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文化影响语言的结果,使得语言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但是,这些语言中的文化信息绝大部分并非直接反映在字面上,而是以一种潜在的形式暗含着。要圆满地达到交际的目的,除了学好目的语以外,还要尽可能地了解目的语所暗含的大量文化信息。否则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会在交际中闹笑话,甚至发生矛盾冲突。在对外汉语教学界,这一点已为大家所公认,无须赘述。在这一节里,我们将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着重介绍一下汉语词汇系统和表达系统中的文化因素。
2.1 词汇系统中的文化因素
我们知道,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部分,社会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事物或概念,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化信息,都会在词汇系统中得到反映。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对汉语词汇系统中的文化因素应尽可能地加以了解,并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作适当的介绍。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举例加以说明。
2.1.1 受特定地理环境制约的词汇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往往有很大差异,反映在词汇上自然也很不相同。总的来看,中国的北方干燥、寒冷,南方则潮湿、炎热。北方多数地方年温差较大,寒冷的天气长达几个月。北方人对冰和雪区分得非常清楚,绝对不会混淆。北方与“冰”有关的词语就有很多,如自然冰、人造冰、冰城、冰雕、冰灯、冰厂、17冰场、冰砣、冰窟窿、冰渣儿、冰挂、冰镇、冰棍儿、冰激凌、冰车、冰船、冰球、冰橇、冰箱、冰柜、滑冰等等。而在南方有些地方一年到头见不到冰雪,人们也往往把“冰”“雪”二者不加区分。比如广州人就常常把“冰”说成“雪”。北京人说的“冰棍、冰激凌、冰箱、旱冰鞋”等词语,广州人却说成“雪条、雪糕、雪柜、雪屐”;广州人还把冰厂说成“雪厂”,把冰镇说成“雪藏”。
自古以来,中国北方雨水稀少,且雨量集中在夏季,土地干旱的时间较长。为了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就必须大量修筑水渠以灌溉农田。像历史上著名的郑国渠,河南林县人民20世纪50年代开凿的红旗渠、现在北京地区的京密引水渠等,就是大型水渠,也叫人工河。这类水渠往往长达几十公里以上,宽达三四十米,既能灌溉、取饮,也可行船水运。相比之下,南方雨量比较充沛,不必修筑水渠灌溉农田,因此南方人对“渠”的理解也与北方人大不相同。如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以及香港地区所说的“渠”,仅指埋在道路底下形同暗沟的管道。
中国北方风沙较大,人们出外很容易沾上尘垢,必须用水洗身,耐心地搓去身上的污物,所以把这种清洁活动称为“洗澡”;南方天气闷热,人们常常托起一桶水从头到脚冲下去,除了洁身,更主要的是冲掉暑气,换来凉爽,所以叫做“冲凉”。
北方和南方在方位词的使用上也有较大差异。在北方,有辽阔的平原和草原,加之大部分时间为晴朗天气,日出日落历历在目,所以人们习惯于用东(日出)西(日落)南(日正午)北(与南相对)指示方位。中国的首都北京,是一座东西对称、南北又有中轴线的方城,更使人们养成了以东西南北指示方位的习惯。外国人和外地人在北京问路,北京人最常说的是“往南,再往东”之类的词语。北京旧城区的地名以东西南北打头的也举不胜举。据统计,以“东”打头的地名有187个,以“西”打头的有160个,以“南”打头的有128个,以“北”打头的有140个。
但在中国南方,人们却习惯于以人体的前后左右来确定方位,常常说“往左,往前,再往右”之类的词语。究其根源,大概是因为南方山区丘陵多,林木繁茂,加之阴雨天气较多,难以靠日出日落确定东西南北的方向。
