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心境障碍的由来和历史
心境障碍自从医学史的开端时期就被认识和研究了。早在公元前2600年,古埃及文献中就出现了抑郁症这一术语。在公元前4世纪,抑郁和躁狂曾被希波克拉底描述过。在他的抑郁症概念中包括躁狂和抑郁的心境,但当时这两种心境是被视为同义的。公元前100年左右,Soranas指出,躁狂和抑郁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公元1世纪,古希腊的内科医生Aretaeus观察到躁狂与抑郁症状有时会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由此推测,它们可能属于同一种疾病。到了公元6世纪时,Trallianus提出,躁狂是抑郁发展到狂乱的状态,是抑郁的严重阶段。这一观点在目前的精神病研究者中还有不少支持者(Alloy, et al,1996)。
1845年,Griesinger描述了躁狂和抑郁的相互转化。1851年,Farlet提出“循环性精神病”,第一个明确地指出躁狂和抑郁的连续循环是一种疾病实体。Flemming (1799—1880)在其《精神病理学和治疗》一书中对原发性心境障碍与伴有智力缺损的原发性精神病作了区分。Kahlbaum在1882年首先提出,躁狂与抑郁是同一疾病的两个阶段。在19世纪前叶,巴黎精神病院的院长Philippe Pinel,以罗马皇帝Tiberius和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为例,写了一个有趣的说明抑郁症的文章。克雷丕林参考Neumann的纵向病程分类法,在其第6版的精神病学教科书中,依照病程是否进行性恶化,将内源性精神病一分为二,即躁狂抑郁症和早发性痴呆,这就是著名的克雷丕林二分法。直到今天,克雷丕林二分法在精神病学分类学中仍然有着最权威的影响。1896年,克雷丕林正式明确把躁狂和抑郁划为一个疾病分类单元,并命名为躁狂抑郁性精神病(Al-loy, et al,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