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改革研究基金课题成果精华(2014)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政府治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对策措施

(一)国外政府治理信息化的经验

其他发达国家在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政府治理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值得我国政府借鉴。主要有:以改善政府的社会服务作为核心价值;信息技术应用与治理改革有机结合;注重营造信息技术应用的环境;更加强调“以公众为中心”;打造公开透明的政府成为各国共识;关注政府流程重构,注重“效能”,推进政府创新;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首席信息官(CIO)及辅助人员培训机制;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重视加强信息安全保护。

(二)我国政府治理信息化的历史、现状和问题

1.我国政府治理信息化的历史进程

我国政府应用信息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从发展过程看,经历了办公自动化、“三金工程”、政府上网和电子政务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办公自动化热的兴起,是中国电子政府建设的起点。

第二阶段:1993年底,为适应全球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潮流,中国正式启动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起步工程——“三金工程”(即金桥、金关、金卡)。金桥工程立足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构筑起国家的信息高速公路;金关工程构建了国家经济贸易信息网络;金卡工程面向大中型城市建设银行电子货币工程。这些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是中国电子政府的雏形。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步入政府上网阶段。这一时期,因特网开始进入中国,它以开放平台、互通互联、信息量大、接入方便的特点成为实现信息化战略的主要选择。

第四阶段:21世纪伊始,中国开始电子政务建设阶段。200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建设和应用工作通知》,提出在三到五年内建设“三网一库”,即建立完善各地区、各部门机关内部的办公业务网(内网)、以国办为枢纽的全国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专网)、面向社会的政府公众信息网(外网)和政府办公业务信息资源数据库。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方针。

2.我国政府治理信息化应用现状

2014年8月12日,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国家行政学院在北京联合发布了《2014年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中文版),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EGDI)为0.5450,排名位列第70位,相较于上一次调查(2012)上升8位,处于中上水平,这是中国近十年来排名首次上升。中国电子政务排名的提升,显示了我国政府在网络信息建设和电子政务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目前我国政府治理信息化的应用现状如下:

(1)信息技术应用网络框架基本形成;

(2)发展环境取得阶段性成果;

(3)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4)信息技术综合应用取得实质进展;

(5)网上服务质量逐步提高;

(6)管理体制初步建立。

3.我国政府治理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观念滞后。

目前,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而对政府治理的改进重视不够。政府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治理方式,而只是让信息技术适应传统的治理模式;政府部门以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忽视了信息技术与政府治理改进的有机结合,效益并不明显。比如一些网站内容和功能的设计不能满足公众需求。另一问题是政府与民众的缺乏互动,政府治理回应力和服务质量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

(2)对电子政务缺乏心理认同。

电子政务需要依靠政府部门及其公务人员与公民、企业和其他组织之间开展有效的网上互动,而这种互动是以一致的心理认同为基础和前提的。电子政务的推行将打破原有政府部门之间的界限,构建一个跨部门的网络化协同工作的虚拟办公环境,使传统的金字塔式的政府组织结构改变成扁平的、无中心的网络结构。网上办事、信息公开透明使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原有的权威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使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完全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成为可能。电子政务与传统行政文化、政府管理模式之间的冲突使一部分公务员担心发展电子政务对自身的既得利益构成威胁,由此产生对电子政务的抵触和消极情绪。电子政务虚拟化、无纸化的办公方式改变了长期以来形成的与文件打交道、公文旅行、文山会海的办公方式和衙门作风,政府部门需要直接面对公众的大量反馈信息,相当一部分公务员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这种角色和工作方式的转换。反过来,电子政务内容的不实用性、系统操作的不简便性、业务应用内容和服务项目的有限性,使公民、企业和其他组织从电子政务应用中获得的益处十分有限,使他们对依靠电子政务解决问题缺乏信心,导致了他们对电子政务的心理认同程度和认知程度不高。