2.1.2 受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制约的词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物质生活条件很不相同,所以反映在汉语中的这类词汇也千差万别。例如,山西省是中国的产煤大省,在山西,有关煤的名称分得很细,跟煤有关的词语也异乎寻常得多。如把粉状的煤称作“煤”,块状的煤称“炭”,块状的无烟煤称“笨炭”,块状的烟煤称“希炭”,块状的焦炭称“银蓝炭”,大块的煤称“炭块”,碎煤块称“炭块儿”,煤核儿称“撂炭”等等。这种现象反映出煤与山西人18民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但在广东省,对煤几乎没有什么分类,这跟当地煤炭生产不占重要地位有关。
再如在中国最大的渔场——浙江省舟山渔场,对海产品的分类十分琐细。据方松熹的《舟山(定海)方言渔业词汇(一)》统计,计有飞鱼、金枪鱼、眼睛鱼、白姑鱼、炸弹鱼、剥皮鱼、琵琶鱼、青眼鱼、海和尚、弹涂、水脚、蛎黄、蟹丁、虾干等共约170条。这些海产品的名称,有的连东南沿海的其他渔业区也听不懂,更不必说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了。
常言说,“民以食为天”,但在中国各地对主食“饭”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异。北方的农作物以小麦和杂粮为主,所以北方人所说的“饭”主要指面食,如馒头、窝头、面条、烙饼、包子、饺子、火烧等;南方的农作物则以水稻为主,所以南方人所说的“饭”主要是指“米饭”,非特意强调不可。南方人把用米煮得烂乎的稀饭叫“粥”;而在北方的某些地方,只有把黄豆和小米按一定比例泡好后磨成浆然后再熬到黏稠的程度才叫“粥”。北方人所说的“馒头”,在苏州和温州等地却是指用发面蒸的带馅的包子。
由于吃的对象不同,全国各地对吃的叫法也不尽一致。比如北京话和上海话说“吃饭”,广州话则说“食饭”,山东、河南的某些地方更把吃晚饭说成“喝汤”;再如北京话说“喝茶”,上海话说“吃茶”,广州话则说“饮茶”。在绝大多数地区,“茶”是指用茶叶泡过的水,而郑州、南阳等地则把白开水也叫“茶”。北方的“喝茶”只是喝清茶,而且不分场所和时间;广东的“饮茶”却不仅喝茶,还要吃花样繁多的点心和炒菜,并且是上茶楼去饮早茶、午茶或晚茶。假如仅仅从字面上去理解这些词的意义,那势必会闹出许多误会的。
2.1.3 受特定社会和经济制度制约的词
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会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和经济制度,也都会产生被特定社会和经济制度制约的词汇。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废除了很多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同时也逐步建立了一套比较先进又行之有效的新制度、新政策。这在汉语词汇中也得到了反映。例如农村最初的改革是废除了所谓“一大二公”的公社制,把土地以户为单位包给农民经营,签订承包责任书,由承包者按照一定比例上缴一部分收入,其余大部分归承包者自己。由这一改革举措而产生的词语就叫“承包责任田”。改革的结果是使一部分农民先富裕起来了,年收入超过了万元,当时就被称为“万元户”。紧接着又出现了“运输专业户”、“西瓜专业户”、“养鸡专业户”,更产生了“农民企业家”等等。
城市的经济改革是从允许个人经营小商品和服务业开始的,这些私人经营者称为“个体户”。后来有些机关干部、学校教师或科技人员也改行经商、办公司,称为“下海”。随着改革的逐步发展,大量境外投资涌入,在投资体制上打破了国家投资一统天下的局面,于是出现了众多的“外企”、“三资企业”、“民营企业”、“股份制公司”等等。1979年9月以后,国务院先后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各划出一定区域,实行经济开放,引进外资,建立知识密集型企业,作为学习世界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窗口,这就是所谓“经济特区”,后又简称为“特区”。这一类的词语还有很多,如“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宏观调控”、“市场营销”、“经济起飞”、“承包经营”、“新兴产业”、“合同制”、“发展战略”、“内引外联”、“债权债务”、“股份制”、“优惠政策”、“政策倾斜”、“入世”等等。这些词语应用范围之广,使用频率之高,都是空前的。它们不仅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人的观念、意识和行为,也是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鲜明标志。
