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心理学的一般知识
[课堂笔记] 心理是人和动物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称,发生在物质世界发展的最高阶段,即人和动物出现的阶段。在人类存在的初期,在人认识周围世界和自己本身的能力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诸如死亡、梦境、意识的暂时丧失等莫名其妙的、难于理解的现象,在认识和解释这些心理现象的活动中,逐渐产生了一门新的科学——心理学。那么这究竟是怎样一个过程呢?这一节我们就顺着心理和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对心理学的知识来做简单了解。
一、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一)心理的产生及实质
人的心理的产生及实质,历来是人们探究和争论的一个原则问题,存在着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种根本对立、互相排斥的观点。
唯心主义者们或者虚构出某种脱离物质及人的肉体的“自我”,并将其看作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源,或者虚构出一个“万物创造者”。比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认为,灵魂不死而独立于肉体之外,人有植物、动物的灵魂和理性灵魂,这些灵魂分别主管和支配人的身体、智力和道德,并使之发育、发展并得到完善。我国古人也提出过相似的观点,朱熹说:“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王阳明也提出过:“天下无心外之物……天下万物皆在吾心之中。”总之,在唯心主义者看来,心理是不依赖于周围现实世界而独立存在的东西,是先于物质的第一性。
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物质世界是永恒的第一性存在,唯心主义心理学对灵魂不依赖于脑、神经系统的活动而独立存在的认识是站不住脚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出现,才给了心理现象的产生、发展以正确的和真正科学的解释。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是在实践中大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这一论断,既克服了唯心主义心理观的主观性,又避免了机械唯物主义心理观的片面性和表面性,是对人的心理实质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是关于心理起源和它的本质的真正科学的学说。
唯物主义心理学说有以下这样一些观点。
1.心理是人脑的一种机能
这个结论的产生也有一定的过程,朴素的唯物主义者在认识到心理是人体的一种机能的初期,由于认识水平有限,不能正确地理解和解释一些诸如喜怒哀乐、回忆、梦、恐惧等特殊现象,不能揭示它们的本质和发生的原因,于是把这些现象看作是一个特殊的实体——灵魂的表现。
古希腊时期的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在把灵魂看作生命存在形式的同时,认为心脏是心理产生的器官。我国古代也有这种看法。学者孟轲认为“心之官则思”,荀子认为“心卧则梦”,我国很多描述心理现象的字也和“心”字有关,如“思”、“想”、“意”、“思”等等。
到了19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科学的方法鉴定出人脑是人的心理器官。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人的临床观察证实,在脑受到某种损伤的条件下,总是不可避免地发生心理的变化。这就表明,心理与脑的活动密不可分,人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和物质基础,只是说人脑具备了产生心理的生物前提和可能性,还需要通过人的客观实践,才能产生思想反映。人脑好比是“土壤”,客观现实好比“种子”,如果没有种子,多么肥沃的土壤也是不能自己生根发芽的。人脑反映客观现实有两个特点。一是反映的客观性。即心理是物质世界的真实再现。物质世界中存在什么,头脑就反映什么,物质世界的事物是什么样子,头脑中反映的事物也是什么样子。人脑反映出来的结果与客观现实基本类似。这些反映本身和外在表现都是客观的。二是反映具有主观性。人脑反映现实由一定主体进行,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人在反映活动中能够介入自身的需要、态度和情感、认识水平、个性特征、心理状态等等,在反映过程中表现出鲜明的个人色彩,这也保证了人的心理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保证了人在反映现实世界的过程中对自身心理的调控。
3.心理是在实践中发生和发展的
人的心理是随着人类的实践而产生、发展的。正是在人的实践中,人们发现了种种的精神现象,也正是为了研究心理现象,以便在学习、劳动、创造时得到应用,使心理学不断发展,渗透到了医学、艺术、军事、体育各个方面。客观现实包括日月星辰、陆地海洋、风霜雨雪等自然现象,工厂、学校、建筑等人造的物质现象以及人际关系、社会风尚等社会环境。大脑与客观现实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发生了联系,实现了对现实的反映。由于实践的多样性,也使人们的心理特征各有不同。同时,人又是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并不断地调控着自己的心理,使它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