(3)管理体制不完善。

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电子工程,更是一个复杂的管理工程,是技术、业务和管理的统一体,没有合理的电子政务组织管理体系,就无法高效地完成电子政务建设所要实现的目标。目前,我国在电子政务组织管理体系方面的建设已有一定成效,但仍滞后于电子政务发展的要求,体制性障碍已经显现。我国电子政务组织管理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管理主体不明确。我国将电子政务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之中进行统筹规划,没有设立专业的电子政务管理机构。在中央政府,虽然成立了电子政务建设协调小组,但它只是一个指导和协调机构。在地方政府,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电子政务建设和推动机构,但有没有明确哪一个机构来统筹实施电子政务的管理职能,规划由信息化办公室制定,项目由相关部门审核,协调由办公厅牵头,形成了多头管理的局面。同时,中央层面的电子政务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管理机构没有形成垂直的上下级关系,从而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约束力、协调力和指导力。

二是职能不完善。我国电子政务管理职能的设定不完善,突出表现在以实施电子政务工程为主体的建设性职能很强,而以统筹规划、指导协调、计划审核、监督评价为主体的管理性职能很弱。在我国绝大多数的政府部门中,电子政务建设尚处于没有机构、没有编制、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的“三无”状态之中,长期来看,将不利于我国电子政务事业的发展。

三是管理授权不到位。我国各级政府都成立了机构从事电子政务的规划、协调和组织实施工作,但开展电子政务管理工作还缺乏必要的行政授权和立法支持,致使这些部门缺少管理权和权威,其制定的规划和标准难以推行。各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还是各行其是,跨部门的系统整合和资源共享举步维艰。

四是约束激励机制不健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尚未建立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存在约束不力、激励不足的现象,核心问题在于没有建立起监督体系和绩效评估体系。因此,既没有对不顾成本的借电子政务之名树个人政绩之实的“政绩工程”进行监察,也没有对不按统一要求、忽视标准、垄断信息或在电子政务建设上无作为的部门进行督促,同时,缺乏对广大的电子政务工作者的考核评价,极易挫伤电子政务推进者和实践者的积极性。

(4)缺乏电子政务专业人才。

要想顺利实施电子政务,人才是关键。第一,随着政府治理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科技程度不断提高,政府需要的电子政务人才数量将不断增加;第二,高等教育对电子政务人才的培养还未能建成成熟的教育体系,每年相关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均不能满足需求。这些因素导致了我国电子政务人才匮乏,尤其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既懂“电子”又懂“政务”、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高级人才。大多数电子政务工作是由网络技术人员来完成,由于受本身专业的限制,使得电子政务缺乏管理、政务等专业的契合,从而影响了电子政务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5)急功近利盲目建设。

电子政务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是一件好事。但是,在实践中,各地方、各部门之间严重的攀比之风助长了电子政务建设的盲目性。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显示自己的超前意识来打造政绩,在地方财政十分紧张、本地公众计算机和互联网使用率极低的情况下,盲目上马一些华而不实的电子政务项目。据调查,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在电子政务建设目标、建设计划等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但这三类地方的公众对电子政务为何物的认知程度却有明显的差异。不顾现实需求、违背电子政务发展规律的盲目建设,必然导致电子政务系统无实际应用意义,导致新的浪费。

在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中,普遍偏重硬件资源的投入,软件投入在整体投入中的比例普遍低于30%。硬件投入片面追求高性能配置,资源能力远远超过实际应用的需要。一些网络资源的当前利用率不足5%,个别项目的存储资源可支撑十年的业务增长需求。电子政务应用方面,主要侧重于内部事务处理和自我服务,支撑政府决策和面向公众服务的信息化能力亟待提高。已建电子政务工程中,面向公众服务的业务应用功能不到3%,面向决策支持的业务应用功能不到8%。电子政务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普惠公众的效能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6)电子政务网的安全有待完善。

