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论语文教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课改和高考的“相生”与“相克”发表于上海《语文学习》2008年第1期,原题为《我对中小学课改的几点看法》。

课改目前还得在高考的框架下进行,在高考框架下课改能走多远,就尽量走多远。完全不考虑高考,甚至忌讳谈高考,是脱离国情、脱离实际,这样的课改恐怕很难成功。

靠拍脑袋来搞教育,非常危险。这方面已经有过太多的教训。


课改正在试行,取得一些成果,也碰到许多问题,大家议论纷纷。我下去听了一些课,接触到一线的实际,对课改有些想法,这里提出来和大家讨论。看法不见得都是对的,只是代表个人意见。我有一个基本态度,就是支持课改,给课改补台。我提出两个理念:一是中小学课改要“从长计议”;二是课改不能不正视高考问题,可以和高考“相生相克”,一起改进。下面我稍微展开一点来说。

首先,是“从长计议”。

对于课改,为什么要支持?因为从长远看,现有的人才培养方式的确存在许多问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最大的弊端是不讲差异,不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不重视因材施教,容易把所有的学生都变成同一个模子里的“标准件”,在这样的教育机器的加工下,创造力会衰退。所以从国家的未来着想,必须推进课程改革,不改是没有前途的。这方面已经有过许多论述,新课标的出台试验就是为此目的,这里就不展开说了。大家在改革问题上是有共识的。只要课改大方向正确,我们不要否定,要给课改补台。我们语文老师、还有很多语文专家,即使从自身工作需要讲,也要支持语文课改。不管课改现在有多难,碰到多少问题,我们要支持,在运行过程中来寻找出路,解决问题。中国的事情不好办,往往出台某种改革措施,当批评家的比建设者还要多,议论纷纷,议而不决,许多机会就失去了。我比较赞赏那种虽然有切实的批评,但更多有实践精神的改革者。这就是我说的“从长计议”,意思是眼光要放长远一些,要把课改作为一个必须长久持续推进的工作。

“从长计议”还有第二层意思,就是语文课改不能操之过急,不能搞颠覆式革命,不能离开国情,也不能丢弃以往的经验和好的传统。现在课改碰到阻力非常大,就跟国情有关。对于课改,各方面人的态度是不完全一样的。特别是家长,对课改的想法非常复杂。现在孩子功课太重,考试的紧箍咒摆脱不了,家长是希望改革的。但真的要实施课改了,又会有担心。许多父母对素质教育非常盼望,谁都希望孩子健全发展,但实际上他们又在不断给孩子增加负担,什么英语班、奥数班、作文班呀,还有音乐、美术、体育兴趣班,等等,都不敢落下,搞得孩子越来负担越重。我居住的北京海淀区有许多有名的中学,紧挨着这些中学都有各种补习学校,规定中学内部不能办班,家长和老师就让孩子去上这些私立的辅导班。其实家长们何尝愿意这样?他们是很无奈和无力的。当下的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单一标准下的淘汰教育,小学、中学乃至幼儿园,很大程度上都是瞄准将来的高考,于是大家都不得不朝着这个单一模式去培养孩子。你素质教育讲得再多,碰到高考这个实际,就虚化了,谁都不敢怠慢高考。

这只是问题的表面。如果从深层次看,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转型,由于市场化的影响以及社会层级利益的不均衡,造成了普遍的心理紧张,这种紧张现在就折射到教育方面来了。家长考虑的是孩子今后的出路问题,他们肯定把这放到第一位,所以即使承认课改必要,也总是担心会耽误孩子考试。这就是现实,是很无奈的民意呀。我们不能不正视这种民意。再说老师,他们对教育现状最了解了,对许多课改措施都心向往之,但会觉得“可爱而不可行”,因此在课改问题上也是走走看看,非常犹疑的。老师不可能脱离现实,要受体制上各种要求的制约,受高考指标的制约,他们也很无奈。现在课改为什么难?关键是高考与课改的关系不明确,还是两张皮,很多问题便由此发生。两张皮的问题不解决,课改很难顺利进行。

不过,话说回来,高考短期内不可能取消,高考的改革也是有限度的,是考试就难免有指挥棒的作用。怎么办?如果一定要等到高考取消或者彻底改进,才来课改,那也是不实际的,而且又晚了,等于束手待毙。看来还是要有点调和,课改不能完全不考虑高考,一定要有高考的逐步改革来配套,来推进。或者说得更明白一点,我们是在高考仍然存在的前提下来进行课改的。当然,这不等于无所作为。课改还是要有些理想主义,有些冲击力度,要不断突破应试教育框架,以此促成高考改革。在一段时间内集中解决课改面临的一些问题,也是必要的,但要有心理准备,课改是长期的、渐进的,不可能是突变的、彻底革命的或者运动式的。“从长计议”就包含这个意思。

