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简史(修订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德国诗人、剧作家歌德

一、生平与创作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的伟大诗人、剧作家和思想家。他出生在法兰克福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1765—1768年在莱比锡大学学习,开始文学创作,写过一些洛可可风格的抒情诗,并对自然科学和艺术发生兴趣。1770—1771年在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法律。在这里,他接受斯宾诺莎、狄德罗、卢梭等人的影响,结识了“狂飙突进”运动的领袖赫尔德和一批青年作家。在赫尔德的引导下,歌德阅读了荷马、莎士比亚及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并引起他对于民歌的重视,曾经协助赫尔德搜集民歌。

青年时期,歌德成为狂飙突进运动的主要参加者,著有重要剧本《葛兹·封·伯利欣根》(1773),这部作品取材于16世纪宗教改革、农民战争时期的德国史实,主人公葛兹是一个没落骑士,歌德把他写成一个反封建、争自由的英雄,从而为狂飙突进运动的反抗精神服务,表达了德国资产阶级青年一代的革命情绪。该剧受到莎士比亚戏剧的影响,人物众多,场面不断变化,在形式上打破了戏剧的成规。

青年时期歌德最重要的作品是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1774)。少年维特是18世纪德国进步青年的典型,他才华出众,崇拜大自然,热爱纯朴的农民和天真的儿童,渴望自由,迫切要求从封建桎梏下解放出来,但是他的个人反抗方式只能使他走向自杀的结局。小说通过他和绿蒂之间不幸的爱情和他自己的社会经历,不仅述说出德国年轻的资产阶级的理想,而且揭示了它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深刻反映了德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苦闷,他们对自己政治上无权和社会上受歧视的地位深感不满,强烈渴望打破等级界限,建立符合自然的社会秩序和平等的人际关系。但是维特的自杀则说明德国资产阶级还找不到一条真正摆脱封建束缚的道路。这部作品处处表现出狂飙突进运动的精神,感情洋溢,带有感伤色彩,可见理查生和卢梭对歌德的影响。小说问世后,在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到18纪末,它已被译成俄、英、法、意等10多个国家的语言。

这一时期,歌德还创作了一些抒情诗,这些诗热情充沛,旋律优美,语言有力,吸取了民歌的精华,对自然界有深切的感受,如《欢会和离别》、《五月歌》、《野玫瑰》等,它们至今仍被认为是德国诗歌史上的名篇。

1775年,歌德应魏玛公国的邀请,担任枢密顾问。他原以为能够实现他的政治抱负,热心地实行社会改良,但封建小朝廷的政治生活使他感到窒息苦闷。1786—1788年,他游历意大利,对古典艺术发生兴趣,接受了美学史家温克尔曼的观点,放弃了“狂飙”式的幻想而追求宁静、和谐的人道主义理想。这时期,他完成了三个重要剧本。《伊菲格涅亚在陶里斯》(1786)宣扬古典的人道主义思想,强调人性的感化力量,标志着歌德从“狂飙突进”到“古典”主义的转变。它在德国文学史上和莱辛的《智者纳旦》、席勒的《堂·卡洛斯》被并称为最突出地宣扬人道主义的三部剧作。《艾格蒙特》(1789)反映了16世纪尼德兰市民对异族统治的憎恨。其主人公总督艾格蒙特为人民所爱戴,但是缺乏革命战士的坚强意志和政治家的气质和见识。剧本《托夸陀·塔索》(1790)通过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诗人塔索在费拉拉公爵的宫廷生活,揭示了艺术创作和为宫廷政治服务之间的冲突,实际上反映出歌德自己在魏玛宫廷中所感到的苦闷。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歌德认识到它的历史意义,却又否定它的暴力手段。被称为“市民牧歌”的叙事诗《赫尔曼与窦绿苔》(1797)就通过一个发生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爱情故事来赞美封建宗法式的田园生活,反对大革命带来的混乱。