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先进,新的安全问题也在不断出现,政府信息化过程中,信息安全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网络失密占失密案件总数的70%。一是由于政务网站的开放性,很容易受到来自互联网的攻击,通过篡改网页,发布虚假信息,传播蠕虫,甚至通过互联网平台渗透到业务网,使政务内网受到损害,从而影响正常的政务持续。二是由于部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保密意识不强,在使用计算机访问网络中的误操作行为,导致网络瘫痪,从而影响正常政务的开展。三是在政府信息化建设中,大量使用国外的产品,确实带来了一定的好处,但对我国的电信主干、网络信息都存在很大威胁。近两年国家不断出台和更新了一系列涉及计算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和分级保护的法律法规,为政务网络信息安全的建设给出了具体的办法和标准,各职能部门在其业务网和互联网上采取了多种安全措施,对非法访问、非法接入、恶意代码、网页篡改、信息泄露等威胁进行了完善和补充,政务网络的安全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同时,虽然安全建设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受制于当前安全技术的制约,政务网络仍然面临安全威胁,政府门户被黑、大规模蠕虫病毒传播、政府信息泄密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安全问题亟待弥补。

(7)部门间难以形成协同。

与西方国家以“区域性管理为主导”的网络体系不同,我国采用的是“区域管理与行业管理并存”的网络体系,在具体实施中多以纵向的网络建设为主,逐渐形成了网络分离和条块分割的局面,导致资源共享难、互联互通难、业务协同难。在这样的网络结构中,链路备份困难,带宽难以共享,网络难以互联,管理投入过大,由此引发了“信息孤岛”问题,造成各种资源的浪费。在横向维度上,行政管理部门由于是平级关系而且缺少权威牵头部门,协调难度较大,电子政务信息资源规划和共享难以统筹协调;更重要的是,各地区、各部门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政务系统分散建设,给信息资源共享造成了重要障碍。

我国政府组织架构的二元矩阵模式使政府各职能部门过于关注纵向的从属关系,而忽略横向的协同关系,由此造成政务信息资源纵向流转顺畅而横向共享困难。不同部门、不同层级政府掌握的信息资源数量、质量、范围、效能均有所差异,信息资源完整性、鲜活性、权威性、真实性得不到有效保障,从而形成了形色各异的信息孤岛。进而,信息的重复采集、重复加工、重复开发产生了信息一数多源的怪相,严重影响了信息的质量和有效性。

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对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深度和广度也造成严重阻碍。信息资源部门化,部门资源利益化,利益产权个人化,人为设置政务信息资源互联互通的壁垒,阻碍了政府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和综合应用。这种政务信息资源“部门私有”的归属格局,导致在跨部门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项目很难做到互联互通,给信息资源的自由共享设置了主观壁垒,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信息资源的分割和垄断。

目前我国有电子政务内网、政务外网,还存在大量的政务专网,但网络整合和共享平台建设严重滞后。虽然2002年就提出建设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和外网,以促进部门间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但是,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建设刚刚起步,国家电子政务外网虽已初具规模,但仍有9%的地市和41%的区县没有覆盖到,需要依托电子政务内网和外网搭建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支撑平台和交换体系难以实现。而且,现有外网承载各级政务部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业务系统较少。此外,由于历史原因,大量业务专网广泛存在但互相隔离,中央38个部门的80多个政务专网中,横向交互率仅有0.1%,基本上都是信息孤岛。我国目前电子政务网络内网、外网和专网“三网并存”的格局给跨网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设置了天然屏障。

(8)技术与政务不能有机结合。

为了使信息技术应用更加有效,项目领导者不仅需要有相关信息技术知识,同时也要熟悉政府业务流程,这样才能设计开发出顾客满意的公共产品。美国政府制定了政府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首席信息官)制度,CIO翻译为首席信息官,其职责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协助主要领导完成本部门的基本业务。政府CIO改变了信息技术和管理人员分割的状态,联通了技术和管理的不同领域,并使两者有机地结合,使单纯内部技术的问题转向参与全局性的管理与决策,这样使技术的应用更加符合政府的业务流程,同时也能最大效应地发挥技术的力量。

