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译序
哈里·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系美国精神病医生和精神分析理论家,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沙利文1892年2月21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州诺威奇,1949年1月14日卒于法国巴黎。沙利文祖籍爱尔兰,从小处于罗马天主教的环境之中。1908年在科内尔读过一个学期的课程,尔后于1917年在芝加哥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但沙利文把这所学校称作“文凭制造所”。他在这两所学校获取的学识只能算是边缘性的,其盛年展现的精湛才能,主要靠自学获得。1918—1922年间,沙利文曾在陆军医疗队任军医,同时供职于处理退伍军人问题的联邦政府机构。他在军队中的生活经历构成了他的生活基础。这段经历使他获得了多方面的临床工作机会,并被政府正式承认为神经精神病学家。嗣后,受聘于谢泼德·布拉特医院,还曾服务于包括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在内的若干研究所。
沙利文开始形成他自己的理论,主要受两位朋友的激励:其一是C.汤普逊,两人于1923年结识;其二是E.萨皮尔,两人于1926年相遇。前者使他正式接触到精神分析;后者使他获得了对人际相互作用以及环境与社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这一信念的有力支持。
沙利文对心理学的主要贡献之一是关于人格形成的学说,其人格理论又称作人际理论,集中表现在《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一书中。该书是沙利文最有影响的代表作,是在他1949年逝世后由H.S.佩里(H.S.Perry)等人编辑,由纽约诺顿出版公司于1953年出版的。这部著作的中心内容是把精神病学概述为人际关系的科学,强调人的社会本质,认为人格、精神疾病、诊断和治疗等都可以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理解和处理。
沙利文在其人际理论中曾先后提出过三个关键概念,认为把握这些概念是了解他的理论的先决条件。这三个关键概念是:(1)人类本质的社会性。这种社会性表现为人际关系,因此可以用人际术语界定精神疾病、人格、诊断和治疗等概念。(2)焦虑。它在人格形成和人格障碍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人际领域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际上是一种操作。人际操作如何,既可导致人格障碍和精神疾病,也可治愈人格障碍和精神疾病。(3)发展序列。这种发展序列表现在人格上,指人格发展的阶段性。
一
在人类本质的社会性问题上,沙利文的基本观点是:一个人出生后,就生活在一个复杂、变动的人际关系之中,这种人际关系就是他的社会性。人的人格是社会的产物,只有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才能存在。单单研究个体本身而不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无法确定人格的形成和发展问题的。个人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是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原因。有鉴于此,他把人格定义为“在使人类生活具有特征的经常发生的人际情境中相对持久的形式”。即使是隐士和独居者,其生活也存在人际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们在表象、记忆、幻想中实现和保持这种关系。
早在1925年,沙利文就在马利兰州的谢泼德·布拉特医院开辟了专门病室,治疗一些男性少年的严重精神分裂症。沙利文反对当时对精神分裂症的一些看法,即认为精神分裂症是遗传的,或认为它是一种自恋神经症。相反,他根据对患者动机的探讨,认为精神分裂症主要由于患者童年人际关系的破坏,产生思想怪癖或象征化行为,在想象中占有自己和他人,导致患者思维、情感、活动等的歪曲和经验组织的分裂。沙利文把精神分裂症的起因一直追溯到幼儿与一个坏母亲之间的关系,也即儿童在同冷漠无情、过度呵斥、无理要求的母亲生活之后,便会对建立其他人际关系充满焦虑、戒备和怀疑。为此,沙利文从人类本质的社会性出发,建构了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
