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陵园考古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秦始皇帝陵区及周边的自然环境概况

秦始皇帝陵区位于临潼区东约5公里骊山北麓,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埋藏最丰富的大型陵园。

骊山是秦岭的一个支脉,东西绵延约25公里,南北宽约7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最高峰仁宗庙海拔1302米。骊山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隆起形成的地垒,处于骊山东西向断裂带的北缘和渭河河谷之间的台塬上,因而表面断层错落,北麓东南高、西北低,呈阶梯状倾斜展布,北侧山麓山峦与沟壑相间为一条条南北向的山谷,发育成一道道南北向的溪流,现在多数溪流已成季节性小河,只有极个别的还保持着长流水的状态;北坡河流短促,每当山洪暴发,沙石泥土俱下,就会在谷口形成一个个冲积锥、洪积扇。秦始皇帝陵园文物遗址的主体就分布在这一洪积带上,再往北,与一条东西向的山前台塬地相接。洪积区的地层结构由下至上分别为更新世洪积黄土、冲积沙砾、冲积湖积砂质黏土层、风积黄土、冲积砂和亚黏土组成,秦陵地区南部现地表随处可见厚厚的砂石层,并夹杂有少数巨大的石块。

源自骊山北麓的一条条南北向或东南—西北向的溪流将山前地带分割成六道南北向的狭长的台塬,2.13平方公里的秦始皇帝陵园就位于其中最宽的一道台塬上。

临潼处于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降雨量553.5毫米,陵区降雨量略高于平均值,达662毫米,雨量集中在夏季;秦帝国时期的气候较现代略为温暖湿润,降雨量也更为丰沛些西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西安市志·自然地理志》第1卷,西安出版社1996年版;陕西省临潼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临潼县志·自然环境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据气候专家的研究,秦汉时期关中地区还存在着大量的森林,骊山北麓山前为稀疏的林地,山坡上林木茂盛。

秦始皇帝陵区文物分布范围广达数十平方公里,除了2.13平方公里的秦始皇帝陵园文物分布密集区,在陵园外还分布着众多的陪葬坑、建筑遗址、墓葬以及修陵人墓地、陶窑等。这些遗存分布在地势南高北低的陵区,由于20世纪70年代的平整土地,陵区呈阶梯坡形地貌。地表南高北低,东阜西卑,南北高差甚大。陵区南侧山前地带海拔600—750米,陵园外城南北垣间相差78米(外城南垣海拔521米,外城北垣海拔443米);东西高差19米(外城东门海拔498米,外城西门海拔479米),看似平整的陵园东西外城间竟然也有近20米的高差。现封土东西边缘的高差为4米(东边缘海拔492米,西边缘海拔488米);封土南北边缘高差19米(南边缘海拔502米,北边缘海拔483米)。陵北的平台与外城北垣间的高差达37米(陵北平台海拔480米,外城北垣海拔443米)。陵区北部的鱼池建筑遗址群海拔约为430米,再往北下新丰原,至渭河,海拔高程逐步降至350米。

秦陵地区属山前洪积扇孔隙水和承压水区,地下水的类型为洪积潜水和下部承压水,陵园北部及其以北地区黄土台塬属孔隙潜水和承压水区邵友程:《从水文地学看秦陵地宫深度》,《文博》1990年第5期;高维华、王丽玖:《秦始皇帝陵工程地质述评》,《文博》1990年第5期;孙嘉春:《秦始皇帝陵之谜地学考辨》,《文博》1989年第5期。。山前地带的地质结构造成陵区地下潜水水位相对较高,20世纪70年代的地下潜水埋深约20米,承压水埋深约为110米;地下潜水的流向和地表、地貌的走势一致,即呈东南—西北方向。从关中地区唐代还有大约200座湖泊和唐长安城八水环绕的情况可以合理地推测,秦帝国时期秦陵地区地表水资源远较今日丰沛,相应的地下潜水的水位也应当更高些。《史记》与《汉书》中分别记载了秦陵地宫在修建过程中的“穿三泉”和“下锢三泉”工程,可以间接地证明当年的地下潜水水位较高,以至于成为陵墓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工程项目《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65页。《汉书·楚元王传附刘向传》:“始皇葬于丽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54页。《汉书·贾山传》:“死葬乎骊山,吏徒数十万人,旷日十年,下彻三泉。”第2328页。《汉旧仪》:“使丞相斯将天下刑人徒隶七十二万人作陵。凿以章程,三十七岁,锢水泉绝之,塞以文石,致以丹漆,深极不可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