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全球化时代大学面对的新问题(二):教育主体性的失落
全球化时代大学面对的第二项挑战是:教育主体性受到严酷的压抑或扭曲,因为高科技的进步以及21世纪知识经济的新发展,及其所产生的巨大利益,使大学的性质产生重大变化,造成大学的“自我异化”,使大学之教育主体性日趋萎缩。我们接着论述这两项论点。
(一)科技发展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21世纪是科技飞跃发展的时代,一般认为纳米科技、生命科学及通讯科技,是21世纪新科技的主流,世界各国莫不投入大量研发经费以加速在上述高科技领域争取领先地位,以提升国家经济实力。举例言之,2001年哈佛大学宣布投入20亿美金,针对几个热门领域建构五个研究中心,其中用7亿美金建立Center for Genomics and Proteomics(CGP)及Center for Imaging and Mesoscale Structures,结合生物、化学、数理统计、电机资讯以及工程设计,发展新技术并用于大规模的分析基因及蛋白,以研究细胞及生理功能。此外,加州理工学院也投入10亿美金,从事生物医学相关领域研究。
在这种国际科技竞争的新潮流中,海峡两岸也急起直追,台湾的“国科会”于2001年6月22日,正式核定“基因体医学国家型科技计划”,该计划将分为基因体医学组等四组,并从2002年度起执行三年,经费合计新台币74亿8千零7万元。中国大陆从1997年开始推动97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第一阶段5年累计投入资金25亿元人民币,共有一百多个科研项目。973计划2002年将再投入资金7亿元,增加安排20个项目。973计划的战略定位是:根据到2010年以及本世纪中叶中国大陆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围绕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和材料等领域持续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创新研究。973计划的108个项目,农业领域14项,能源领域12项,信息领域14项,资源环境领域19项,人口与健康领域17项,材料领域16项,重要科学前沿16项。
以上这种科技快速发展的新趋势,说明了21世纪是一个所谓“知识经济”的新时代。相对于过去历史上以土地为生产工具的“农业经济”,以及以资本与设备为生产工具的“工业经济”,21世纪以知识作为创造及累积财富的工具,一般称之为“知识经济”。“知识”在21世纪成为创造财富的根本基础,这里所谓“知识”不仅包括科技研发的新知识,而且也包括经营、管理、传播的新模式与新方法。
(二)大学的教育主体性面临挑战
以上所说的科技发展及其所创造的巨大的经济利益,对大学所造成的冲击在于:大学理念与大学教育必须因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而有所调整。一位管理学家提出以下的观察:
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教育应从精英教育转变成普及教育,因此大学教育的角色应从提供学生知识与技术转变成营造有利人力投资环境者,把学生从被动性的学习转为主动的人力资本投资者。要达成此目的,大学必须从开发各种不同才能方面着手,使看似很普通的学生透过各种才能的鉴定,发现他的特殊才能的所在,因而能因材施教,使大多数的就业人士都可以成为具创意、具专业知识与技术的知识工作者。大学经营的理念与方法亦该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一个彻底的改变,从被动的,以考试与颁发文凭的方式去检验学生有无学习得某些知识与技术,到主动的,创造有利的诱因,提升学生从事人力资本投资的报酬,使他们从一个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到一个主动的新知识、新技术追求者,人力资本投资者。
这种说法完全切中知识经济对大学之影响在于:使大学生成为新知识与技术的追求者与人力资本的投资者。大学的性质也随之转化成为知识经济体系中新知识与新技术的研发工厂。
就海峡两岸大学教育的状况而言,在20世纪下半叶许多大学常扮演意识形态生产工厂的角色。相对于过去大学所肩负的意识形态任务而言, 21世纪的大学转化为新知识与新技术的研发工厂,虽然也许可以视为一种进步的现象,但是,如果从大学之为教育机构这个立场来看,则大学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中,将面临“教育主体性”失落之危机。所谓“教育主体性”是指: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教育活动而促成学生人格之完整发展,从而增进学生之道德福祉。但是,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之商品化价值普受重视,有些人甚至以知识作为商品。于是,大学中知识的生产(如研究)与传播活动(如教学活动),逐渐与这类活动之目标产生疏离现象。换言之,大学的教学与研究活动,由于知识经济与市场需求等因素的介入与操弄,而演化成为大学教研目标的对立物。其结果是使大学终于与大学之目的互相疏离,而造成大学的“自我异化”,从而使大学成为完成其他目的(如市场经济的扩张)的工具,使大学的“教育主体性”为之沦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