(二)产生心理现象的生理基础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通过复杂的神经活动实现的。因此,要了解人的心理,还需要了解其产生的生理机制。心理现象产生的生理机制也有它自身的工作特点与工作系统。
1.大脑的反射活动
人的一切心理现象都是在大脑反映周围世界的活动过程中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说高级神经活动是心理的生理基础,要理解心理的各种表现,就必须首先熟悉机体借助于神经系统同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反射。
反射是机体对刺激的应答行动。机体的反射行动可能在外部的或内部的刺激影响下产生。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切心理现象按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反射。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反射的概念。反射,指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最初提出反射概念的是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笛卡尔在观察中得知:公园的雕像在没有自主动作的情况下可以由机械的操作引起运动,在个体方面没有自觉意向的场合下,也常常能产生身体的运动。以此类比,他提出反射是一种不受运动的意志所控制或决定的运动,动物的全部活动和人的一部分活动都是反射。19世纪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发展了笛卡尔的反射概念,将条件反射机制分作三个部分:感受的、中枢的和运动的。首先,外界刺激物通过感觉器官的作用引起神经兴奋;其次,兴奋沿着感受神经传递到中枢神经,神经活动以及神经过程同时发生心理活动,最后兴奋再传递到运动神经,并由传出神经传出,走向效应器官,引起反应器官产生对刺激的反应。这个过程,从刺激到反应通常经过感受器、传入神经、反映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并呈弧形,称作反射弧。
心理现象就产生于刺激和反应之间脑神经运动的生理过程中。比如,导演要求剧务人员把一箱道具抬到车上,剧务应到:“没问题!”在这里,导演的要求是一个“刺激”,剧务的回答是“反应”,剧务的感官接受这个“刺激”,脑内发生了神经活动,这是生理现象。相应的,剧务同时也发生了按导演的要求进行问题的“思考”,并形成要回答“没问题”的“愿望”,这种现象就是心理。心理活动支配和调节人的行为,而人的行为又直接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所以出现反射的终端部分。当然,心理活动到这个终端也并不意味着截止,通常还有一个“反馈”的过程,活动又作为刺激引起神经过程返回到中枢。如上面的例子里,在接受了导演的任务后,这个剧务脑内的反射活动并没有结束,他还期待得到导演的反馈,比如说句谢谢或者有其他表示,自己再做出相应的反应。反馈活动的进行,使人不断修正和调节自己的心理,使有机体能主动控制自己的活动。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继承和发展了谢切诺夫关于心理反射的思想。在专攻大脑高级神经中枢的研究上,他利用了条件反射,即经典性条件反射。巴甫洛夫提出反射有两种: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他用简单的实验解释了这两种反射。在给狗吃面包之前,巴甫洛夫先把手中的这块面包给狗看。狗一看见面包,便开始及时分泌唾液。把面包放进狗嘴里,狗分泌唾液的反应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天生的反射性反应——狗发生这种反射不需要学习或训练,巴甫洛夫称它为“非条件反射”。然而,一见到食物就分泌唾液则不是反射性反应,而是一种必须经过学习的反应,在看到食物与紧接着吃这种食物之间形成的联系是有条件的,所以他称这个反应为“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有、自然产生的反射。它的反射弧生来就已经形成了较固定的联系。比如将奶头放在初生婴儿的嘴里,他就吮吸;人抬头看到强烈的日光就会闭眼,碰到冰凉或者滚烫的东西就会缩回手,这都属于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有机体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学习才逐渐形成的。它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曾经的刺激与现在的刺激物在大脑皮层上形成暂时的神经联系,并在巩固的基础上形成条件反射。如自习课上听到下课铃,大部分同学就开始往外走,就是由于过去生活中多次重复,因此,当听到“铃声”的信号便想到了“下课”,从而引起了下课走出教室活动的反应,这便是条件反射的作用。
心理活动的产生方式是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的有机统一,反射理论可以引入到创造性地学习或者工作当中,运用条件反射规律对行为进行控制,学习某种技能,以提高工作效率,这在实际生活中有着重大的意义。
2.大脑神经过程的动力
大脑的神经过程需要一定的动力,如同一辆汽车在道路上行驶需要的动力一样,汽车的行驶过程中,需要燃油添加动力,也需要刹车制动,同样的道理,大脑神经的运动也有一定的规律,这就是兴奋和抑制这两个神经运动的基本过程,就如同驾驶汽车时的加油门和踩刹车。
兴奋即神经细胞或细胞群在刺激影响下所产生的活动状态,它能引起或增强有关大脑皮层部分和相应器官的活动。比如,戏曲演员从幕后进入台上亮相的时候,由于大脑皮层的运动神经中枢发生兴奋,才能由静止状态进入运动状态。