现在义务教育的课改已经走了六年多,高中课改也试验三四年了。情况怎么样?我到基层作了一些调查,发现情况比较复杂。但总的看,成绩应当肯定。我说过这样的观点:课改起码激活了问题,有些问题本来就存在,课改把它激活了,突出了,使得全社会都来重视、思考和讨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有利于社会的重视和投入。

不过,现在的问题还可能有另一面,就是拍脑袋,把课改当做一场运动来搞,根本听不进下边真实的声音。靠拍脑袋来搞教育,非常危险。这方面已经有过太多的教训。我不赞成那种从上到下、过分激烈的改革。上面发指示,把老师培训一下,就开始施行,一刀切,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在确定课改大的方向前提下,一个地区一所学校具体怎么改,应当容许选择和试验,不一定齐头并进。课改当然要有些刚性的要求,比如要让学生有些选择性,要开设一些选修课,等等,但又要有一定的策略和方式,有些柔性,不能一个模式硬性推进。改革有时还要有一些必要的妥协,要考虑改革成本。如果是拍脑袋搞运动式改革,下面就可能做表面文章,阳奉阴违,结果走过场,浪费人力、物力、精力。总之,对课改一是要改革,二是实事求是,稳妥一些,协调好各方面的矛盾,一步一步,一寸一寸地往前推进。中国那么大,学校类型多样,改革也应当有不同的办法与选择,有长远的打算。

第二,课改的基本理念上能达成共识就不错了,不要纠缠概念,不要太多争论。

就拿语文来说,现在对语文新课标就有各种议论,批评的意见非常多,有的话说得很难听,几乎就是全盘否定。对此我们要有主心骨,有基本判断。新课标的目标就是要改革那些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弊病,要超越应试教育框架,毫无疑问这是一种进步,应当充分肯定。我们可以也应该在这基本点上寻求共识。语文新课标出炉是很艰难的,搞新课标的那些专家,真是左右为难,领导有要求,改革有期盼,真正要改了,群众又有意见,他们就很尴尬地被夹在中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标已经试验了六七年,现在要修订,当然要听意见,要作大量调查。但我认为精力不要放在无休止的争论上面,特别是不必纠缠某些概念。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好的,有些理想化,也不要否定它,我们的任务就是不断完善它。有些概念可能不够准确,或者过于笼统,修改就是了,不必纠缠争论。什么语文课程性质人文性、工具性等等,不必争来争去,要争就让专家去争论好了,一线的老师和语文工作者不必舍本逐末,把精力花费在概念上。用人文性加工具性来界定语文的内核,可能不够准确。但现在格外强调人文性,更注重人格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它的道理,就是对应试教育的超越嘛。所谓工具性与人文性其实很难分开,应当是很自然融合一块的。千万不能理解为课改就是突出人文性,相对淡化工具性。现在因为争论太多,概念纠缠混乱,使一些基层学校老师有点六神无主,以为课改是彻底变革,事实上又难于做到。还有些老师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生怕没有人文性,这是很滑稽的,人文的东西是自然生成的,甚至不必去强调,它会在里面自然生成,刻意突出,就容易成为表演了。

还有学习主动性与个性化学习等概念,基本指向大家都是认可的,但争论来争论去,可能反而糊涂了。要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办法是各式各样的,如果你的学生原来对语文学习没有多少兴趣,现在想办法使学生的兴趣增加了,我看这就是改革。但也不要处处去迎合学生的兴趣。你要求一百个孩子,有八十个对语文都有兴趣,这是理想状态;能够有五六十个孩子有兴趣,就很不错了。我讲不要纠缠概念,是希望消除改革中过分的紧张感和形式主义,那种过分紧张,过分强调人文化、文学化,会走极端,一个倾向掩盖另一个倾向。

大家对课改提出许多意见,有很多担忧,前面说了,要从长计议,一步一步来改。但我同时又看到目前课改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还没有真正推开,表面文章很多,实际上还是老一套。义务教育阶段课改好一点,到了高中问题就比较多。攻坚战在高中。特别是许多比较有实力的高中,自有它的一套“对策”,它关心的仍然是高考,课改嘛,还在观望、对付。而那些实力较差的学校,西部和农村地区教学条件不好的学校,课改之后有些乱,有些邯郸学步,无所适从。这几种不同情况都应当引起注意。