自1794年起,他与席勒订交,奠立了德国资产阶级古典文学的基础。他们合力写了批判当时社会的警句诗《馈赠》,又一起写了《叙事谣曲》,并各自完成了重要作品。歌德除了完成古典牧歌式的叙事诗《赫尔曼与窦绿苔》之外,还写了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1795—1796)和《浮士德》第一部(1808出版)。

歌德晚年的重要作品有《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1820—1829)、《亲和力》,自传《诗与真》(1811—1830)、《意大利游记》(1816—1829)、《出征法国记》(1822)等。教育小说《威廉·迈斯特》(包括《学习时代》和《漫游时代》)通过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和漫游经历反映了德国进步人士对社会理想的探索过程。小说的最后结论是:为集体劳动,为人类幸福才是真正的生活理想。当然,贯穿歌德一生的代表作,则是他的诗剧《浮士德》,它直到1832年,即歌德逝世前一年才最后完成。

二、《浮士德》

(一)《浮士德》的故事来源和主要内容

《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18世纪初叶,是西方资本主义上升和发展时期,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就在于反对封建的压迫和教会的桎梏,要求个性解放,宣扬人道主义,为推翻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换言之,就是为资产阶级革命作好思想准备。歌德的文学活动紧密地结合了这个时期重大的历史事变,他以毕生心血完成的杰作悲剧《浮士德》就是通过浮士德这个人的体验、追求和发展,对西欧启蒙运动的发生、发展和终结,在德国的民族形式中加以艺术概括,并根据19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展望人类社会的将来。

《浮士德》取材于德国中世纪民间传说,浮士德原名约翰·乔治·浮士德(1480—1540),是当时一个跑江湖的魔术师,在德国流传着许多他的传说。歌德根据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德国的社会状况和他个人长期的生活经验,前后经过60余年才完成这部巨著。《浮士德》是用多种诗体的韵文写的,共12111行,分两部,在第一部中,浮士德还处在“小世界”中,追求“官能的”或“感性的”个人生活享受,在第二部中,浮士德进入“大世界”,追求“事业的”享受。全剧通过浮士德这个人物的发展表现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以来的基本思想和一贯精神。具体说来,浮士德的生活经历共分五个阶段:学者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改造大自然。这五个阶段也恰恰是他人生的五个悲剧:知识的悲剧、爱情的悲剧、政治的悲剧,美的悲剧,理想的悲剧。

第一部中的“天上序幕”可视作全剧的一个总纲。它采用《旧约》中《约伯记》的形式并注入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新内容,上帝和魔鬼靡非斯特打赌,上帝认为人类不断从低级到高级发展,达到更完美、更和谐的生活,持的是乐观主义的看法。魔鬼靡非斯特则认为人的一切活动毫无意义,人类发展道路的结果是导致虚无,持的是悲观主义的看法。双方把浮士德作为人类的代表提出来。这样就引起了魔鬼和浮士德的打赌,靡非斯特认为人的追求是有限的,容易满足,而浮士德坚信自己不会满足于单纯的物质享受。

悲剧第一部开始时,年逾半百的浮士德困坐在中世纪的书斋里,由于发现自己曾经苦心钻研的各种学问毫无用处而悲观绝望,企图自杀。这时靡非斯特趁虚而入,他和浮士德订约,自愿充当浮士德的仆人,尽量满足他的一切需要,但是在浮士德满足现状的一瞬间,他的灵魂便永远为魔鬼所有。在这段追求知识的悲剧中,作者借靡非斯特之口,对德国18世纪僵死的学术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订约以后,靡非斯特把浮士德带到一家酒店,并让浮士德返老还童。浮士德在街头遇见了一个小市民家的少女葛丽卿,并获得了她的爱情。但这段爱情最终使这个天真美丽的少女误害了自己的母亲,溺死了自己的婴儿,亲生哥哥也死在浮士德的剑下,她自己则精神失常,被关进死囚牢。但她甘愿领受死刑,表示她人格上的升华,所以她得到了上帝的拯救。悲剧的第一部到此结束。

