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习语与民俗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汉语习语与节日饮食

一般来说,节日的产生与饮食无关,然而节日中的饮食往往与节日中的祭祀、纪念和避邪等活动有密切关系。有人说,中国文化是“吃”的文化,虽未免偏激,却也道出了它的特点。在传统节日里,人们比平时更注意饮食。“华夏饮食文化是一种以品味为核心、以养生为目的、以寄情为最高境界的文化。”金涛声:“华夏饮食心态与饮食文化”,《宁波大学学报》(社科),1997年第3期,第15页。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管子》言“民以食为天”,《尚书·洪范》称“食为八政之首”,举国上下都强调饮食的重要性,这在习语中也有体现,如汉语中有习语:“千事万事,吃饭大事、阎王催死不催食(吃饭时不能催促)、雷公不打吃饭人(不在吃饭时责备人)、皇帝不差饿兵”等。

几乎所有的节日无不与特定的饮食品种和饮食方式结合,在饮食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并且,随着岁月的转移,节日饮食很大程度地从人们的迷信观念中独立出来,不但历久不衰,甚至在饮食内容上更加丰富和讲究,成为许多节日活动内容的主体。中华节日中的饮食可从下述习语中体现出来:

“大年初一吃饺子——都一样”

“好活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

“刚下锅的饺子有点生”

“上灯汤圆落灯糕”

“肉汤里煮元宵——混蛋”

“哑巴吃汤圆,心里有数”

“吃罢腊八饭,就把年节办”

“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摆得全”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罢粽子忙插秧”

“九月九重阳,菊花作酒满缸香”

大年三十的饺子,正月十五的元宵,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八月中秋的月饼等都是中华传统节日中的饮食。节日饮食也独具文化意蕴,表达了中国人的良好祝愿,如象征阖家团圆的南方汤圆(元宵),心灵手巧的巧果,象征元宝的北方饺子,步步高升的浙江年糕,年年有余的鱼品,健康幸福的豆腐,长生不老的花生(长生果),天长日久的韭菜,吉祥如意的桔子等。再如象征团圆的月饼、春饼,象征长寿的面条,粉丝等。这些节日期间特有的食物还起着维系人际关系,亲和睦邻的作用。

北方除夕夜多包饺子吃,以谐音取“更岁交子”的意思。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了。

重阳节古时有登高赏菊的习俗。俗话说:“九月重九,登高饮酒”、“重阳酿酒桂花香”。因此,许多农家都在这天酿酒。这天,许多人家吃糯米面炸油糕,象征步步登高。旧社会当长工的人吃了九月九日的炸油糕就下工干活。

腊月初一,即十二月初一这天家家吃炒花,就是爆的玉米花。俗话说:“腊月初一不吃炒,一个起来一个倒;腊月初一蹦一蹦,又去病来又免灾。”“得病的炒花儿(形容一进腊月,穷人就心慌意乱,如同得了病似的,日子不好过了);加重的米粥儿(意为腊月初八食腊八粥后,债主便开始上门索债);要命的粞瓜儿(腊月二十三有食粞瓜的习俗,过了腊月二十三,债主加紧索债,逼得穷人像要命一样);救命的煮角儿(到正月初一,债主停止要债,故有‘救命的煮角儿’之说。煮角,即饺子)”。俗谚“打一千,骂一万,全靠三十晚上一顿饭”,证明了上述说法。

人日即正月初七时采摘七种菜作成汤汁或和米粉食之,称为“七宝羹”。早上吃完羹汤后,农民开始务农,商人开始经商,因此有的地区流行这样的谚语:“吃了上七羹,大人小子务营生”。

俗话“冬至大如年”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北方大部分地区有“冬至饺子(馄饨)夏至面”的风俗流传。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冬至,潮汕人称为冬节。潮汕人把冬至当小年过,故潮汕人常说:“吃过冬节圆,就算大一年(岁)。”民间还以冬至日期来预测冬季的寒暖,有“冬在头(月初)冻死牛,冬在中(月中)暖烘烘,冬在尾(月末)冻死鬼”的俗谚。

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因此有《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节日里还以食物作为礼品赠答往来,如亲友之间五月初五互送粽子,八月十五互送月饼。这种节日送礼的习俗起着维系社会人际关系的作用。另外,在某些节日里还要用食物来纪念死者,在亡人灵前供奉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