与之相反,抑制则能停止或减弱有关的大脑皮层部分和相应器官的活动。如晚上睡觉时,由于大脑皮层的运动神经中枢产生抑制,所以人们就会安静的进入梦乡。兴奋和抑制是紧密联系和经常发生相互作用的。这种相互作用服从于两个基本规律:扩散和集中的规律和相互诱导的规律。
在各种刺激物的影响下,大脑皮层产生的兴奋与抑制状态,不是在一个位置上停滞不动,而是存在着兴奋的扩散和集中。兴奋扩散能将大脑的各部分密切联系起来工作,所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正是通过各种感官兴奋的扩散与集中行动观察到信息,再加以统一的分析整合,才形成大脑皮层兴奋扩散与集中的表现。
大脑神经活动的另外一条重要规律是相互诱导规律,即扩散和集中的相互诱导。兴奋和抑制能彼此相互引起或加强,这就叫做相互诱导。学生上课注意听讲,听得入了迷,这时大脑皮层和这方面知识的有关部位就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窗外有什么动静也就听不到了,就是说倾听外界声响的部位得到了抑制。反之,如果学生不注意听讲,那么窗外有什么动静,他就会听得清清楚楚,兴奋和抑制的不同部位就颠倒了过来,这两个状态进行了相互转化。
明确心理的特征、心理现象产生的生理机制是心理学的基本任务。研究这些问题,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的心理的实质,而且有助于人们依据心理的发展规律,掌握和控制自己的心理,引导它向更积极更有创造性的方向发展。既然谈到心理的发展,我们再来了解一下人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因素。
(三)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成年人的各种行为模式并不是从一生下来就存在的,生理的成熟和不断的学习,才能使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得到发展。我们侧重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人的心理发展,可以发现心理发展的过程有如下一些特点。
首先是它的持续性。从哺乳时期的低级心理机能,逐步达到青年阶段甚至以后的高级心理机能,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第二是它的顺序性。由低级心理机能到高级心理机能,这个发展顺序无法颠倒。第三是它的阶段性。人的心理发展客观存在着几个不同的阶段,从婴儿到老年,每一个发展阶段与人的年龄相联系,有其不同的规律,同时又存在有规律性的自然过渡。最后是它的差异性。人的心理发展虽然具有一般共性的规律,但是不同的年龄阶段和不同人心理发展的速度、水平都有其特殊性,也就是人自身,人与他人心理发展的差异性。
同时,人的心理发展还有其他一些影响因素,比如心理发展遗传素质,决定了人的主要形态特征以及机体内外器官的组织结构与机能,如果遗传素质中出现异常,个体的心理发展就会受影响,甚至造成心理缺陷;比如家庭、工作单位、学校、社会等客观环境对个人心理发展的影响,对人心理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再比如教育的影响,由于教育发生在人一生中心理发展最迅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人积极自觉,目的明确,所以成为对人的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的一个因素;最后,生理条件、环境和教育虽然影响了人的心理发展,但他们并不能起到决定作用,外部条件对人的影响是通过主体的主观能动来实现的。由于人的心理发展中出现了种种矛盾,外界又存在各种影响因素,人在实践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并积极和能动地反映与作用于客观现实,通过主观努力消除消极影响,利用积极影响,解决心理发展中的矛盾,才是人的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产生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形成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心理学”一词源于希腊文psyche和logos,原意为灵魂、心灵或者知识、研究,可见心理学在起源上,属于哲学的范围。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是最早记述心理活动的著作。1590年,出现了第一篇以《心理学》为题的论文,产生了这一科学的名称。17—18世纪,以笛卡尔、洛克、莱布尼兹为代表的哲学家们奠定了理解心理现象的方法论前提,对于心理学作为独立的知识领域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1860年,德国哲学家、物理学家费希纳发表了《心理物理学纲要》一书,1862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威廉·冯特出版了《感官知觉学说的贡献》,这两部书为实验的科学心理学奠定了基础。1874年,冯特发表了《生理心理学原理》开始系统的来研究人的感知、体验、意志、灵感等等现象,1879年他又在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摆脱了哲学的纯思辨性质,开始了它真正的历史,“科学心理学”正式出现。冯特也因此奠定了在现代心理学中的地位,被后人称为“心理学独立的旗手”、“实验心理学之父”、“历史上第一位心理学家”。
(二)心理学的众多分支
当代心理科学的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实践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心理科学的发展极为迅速,出现了众多的心理学派和分支。