悲剧第二部开始时,浮士德卧倒在风景优美的地方,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他忘记了过去的罪恶,获得新生。魔鬼把他带到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宫廷里,在这个腐朽空虚的王朝中,浮士德渴望大有作为的想法破灭了。为了缓解财政困难,浮士德建议发行纸币,但是皇帝和大臣们不懂得利用机会发展生产,只是一味地大肆挥霍。在皇帝的要求下,浮士德借助魔法召来古希腊美人海伦的灵魂,并对之一见倾心,昏倒在地。这一段政治悲剧说明为封建王朝服务不会有什么作为,实践证明了启蒙主义者关于开明君主的政治幻想破灭了。

对政治生活感到失望的浮士德,转而追求古典美,在靡非斯特和“人造人”的帮助下,浮士德成为一个中世纪城堡的主人并与海伦结合,生下儿子欧福良。欧福良代表浪漫主义,他一生下不久,就漫无限制地去追求自由解放,飞向高空而陨逝,痛苦的海伦随之消失,只留下衣裳,化为云气,托着浮士德回到北方。海伦是古希腊的美人,是美的化身,而对于美的理想的探求正适合早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浮士德与海伦的一度结合,象征北欧现实的内容与希腊古典形式的统一。但是在海伦的悲剧中,我们看到了那种企图用古典美来实现人道主义的理想的幻灭。

浮士德驾云降落在高山之顶,产生征服大海的雄心。通过帮助皇帝赢得战争,他获得了海边封地,想在这儿建立乌托邦式的人间乐园。100岁的浮士德为了实现他的宏伟计划,吩咐靡非斯特多多招募工人,令百姓移山填海。此时死灵们为他挖墓,而他却以为是群众劳动的声音。浮士德最终领悟到:“人要每天每日去争取生活与自由,才配有自由与生活的享受。”他憧憬着“自由人民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上”,怀着幸福的预感,他对于这一瞬间不禁失声叫道:“你真美呀,请你停留。”于是他倒地而死,靡非斯特根据契约,正要攫取浮士德的灵魂,但是天使飞来将浮士德的灵魂拯救上天。

(二)《浮士德》的精神文化内涵

《浮士德》涉及的问题非常广泛,它可以被看成一部欧洲文艺复兴以后300年资产阶级精神生活发展的历史。歌德通过浮士德一生的发展,概括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西欧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进步人士不断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热爱生活的过程,描述了他们的精神面貌,内心和外界的矛盾,以及他们对于人类远景的向往。作为西方启蒙运动时期人道主义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浮士德体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两重性,既有进步的方面,也有局限的方面,而前者是主要的。资产阶级在上升和发展时期,具有不断向外发展,向前进取的积极精神。

所谓“浮士德精神”就是自强不息、努力进取的精神。在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的社会中,浮士德精神反对封建压迫和教会桎梏,破除神权迷信,要求个性解放,相信近代科学,促进社会向前发展,起了积极的进步作用。从上面剧情概要可以看出,浮士德不断追求和探索的历程实际上就是西欧资产阶级进步人士思想探索的历程:浮士德厌弃了中世纪的知识,去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官能享受。但这引起了他的憎恶,爱情追求也成了一场悲剧。浮士德转而追求事业的享受,但是为封建小朝廷服务终将无所作为。于是他去追求古典美,结果只得到古典美的形式——海伦的衣裳。仍不知满足的他最后抛弃个人享受,企图为集体谋求福利。可以说,这在他不断追求和探索的历程上,是一个飞跃式的进步。

此外,诗剧把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上至宫廷、下至市民社会,包括教会和一切经院哲学在内的德国社会现实,并且通过靡非斯特利用战争、海盗和贸易三位一体的方法开拓事业和不顾普通百姓生活的行动,谴责早期资本主义靠原始积累方法发财致富的残酷性。同时,也通过浮士德的悲剧历程,揭示了资产阶级自身的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三)富于哲理意味的人物形象

