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研究和揭示管理实践活动客观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应用性学科。它具有以下性质和特点:
(一)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
管理学的实践性指的是管理学的理论直接来源于管理实践活动,并为管理实践活动提供指导。一方面,管理学的理论不是通过纯理论性的逻辑演绎方法来获得的,而是在对管理实践活动深入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另一方面,管理学的理论要直接地运用于管理实践活动,不能用于指导管理实践的管理理论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不可能存在下去的。实践性既是检验管理学原理、原则、方法等正确与否的标准,也是管理学的本质和灵魂。当然,强调管理学的实践性并不是要排斥、否定在管理学的研究中运用逻辑推理、演绎的方法,恰恰相反,这些方法在管理学的研究中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对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结、分析、提炼,形成有一般意义的理论和结论,逻辑推理、理论演绎是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
管理学的实践性表明:管理学的研究决不能闭门造车、形而上学,也不能盲目照抄照搬他国、他人的管理学理论。因为不同环境中的管理活动有着不同的管理规律,形成的管理理论也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一国的管理科学的发展,需要借鉴他国的管理学理论,学习他国先进的经验,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本国的管理实践之中,及时地发现、总结实践中出现的新经验、新成果,然后上升为理论。一句话,实践是管理学的生命之源。
(二)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管理学的综合性表现为:在内容上,它需要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组织的管理活动中,概括和抽象出对各门具体管理学科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管理思想、原理和方法;在方法上,它需要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来研究管理活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管理活动是很复杂的活动,影响这一活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除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基本因素外,还有一些自然因素,以及政治、法律、社会、心理等社会性因素。因此,要搞好管理工作,必须考虑到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的多种错综复杂的因素,利用经济学、数学、生产力经济学、工程技术学、心理学、生理学、仿真学、行为科学等的研究成果和运筹学、系统工程、信息论、控制论、电子计算机等最新成就,对管理进行定性的描述和定量的预测与计量,从中研究出行之有效的管理理论,并用以指导管理的实际工作。所以从管理学与许多学科相互关系来看,可以说,管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但从它又要综合利用上述多种学科的成果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来看,它又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三)管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
管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体系,距今不到100年的历史。在此之前,管理主要凭借经验,只是到了19世纪20年代泰勒科学管理的出现,才标志着管理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只有少数管理人员及教授对管理学感兴趣。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范围内才掀起了管理的热潮,管理学才像热带丛林那样蓬勃发展起来。
二、管理学的形成过程
管理学是管理实践经验在理论上的概括和反映。这就是说,管理学的形成离不开三个要素:管理实践、管理经验、管理理论。其一般顺序是:先有管理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管理经验,这是人类对管理的感性认识;接着对管理经验进行研究,升华为系统性的知识,即管理理论,这是人类对管理的理性认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管理学”;然后,人们再运用管理理论指导管理实践,并在管理实践中验证、完善和发展管理理论。图1-4就表明了管理实践、管理经验、管理理论三者之间的关系。
图1-4 管理实践、管理经验、管理理论之间的关系
三、管理学的发展趋势
(一)管理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
因为人们将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管理不仅是决定一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可缺少的要素,而且是现代生产力的首要构成要素。管理学的教育将会更加普遍,管理学的重要作用将会体现得更加充分。
(二)管理学将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特色
在知识经济时代,决定企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将越来越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因此研究如何充分地开发人的智力和体力,将成为管理学更为重要的任务。特别是将人作为一种知识的载体的研究将更为突出。
(三)管理学将更多地与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数学等紧密地结合
管理学本身就是一门边缘科学或者说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其发展除了管理实践创新的不断推动之外,另一个重要的推动力是其他学科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数学等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在管理学中的运用。今天,这些与管理学密切相关的科学发展十分迅速。由此可以肯定,未来的管理学在管理方法上将更多地借鉴这些学科发展的成果,表现出与这些学科发展更紧密结合的特征来。
(四)管理学与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
管理学发展最强大的推动力是管理实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和管理活动的创新,将会为管理学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研究对象和案例,也将会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管理学理论。另外,人们未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避免管理中的失误,将更多地把管理置于科学理论的指导之下。管理理论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重视,不仅仅科学研究会吸引更多的理论工作者的兴趣,而且管理工作者将更加重视管理理论的作用,更加自觉地在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管理工作。由此不难推之,管理学与管理实践的结合将更加紧密。
(五)新的管理学分支的发展将更加迅速
管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管理学分支的发展。由于社会经济活动正在面临巨大的结构变革,进入21世纪的世界经济将会发生质的变化。管理工作将会要解决许多全新的课题,如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资本的管理,信息共享的体系的建设与管理,人力资本管理的创新,新型的组织结构,如学习型组织、战略联盟、虚拟企业等新型组织形式的管理,在更为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对组织适应性的管理等,都将形成一些新兴的管理学分支,造就一个繁荣年轻的管理学。
四、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既然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研究管理实践的客观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学科,那么,管理实践活动及其过程就是管理学研究的对象。管理学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管理的环境