在我国,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政府治理主要由信息技术部门负责,然而由于信息技术开发人员相关知识背景的欠缺和知识技术的狭隘性,对实际的行政流程和行政理念并不了解,因此在利用和开发信息技术时,新的业务流程并没有给公众带来真正便捷的服务。同时信息技术部门发挥的职能主要是在技术方面,没有真正加入组织的决策层。而拥有决策权的机关领导者,又因缺乏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对信息技术改进政府治理的指导非常有限。政府的一些网站建设,只是简单地把业务办理由柜台搬到网络上,但由于对用户的需求了解得不全面,使得网站内容和功能的设计不能满足公众需求。例如,2012年春运通过网络出售火车票,民众反映购买车票的过程比较复杂,且经常出现各种问题。其中一个原因是局限的支付方式,12306网站建议使用四家银行的银行卡,其他银行卡则需要通过“中国银联”间接支付,造成集中支付,银行支付系统无法承接大量提交使得连接不畅,让用户交易时间变长,导致用户的平均交易失败率提升。群众对春运网上售票的满意度并不是太高,与信息技术的使用只停留在技术应用的层面没有考虑到公众的实际需求这一因素有关。技术与政务的分离,也阻碍了技术给政府传统治理模式带来变革。

(9)网站信息陈旧。

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目前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政府网站无论是在信息的完整性和实用性方面,还是在沟通的及时性和公开性方面都还离公众的期望有很大差距,普遍存在资料缺少价值、不及时更新、内容平淡重复、实用信息缺少、网页质量不高等缺陷。一些政府网站仅仅把一些法律、法规、政策、条文搬到网上,除了这些红头文件之类的政府公文,看不到其他有价值的信息,而且多偏重介绍和宣传的静态功能,忽视政务信息的动态特征,缺乏与用户进行沟通的有效手段。

(三)我国政府治理信息化的对策选择

1.运用大数据思维和技术,推动政府智慧治理

智慧治理不是简单的行政流程和行政内容的记录,它是借助现代大数据分析技术和云计算数据积累能力的支撑,为透明政府和法治政府的进一步推进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和科学的分析基础。因此,智慧治理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必然要求。

智慧治理是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必然要求。依靠智慧治理所形成的信息与数据,将成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政府部门职位设置、部门规模、资源配置、预算编制以及长远发展战略制定等一系列问题,都可以与智慧治理密切结合起来。智慧治理改变了传统的经验决策模式和直觉决策模式,形成依靠事实、大数据和有效信息为基础的科学决策模式。

智慧治理是依靠技术力量和网络力量倒逼政府治理优化的一种尝试。智慧治理不是简单的行政技术的革新,而是新型的权力结构和权力运行机制的重构。依靠智慧治理优化政府治理最为重要的成果,就是推进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员行为的标准化,清晰划定公务人员的行为边界,从而在规范政府工作人员行为的基础上推动整个治理体系的优化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智慧治理将成为优化政府治理的新一轮动力,从优化政府内部治理逐渐扩展到优化公共服务、改善政民互动,最终达到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战略目标。这是智慧治理的发展方向,也是智慧治理从政府内部治理转向外部治理的重要标志。

2.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政府治理的目标选择:增强服务功能

按照我国的国情,目前,信息技术改进政府治理的目标可定位为:规模适度,管理科学,不断追求政府治理的规范化、公共服务的高效和最大化。上述三个目标具体如下:规模适度,是指政府的规模不能无限制地扩大,要适度控制其规模,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管理科学,是指政府在治理社会的过程中,要遵循科学的管理规律,同时为了提高行政效率,简化治理的环节和流程,提高治理的科学化水平;不断追求政府治理的规范化、公共服务的高效和最大化,是指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民众的广泛参与和有效监督,使政府行为的随意性和暗箱操作得到制约,让政府为社会、公民及企业提供的公共服务不断增多,公共服务领域不断扩展,公共服务的质量不断提高,让社会和公众对政府的服务更加满意。

3.注重信息技术改进政府治理的体制条件

信息技术改进政府治理的体制条件,是指政府治理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将原有的政府管理模式简单地搬到网络上,或是不改变政府的治理框架体系,只是将信息技术手段加入到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中,政府的治理效能并不能提高,也不能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求。要实现政府服务质量的提高,需要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同时实现对现行政府管理职能、政府组织结构以及政府行政流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变革。

