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枣树研究所贴钱向枣农传授新技术
300多棵老枣树返老还童,产量成倍增长;这项新技术推广后全省枣农可望增收1亿元
本报讯 三年前曾拿着木棒阻止枣树研究所人员给枣树“剃头”的武悦老人,如今望着压满枝头的小灯笼似的红枣开心得直笑。他对最近去参加“老枣树更新复壮新技术”鉴定会的专家说:“研究所尽是神人,枣树‘剃了头’,不但死不了,枣还结得比以前更大更多了。”
山西交城县民办枣树研究所从1983年起贴钱向农民传授“老枣树更新复壮新技术”,不到三年,300多棵老枣树返老还童,产量成倍增长。北关街村民侯占林家的19棵有100年树龄的老枣树,到1983年已一棵枣子也不结了,1984年“剃头”后,当年就结枣200斤,第二年增加到400多斤,今年可望产700斤。枣农由不相信“剃头”能丰产变为要托人把子女送到研究所学习“剃头”技术。这项新技术也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最后通过鉴定,被定为科技扶贫推广新项目。
这个研究所是由全国人大代表、交城县林科所所长解进保创办的全国第一个实行个人承包责任制的林业科研所。这个所所在的吕梁山区是一个闻名全国的红枣之乡。“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由于重粮轻林,这些枣树渐渐无人过问,树木老化,有三分之一的树多年不结果。解进保和他领导的研究所对枣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后,认为这是影响老区人民致富的一个重要原因,于是便把老枣树更新复壮新技术作为扶贫致富的一个重要科研课题。开始时枣农不愿接受,解进保和其他技术员便找到研究所附近有500多棵老枣树的北关街村,提出租他们的枣树做示范,不管结不结枣都向枣农付钱,结果订了三年的租赁示范合同。合同规定:一、每更新一棵老树给枣农补钱36元;二、不更新的树作为对照树,研究所负责治虫,并给枣农补钱3元。履行这项合同,研究所得贴35000元。
在贴钱示范服务的过程中,研究人员耐心向枣农讲解更新复壮新技术,并细心观察每一株树的变化,记录了几万个数据,使更新复壮新技术在实践中进一步得到检验和完善。在最近召开的鉴定会上,有关专家认为:这项技术效益明显,简单易学,如能普遍推广,那么山西的1000万棵老枣树每年就可增值1亿元。
(《光明日报》1986年9月22日)
独白9 和你笔下的人物同命运
当我喜滋滋地从外地采访归来,还陶醉在对“解进保”一稿的兴奋里时,有一份“告状”信正在记者站办公室等着我。
记者部在转来信时还是以信任自己记者的口气说:“请核对一下事实,如事实无误,就不要管他了。”告状信说,解进保完全是一个假典型,稿中的事实全是虚构。只因为记者到研究所去了一趟,吃了一餐5元钱的招待饭,就提笔捧场。我见信后勃然大怒,那时刚当记者不久,还年轻气盛,便立即搭车到交城县(解的研究所驻地)去。因为此稿是在会议上采写的,我并没有去过所里,只凭说我吃过招待饭一事就知写信者是有意诬告。
到县里一问,林业局的干部、研究所里的工人都说,我们知道是谁干的。林业局局长老王,一个和树木、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工农干部,气愤地拍桌子大骂:捣乱、捣乱!原来县林场前任场长多年政绩平平,解进保租场办所一年大变,他出于嫉妒,指使一个外地转业军人写了这封信。那个转业军人的家乡很苦,在部队时曾当过通讯员,他为留在当地,甘愿替人家效点力,这就是此信出笼的原委。我还了解到,解进保曾受到迫害、殴打,但县里却置之不理。第二天我召集了有写信人、解进保,有林业局、县科委、研究所等各方参加的座谈会。县领导本说好到会,临时又推托不到,我坚持开会,最后形成一个调查纪要,寄回编辑部。
这次调查使我深切体会到改革的艰难,对改革人物更加同情。当时就解挨打一事写了一份内参。我没想到编辑部也被我的情绪所感染,干脆将内参稿以记者来信的形式公开见报。以后我便成了解进保的朋友,成了这个研究所的朋友。我觉得有责任把这个典型宣传好,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并利用一个记者的社会活动能力,在省科委、林业厅和省政府到处宣传。一时各级领导都到这个无名小所来参观了,全国的现场会也来这里开。李瑞环也来参观。
曾经默默无闻的解进保,成了新闻人物。1984年他被选为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88年又被选为七届全国人大代表。那一年3月他在京开会,其时我也调京工作,便到代表驻地去看望朋友,他们中有五位是我发现报道的典型。大家一见面分外热情。
记者的命运是什么?就是时代的命运。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的时日、岁月和人物早被雨打风吹去,唯有那些历史转折时期的事情及做出这些事情的人才会留存下来作为历史发展的坐标。新闻的任务就是记录这些坐标。一个记者如果发现并报道了这些人和事,他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他也就在历史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记者不能创造历史,却能记录历史,正是在这种记录中才会实现自己的价值。
所以当一个老记者回头整理自己的新闻集时,就会发现许多消息、通讯都作为“易碎品”早不复存在了,只有少数大的事件、人物才有入集的价值。当然,一个记者因时空所限,可能一生采写不到什么重大事件和人物,但他应该按着这个思路去寻找,一旦发现就要倾尽全部心血去采写,怀着“新松恨不高千尺”的热情,和自己笔下的人物同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