还有,我更担心的是有些学校推行课改之后,很少讲“双基”了。现在大家换成讲“素养”较多,不太讲教学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了。其实两者并不对立,应该统一,防止轻视知识的倾向。教学中该抠的知识还是应该抠,该训练的应该训练。比如语文的读写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的培养,实践性很强,一定要训练,反复训练。训练过程要尽量快乐,但又不一定都是快乐的,也不一定都是个性化的。总之,“双基”问题还不过时,还是要强调。

不能有误解,认为语文新课标不重视知识,它还是有强调的,只不过表述上可能有些问题。不要造成一种印象,认为课改从此不谈训练了。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一样,小学、中学教学的核心任务是知识的传授。知识的积累对学生阶段性的成长很重要,在学校特定的情况下,讲授和训练的方法是很必要的,讲训练,与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不应该是对立的。知识传授本身没有问题,甚至“灌输”也不见得是贬义词。灌输的办法在某些教学环节还是必要的。其实一个有水平的老师,即使是“满堂灌”也可以“灌”得很活跃,他一边灌学生一边动脑,这也是互动。不要把问题绝对化。

最后,再谈谈高考问题,其实前面已经提到,大家有兴趣,这里不妨再讨论讨论。高中课改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如何正视高考,课改应当是和高考“相生相克”,一起改进。“相生”就是共存,“相克”就是互相有矛盾,又互相促进改革。为何要“相生”呢?说到底,课改目前还得在高考的框架下进行,不能过分理想化,以为可以和高考对立起来,独立推进。在高考框架下课改能走多远,就尽量走多远。完全不考虑高考,甚至忌讳谈高考,这样的课改是脱离国情、脱离实际,不会成功的。家长和老师也不会听你这一套。所以课改怎么面对高考,和高考“共存”相生,又不被高考拖着走,恐怕要调整思路,想想办法。我估计十年以内高考很难取消,十年以后会不会取消?不是我们要考虑的事。高考当然要改革,事实上这几年已经做了一点改革,但它既然是考试,就有基本要求,具体到教学环节,就需要高度重视,所以课改必须面对,但又要保持一定距离。这里的平衡需要水平。这是个现实问题、核心问题,是改革的瓶颈。也不能简单认为面对高考,就是站在课改的对立面。这种思路恐怕也有问题。我们要帮助学生学得好,学得活,考得好,这无可非议。有些省市课改推开了,新的教材变化很大,而配合新教材的高考大纲又迟迟不出来。第一批高中课改推开之后,几乎到高考前一年才出来,这样教师心里没有底,只好把新教材新增加的内容,包括某些选修课内容,全部划为高考内容,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生负担,适得其反了。所以,高考对于课改仍然会起关键的作用,要逐步减少这种“指挥棒”作用,也要高考改革配套,具体来说,先让配套的高考大纲尽快出台,和整个新教材配套的考试评价体系,也要尽快出来。总之,课改将是非常艰难的漫长的过程,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这件事急不得,但有些具体措施应当做得细一点,设身处地为一线着想。我们希望课改和高考能谋求一些共存,“相生”又“相克”。课改肯定也能一步步“迫使”高考以及大学招生模式的改革。要看到大学选拔人才的方式正在变化,自主招生还会扩大。自主招生最适合那种知识面比较宽、头脑比较灵活、整体素质比较好的学生,再用老的教学办法肯定学生是考不上的。从这意义上来说,我们也要支持课改,让我们的学生更灵活、更主动地学习。

总之,希望大家对课改有信心,对语文工作有信心。改革是渐进的,是往更好方向发展,不等于颠覆过去。不要把以往中小学语文教育说得那么差劲,我们语文工作者和中小学老师也不要把自己搞得灰头土脸,没有什么成就感。其实以往中国语文教育的成绩巨大,现在文盲大大减少,“普九”之后,一般农村出来打工的青年都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我所在的社区就有许多开电梯的女孩子,都是农村出来的初中毕业生,他们大都能看《读者》、《小说月报》等等,这难道不是语文教育的巨大成绩?社会对语文课程改革格外关注,人人可以插嘴批评,这是语文的特点,也是语文课改的难处。现在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人文精神滑坡,不能简单归咎于教育,更不能归咎于语文没有教好。那种语文教学“失败论”,是不负责任的说法。语文主要解决语言文字能力培养,它是人文学科,部分担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但它毕竟也是一门学科,没有那么大的功能。我们要推进课改,必须有自信,不是越改越没有成就感。

本来还准备讨论一下课堂教学、写作教学以及选修课的问题,由于时间关系,就不讲了。最后需要说明,我现在虽然参与了新课标的修订工作,但以上讲的仅是个人意见,不能代表其他人,只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