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陵园考古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秦陵地区环境的影响

如果我们将秦始皇帝陵地区放在时间的向度上观察,发现至少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秦陵地区就一直有了人类活动,不同时期人类的活动,对秦陵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影响有所不同。先秦时期这里开发的程度非常低,人类活动对环境风貌的影响也很低。汉代以后,踵秦人开发的浪潮,普通人类的生活视野渐渐地拓展到该地,但活动的规模和范围均不大,也不足以对环境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只有秦始皇帝陵修建时期,人类在此的活动时间最长、频率最高、活动范围深入的程度最广最烈。

我们曾经对东至戏水河,南界骊山北麓,北及渭河,西越临潼县城的区域进行了一次地面文物调查,调查范围的直线距离为东西长约14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总面积达140平方公里,调查共发现古遗址33处、古墓葬39处(座)、窑址12处、古井4眼及陪葬坑等。

本区域共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7处,其中仰韶期遗址5处,龙山期遗址2处(图2—3)。仰韶期遗址的分布均靠近河流,其中戏河西岸三处:岩王遗址、北李遗址、宋家村遗址;鱼池附近河岸一处:吴中遗址;行者街道办事处的北庄遗址现今地面虽不见河流,但村庄西南有一条源自骊山的小沟道已被平整,现在还有一个村名为西沟,可证历史上此处有小河流经村庄附近。而龙山期的遗址分布与仰韶期有了较大的差异,山孙遗址、陈家窑遗址的附近虽然沟道密集,但遗址已从源自骊山的河道下游移到上游,完全到了山前地带,海拔高度也增加了许多。山孙遗址的海拔为587米左右,陈家窑遗址的海拔为580米左右;而吴中遗址的海拔为430米左右。

此次调查中没有发现龙山期之后至先秦阶段的古文化遗址。《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曾介绍秦陵街道办事处的下和村北有商代遗址,但在调查中没有发现相关的遗物,仅见秦代遗迹遗物,因之下和商代遗址的判断恐有误。调查结果表明,夏商周三代该地山前地貌、洪积扇地形已不适宜人类的生存。倒是新丰塬下、渭河以南的高地上,分布着较多的先周、西周遗址,说明当时秦陵地区林草繁茂,不适宜人类生存。

图2—3 秦始皇帝陵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图

调查中发现,秦始皇帝陵建设时期遗址、墓葬数量最多,本区域内共发现秦或秦汉遗址共20处、秦始皇帝陵的陪葬坑5处、秦时期的窑址12处、秦井4处、秦时期墓葬17处、与秦陵相关的文物出土点2处,但没有发现早于战国的秦遗址或墓葬,可以确定它们均是伴随着秦始皇帝陵园建设而形成的。这些遗址或墓葬尤其是能确认为秦始皇帝陵建设时期的,在空间上形成以陵园为中心的向心分布规律。

与秦始皇帝陵园有关的属附葬性质的墓葬有陵园内东北小城墓葬、内外城间西门以北的墓葬、砖房移民点贵族墓葬,或许还可以算上封土西北角的墓葬(或为陪葬坑)。上焦村的17座秦墓性质因其墓主人尸骨的特殊状况,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附葬;除此之外最有显著特征的是修陵人墓地,它们全部分布在陵园之外,有姚池头墓地、赵背户墓地、五砂厂墓地、秦俑馆前区修陵人乱葬坑始皇陵考古队:《秦始皇帝陵区发现陶窑遗址及修陵人乱葬坑》,《中国文物报》2003年5月7日。。各种迹象表明,上述墓葬均与秦始皇帝陵、陵园建设有直接关系。

所有的窑址均分布在陵园之外的河流小溪岸边,从其规模、结构看,绝对多数的窑址是为陵园建设烧造砖瓦一类建材的,窑址形状上的差异可能反映了它们从属机构的不同,或者陶工籍贯的差异。秦始皇帝陵园之外发现的陪葬坑有5处,上焦村则多达近百座;砖房村移民点发现的“中”字形贵族墓葬长109米,还有5座“甲”字形墓葬;这些属陵园陵寝制度因素的内容被安排在陵园之外。

该区域内还发现为数较多的汉唐墓葬,局部特征显示东汉时期是这里区域文化的一个兴盛阶段。在秦俑博物馆馆前区环境改造工程中,我们于山任村西侧发现了2座秦代陶窑和5座墓葬,其中唐墓1座,宋辽墓3座,明墓1座。在遗址和墓葬的上部堆积着厚达5米左右洪积沙土,这种现象说明馆前区环境发生剧变的时间可以确定为不早于明代。

上述考古调查资料表明,秦陵地区文化链条中只有秦陵建设期间的文化遗存最为丰富,并且也只有在陵园建设期间的人类活动才会对陵区的环境风貌产生最大的影响。秦陵的建设规模大、人数多,大兴土木造成了骊山上大量的林木被砍伐,它们或被用作陪葬坑的棚木,或被用在陵寝或门阙的建筑上,或被当做建陵时生产生活的能源;大量建材如砖瓦的烧制,使得植被茂盛的黄土台塬失去了蓄水作用,地表变得凋零不堪;很可能是明嘉靖年间的关中大地震,导致了秦陵地区环境风貌的彻底改变。防洪大坝人为地改变了流水的方向,又加上大坝本身设计的疏忽而造成西端坝体强度、高度、长度不够,被大水沟的洪水无情地冲垮,失去河堤约束的洪水带来的洪积物在陵南肆意堆积。其结果,不仅使荒草萋萋的墓冢在那里独自吟唱,更为可怕的是由于地表植被毁灭性地破坏,骊山山洪的暴烈程度一年胜似一年。放眼望去,以秦始皇帝陵园中心区域为界,南部地表遍布卵石,造成这一地区的农田基本上无法进行正常的农业耕种,只能栽种一些耐旱的果木。局部地点的洪积物堆积厚度甚至达到5米(馆前区的陶窑遗址开口在5米以下),许多陪葬坑、陪葬墓、建筑遗址被埋在厚厚的沙石下,这也是虽经四十余年的考古工作,秦陵文物布局仍不十分清楚的一个主要原因。

秦陵地区的洪灾是不是从来如此呢?从对秦陵封土东部、南部区域的地层勘探来看,在距现地表2.6米、5.7米、11米、14—17米、24.8—25.4米以及28.1—29米等深度分别发现了六层淤砂石层,砂石层的厚度分别为0.3米、0.25米、0.3米、3米、0.6米、0.9米,砂石颗粒小,不见现在地表堆积的大石块;砂层之间是堆积整齐、发育良好的纯黄土。说明地质时期虽然骊山也曾经有过洪涝灾害,洪水携带了小型的沙石堆积在山前地带,但从砂石尺寸的大小看,现地表堆积的砂石块是厚达30米地层堆积以来最为严重的洪涝灾害所致。

秦始皇帝陵建设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一个案例,但是,这不是一次成功的实践,大兴土木的直接后果是彻底改变了该区域的小环境风貌,给当地居民的生存带来了直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