浮士德是一个永远在追求,永远在探索,永远在完成自我,永远在超越自我,又永远在否定自我是典型人物。随着空间和时间的不断拓展变化,浮士德的思想境界也不断开阔。浮士德永不满足现状,总是在不断地追求和探索真理,不论在对大自然的探索或人类社会的体验中,总是不断前进。浮士德洞悉生活的辩证法:快乐必然同时包含痛苦;一种欲望得到满足以后,必然又唤起新的欲望;一种要求达到后,必然又产生新的要求。浮士德还重视实践和现实,肯定人的作用,肯定人生的目的在于做出有益于社会的实践。在悲剧第一部第三场“书斋”中,浮士德翻译《圣经》时把“太初有道”改译为“太初有为”,而“为”即是实践。通过实践而不断追求真理,最后领悟到人生的真谛:人必须每天每日去争取生活与自由,才配享受自由与生活。他肯定集体生产劳动的意义,憧憬着自由的人民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上,这已接近空想社会主义。另一面,浮士德精神也有历史的局限性。这种一贯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奋斗是和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不可分的,同时也是西方启蒙时期人道主义的特点之一。

浮士德也承认自己性格的双重性,“有两种精神居住在我的心胸,一个要想同别一个分离!”浮士德最后幻想开辟荒地,在封建资本主义的条件下,建设非资本主义的或超资本主义的人间乐园,这注定要遭到失败。而且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体现了剥削阶级的殖民主义掠夺的一面。

与浮士德一样,靡非斯特也是欧洲文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他代表文艺复兴以来欧洲资产阶级中的另一种类型,靡非斯特的人生哲学是虚无主义,他的处世哲学是利己主义。因此,全剧贯串着辩证的精神,它表现在浮士德与靡菲斯特的两极对立上。浮士德向往光明,不断追求至善至美,体现肯定的精神。而靡非斯特以鄙夷不屑的态度对待人的理性,他的本质就是“经常否定的精神”,就是“恶”。但是他冷静诙谐、玩世不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远远比浮士德深刻。靡非斯特一方面处处给浮士德帮忙,一方面又阻碍浮士德向上。但是,他的恶也从反面起了推动作用,他一再引诱浮士德,使浮士德从错误中摸索到正途。他陪伴浮士德经过了“小世界”和“大世界”,浮士德始终没有感到满足而停顿不前。浮士德不断提高的精神发展过程,是实践的过程,也是认识的过程,是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也是不断受教育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来,浮士德和靡非斯特是人的一分为二,是人的两种精神,是发展过程的两个方面,所以浮士德充满着矛盾,而且在矛盾和冲突中不断发展,然而浮士德毕竟是资本主义上升和发展时期的人物,他的目光是向前的。诗人用比喻的手法,描述浮士德憧憬未来,怀着幸福的预感说出:“你真美呀,请你停留!”因此,浮士德的灵魂不是下地狱,而是上天堂。

(四)《浮士德》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歌德费其毕生心血而完成的这一文学巨著,具有如下艺术特征:

第一,形象性与哲理性的高度统一。歌德在《浮士德》中所表现出来的以善恶斗争为中心的人道主义泛神论的世界观,就使歌德对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系统化和哲理化了,这也恰恰决定着使用文学艺术的新形式。换言之,以美的形式来反映他对世界各种关系、尤其是人类精神发展关系的理解的时候,他必须看重既是美学的,又是哲学的二者统一的方法。这样,当歌德采用象征的方法,来描写他笔下的世界,来塑造他笔下的浮士德等人物的时候,就造成了这么一种艺术效果:他们既是形象的、又是哲理的。

第二,客观性与主观性的有机结合。在歌德看来,艺术作品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不仅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在《浮士德》中,我们看到,歌德正是将自己的生活体验融汇到了大的时代背景之中,从个人的感受出发,运用古老的故事,通过象征性的情节和表现方式,展示了时代的“大我”,从而达到了《浮士德》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既是个人的、又是时代的艺术的辉煌境界。