科学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它不断发展的历史当中,出现了各种学派,我们选择几种主要的学派来做一简单介绍。因为在许多专门领域的心理研究中,总会依据各种不同学派的心理理论来进行生发,所以简单介绍一下这些分支,到后面研究艺术心理、表演心理时涉及相关知识,也就能有助于我们更好的领会。同时,各个学派许多代表人物的观点也能够被引证到研究当中,熟悉了这些人物和他们的派别,也能够让我们对他们的这些观点更好的理解。
1.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行为主义学派以美国的华生、桑代克、斯金纳、赫尔、托尔曼等人为代表。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著作,把心理学看做是关于行为的科学,美国的另外一位研究者桑代克也揭示了一些基本的行为原则,在行为主义主义中影响深远。行为主义提出了“刺激—反应”的公式,来对行为作单义性解释。
2.精神分析心理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由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奠基之作是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这一学派强调“潜意识”的理论和“人格三分法”,将人的心理分为潜意识、潜意识和意识三种领域,认为人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种人格。
3.格式塔心理学派
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诞生于1912年,由韦特墨、卡夫卡、柯勒、勒温等人创立,与行为主义同一时期在德国产生。卡夫卡的《心智的发展》、《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原理》等著作是这个学派的理论基础,它批判了行为主义只研究行为的孤立环节,强调心理现象的整体性和结构性,把心理和行为都作为心理研究的对象,着重提出用整体观念来研究心理学。他们对知觉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值得肯定。
4.认知心理学派
认知心理学派以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学说为代表,皮亚杰的学说来自于对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的研究,强调通过智力测验研究人的心理及心理现象。皮亚杰通过《智慧心理学》、《发生认识论原理》等著作指出,智力的本质是适应,而适应依赖于主体对客体所产生的动作,知识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通过观察,皮亚杰还把认知发展分为了四个连贯的阶段,每个阶段与年龄相符合,逐渐高级,并具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这四个阶段包括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5.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的一个心理学学派,以罗杰斯、马斯洛等人为代表人物,在学术界、思想界、教育界都引起过较大的反响,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被称为人本主义之父。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心理动机,认为高级动机是人的自我实现的理想。认为心理学必须阐明人的本性,人的内在情感,潜在的智能、兴趣爱好等人类经验的一切方面,主张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
自20世纪初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开始,就存在着不同学派的纷争,这些学派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局限性,也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些不同的观点和论述都表明了心理与人的社会实践以及进行的各种活动有着紧密的关系。不同学派从各自的角度对心理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构建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为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各种学派在独自发展和心理学发展的大趋势中相互渗透,逐渐融合,使心理科学逐步走上了统一和成熟的进程。
(三)在一般意义上有关心理学的知识
在了解一门科学研究的概况时,除了在纵向上探寻它的产生与发展,还需要在一般意义上对它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特点等等方面进行认识。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任何一门科学作为人类认识的一个门类,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动物的心理过程和行为。心理学研究就是解释各种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表现,概括和揭示他们的本质和规律。既然是现象,就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人的心理现象的内容,指的是现实世界中人们意识到的各种对象和现象,人的心理现象的形式,是指这种现象存在的方式及其组织、结构,感觉、知觉、识记、回忆、思维、想象等不同的反映形式。比如我们听一首乐曲,出现在脑中的具体旋律和节奏,就是心理现象的内容,“听到”、“理解”就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现象,前者属于感知活动,后者属思维活动,这就是心理现象的形式。心理学研究的就是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形式及规律,通过研究,使人根据自身对周围现实世界的反应改造现实世界。