也有一些词语反映了中国人在变革年代所遇到的困难、问题和困惑,如“破产”、“下岗”“待业”、“分流”、“再就业”、“价格大战”、“水土流失”、“乱收费”、“欠税”、“回扣”、“三角债”等。此类现象的产生,是改革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此类现象和词语的消失也是理所当然的。
2.1.4 受特定精神文化生活制约的词汇
语言的词汇对社会的一切变化都十分敏感,它不仅受地理环境、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和经济制度的影响和制约,也受到特定精神文化生活的影响和制约。
以当今的中国社会为例,随着计算机(电脑)的日益普及,不仅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而且给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带来了巨大变化。与此相应,与计算机有关的一些新词语也应运而生,如“因特网”、“宽带网”、“信息产业”、“网上交友”、“上网聊天”、“视频聊天”、“电子邮件”、“网友”、“网吧”、“黑客”、“软件”、“信息高速公路”等等。
随着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的加强,文化渗透和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一些外来词或以音译的形式、或以直接的形式进入汉语词汇系统。例如:“卡拉OK”、“VCD”、“DVD”、“MTV”、“BP机”、“程控电话”、“家庭影院”、“保龄球”、“高尔夫球”、“桑拿浴”、“随身听”、“空姐”、“托福”、“雅思”、“GRE”等。由于国内地区发展20的不平衡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一些原本只存在于方言中的词语,也被共同语所吸收,成为通用话语。这方面尤以港、澳、台、粤的方言词为多。如“坐台”、“作秀”、“老公”、“帅哥”、“靓仔”、“买单”、“走穴”、“走俏”、“搞定”、“酷”、“爽”等等。这跟上述地区的经济、文化优势有关。
一些专业和行业术语被扩展使用的现象也日益明显。比如“病毒”一词,本是病理学和医学名词,现在被引用到计算机行业;“接轨”本是铁路用语,被引用到经贸、文化等众多行业;“菜单”本是餐饮业用语,被引用到计算机行业;“曝光”本是摄影用语,被引用到社会新闻行业;“打擦边球”、“亮黄牌”本是体育用语,被习用到众多领域;再如“包装”一词,原为对商品的包裹装饰,被引用为对演艺界的“演员包装”,甚至社会各个层面凡与自身形象美化有关的都称之为“包装”……。
由于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是非常复杂的系统过程,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一些外来的乃至旧社会的阴暗面也不断暴露,表征这类现象的词语也频频亮相。如“官倒”、“红灯区”、“坐台小姐”、“傍大款”、“小蜜”、“三陪”、“包二奶”等等。这些词多带有贬义,但人们对此并不避讳,反映了社会丑恶现象的客观存在。但社会在承认其存在的同时,也给予强烈的谴责和严厉的打击。
以上这些受各种因素制约的词汇,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假如单从文字上解释,或单从语言的角度进行描述,是很难把握其确切内涵的。对外国留学生来说,就更加勉为其难了。因此,词汇教学的难点,往往不在于解说一个词的词汇意义,而在于恰如其分地阐释它所蕴含的同社会相联系的文化意义。这是因为,即使一个词在各种语言中都具有相同的词汇意义,它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也不会完全相同,甚至会有很大差别。从这方面说,讲清一个词的文化意义有时是完全必要的。否则,即使留学生掌握了它的词汇意义,也难免在交际实践中出现失误。
2.2 表达系统中的文化因素
除了词汇系统之外,汉语的表达系统也有许多文化因素。这跟汉民族特定的风俗习惯、特定的社会心态以及特定的认识方式有密切的关系。以下就分别加以说明。
2.2.1 受特定风俗习惯制约的表达方式