沙利文关于精神病学人际关系理论的第一个方面,是他在建构人际关系理论的过程中,从来没有放弃他在科内尔做学生时希望实现的学术目标,当时他想成为一名数学家或物理学家。沙利文特别清醒地意识到他何时是作为科学家在说话,何时又像一个艺术家一样来谈论人际关系领域。他能以独特的语言身处不同的场合,可以是自然科学家的“化身”,也可以是人际关系艺术家的“化身”。这使得他在学术界和医学领域享有声誉。根据运筹学的基本原则,沙利文认为人与人之间发生的情况是精神病学可以接受的唯一资料。他对梦与幻想过程不感兴趣,认为这些东西无从观察,但它们可以引发行为。行为是可以观察的,从而可以作为临床资料。
沙利文关于精神病学人际关系理论的第二个方面,是他的物种特异性假说。他认为人类并非像S.弗洛伊德(S.Freud)所认为的那样,是进化长链中的一个环节,相反,应从人类自身的真实情况来看人类:他们从灵长目动物那里继承了一种其他物种所没有的能力,即信号系统与交换信号系统的能力。这样,诚如H.S.佩里所指出的那样,交流的能力或缺乏交流的能力是人类状况的关键。与这种观念密切相关的是沙利文的如下主张:我们作为特殊的灵长目,需要我们不断地与具有重要意义的其他人进行人际接触。如果这种人际接触不能维持,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心理衰退与精神疾病。
从这两个基本观念出发,沙利文以人际关系心理过程为主要参数,提出其新精神分析的理论体系:(1)精神分裂症主要是由于患者童年时期因人际关系失调而产生严重焦虑,从而导致经验组织的分裂;(2)早期生活的焦虑是由焦虑的母亲所诱发的,这种焦虑可以称作“不良联结状态”,是人类状况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3)人生来就有追求满足和安全的需要,并在人际关系中逐渐形成了稳定的人格模式。
二
沙利文认为,焦虑是人际领域中最具决定作用的形成性影响。个体的行为动机,由两种内部的张力状态引起:一是生理的需求,如饥、渴、性等,满足这些需求,张力得到解除,个体获得满足的体验;二是人际关系的安全受到威胁时产生的焦虑,如果焦虑性的张力得以解除,个体得到的经验就是“人际安全”。这里,人际关系的安全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例如,焦虑最初来自婴儿时期的无助特性。当婴儿因饥饿或不适而哭泣时,父母就会立即予以反应。这种哭泣成为一种获得生理满足和人际安全的工具,并直接导致两个结果:由需要的减弱而引起的满足,由维持必须的关系而获得的安全。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慢慢形成一种自我系统,其功能就在于寻求满足和获得安全,以降低身心张力和焦虑状态。这种自我系统可以说是个体对人际关系的知觉和概念的一个过滤器或参照系。个体不仅获得生理需要的满足,而且处于自尊状态,并在别人中间保持威望,这样他就会产生一种幸福感;如果外界事物或他人的评价与自我系统不相符合,他就会产生一种焦虑感。面对焦虑和安全的矛盾,个体会进行各种探索。一种情况是,个体调节自己的自我系统去适应外界事物或他人的评价,借以减轻焦虑,获得安全。最常见的是,受到别人赞许的行为会得到加强,受到别人非难的行为会得到限制或约束。这里,意识的过程和行为的控制均是为了迎合别人的期待,目的是减轻焦虑和获得安全。另一种情况是,个体企图回避导致焦虑的人际情境。当安全感面临威胁时,例如父母的愤怒指责,儿童可能通过对它们作出选择性忽视和不给它们贴标签来证明这些愤怒与己无关。这样,虽然愤怒仍然存在,但儿童已经停止了对它们的意识。这里,用沙利文的话来说,就是“安全感通过把意识从人格的一个方面清除出去而得以保持”。再一种情况是,个体对导致焦虑的人际情境作出不正确的反应方式,沙利文称之为“反应的歪曲”,主要表现在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作出错误感知、错误理解和误贴标签,以此来减轻焦虑。
焦虑导致操作,这样的操作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个体对人际情境的操作,二是心理治疗中使患者重新认识人际关系的操作。
个体对人际情境的操作,是指个体在遇到自我系统与外界评价不相符合时作出的防御功能,沙利文称之为“自我动能”。这种自我动能是自我系统中一种习惯的、持久的动机型式,是人所意识到的一种意象;它由反省的评价所构成,是形成一种安全感的动能,是人格发展的首要因素。自我动能的防御功能主要有三类:(1)升华作用,即当个体处于焦虑和安全的矛盾时,调节自己的自我系统以迎合外界的期望和评价。上述的第一种情况即是如此。在《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一书中,沙利文有时又把这种升华作用的防御功能称作“自我的生长动力”,用以描述个体在人际领域中日益趋向监控、评价和调节活动的复杂过程。(2)分裂,即当个体处于焦虑和安全的矛盾时,对外界的非难或指责有选择地予以忽视,或不给它们贴上标签,以示与己无关。上述的第二种情况即是如此。(3)情动性反应错乱,即当个体处于焦虑和安全的矛盾时,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作出歪曲的反映,包括错误感知、错误理解和误贴标签。上述第三种情况即是如此。沙利文对这种情动性反应错乱或反应的歪曲曾作过详细的描述。认为那些把维护安全感置于主要地位的儿童容易在人际领域持非常歪曲的理解,他们对自己的欺骗表现在:说服别人把自己看做为自己希望别人想见的人,或者防止别人把自己看做为自己不希望别人想见的人。他们不只错误地知觉自己的操作,而且还错误地知觉别人的操作,用象征化的行为想象占有自己和别人,或拔高自己贬低别人,或怀疑别人抱有恶意。“他们乐意知觉这些象征化的行为,与它们的关系胜似与实实在在的人的关系。他们谨慎地接近人际情境,用警戒性的、防御性的,有时甚至是异乎寻常的方式进行交际,其结果是把无数的歪曲置于实际的情境之上。”
