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五大发展理念与中国产业创新
五大发展理念视角下的中国产业升级之路初探
[摘要]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中等收入陷阱”是中国必须通过的一关。能够突破这一收入水平跨入发达经济体行列的,仅有韩国、智利等寥寥数个而已。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与这些经济体在产业上未能及时摆脱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大宗商品的依赖,产业未能及时升级有关。此外,在这个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呈现逐渐回落的态势,通常也认为与产业升级滞后有关。本文简述了五大发展理念对于中国产业升级的重要性。
[关键词] 五大发展理念 产业升级 中国
中国经济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绩,人均GDP在2015年已经达到8000美元左右,已经逼近上中等收入水平线。国外相关经验表明,发展中国家在达到这一发展阶段的时候,会遇到比较明显的发展障碍并长时期处于这一水平。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减缓,国际上对中国经济在未来的发展也有所担心。要化解这种局面,中国必须及时推动产业升级,从而为进入高收入经济体打下坚实基础。
一、中国产业现状和问题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工业化历程,中国在发展现代产业上取得了斐然的成绩。2010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中国的工业发展门类也比较齐全,是唯一的具备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法全部产业门类的国家。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取得这种成就是很了不起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必然能成为高收入国家。中国产业确实存在许多问题,可能会对中国经济下一步发展形成阻碍。兹述如下:
(一)中国产业部门规模较大,但缺乏骨干领头企业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企业的绝对规模不低,行业规模更是可观,却缺乏能引领行业发展潮流、占据产业高端环节的企业。这些领头企业对一个经济体的发展关系重大,甚至构成该经济体的骨干。比如卢森堡依托丰富的煤钢资源,建立了世界一流的钢铁工业,主干就是世界最大的钢铁公司米塔尔集团。相比之下,我国钢铁企业规模虽大,数量虽多,却难以和米塔尔集团在高端钢材上一较长短。这种情况不仅只存在于钢铁部门,其他行业也有同样的情况,甚至在绝对规模和产业集中度上还做不到钢铁行业那样好。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我国企业常常遭到国外公司的围剿和挤压,不得不将利润的大头交给上下游相关的国外企业,自己只能依靠消耗资源和劳动力换得一些打工费用。此外,中国企业对规模的过分沉迷也使得它们难以静下心来修炼内功,增强自身的技术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一问题能否解决好,直接关系到下一阶段中国经济是否能达到高收入水平。
(二)创新力量不足且分布不均衡
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的科技事业起步晚,底子薄弱,一些高精尖科学和技术领域长期赶不上西方,并且个别领域差距有越拉越大的趋势。中国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抓住工业革命带来的科学技术发展良机,导致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落后。新中国成立后虽然经过全力追赶,但由于对科技事业发展的性质和路径不清楚,走了很多弯路,而这段时间正是西方开始新一轮产业、技术、科技革命的时期,结果中国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又被进一步拉大。虽然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已经取得了很多技术上的成果,但这些成绩大多属于吸收国外先进科技的产物,原创性不足。国外在向中国输出这些技术成果的时候,往往不愿提供最先进的成果,这也使得我国的技术水平要普遍落后于国外一代。此外,中国的科技力量普遍集中于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的研发力量普遍不足,并且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与实际生产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现象。这些都导致了中国技术力量难以直接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三)供给与需求相脱节
中国工业体系的主干,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非国防重化工业,大多是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无论在技术层次上还是在产品结构上,都存在着规模批次过大、技术层次不高、生产成本较低等特点。与此相适应的,就是中国工业产品主要是适应中低层次的需求。长期以来,我国工业产品依靠大规模、低价格和中低质量取胜,虽然赢得了市场,却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口碑。这种模式在国外需求旺盛,并且国内收入较低、消费档次不高的时候尚能维持,但到了国外需求减退,保护主义严重,国内需求档次又升级的情况之下,就显得不合时宜。因此到日本买马桶盖、代购行业大行其道等怪现象层出不穷,就是可以理解的了。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供给日益不能适应需求,两者不相匹配。值得忧虑的是,如果这一现象得不到及时纠正,那么中国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将会双双衰退。中央提出的“供给侧改革”,可谓正中要害。
二、国外相关经验分析
在通往高收入国家这条道路上,并不是向经济腾飞阶段一样充满成功的案例,而是布满荆棘,能走完这条道路者寥寥无几。中国现在已经达到了上中等收入水平的发展阶段,能否冲破所谓的“上中等收入水平门槛”,还是有不少变数的。在这种情况下,总结国外相关的经验,以为今日中国发展之参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缺乏技术基础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后出现瓶颈的主因