从政府职能的科学配置来看,核心是要按照市场经济和信息化的要求,重新定位政府的角色。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解决三个问题:“科学管理、优质服务”的职能意识的树立;在行政管理体系内部,需要合理界定和划分政府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同时加强管理与服务的有效性;在重新界定政府职能中,关键是要实现政府的职能转变。

从政府组织结构的整合角度来分析,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政府机构改革需要深化,并通过政府的组织整合,使政府机构的运行更加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和符合信息时代的法则要求。信息作为重要的资源,改变了治理的理念,拓宽了政府管理的范围和内容。所有这些都要求政府组织结构进行相应调整,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组织规模趋于合理化,让组织的边界不再明晰,使组织的职位设计趋于团队任务化。

4.进行政务流程再造

政务流程再造是对政府的治理理念、原则、结构、行为等进行大规模的改革,以提高政府的绩效和服务的品质,不是简单的组织精简和结构重组。政务流程再造是政府治理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展的必然要求。

政府治理应用信息技术应以政务流程再造为主线,分析信息技术发展对政府业务流程的影响,对政府业务流程进行重新组合和更新改造,从而有效推进政府部门的职能转变和机构调整。可以按照政府部门迫切程度优先顺序依次进行政务流程再造,那些在政务流程再造以后没有任何作用的业务就是要转变的政府职能,而那些在政务流程再造以后取消了的部门就是要调整的政府机构。

5.加强政府的协同政务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治理中,提高政府治理的效率尤为重要,这自然就延伸到对协同政务的需求了。协同政务是指以政府工作人员的协同为核心,强化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政府工作流程的优化以及政府信息化系统应用集成的政务形式。协同的核心目标是效率。这里所指的效率,不再是单个个体效率,而是整体效率。分工的目的是追求单个效率来实现整体效率,而协同是直接追求整体效率,尽量弥补因分工可能导致的效率损失。在政府治理应用信息技术中,要提升协同政务的水平。(1)从局部应用走向协作应用,消除“信息孤岛”。为了协同各部门的信息应用,政府应该统一标准,共享信息资源,集成和整合异构系统,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效应,从而提高服务的效率。(2)政府应该加强信息共享与公开,加大投入,缩小“数字鸿沟”。要促进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公开。长期以来,由于体制的原因和部门既得利益的驱使,造成信息资源的部门控制、条块分割、相互封锁,缺乏有效共享,政府部门之间以及各地方政府的信息和数据既不流动也不公开。因此,各个政府部门要促使政务信息有效利用,减少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

6.注重政府治理应用信息技术的顶层设计

在我国前期政府治理应用信息技术的实践中,已经出现了“纵强横弱”和“信息孤岛”现象,究其原因,在于缺乏电子政务统一架构的顶层设计。因此,规划和设计时应考虑整体和全局,消除局部环境的束缚和影响,站在整体高度上去分析、决策政府治理应用信息技术中的具体事务。以信息资源目录为例,在网络时代,信息资源目录不但要供本单位使用,还要供网络上的同级单位、上级单位、下级单位使用;不但要供人使用,还要供互联的计算机系统使用,系统之间的接口必须兼容。如果信息资源目录这个信息共享的关键部件在内容、格式、接口、协议上各不相同,就失去了建设信息资源目录的意义,必将导致新的“信息孤岛”的出现。

同时,顶层设计也需要注重业务需求分析。因为顶层设计的重点是业务、是政务。顶层设计要分析应用系统的业务可行性,分析利益关系。顶层设计的成功与否与业务领域的事情有关,尤其是与业务领域相关的那些工作。应用系统开发失败的教训一再揭示了正确全面描述用户需求、尽力满足用户需求的重要性。这里的用户需求多半重点不在用户的操作需求,而是用户的业务需求。顶层设计就是用信息工程的方法,从宏观上对业务需求的收集、梳理和描述,是把业务需求按层次呈现出来,并以数据的形式保存在数据库中,以利于今后的整理、积累和传播。

