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防洪的圩垸和御敌的城堡
在新石器早期的长江中游低湿地区,为了预防不期而至的洪水和猛兽,人们必须在聚落和农田四周围以壕沟与堤坝。这一系统今天在长江中游曰“垸”,下游曰“圩”。在湖南澧县距今约8000年彭头山文化时期的八十挡遗址,南北长210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三面筑有环壕与围墙;其原始地貌为缓坡形岗地,高出周围地面仅1~2米,东面为湖沼,另三面为河沟环绕;这种地貌决定了壕沟和土墙的用途主要是为了预防水患;八十挡遗址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墙、壕相伴型聚落遗址,对研究中国聚落及古城的起源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距今约6500年的澧县城头山,发现了大溪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时期的古城址,这一处环壕古城历经屈家岭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时期才被废弃;其平面略呈圆形,城墙外圆直径340米,内圆直径325米,围绕城墙的壕沟宽达30~50米。
在温柔保守的母系社会,洪水猛兽侵袭的危害性可能大大超过外敌的劫掠;在强横进取的父系社会,势态则可能完全相反。到距今约4600~5000年的屈家岭文化时期,在与中原部落的激烈冲突之后,防御性的古城在两湖平原大量出现。大约就在这一时期,壕沟与堤坝的地位发生颠倒,堤坝亦即后来的墙垣已经成为聚落防御的主要设施,壕沟的主要功能则在于提供筑墙用土。在湖北石首发现的走马岭城址,推测筑于屈家岭文化早期,弃于晚期;平面不太规则,东西约370米,南北约300米,堆筑的城墙宽20多米,残高5米,墙外环壕。在湖北荆州马山镇,发现屈家岭文化时期的阴湘城,遗址是一高出地面4~5米的土台,平面为近乎圆形,东西最长处580米,南北残长约350米,北部被河流冲坏,东、南、西三面城墙保存较好,现存宽度为10~25米,高8米,城外有濠,壕宽30~40米。
在新石器时期的西辽河流域,到处也都有环壕聚落的身影,但与长江中游不同的是,由于聚落通常位于高岗之上,所以其环壕的功能主要在于御敌而非防洪。从兴隆洼文化开始,红山文化(公元前4700—前3000年)和夏家店下层文化(公元前2000—前1000年)继之,共三个阶段。它们先后由西向东延展,一直分布到下辽河、嫩江中下游、吉林中部和东部。在大凌河支流的牤牛河上源,距今约8000年的兴隆洼环壕聚落遗址位于一处地表较平缓相对高差约20米的岗阜上,其平面略呈椭圆形,长径183米,短径166米,现状壕宽约2米,深0.55~1米。在敖汉旗西台牤牛河北岸高出今河床约20米的红山文化环壕聚落遗址,被大沟分割为东南、西北两部分,规模较大的东南部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长边约210米,短边约158米,周长约600米;西北部面积仅为东南部的三分之一,亦为长方形。在夏家店下层文化期,环壕聚落遗址多位于台地或较平缓的山岗上,一般面积较大;如赤峰大山前遗址,位于半支箭河及其支流汇合的河床台地上,三面临河,北部与坡岗相连处有一道人工挖掘的西南—东北向的壕沟;壕沟宽约20米,内侧有保存较好的土墙,墙底宽10米,残高不足2米,内外均为斜坡状;墙体直接堆筑于生土之上,外缘与壕沟南壁连为一体,且墙与壕的走向一致,据此判断墙体因挖壕掘土而产生。
在新石器时期的黄河下游,环壕聚落的出现也很早。在山东章丘距今约8000年后李文化的小荆山环壕聚落遗址,地处鲁北平原与鲁中山区的交接地带,平面呈圆角三角形,北段长280米,东南段长430米,西段长420米,周边长约1130米;壕沟东半部为人工开挖而成,西半部利用了天然冲沟,由此造成北段及东南段的东部壕沟较窄,宽4米~6米,深2.3米~3.6米,西段及东南段的西部壕沟较宽达9米~40米。在皖北蒙城许町镇尉迟寺大汶口文化的环壕聚落遗址,平面略呈圆形,南北230米、东西220米,壕沟宽25~28米、深4.5米。在胶东招远老店龙山文化的环壕聚落遗址,平面略呈方形,东临诸流河,北、南、西三面有环壕,壕沟上口宽7.5米~8米,深3.5米~4米;保存较好的西壕沟长276.46米,北壕沟残长219.92米,南壕沟残长不到20米。
在距今约7000~5000年仰韶文化的黄河中上游,已发现聚落遗址1000多处,它们多选在河岸台地,特别是两河交汇处;平面大都略呈圆形,壕沟环绕四周。如在西安东郊滻河东岸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遗址,聚落平面为南北稍长、东西略短的不规则椭圆形,周围有一条人工挖掘的宽6~8米,深5~6米的大壕沟围绕,中间又有一条宽2米、深1.5米的小沟将居住区分为两片,形成相互关联的两组布局。在渭、临两河交汇处的临潼姜寨遗址,平面呈东西长、南北阔的椭圆形,面积约18000平方米;东北和东南两面则为人工壕沟,上宽约3米,下深约2米。
在距今约4970~5450年的郑州西山古城,城墙外面有两道壕沟环绕,从而形成了三重防御体系;城墙的建造技术相当先进,采用了挖槽、版筑和夯打等多种方法;墙体上下的收分很小,能够有效地防止外敌攀援;平面略呈圆形,最大径约180米,面积约3.45万平方米;城址位于枯河北岸二级阶地的南缘,在西北丘陵与东南平原的交点之上,显然具有军事上易守难攻的优点;此城兼具防御洪水的功能,城门两座分别设于地势较高的城西和城北,而不在地势较低的城东或城南,就是一个明确的标志;从西门北侧城垣上发现的基槽和柱洞推测,这里可能有望楼一类的建筑。西山古城大约是黄帝时代的产物,作为有效防御外敌的城堡,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实例。
仰韶中晚期带有防御性城墙的城市,是人类文明里程碑式的标志之一。城墙、环壕及其制度的完善,是中国青铜文明最辉煌的成果。它们最早在中原出现并迅速发展,反映了那个时代那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剧变。一般认为,城市起源于生活资料长期过剩后的财富集中,是劳力和劳心两大阶级分化的结果。在城市里,居住着与农业脱离的手工匠人、从事产品交换的商人以及从事管理的上层社会。为了保护生命财产而建造防御功能良好的城墙,在以后的数千年里,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影响极大的要素。《墨子·七患》记载:“城者,所以自守也。”《孟子·公孙丑下》云:“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吴越春秋》云:“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