、经过金水桥,连接中南海、北海,实际形成了环绕皇城的一条天然“玉河”。
全长41公里,环绕京城的护城河,20世纪50年代以来,因修路、建地铁,多处被填为暗沟。如今,只有紫禁城护城河保留完整,还有北护城河和南护城河尚在流淌。当人们看着这流淌的河水,会不会联想起当初围绕京城的那一环环美丽的水波纽带呢?(见图7)
图7 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