见了熟人要打招呼,这是每个民族都有的交际习惯,但是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互不相同,打招呼的用语和方式也不尽相同。说到汉语的招呼用语,首先让人想到的21是“吃饭了吗?”和“到哪儿去?”这两句常用语。有的对外汉语教师对留学生解释说,这两句招呼语相当于英语中的“Howareyou! ”从语用功能上说,这样解释也未尝不可,但并不确切。因为“Howareyou”是比较固定的招呼用语,而“吃饭了吗”只是在吃饭前后使用,而“到哪儿去”也只限于在路上见面时使用。一般认为汉语中的这种打招呼方式来源于中国小农经济社会的交际习俗:当初一日三餐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大事,所以见面时先问对方是否吃过饭以示关心;又由于古时候人们交际范围有限,居住在同村的人都彼此熟悉,关系密切,个人的行动无须保密,所以在路上见了面就把询问对方的去向作为招呼用语,这样反而显得亲密。直到今天,人们仍然常常使用这类招呼语,但形式并不限于上述两句,而是依见面的时间与场合而定。如“上班去啊”,“回来了”,“买菜去了”,“接孩子去啊”等等。在这种情况下,真正起作用的是礼貌原则,亦即表示自己已经注意到对方并主动致意,具体的话怎么说倒是次要的。因此,对方在应答时也不需要对自己的吃饭与否和去什么地方等等向问话者作认真的说明。
在交际中尊敬对方和自我谦虚,是中国人交际习惯的又一重要特点。在言语表达上,提到对方时常常使用敬辞,说到自己时则往往使用谦词,时至今日,在一些高级知识分子中仍然保留着这种习惯,如称对方的父亲为“令尊”,母亲为“令堂”,儿子为“令郎”,女儿为“令爱”;询问对方姓名时用“高姓大名”或“您贵姓”,称对方的作品为“大作”,对方的意见为“尊意”,对方来自己这里为“光临”,对方问自己问题为“垂询”等等;另一方面,自己称自己的父亲则为“家父”,母亲为“家母”,妻子为“贱内”,儿子为“犬子”,女儿为“小女”;介绍自己的姓名时说“敝姓”,自己的作品为“拙作”,自己的意见为“鄙意”、“拙见”,去对方那里叫“拜访”,问对方问题称“请教”等等。诸如此类的敬辞和谦词,在古代汉语中十分丰富,现代汉语中虽有所减少,但有些仍在广泛使用。
中国人在交际中尊重对方和自我谦虚,还表现在以下的表达方式上。在工作中有了成绩或受到赞扬时,往往会说:“这都是领导支持和群众帮助的结果,至于我个人,做得还很不够,还要继续努力。”在公开场合发表看法后总少不了说点谦虚的话:“我的看法不一定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甚至在向对方送了厚礼时还一再表示:“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请收下吧!”假如没有这类表示,就会令人侧目。
尊重对方、自我谦虚的交际习惯,来源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它强调严格的伦理等级,要求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要尊重,就是在平辈、平级之间也要互相尊敬。反映在交际习惯上,就是大量使用敬词。至于大量使用谦词,则明显受到儒家“满招损,谦受益”观念的影响,它使得中国人对自己的价值判断通常以压低的形式出现。这样的价值观念也必然会在语言表达上反映出来。此外,语言禁忌和语言迷信之类,也都与风俗习惯有关。
2.2.2 受特定社会心态制约的表达方式
汉民族的社会心态有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这就是重和谐。早在《尚书·尧典》中就有这样的说法:“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孟子·公孙丑下》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庄子·山木》说:“一上一下,以和为贵,浮游乎万物之祖。”《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也说:“中和者,天地之大美也。”这些说法的核心就是和谐。两千多年来,这种追求和谐的观念形成了汉民族突出的社会文化心态,反映在语言上便是讲求和谐、对称、均衡的语言形式。例如讲究诗词的押韵合辄,对仗工稳等。现代汉语中的许多修辞手法,诸如两两相对的对偶,一贯而下的排比,一唱三叹的反复,首尾蝉联的顶真,回环往复的回文等等,也是在和谐平衡的社会文化心态和审美意识的影响下形成的。