操作的另一个含义是心理治疗中使患者重新认识人际关系的操作。沙利文倡导了许多策略,用以探测人际关系中的歪曲和伴随着这些歪曲而出现的焦虑,并通过帮助患者去体验自己的真实思想和情感来建立自己与他人的正常关系。他的理论假设是“一类论”的观点,即主张患者与常人同类,他们不是特殊的人,患者的一些象征化行为和怪癖思想,在常人的思想中偶尔也会出现。可见患者的行为和思想与常人只存在量的差别。与此相适应,沙利文主张在治疗时要了解患者、尊重患者,确信患者能够了解人际情境中的操作,甚至患者描述内部体验的努力也应被视作人际领域中的一种操作;治疗者必须与患者合作,使自己成为患者操作中的参与者,并考虑在这一参与观察的过程中出现的评价和治疗数据;治疗应使患者对新的情境作出适应,其指标是协助患者把“私人模式”转化为“公共模式”。沙利文特别推崇访谈法,认为它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但对治疗者有着更高的技能要求。
三
沙利文认为,人生来具有一种自我调节和整合的功能,使人的潜能向完善的方向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人格具有连续性,个体必须达到某种能力的成熟才能意识到外界环境中的种种人际关系,从而加以对待和适应。因此,可以根据与某种能力成熟的相应年龄而把人格发展分为如下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婴儿期。这时婴儿处于无能状态,只要求得到生理需要的满足,认知经验处于与环境混沌不分的未分化阶段,婴儿与母亲的忧乐息息相通,沙利文称这种交流为“口部区的相互作用”。在该阶段末,认知经验表现为内部尚缺乏共同有效性意义的不完善反应模式,母亲因对婴儿持赞许或不赞许态度而被他视为好母亲或坏母亲的象征,与此同时出现了被别人视为最初自我的好我和坏我。
第二阶段:童年期。由于语言的发展,儿童已能学习文化,自我系统仍按赞许或不赞许的形式积极生成。当儿童感到与别人交往时难免会遇到非难时,他就开始习得了升华作用这种防御功能,反之他就学会运用分裂和情动性反应错乱两种防御功能。
第三阶段:少年期。这时个人的认知经验开始达到综合模式,已能认识各种不同符号之间的逻辑关系,接受它们的共同有效性的意义。这个过程要持续到青年后期。少年期已经社会化了,懂得了竞争与合作,其自我动能的主要方面是保持名誉。少年不仅学会了主动避开不感兴趣的事物,而且学会了区别现实与幻想。沙利文认为这时的少年往往过早以成人的文化定型自居,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时期是一个人格发展的危险期。
第四阶段:前青年期。这一阶段产生了一种寻求同性密友的需要,它对人格的发展极为重要。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从自我中心主义转向爱情,能够体会到别人的满足和安全与自己的满足和安全同等重要。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慷慨、平等、谅解、互信等特征。自我动能主要表现为升华作用。但如果发展受阻,则引向分裂和情动性反应错乱。
第五、六阶段:青年期。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即从情欲行为的定型到身心的完全成熟。这时期个体的主要任务是很好地与情欲动能相适应,否则会与社会发生剧烈冲突,丧失前青年期的价值而倒退到少年期。如果只遇到较小阻力,则可与别人在心理和情欲上产生真正的亲密感。
沙利文指出,由于人格在各发展阶段都有可能遇到障碍,因此可能出现下列十种综合征:(1)自我专注的人;(2)难以纠正的人;(3)违拗的人;(4)非整合性或心理变态的人;(5)口吃的人;(6)受野心驱使的人;(7)反社会的人;(8)不适当的人;(9)同性恋的人;(10)长期摆脱不了青年期的人。然而,这些人格综合征带有心理—社会性质,并不与哪一发展阶段相匹配。
参加本书翻译的有:李维(编者前言,引言,第一、二、三、四、五、六、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章),张云皋(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章)。全书由李维统校。
李维
2010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