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中原丘陵坡地的半地穴“大房子”

在黄河流域中上游,裴李岗文化距今约9000~7000年,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河南龙山文化距今约5000~4000年。

窑洞和竖穴一度解决了迁居到低地后的初始居住问题,但其阴暗潮湿,不利于人类的健康,因而随着构筑屋顶技术的提高,半地穴式房屋很快出现并流行。在考古现场,这种房址的顶部结构荡然无存,但在陕西户县、武功县等地发现的陶屋,正是先前房屋的模型。户县出土的红陶屋无窗,门开在中腰部,顶部似为茅草覆盖的攒尖式。根据门所设的位置,这种陶屋显然是在模仿半地穴式房屋。

在河南新郑唐户遗址(图3-12),发现裴李岗文化的半地穴式房址20座,其中面积最小的10平方米,最大的近60平方米;房址地面最浅的低下20~30厘米,最深的低下50~60厘米;平面呈椭圆形、不规则形和圆角长方形;房址以单间式为主,共17座;多间式3座,均为双间,中间有通道,考古人员推测应是多次扩建而成;房内居住地面和墙壁均经过处理,周围圆形或椭圆形柱洞,当为泥墙中的木骨遗存。

图3-12 河南新郑唐户遗址

在河南密县莪沟北岗遗址,裴李岗文化聚落的规模较小,其地位于群山环抱中的二水交汇处,洧水在其南、绥水在其北。聚落面积约8000平方米,在其中部,有6座半地穴式房址,其中5座平面为圆形,只有1座近似方形;面积多小于10平方米,最大的仅11平方米。遗址规模之小、房址数量之少以及“大房子”的缺位,表明这是一个非中心的次要聚落。

分析裴李岗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可以看出半地穴式房址的三大特点:1.生活面由深而浅,坑壁之上的墙体采用木骨架扎结枝条再涂泥的做法(木骨泥墙),地面上以屋顶覆盖;2.多数平面保持圆形或椭圆形,但少数平面随着生活面的上升而接近矩形;3.出现面积的大小差异,小的不足10平方米,大的50多平方米。在仰韶文化早期的典型遗址中,这些特点继续发展:1.早期以半地穴式为主,后期生活面上升到地面后,墙体仍旧采用木骨泥墙,较大的房址内部出现支撑屋顶的木柱;2.较小平面中开始出现矩形,而“大房子”平面皆为矩形;3.聚落以一座或几座面积更大的矩形“大房子”为中心,形成有序的组合。从地穴到半地穴再到地面建筑的演变,离不开结构技术的进步;从圆形穴居到长方形“大房子”的转换,则于技术进步之外,更生动折射出领袖人物对于威仪形态的追求。

地面式的房址亦即今天常见的建筑形式,它最初出现于仰韶文化早期。值得注意的是,房址平面从圆形向方形的演变,是因应生活面从地下向地面上升而产生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屋架和顶盖方面的结构需求。对于竖穴而言,圆形显然是最坚固最省力的选择。现代建筑中圆形平面亦不少见,但主要出于造型或功能方面的特殊考虑,不可等而视之。新石器中期距今9000~7000年的房址平面,绝大多数都是圆形或近圆形的。大体上可以认为,半地穴式和地面式房址的圆形平面是延续竖穴式要素的结果。同时期用于贮藏的窖穴皆为圆形,正是先前房址的余绪。

仰韶文化早中期的半坡遗址在西安十余里外的半坡村,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母系氏族聚落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遗址西临浐河,东南依白鹿原,呈不规则的圆形,周围有防护的壕沟。已发掘圆角方形和长方形房址15座,大多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址31座,直径4~6米,分为地面和半地穴式两种;各种房址皆为单间,房子门大多朝南或西南;位于中央的是一座面积达160平方米的“大房子”,其周围分布着30~40平方米的中型房址和12~20平方米的小房址;房址有序的布局和面积的大小,说明人们过着一种有组织有规划的定居生活。

临潼姜寨遗址位于西安临潼城北临河东岸二级阶地上(图3-13),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遗存以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为主,聚落的居住区平面略呈椭圆形,一面临河,三面环绕以人工挖掘的壕沟,面积近1.9万平方米。房址共120多座,皆为单室,平面为圆形和方形,圆形皆为地穴式,方形则分半地穴式和地面二种。同期房址近70座,分5组呈环形分布,每组中有方形“大房子”、方形中型房址、圆形或方形小型房址共10多座组成,门都朝向中央广场,形成围绕中心的分组环列式布局。小型房址面积多在10平方米左右,大型房址面积多在50平方米以上,最大一座达128平方米。与半坡遗址单一中心的布局不同的是,姜寨遗址呈多中心布局。

图3-13 临潼姜寨遗址复原图

仰韶文化中期以庙底沟类型为代表,主要分布于河南、陕西、山西三省,范围较大。就聚落遗址而言,庙底沟类型的面积比半坡类型遗址明显扩大,甚至超过数倍。在河南陕州古城南距今5910年的庙底沟遗址,发现方形半地穴式的房址3座,室内有一圆形火塘,四周为木骨泥墙;在其上层的龙山文化时期遗址中,房址为圆形半地穴式。

庙底沟类型晚期演变为西王村类型,聚落遗址的面积比庙底沟类型的又有所缩小。西王村类型以山西芮城西王村遗址的上层为代表,主要分布于关中渭水流域、陕北、晋南和豫西;其地面上的木构房址较多,面积较大,多间式房址增多,并出现“前堂后室”的布局,营造技术有显著提高。

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秦安县东,从距今7800前延续到距今4800年前,大致可分为五期: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和常山下层文化。遗址在清水河与阎家沟交汇处,南依山丘,北傍河川,其中甲址分布在河南岸的台地上,乙址分布在南面山坡上。甲址以半坡类型晚期遗存为主,为保存较好的一处聚落。共发现240座以上房子,多属方形或长方形半地穴式建筑,基本都背对壕沟,门向中心广场。从已发掘的房址来看,早期多以半地穴式、圆形为主,直径2~3米,室内有火塘。中期除了半地穴式外,出现了平地起建的房址,面积增大,地面用料礓石涂抹。晚期房址以平地起建为主,又高又大。

大地湾遗址中距今约5000年的“大房子”F901(图3-14),是一座复合式建筑,坐东北朝西南。主室正面宽9间,轴线明确,左右侧室及后室三面围护,烘托出非同平常的庄严气势。主室平面明显地前阔后窄呈梯形,面积达131平方米;火塘居室内正中,直径达2.6米;室内两柱直径达50厘米,推测高在5米上下;地面由料礓石和砂石混合筑成,表层平整光亮,硬度与今100号水泥相同;正门有门兜,当出于御寒考虑;门前有无围墙的柱厅,宽6柱5间,与主室呼应;全部木柱表面敷草泥和料礓石,柱底垫以青石,当为防火和防腐之计。在新石器晚期,单体建筑的面积如此之大,规划设计如此之精,都令人惊讶。这样建筑的功能绝非一般,它只能为部落中的大酋长或大祭司所用(图3-15)。

图3-14 大地湾F901平面

图3-15 大地湾F901房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