7.注重政府业务和资源的整合

信息技术应用于政府治理改进,以往主要强调的是以各个部门为主自行进行建设。各个部门解决问题的出发点都是来自自身的业务需求、本部门所要解决的问题,通常只考虑自己业务系统的建设和技术的使用,并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建立相应的应用标准和规范,其结果虽然提高了各个部门自身的效率,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上也方便了公众办事,但由于各个部门使用不同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导致各个部门之间、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相互不能联通、信息不能共享,形成了一个个的技术孤岛和信息孤岛。因此,今后应由只注重信息技术使用向注重整合与应用的方向发展,也就是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业务和资源的整合。

这种整合包括统一信息技术使用标准、技术规范以及行政业务流程的整合与优化。在统一技术标准规范方面,由于信息技术涉及的内容广泛,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同时面临着特殊的信息应用需求和安全需求,需要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包括总体标准、应用业务标准、应用支持标准、信息安全标准和管理标准。

标准和规范的建立是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政府治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在此过程中,只有切实履行上述标准和规范,才能提高各信息系统的相互操作性、兼容性,实现资源共享使用。

在行政业务流程整合与优化方面,首先要优化政府部门的业务流程。目前由于各职能部门的条块分割,使政府各职能机构未能实现有效的整合,同时造成各职能管理机构重叠,同时在机构中管理的中间层次较多,造成机构庞大且运行效率低下。其次要优化跨政府部门的业务流程。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将各个不同部门的业务按照简化的原则,有效整合在同一个流程系统上,使各个部门实现资源和人员的有效流动,打破部门之间条块分割的局面,共享信息资源。三是要逐步实现网络虚拟办公流程,使在窗口受理的业务与本部门处理的其他业务的互动性增强,提高办事的整合效率和各职能部门的协同效应。例如,建设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依托政务信息网统一网络平台,建设统一的“一站式”行政便民服务中心,让所有的行政事务都能在行政服务中心得到解决,让公民的行政办理流程更加便捷和有效。建设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系统,依托政务信息网,开发集中统一、功能完备、性能先进的公共资源交易系统软件,制定有关公共资源交易的标准流程,研究和开发不同的专业模块,提供给各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各级相关公共资源交易业务单位使用和共享。建立统一的政府部门公共数据交换平台,有效地利用已有的数据资源,并启动建设政府部门公共数据交换共享平台。

8.强化项目归口管理

在信息化项目统筹规划方面,目前的主要问题有跨部门、综合性项目建设协调难度大,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等问题,因此要整合协同各个职能部门优化系统流程,并在信息化主管部门的引领和指导下,探索和开发统一规划跨部门、综合性的信息化项目,通过对重大项目的统一规划,以解决各部门在信息资源共享和利益分配上的问题。

信息化项目的管理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信息化项目管理,要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作为信息化项目审核的重要条件,以此为依据全面实施对建设财力项目、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管理项目的归口把关,提高财政资金的投入效益。二是关于信息化专项资金,在申报信息化专项资金的项目指南中,明确将政府信息资源分类编目,对项目的注册进行科学管理,有效地发现定位相关项目的进展状况,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交换,公开发布服务方面的应用项目并作为重点支持项目。三是关于项目预算资金安排,项目的资金对整个项目的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实现资金的有效使用,需要对现有信息管理系统相关跨部门协同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和帮助,并合理有效分配资金,加强对资金使用效果的评估和监督。

在规章制度建设方面,由于推进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会不同程度地涉及到各个部门的合作和业务流程的优化调整,各个相关职能部门需要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社会权利和义务关系。为了有效巩固行政改革的效果,需要进一步落实项目推进的宗旨,形成“建设一个项目、出台一部办法”的管理模式,同时在规划项目时,同步研究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技术使用标准,明确信息采集、共享模式的应用。出台规范性文件,以明确各个部门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中的权利和义务,防止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互相推诿和职责不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