2.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心理学在长期探索的过程中,依据它自身发展的逻辑,逐渐形成、完善和充实了自己的结构体系和学科内容,其中的主要部分就是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两方面。心理学从这两方面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并不断将其研究成果加以体系化。
第一个方面是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总称,即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周末去公园散步,看到优美的环境,听到喧闹的人声,闻到扑鼻的花香,这些眼见、耳听、鼻嗅,就是感觉和知觉。回到家里,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这就是记忆。人认为公园应该怎样建设才更加人性化,更加吸引游客,这是思维。下次如果再去,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公园会变成什么样子,这又是想象。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现象,都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现象、特征、意义及本质的认识过程。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对于认知对象持有一定的态度和倾向,产生喜怒哀乐等个人主观体验,就是心理学中的情感过程。比如喜欢公园里的某一个角落,愿意在某一个景点前流连;又比如在逛商场时,看中一个品牌的衣服,产生喜爱的情感并想拥有它,而对其他品牌就不屑一顾甚至讨厌那种风格,这都是人的情感过程。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碍,人不仅能认识世界,而且根据自己的认识进行思考、有目的,有计划的改造主观与客观世界,克服困难和挫折,坚持实现预定目标,这种心理现象就叫意志过程。认识、情感、意志三个不同方面构成了人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统一的心理过程。
人的感觉过程
第二个方面是个性心理。
个性一词的原意是指戏剧舞台上演员戴的假面具,心理学上指一个人自己独有的精神面貌。个性心理是个体在社会化中的意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合,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体倾向性指人具有的意识倾向和对客观事物的稳定的态度和看法,包括需要、动机、价值观等等;个性心理特征是人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多体现在个体差异上,包括能力、性格、气质等方面。个性心理有三种重要特征。一是稳定性。稳定性特征呈现出人的相对的不变的心理面貌,使得个人的行为有可能被预见。二是统一性,即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是紧密联系和相互依赖的;三是能动性。表现在多种多样认识改造周围世界和改造自身心理的活动中。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二者的关系非常密切。个性心理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心理过程是个性心理形成的基础,已形成的个性又影响心理过程的发展。
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不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分为很多种,其中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等。
观察法是在自然环境和日常生活条件下,对被观察者进行行为调查的方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记录被观察者的外部表现,分析他们的心理活动。
自从冯特提出实验心理学以来,实验法就成为心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是实验者设置一定的实验条件,主动引发被试者的心理活动,进而探索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调查法是针对实验室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和现象,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资料,然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也称为心理测验法,是观察法和实验法的重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