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战略:量子时代的敏捷决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牛顿思维的困境

看着眼前这位可怜的战略副总裁,我知道按照经典的战略流程和方法,他和他的团队并没有做错什么。他们用的工具和方法甚至都是最棒的,他们也都是希望为企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专业人士。但遗憾的是,他们可能还没有意识到,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变了,我们所习惯的这些方法、工具,乃至组织方式,都源于17世纪开始的牛顿物理学时代,而要应付现代世界的快速改变,这些方法和思维体系已经严重落伍了。

源于18世纪的科学理论,建立在以包括牛顿和笛卡儿为代表的科学家与思想家的物理学和数学体系里。从那时起,我们就将这个世界看成是可以用精准的数学和公式测量的系统,这个系统里关联的个体是相互独立的,我们可以为所有这些独立的个体赋值、测量、计算,并且可以预测,因此也可以控制。

从那时起,我们对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就有了强烈的偏好。我们用大量的数据、图表、计划来描绘我们心中的世界,整个世界就像一台嘀嗒作响的巨大钟表,虽然是复杂的,但是一切事物都具有确定性,万世万物都呈现规律性的变化。我们也坚信这个世界是可以被预知的,是可以被我们掌控的。而且这种将巨大的整体进行简化,并且分割化的趋势已经渗入了我们的思想,甚至在后来的管理组织中,成为一种天经地义的思考方式。

我们习惯于将组织内的各种角色进行严格的区分,并为它们加上关于职责和角色的清晰定义,从而明确上下级的关系和职责范围,按照那个时候形成的机械宇宙观,这个世界内部充满了界限。我们习惯于用基于数理逻辑的分析和研究来确定各种组织的运行规律。即便我们发现预测的世界不是我们所想的,也从来不怀疑这套系统和方法,只是认为自己获得的数据还不够多,构建的模型还不够完整,于是我们花费更大的精力,构建更大的模型去解释、去预测,直到最后我们发现无所适从。

正如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戴维·玻姆(David Bohm)所说:“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分析模式是,把整体分割为部分,无论在社会事物上,还是在个人生活中,人们都已习惯了这种思维。然而,这种思维却越来越不奏效了,并将导致宏观上的思维混乱。这种思维混乱将带来大量的问题,严重妨碍我们对世界的深刻认识,也不利于我们有效地解决问题……一种天真的想法是,所有这些被分割的部分都是独立存在的,但实际上这只能导致无休止的冲突和混乱。”

戴维·玻姆的这番话,道出了科学界关于牛顿物理时代对世界所造成的强大影响的深刻反思。在企业管理系统中,从19世纪末的美国管理学家泰勒所提出的科学管理体系,一直到今天我们还在使用的基于预测、控制、反馈的知识而产生的管理方式,几乎全部来自这个体系,而今天我们看到的管理的局限性也来自这个体系。

在管理实践和作为专业顾问的多年经历中,我所遇到的如同这位战略副总裁所遭遇的一样的事件屡见不鲜。而且这种用传统的牛顿时代的机械思维进行战略制定和执行所产生的迷茫,不仅存在于大企业中,也普遍存在于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中。这些企业家从学院里和各种培训教程中学会的传统战略思考的招式,在他们的企业中似乎难以奏效。波谲云诡的市场形势,各种新思想、新思维的接连冲击,中小企业忽而崛起、忽而湮灭的大喜大悲,甚至让他们开始怀疑企业是否还需要制定战略。如果原有的那些战略系统如此不堪一击,而且成功的大企业在如此成熟的体系中却纷纷倒下,很多草莽出身的小企业乱拳打死了老师傅,那么企业还可以用传统的方式制定所谓的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系统吗?

对我而言比较幸运的是,我有曾经多次担任企业高管的职业经验,在多年的专业工作中,企业战略一直是挥之不去的关键命题。我在企业中的实践,以及之后帮助很多企业进行战略变革和转型的实际工作经验,加上对这个问题的持续研究和反思,让我认识到现在已经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刻。

现在是对我们传统的基于牛顿机械时代的战略思维进行反思,并且对新的范式进行思考,从而再次出发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