众所周知,汉语的表达极重词序。以定语为例,不仅表示递加关系和交错关系的多项定语不能随意排列,而且表示并列关系的多项定语在多数情况下也不能随意排列。所谓并列词组也存在着类似情况。如“君臣”、“父子”、“夫妇”、“干群”、“官兵”、“公侯伯子男”、“天地”、“日月”、“胜负”、“贵贱”等词组,其词序都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变动或更改。为什么当初没有造出“臣君”、“子父”、“妇夫”、“地天”、“月日”这样的词组呢?也许有人会说,这是约定俗成的结果。但是这些并列词组的共同点已经透露了此中消息:它们都是把表示较高等级的词排在前面,而把表示较低等级事物的词放在后面,这几乎形成了一条规律。毫无疑问,这是中华民族讲究伦次、注重等级、重视尊卑有序、区别轻重上下的社会心态的体现。因此,认识社会心态对汉语表达方式的影响和制约,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汉语表达方式和汉语词汇的意义。
2.2.3 受特定的认识方式影响的语言习惯
对外界事物的感知与认识,也会受到民族思维方式和认识方式的影响。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古人“善于综合,短于分析”,即善于从整体上对事物作整体的、模糊的把握,而不善于分解事物并把握事物的局部和细部。中医、国画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与西医的细分细解、“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相比,中医总是把人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其医疗手段也是综合调理;国画也是注重神韵和神似,注意线条轮廓的美感,而不大注意描绘人物的骨骼、肤发、肌肉等细部,这跟西洋画也是鲜明的对照。受这种特定认识方式的影响,中国人的时空顺序也习惯于从大处着眼,从大到小,“纲举目张”。与此相反,西方人的思维习惯和认识方式则是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时空顺序也是从小到大。这种特定的认识方式对语言习惯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例如说到地点,汉语的顺序是:国——省——市——区——路——道——胡同——门牌号,而英语的顺序则恰恰与此相反。
如果从表达顺序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汉语是一种“临摹型”的语言,它的词序的先后忠实地反映着实际的时间顺序,即先发生的事件或先出现的事物在言语中先出现,后发生的后出现。如通常说:“我洗完澡,你再打电话来。”显然是“洗澡”在前,“打电话”在后,不能颠倒。但在英语里顺序却是可以颠倒的,这是因为,汉语的顺序与生活中的直接经验有关;英语的顺序则可以与事件发生的先后无关。
除了时间顺序之外,汉语的表达顺序,还有先原因(条件)、后结果这类的习惯。如“雨太大,不去了。”这里“雨太大”是原因,所以在前;“不去了”是结果,所以在后。当然,这类的语序是可以作变动处理的,如可以说成“之所以不去了,是因为雨太大”。不过这种说法毕竟不多见,只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而已,最常见的表达方式还是前者,因为前者才最接近中国人特定的认识方式。
总起来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表现在很多方面,上面只是从几个大的方面作一些列举和说明。至于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怎样向留学生介绍这些文化因素,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一门艺术。我们只有联系实际,不断探索,才能做到恰如其分,取得良好的效果。
复习要点
一、基本概念 语言 工具说 载体说 渠(广州人和香港人的理解)令尊令堂 令郎 令爱
二、思考问题
1.语言与文化的对应性与非对应性。
2.为什么说“工具说”与“载体说”不能完整地表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3.语言对文化有何影响?
4.文化对语言有何影响?
5.试举几例汉语中受特定地理环境制约的词。
6.试举几例汉语中受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制约的词。
7.试举几例汉语中受特定社会和经济制度制约的词。
8.试举几例汉语中受特定精神文化生活制约的词。
9.中国人受特定风俗习惯制约的表达方式主要有哪些?
10.中国人受特定社会心态制约的表达方式主要有哪些?
11.中国人受特定认识方式影响的语言习惯主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