环境是组织生存的土壤,它既为组织活动提供条件,同时也必然对组织的活动起制约作用。一个组织要想维持生存、谋求发展,就必须正确处理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使内部条件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因此,认真研究组织环境就成为管理学研究的首要内容。
(二)管理的资源
资源既是管理活动作用的对象,又是组织实现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管理的主要任务除了实现组织与环境相适应外,还必须实现人、财、物等要素的优化配置,既要使组织的有限资源与组织的发展目标相一致,又要使组织内的各种资源实现合理配置,这样才能用最少的资源投入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如何正确地优化配置资源就是管理学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三)管理的机制
机制问题是组织的动力问题。一个组织具有好的机制,就必然有动力,进而就会有活力;反之,则既无动力,更谈不上活力。要解决好机制问题,就必须正确处理好组织内部各方面的权力与利益关系。如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企业与顾客的关系、企业与出资人的关系、企业内部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等。只有把这些关系协调好,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所以机制问题也应该是管理学研究的一个中心内容。
(四)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职能历来都是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尽管人们对管理职能的看法各不相同,有的认为管理具有四大职能,也有的认为管理具有五大职能。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管理具有计划、组织、领导、决策、控制、创新六大职能。
(五)管理的历史和发展
管理既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又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发展过程,现在的管理正是从过去的管理发展演变而来的,不了解管理的历史,就很难深刻理解和做好现在的管理工作。同时,如果不了解历史上的管理和现在的管理,也难以迎接未来管理的挑战。
五、管理学的知识体系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努力,人类已经把管理学发展成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如果不考虑其基础知识及外围知识,管理学本身的知识构成了一个三维空间(如图1-5所示)。它是由管理理论维、管理职能维及管理业务维组成的,在图1-5中分别以T轴、F轴及B轴表示。
图1-5 管理学知识体系模型
(一)管理理论维
管理理论维是管理中高度概括、综合及抽象的知识维。它是管理范畴、管理思想、管理原则、管理分析方法、管理及管理学发展史、管理比较研究等知识的集合。
1.管理范畴,即管理涉及的基本概念。如管理及企业管理的概念、企业文化的概念、管理者的概念等,还包括管理的性质、任务、作用等知识。这些知识是建立管理学的基本单元。
2.管理思想,即指导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如关于企业责任的思想、人性假设、系统管理和权变管理思想等。
3.管理原则,即管理活动必须遵循的规则和准绳,如企业管理必须坚持的计划和组织原则、激励原则、沟通原则以及库存控制原则等。
4.管理分析方法,指在管理中普遍应用的定量、定性方法。如企业诊断、系统分析、运筹学以及各种调查研究方法等。
5.管理及管理学发展史,即管理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如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以及现代管理的“理论丛林”等。
6.管理比较研究。这是通过对管理及管理学纵向和横向的考察对比,研究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学的发展规律和趋势,研究各国不同类型企业管理的共性与个性。
(二)管理职能维
管理职能维是管理学中经过适度抽象的知识维,它是管理各项业务中共有的职能,即计划、组织、激励、控制、协调等知识的集合。
(三)管理业务维
管理业务维是管理学中最具体的知识维,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主要包括科技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行政事务管理等。
1.科技管理知识,即企业中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工艺技术、标准化、情报档案等方面的管理知识。
2.生产管理知识,包括生产计划、生产准备(如工厂布置、工作地组织、采购等)、生产组织、生产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库存控制、成本控制)、设备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3.销售管理知识,包括市场调查、定价、促销、包装运输、售后服务、销售组织等方面的管理知识。
4.人事管理知识,包括人员的招录、培训、任用、考核、调配、报酬、奖惩、劳动保护等方面的管理知识。
5.财务管理知识,包括资金的筹措、分配、投资决策、财务会计、收益分配、审计等方面的管理知识。
6.行政事务管理知识,包括文秘、保卫、职工生活服务、厂容厂貌等方面的管理知识。
实际上,管理的理论、职能和业务是互相渗透、互相交织在一起的。每一种管理业务都有相应的管理理论及职能手段,如生产管理领域就有经济批量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全员设备管理理论及生产计划、生产组织及生产控制;销售管理领域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价格理论及销售计划、销售组织、销售人员的激励及销售控制等。每一种管理职能也有相应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如计划职能包括决策理论、预测和决策方法。组织职能包括组织理论及组织设计、组织变革方法等。当然,管理理论也不能完全脱离管理职能和具体的管理业务背景。
管理理论、管理职能和管理业务的融合,构成了相应的知识平面和知识空间。如管理职能与管理理论的融合,形成职能理论平面(如图1-5的F—T面),管理业务与管理理论的融合,形成业务理论平面(如图1-5的B—T面),管理业务与管理职能的融合,形成业务职能平面(如图1-5的B—F面)。整个三维空间就是管理学的知识空间。
管理学的发展,就是T、B、F轴的延伸或密集化,F—T、B—T、B—F平面的扩展以及T、B、F知识的更新和重组。管理学的研究以及大学企业管理课程设置常常以某一知识维为轴心展开其内容。例如,企业管理原理以T轴为核心展开,生产管理以B轴为线索展开,决策学、控制学以F轴为轴心展开,如此等等。各国企业管理体系的差别亦都分别表现在理论、职能方式及业务管理办法等方面。因此,图1-5所示的管理知识体系模型可以作为一种管理分析工具。
六、如何学习管理学
管理学来源于管理实践又指导管理实践,并在管理实践中得到验证、完善和发展。所以,学习管理学最好的方法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在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导下,可采用以下的具体方法:
(一)要认真读书
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学习管理学不仅要认真阅读管理学教科书,而且还应该阅读一些管理学经典名著,通过读好书、多读书,力求掌握管理学真正的精神实质,并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二)要多研究案例
案例就是真实的实例。如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破产企业的失败教训,企业家的事迹、传记等。这些案例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感性知识,而且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管理学的有关理论。
(三)要勇于实践
实践是学习管理学的最主要途径。著名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曾精辟地指出:“归根到底,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四)要善于总结
实践一段之后,就要进行总结,再实践一段之后,就要再总结。只要认真地沿着“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这样的方式循环往复地坚持下去,学好管理学、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是完全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