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汉学家的实践与经验对汉学学术史的意义
20世纪后期,对女性、性别问题的关注已成为世界显学,但包括中国学术界在内的国际汉学研究领域,至今没有一部专门论述女性汉学家的研究著作,即使在有些书中会提到一些女性汉学家的名字,也常常只有只言片语。而不容忽视的是,女性汉学家是国际汉学学术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以其特别的研究视角与人生经历,曾经为汉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如果说个案研究是继续推动汉学史研究的重要一步,那么对于以往不被重视、甚至忽略的女性汉学家研究经历与成果的研究,无疑将开启汉学史研究的新领域,并推动汉学史研究的发展。
这本口述历史,特别关注女性汉学家的生存与发展,以填补国际汉学史研究中女性汉学家研究这一空白为目标,以具有悠久历史与传统的德国汉学界女性汉学家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性别研究视角和口述历史的方法,从记录以往研究中所忽视的女性汉学家的研究生活入手,如实展现德国女性汉学家的研究心路与历程,从而将中国学者不熟悉、不了解的女性汉学家纳入汉学史研究的视野。
以往的汉学史研究,都是从单纯学术史的角度入手,较多地关注汉学家已有的研究成果,很少涉及学者个人的研究经历,更绝少探寻这些汉学家的心灵感受。这本口述历史希望打破只见成果不见人的死板研究模式,将德国女性汉学家的研究与生活作为同一脉络,将她们走上汉学研究之路的每一步都和其心灵感受相联结,既要看到她们的成就或挫折,也要了解在这些成就或挫折背后她们的个人感受,以及社会评价、家庭影响、学术环境等等对她们学术研究的促进与束缚。
从2000年开始直到2009年年底,编者已经陆续对20位女性汉学家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只有一位做了书面访谈)。这些女性汉学家分布在从德国最北部的基尔到南部的慕尼黑等十几所大学。她们之中既有原本生活在东德、50年代就被派到中国留学、柏林墙倒塌前后经历了一系列她们自身难以想象的变化、至今已为耄耋老人的原东德汉学家;也有很多70年代“文革”期间作为早期来华留学的西方留学生、回国以后在所在大学创建汉学系、至今仍为汉学界中流砥柱的中年学者;还有在具有汉学研究悠久历史与传统的大学拿到汉学研究博士学位,甚至博士后学位,却仍然难以找到汉学教学位置的青年汉学家;同时也有只因为学了汉学,在德国却找不到工作而无法生存,只好离开父母、家庭到国外谋职业、谋生存之人。每一位受访者,都有各自与众不同的经历,都有只属于自己的生动而感人的故事。这些受访女性的共同特点,是她们都从学习汉学开始,从此走上了自己的人生之路,且至今没有离开汉学研究,有人为此奉献出了一生。
口述史稿在访谈过程中的一个难点,也是所有口述史都很注重的,即如何得到最真实的叙述,如何从叙述者所讲的故事中,梳理出她们的真实感受与困惑。一方面,要求访谈者具有口述史访谈的经验,会提问题;另一方面,访谈者要得到受访者的信任,使受访者愿意畅所欲言,这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全书21位学者的访谈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如下六个方面:
一、对于17、18世纪欧洲汉学家的个案分析,对19世纪以来欧洲传统汉学研究理论、方法的继承、批判和反思。
二、对于20世纪初期、中期欧洲汉学成就的回顾,其中特别涉及对于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汉学研究机构、著名汉学家的评价,例如对捷克布拉格学派、对洪堡大学亚洲院曾经辉煌的研究成果及其重要影响的肯定,以及20世纪后期走向衰败的沉痛回忆。
三、对于1989年前后冷战结束,国际政局发生巨变,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垮台,柏林墙倒塌,东西德统一等等事件的亲身经历,以及这些政治变化带给汉学研究和普通百姓的切身感受。
四、受访者不同时期留学中国的经历,例如最早于50年代中期来北京大学留学的原民主德国留学生对于50、60年代中国教育和社会的感受;作为70年代中期第一批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大革命”从崇拜到批判的认识转变,对中国人普遍贫穷却男女平等、享有基本就业权方面的感慨;80年代以后来华的留学生所亲眼看到的改革开放,中国努力寻求不同于西方的改革之路及其成就,普通百姓的生活变化,等等。
五、受访者与中国多所大学、研究机构及学者个人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经验,时间跨度达半个多世纪,学科范围涉及人文社会学科的多个研究领域。
六、受访者眼中的德国印象,作为国际汉学家,在深切了解了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之后,多数人都会进而反观德国的社会与文化,特别是对于当代德国教育制度、教育体系、教育结构的批判和反思。
所有贯穿于全书的丰富内容,无疑是一部女性汉学家视野中的、更是其亲身经历的汉学发展史,是一部从20世纪50年代一直到21世纪,超过半个世纪的汉学研究实践史;同时,也是一部通过外国人的视角,来看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如何走上现代化发展之路,以及经历了怎样坎坷的中国现代化发展史;同时又是研究了汉学、了解了中国历史文化之后,再回过头来看欧洲与德国社会的汉学家眼中的西方发展史。其内容之丰富与视角之独特,是任何只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中国学者、或只研究德国历史文化的德国学者均无法做到的。
这本女性口述历史不是一本汉学研究的专著,反映出来的却都是女性汉学家的研究生活与研究成就;这本书也不是一本通俗读物,但希望因其具有可读性而为更多的中国人所关注。这本女性口述史出版的最终目的,是希望以此填补汉学史研究中女性汉学家研究这一空白,使中国学术界、知识界、普通百姓能够了解,在德国学术界,有这样一批学习汉学、并将自己的一生都贡献于汉学教学与研究的女性,她们辛勤工作、孜孜以求的,是将汉学研究的传统发扬光大,她们是国际汉学研究领域不可或缺、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群体。
此书出版之后,将在北京大学召开一个德国女汉学家与中国学者的研究论坛,重点围绕如何看待汉学研究的传统、汉学研究与中国研究在理论与方法上的差异、近三十年欧洲汉学的发展变化、性别研究对汉学的影响、国际汉学研究的未来发展动向等问题,进行深入地考察与研究。
本书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近三十年国际汉学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性别研究与口述历史的视角”(10YJA770066)的重要成果之一。
臧健
2010年12月
[1] 张西平:《欧美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河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
[2] 马汉茂、张西平等主编:《德国汉学:历史、发展、人物与视角》,大象出版社,2005年。
[3] 田浩(Hoyt Tillman)教授,任教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历史、哲学与宗教学院。讲演题目《中国学术思想在美国》,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2010年12月。
[4] 李学勤:《作为专门学科的国际汉学研究》,刊载于《中华读书报》2010年8月15日。
[5] 丁建弘:《龙与鹰——历史上中德民族的文化交汇》,见何芳川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年。
[6] 邵健:《中国学的历史和现状》,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论坛”,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