第三,艺术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密切结合。歌德在《浮士德》中对传统的艺术方法内涵(即遵从生活本身的逻辑和作家主观情感的逻辑)的继承,已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但是,《浮士德》在艺术表现上又体现着明显的现代性。其一,“化丑为美”。传统的美学理论,往往将“丑”与“恶”作为完全不具备审美特征的东西加以摒弃。但在18世纪的英国美学家博克和德国哲学家康德等人的美学论文中,则谈到了“恶”、“丑”与“崇高”和“美”之间的密切联系。认为在特定的条件下,“恶”、“丑”可以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歌德笔下的靡非斯特,已经成了“作恶与造善之一体”和“激发人们努力为能”的新的审美形象。人们对他不仅不再保有对魔鬼的恐惧之情,反而将他视作前进中不可缺少的朋友。不仅如此,在“瓦尔普吉斯之夜”等场景和人物的描写中,“丑”也是作为审美的对象加以表现的。这样,歌德在《浮士德》中,实际上已表现出了较鲜明的现代美学意识。其二、时空颠倒、混淆。作为一个生活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伟大诗人,歌德的美学思想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和现实主义的。但在《浮士德》中他所采用的象征方法表明,20世纪被现代主义作家所广泛使用的时空颠倒、场景混淆的表现手法,已显露出端倪。作品中所出现的“天堂赌赛”、“浮士德与靡非斯特的赌赛”、玛甘泪的悲剧及其主人公的政治悲剧的交错描写,已将空间的有序性完全打乱,幻想的和现实的因素有机交融。至于浮士德喝了魔汤而变得年轻、浮士德可穿过岁月回到几千年前的古希腊去寻找美女海伦等情节,更显示出了他对时间顺序的有意颠倒。其三、形象的分身与变形。为了表现主观的内心冲突,20世纪的现代主义者常在其创作中,采用分身手法,将一个人剖为两个甚至几个人,以表现同一意识的不同侧面。不仅如此,为了表现作家的某种主观情绪,他们也常将笔下的人物变形,以适应其思想情绪的变化。在《浮士德》中,我们可以看到,歌德不仅在百余年前就已经采用了这种表现手法,而且是驾轻就熟的。如天帝和浮士德,都是歌德观念中“善”的化身。但天帝是“至善”,是冥冥宇宙中的主宰。而浮士德则是“至善”的外化,是具体的善,他因而不能像天帝(至善)那样“至洁至纯”。由此,可以说,歌德在这里采用的正是形象的分身法。至于靡非斯特可以由恶魔变成人,乃至变成狗;浮士德忽而为年老学士,忽而为壮硕中年探索者,忽而为白发苍苍的疲惫老人,变形手法的运用也随处可见。但需要指出的是,歌德对上述手法的运用,是仅将此限定在艺术表现手法的范围之内的,与现代主义作家主张以此来表现人物的潜意识、下意识的根本区别在于,他借此表现的是人的理性观念的辨证发展过程,而恰恰在这一点上,他的《浮士德》在艺术上达到了传统与现代性的有机统一。

此外,在艺术结构上,《浮士德》大气磅礴,为了突破时空的限制,表现丰富的内容,总结历史经验,歌德采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不但利用了各种虚构的、幻想的、神话的形象。而且运用了与之相适应的各种不同的诗体,以更好地描写环境,烘托气氛,塑造形象,如自由韵体,民歌、古希腊悲剧诗体。此外,诗剧还善于运用矛盾对比的方法来安排场面,配置人物,不但时常使光明与黑暗、崇高与卑劣、和谐与混乱等对立现象交替出现,而且以浮士德为中心,使其他人物均与之形成对比。

恩格斯评价歌德时说:“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的确,歌德一生没有从德国小市民的鄙俗气中摆脱出来,始终具有德国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但是悲剧《浮士德》恰恰证明了歌德终生都在对人类的发展进行着深邃的哲学思考,展示了其伟大的一面。


思考练习题:

1.如何理解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2.启蒙文学的特点是什么?它与启蒙思想的关系是怎样的?

3.18世纪英国小说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成就?

4.法国启蒙文学的成就体现在哪些领域?

5.分析歌德《浮士德》的伟大思想意义和艺术结构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