“二战”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国家都出现了经济起飞的现象,这在战前是很难想象的,也标志着工业文明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始扩散。到中国改革开放以前,先后有日本、亚洲“四小龙”、拉美(尤其是巴西等国)、东南亚(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尼等)地区开始了经济起飞的阶段,并且日本成功地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发达国家。但是,在其他国家身上,我们并没有看到这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上述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的启动和经济的起飞并不是一种内生的现象,而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自发外溢的结果。这就意味着当发达国家的能力不足以为实现起飞的发展中国家继续提高外溢性动力的时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飞就出现了瓶颈。在产业层次,就表现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体系不能为自身的工业提供技术支撑,更难以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饱和的时候,为自身下一步的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上的保障。这些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没有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技术能力,导致出现了较长时期的发展瓶颈。
(二)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难以控制,处理不好将会产生产业迂回性流动现象
发展中国家较低的生产成本意味着发达国家的企业如果将生产环节放到符合条件的发展中国家,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低廉的生产成本和稳定的政局,是发展中国家吸引投资、实现经济腾飞的重要手段。然而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逐步上升的生产要素价格开始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生冲击。这些发展中国家对外资的吸引力开始大大减弱,甚至连成长起来的本国企业也踏上对外投资之路,到生产成本更低的地区去发展。这种现象在战后的经济发展史上可谓是屡见不鲜。比如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实现经济起飞后,并未能将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留在本土。对于吸纳它们的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国家而言,甚至出现“产业迂回性流动现象”。所谓“产业迂回性流动现象”是指,由于发展中国家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过快,导致该国产业过早地失去比较竞争优势,结果导致产业外流,直至该国生产要素价格回落到一个合理的程度,才会吸引原来的产业从境外回流。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发展中国家,而且也存在于发达国家。美国近年来大力推动“再工业化”,从本质上来说就属于这种现象。在东南亚国家如泰国等,这种现象尤为明显。
(三)如果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社会将陷入空转和内耗状态
在传统农业社会,由于技术长时期内改进速度较慢,产出在一代人生存的时间里是固定的,所以每代人对自己生活以及收入的预期都是相对固定的。但到了发展中国家承接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年代,由于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导致人们的固定预期被打破,从而产生过度预期现象。比如中国台湾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末进入经济高潮,当时有所谓“金钱淹脚目”的说法,人为拉高了大家的预期。当经济因为种种原因,特别是到了因为技术力量的不足导致经济体难以产生内生增长动力的阶段,经济发展的速度会减缓。但人们由于预期被拉高,一时无法适应这种现象,必然会导致大面积的社会不满和相对被剥夺感的蔓延。由于社会民众的不满情绪,使得社会动荡不安,政治交锋激烈。社会陷入分蛋糕的争吵,甚至有的国家会产生阶层分裂现象。社会各阶层的民众会习惯性地将自身经济地位相对下降归咎于其他阶层占据了过多的资源,并习惯于情绪化地反对政府进行公共投资尤其是研发投资,从而使得国家新的比较竞争优势迟迟难以建立。
(四)产业转移现象有着必然性,要学会驾驭和控制
产业转移有其客观必然性,是属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之所以发生产业转移现象,是因为经济体内主客观条件的变化,使得原来成为该经济体主要发展推动力的产业难以适应新的形势,从而不得不寻找新的产业成本洼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执念于制止产业转移,势必会导致出台各种政策对正常的市场行为进行行政干预,既陷入保护主义的漩涡,又破坏了市场正常秩序。在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等经济体,都曾出现过大规模产业转移的现象,但并未出现经济大幅衰退的现象,反而因为及时转移了落后产业和产能,从而能将资源集中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创新型产业,使得经济真正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凡是采取保护主义措施,制止产业转移的,最终都未能有效制止产业转移,反而耽误了宝贵的培育新产业、形成新优势的时间,结果使得国家经济长时期处于停滞状态,可堪引为教训。
三、五大发展理念为中国产业升级指明了方向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中国经济社会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五大发展理念立足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是一个全面的制度、经济、社会、文化、社会治理变革的纲要。对于中国经济而言,能否依据五大发展理念做好产业升级工作,关系到中国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一)创新是中国产业升级的根本目标和动力
如前所述,实现了经济起飞的国家之所以出现发展上的瓶颈,乃是因为不掌握核心技术,技术能力薄弱,结果导致经济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到了中等收入阶段,生产要素价格普遍上升,边际生产率快速下降,原有的比较优势迅速丧失。要解决这个问题,唯有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原有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作为特殊的生产要素,科学技术的边际生产率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是处于边际生产率递增阶段,并且规模效应也更明显。借助于科技发展,国家可以获得充足的发展动力。中国目前已经具备相当的科技实力,已经具备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初步能力和基础。只有将这种能力切实用于产业发展,中国下一步产业升级才有希望。
