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细胞膜的成分与结构
为了研究膜的机能,需要了解膜的成分与结构,但一般情况下,分离提纯出膜的成分时,膜的结构往往被破坏,机能也就消失了。此外,不同的膜,其成分与结构也有差别,这就更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几十年来经过多方面探索,逐步积累了许多实验材料,提出并逐步完善了关于膜结构的假说。
双分子层模型
E.Gorter和F.Grendel在1925年首先提出膜结构的模型。他们研究的是红细胞的膜,由于这些细胞没有明显的细胞器,所以细胞膜几乎是唯一的膜结构。他们先把红细胞放在低渗透压溶液中,使细胞吸水胀破,血红蛋白溶于水中,剩下空的膜囊;再用丙酮从这些膜囊中溶出脂质,并把这种提取物散布在一个水槽中。由于脂质分子的非对称性(图2-2),它们的极性端亲水,与水形成氢键;而另一端的碳氢链因疏水而伸向空中,在水-空气界面上排成了一个单分子层。在水槽一端轻轻从侧面对单分子层施加压力,使脂质分子逐步集中。当单分子层所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加时,说明脂质分子已经集中形成一片密集的单分子层(图2-3)。测出单分子层这时的面积,发现其面积大约是所有提取出脂质分子的红细胞表面积之和的两倍。Gorter和Grendel由此得出推论: 红细胞的膜是由两层脂质分子组成的,两层分子的碳氢链端相对排列,垂直于表面(图2-4)。这就是膜结构的双分子层模型或脂双层模型(lipid-bilayer model)。
图2-2 卵磷脂(仿Styer, 1981)
图2-3 Gorter和Grendel的实验
*达因=10-5牛(仿Eckert,1988)
图2-4 Gorter和Grendel的双分子层模型
Gorter和Grendel的推论一直支配着关于膜结构的设想和争论。40年后,Bar等人仔细重复了他们的实验,发现了他们在技术上的错误。首先,丙酮只能抽提出膜上70%~80%的脂质;其次,他们是按干膜计算红细胞的表面积,这比湿膜的表面积小(干膜是99平方微米,而湿膜是145平方微米)。因此Gorter和Grendel的原始实验既低估了脂质量,也低估了红细胞的表面积,这两方面的错误相互抵消,从而得出了红细胞膜是由脂类的双分子层组成的结论,这是科学上的一次巧合。后来的研究表明,红细胞膜上脂质所形成的单分子层的面积只是膜面积的1.5倍,其余的部分是由蛋白质组成的。
Singer流动镶嵌模型
根据当时积累的关于细胞膜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1972年S.J.Singer和G.L.Nicolson提出关于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这是关于细胞膜和细胞内膜的一个较合理的模型。他们认为膜的基本结构是流体的脂双层,其中镶嵌着具有生理活性的球形蛋白质,有的蛋白质分子贯穿双分子层,有的只穿过部分双分子层(图2-5)。这种模型也得到了形态学的证据。用冰冻蚀刻电子显微镜技术把双分子层从中间撕开,露出许多直径为5~8纳米的颗粒。用蛋白质消化酶处理后,这些颗粒逐步消失,表明颗粒是嵌在细胞膜脂质分子层中的蛋白质(图2-6)。
图2-5 Singer流动镶嵌膜结构模型
图2-6蛋白质镶嵌在膜中的形态学证据
用冰冻蚀刻技术撕开膜的双分子层,露出膜中颗粒
A. 对照;B,C. 用蛋白质水解酶消化处理后膜上颗粒逐步消失(引自Eckert,1988)
现在知道,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磷脂、胆固醇以及其他脂质,还有少量糖类。脂双层实际上是层油膜,是流体,其脂质分子在膜平面上迅速扩散,因而,镶嵌在膜中的蛋白质除受某些特殊因素影响被固定外,也在这层油膜中漂移。这些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糖分子暴露在膜的外侧,有的是激素的受体,有的参与免疫机能。膜内侧的一些蛋白质主要起酶的作用(图2-7)。构成膜的脂双层是极性分子通透的屏障,而镶嵌在其中的蛋白质则起着通道、闸门、离子泵、受体、能量转换器等作用。
图2-7 细胞膜的结构(仿Koeppen,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