(二)增强协调发展意识,做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工作
从历史上看,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就是产业部门不均衡发展的产物。英国工业革命最早是从棉纺部门开始,并逐渐扩散到其他部门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国民经济长期落后,产业各部门都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发展中国家往往只能优先发展一部分产业。但是,出现在发达国家的那种扩散机制在发展中国家经常是不存在的。发展中国家的先导产业并不能有效带动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而这些国家的政府又倾向于大力发展先导产业,甚至以牺牲其他产业部门的办法来加强先导部门,这就造成了产业部门发展的严重不均衡。中国同样存在这种状况。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生产成本高,城镇化发展长期滞后,工业化尚未完成,信息化又不期而至。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大力增强协调发展意识,注重全面发展,改变过去那种过于注重先导产业部门,结果导致产业和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做法。
(三)重视环境保护,改变以往“先污染、后治理”的做法
工业生产的特征就是产生大量“三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更是会对环境造成相当的影响。以往发达国家都是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这个问题上也没有充分吸取前人的教训。经验证明,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办法,治理成本很大,甚至有些污染是不可逆的。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难以依靠自身力量充分处理现代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污染,采用“先污染、后治理”的办法,不但在经济上不合算,而且会吞噬相当大一部分发展成果。值得庆幸的是,现代产业已经发展出许多清洁生产和“三废”处理技术,能够事先将其降到一个很低的程度。虽然短期内看是增加了一些成本,但从长期看是绝对有利的。中国下一步应当全面采取清洁生产技术,大力倡导绿色生产、清洁生产理念,以发展绿色产业和生产技术为突破口,推动技术创新,抢占国际绿色产业技术制高点。
(四)坚持开放发展,从全球汲取产业资源
现代产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体系,覆盖了科学技术和管理的方方面面,并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通过闭门造车来获得发展自身产业的资源。中国正面临着新一轮的科学技术革命,同时自身的产业体系无论在技术和管理上都和西方有着不小的差距,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获得发展所需的技术、市场、管理等多方面综合性的资源的。现在全球正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技术正在加速与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新的产业和业态不断出现,创新资源丰富。在这个阶段,创新资源大多集中于民间和中小型创新公司,尚未出现稳定的垄断力量。对于中国而言,用不高的代价获得新技术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中国应当抓住这个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创新资源的融合与再分配过程中去,结合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为中国产业升级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五)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让技术革新的成果尽可能惠及广大民众
在以往,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的发展造成了生产资料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大多数人失去生产资料,不得不成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者。到了信息技术时代,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能够利用网络等工具,利用自身的学识和技能,找到需要的客户,从而实现自身价值。应该说技术的发展是有路线可以遵循的。西方之所以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源地,除了自身具备科学传统外,大力发展能节省劳动力的技术是主要原因。这是因为西方人口远较中国为少,所以不得不发展能节约劳力的技术。而中国主要发展的是使用繁复人工的技术,因而许多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出现在中国。在信息技术革命向纵深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中国应当利用自己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大力发展能惠及广大民众,有利于广大民众发掘自身潜能,有助于广大民众创业创新、降低创新成本的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经济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是民众参与的生产劳动,如果能使得民众能够普遍参与创新创业活动,不仅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充足的发展动力,而且会实现马克思所说的那样,“重建个人所有制”。
四、具体举措
综上所述,五大发展理念给中国产业升级指明了方向,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不二法门。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五大发展理念,彻底吃透五大发展理念,并将它们有机地融入中国产业升级的道路中去。为此,笔者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一)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
在发达国家,企业是创新活动的主体,大多数研发成果都来自于企业。在一些特大型科技企业如微软公司,甚至投资建立数学研究所,产生了一大批世界级的数学科研成果。在中国,一些科技公司,比如华为,也开始重视基础研究,华为目前雇用了一批俄罗斯和法国的数学家来研发下一代的通信技术,取得很大进展。但总体而言,我国企业在科技创新中还处于次要地位,以大学、科研院所为主的“国家队”仍然是中国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如果企业的研发实力始终薄弱,研发和生产“两张皮”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那么中国企业不但无法引领世界创新潮流,甚至有周期性被发达国家甩下科技发展快车的趋势。要解决这个问题,唯有使得企业成为研发活动的主体。应该针对我国目前的技术短板和国民经济的迫切需要,大力推进科学技术向产业的渗透和融合,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联盟”,针对市场进行技术研发。支持大型骨干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合作开发产业急需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综合运用项目扶持、金融服务、平台支撑、政策激励等手段,激发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鼓励国内企业利用全球并购等手段,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创新资源等。
(二)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协调,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升级的过程,也是产业健康发展、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很难想象一个落后产能过剩、沉淀大量优质资源的产业体系能够成功地实现产业升级。这就需要我们在推进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大力促进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对于现有的优势产业,应该采取措施提升其技术含量,增强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对于落后的产业和产能,就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取有计划、有步骤的措施,将其向境外转移。这里所说的落后产业与产能,并不是简单地指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者资源型行业,而是指那些技术落后、单位成本高、能耗和污染大、采用新技术也难以改善缺点的行业和产业。比如纺织行业,印染等环节技术含量较高,单位综合成本较低,就应该放在国内而非转移到东南亚。对于那些成长性好、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应该大力发展,但也要避免出现像光伏产业那样一哄而上,结果导致产业溃散的情形。这就需要发挥全国一盘棋的精神,协调各地的发展规划,在协调各地各部门利益的基础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坚持绿色发展,以绿色技术武装产业
现代产业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在技术上已经臻于成熟,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也大为降低。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一百多年走完的工业化道路,可谓是人间奇迹。但在这个过程中,也造成了大量的污染。不仅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也存在着发展方式粗放、污染较为严重等现象。尤其是农业,由于生产技术落后,导致农业污染,特别是食品污染,在中国已经不容忽视。要改变这种状况,唯有大力推动绿色生产技术,将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到产业升级的全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增强绿色发展的意识,认识到绿色发展将会降低长期经济发展的成本,提高社会总福利,有效增加民众的中长期收入水平和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为此,政府应当大力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坚决压缩落后产能,改变“GDP挂帅”的做法。打造工业生态链,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形成立体环流结构,使得物质流和能量流能够在环流结构中进行循环流动。这样做既能节约成本,又能将污染降到最低。大力推进低碳生产和清洁生产,推进“互联网+绿色产品”的发展,开展绿色金融服务,并成立专项基金,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
(四)大力引进人才特别是非华裔人才,打造创新人才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派出了大批留学生出国学习先进科学技术。这些学子有许多已经回国发展,还有相当一部分留在海外,成为海外学界的重要力量。但是,这些人才与欧美本土孕育的人才相比,在质和量上都有不小的差距。由于科技传统和思维习惯的差别,华人要在短期内全面赶上欧美裔的水平,恐怕不太现实。在西方著名高校,活跃着一大批欧美年轻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十足。但在西方经济发展乏力的情况下,这些人才很难为西方学界和产业界所彻底消化。正因为如此,这些人才不得不放弃科研或者减慢科研的进度,对世界甚至人类都是一种损失。如果将这批人才引进到中国,哪怕是用博士后和短期资助的方式请来做访问学者,不但这些人的成果会优先为中国所享有,而且会为中国培养出一大批本土优秀人才,中国大学尖端人才缺乏的局面也会在短期内改变。对于亟待升级的中国产业界来说,能以各种方式获得这么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对增强自身实力,弯道超车赶上世界领先水平,具有极大的意义。华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参考文献
[1]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8版),萧琛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版。
[2]赵江宁:《后危机时代亚洲经济增长与战略调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3]胡希宁:《当代西方经济学概论》(第四版),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
[4]龚六堂、崔小勇、赵小军:《政府政策改变的福利分析方法与应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