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概论(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运输概述

一、运输概念

1.运输的内涵

在现代物流过程中,运输是实现物品空间效用的主要手段,已成为现代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对运输(Transportation)的解释是:用专用运输设备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运输是人和物的载运及输送,是在不同空间、不同地点使运输主体发生位移,以达到改变物品的空间位置目的的活动。运输作为社会生产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完成社会物品的流转表现出来。现代运输的发展一般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即水上运输阶段(从原始社会到19世纪20年代),铁路运输阶段(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公路、航空和管道运输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综合运输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后),集装箱运输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叶以后)。随着运输的发展,各地之间、各个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内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人流、物流日益深化。

2.运输的功能

(1)产品转移功能,即通过运输实现产品远距离的位置移动,创造产品的空间效用。

通过运输活动,将物品从效用价值低的地方转移到效用价值高的地方,使物品的使用价值得到更好的实现,即实现物品的最佳效用价值。商品生产的目的是消费,一般来说,商品生产与消费的位置是不一致的,即存在位置背离,只有消除这种背离,商品的使用价值才能实现,这就需要运输。人们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搬家、旅游、送礼等活动,也会出现物品所处位置与消费位置之间的矛盾,也要通过运输来消除这种矛盾。

运输的主要功能是产品在价值链中的来回移动,事实上,只有当运输确实提高了产品价值时,该产品的移动才是有效的。

(2)产品临时储存功能,是指运输能够创造时间效用,因此具有一定的储存功能。

通过储存保管,将产品从效用价值低的时刻延迟到效用价值高的时刻再进入消费过程,使产品的使用价值得到更好的实现。在运输中,由于货物实际是储存在运输工具内的,为避免产品损坏或丢失,还必须为运输工具内的货物创造一定的储存条件,这在客观上创造了产品的时间效用。在中转供货系统中,产品经过运输节点(如车站、码头)时,有时需要做短时间的停留,此时,利用运载工具作为临时仓库进行短时间的储存是合理的。

3.运输的作用

(1)运输可以实现物品的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运输通过改变物品的地点或位置创造空间价值,并保证物品能够在适当的时间到达消费者手中,创造时间价值。

(2)运输可以扩大商品的市场范围。企业的商品能够顺利送达市场,必须借助于商品运输过程,企业可以通过运输扩大其商品市场范围,增加企业发展机会。

(3)运输能够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运输是生产和销售之间不可缺少的联系纽带,只有运输才能真正实现生产和销售的分离,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

(4)运输是“第三利润源”的主要源泉。从运费来看,它在物流总成本中占据最大的比例;根据综合分析计算社会物流费用,运输费在其中占近50%的比例,因此节约的潜力非常大。

4.运输的基本原理

(1)规模经济原理

规模经济原理是指随着装运规模的扩大,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下降。例如,整车装运(即利用车辆的整个运输能力进行装运)的每吨成本低于零担装运(即利用车辆的部分运输能力进行装运)的每吨成本。也就是说,诸如火车或轮船之类运输能力较大的运输工具,其每单位重量的费用要低于汽车或飞机之类运输能力较小的运输工具的每单位重量的费用。

运输规模经济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转移一票货物有关的固定费用按整票货物的重量分摊时,一票货物越重,分摊到单位重量上的成本就越低。

与货物转移有关的固定费用包括接受运输订单的行政管理费、定位运输工具装卸的费用、开票以及设备费用等。这些费用之所以被认为是固定的,是因为它们不随装运的数量而变化。换句话说,管理1吨货物装运的固定费用与管理1000吨货物装运的固定费用一样多。例如,管理一票货物装运的固定费用为100元,那么装运1吨货物的每单位重量的成本为100元,而装运1000吨货物的每单位重量的成本则为0.1元,由此可见,在1000吨货物的装运中就存在着规模经济。

整车运输利用了车辆的整个运输能力,因而单位重量货物的运输成本也低于零担运输。既然单位重量货物的运输成本与运输工具的一次装载量有关,那么在运载工具容积一定的情况下,货物密度也会影响运输成本:密度低的货物可能无法达到运载工具的额定载重量,单位重量的货物运输成本就高。通过包装来增加货物密度可以解决低密度货物运输成本高的问题。

(2)距离经济原理

距离经济原理是指每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随运输距离的增加而减少。例如,在货物重量相同的情况下,800公里的一次装运成本要低于400公里的两次装运成本之和,即运输成本与一次运输的距离有关。需要说明的是:①在运输距离为零时,运输成本并不为零。这是因为存在一个与货物提取及交付有关的固定费用。②运输成本的增长随运输距离的增长而降低,称为递减原理,即费率或费用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这是因为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分摊到单位运输距离上的与货物提取及交付有关的固定费用就会降低。

根据距离经济原理,长途运输的单位运输成本低,短途运输的单位运输成本高。

二、运输方式

1.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Railway Transportation)是使用铁路设备、设施运送客货的一种运输方式。铁路货物运输可分为车皮运输和集装箱运输,主要承担长距离、大批量的原材料(如煤、圆木、化工品)和价值低的制成品(如食品、纸张、木制品)的运输。在没有水运条件的地区,几乎所有大批量货物都是依靠铁路,其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军作用。

铁路货物运输的优点主要表现在:①适应性强。铁路运输是在自己的专用轨道上行驶,受自然条件限制少,具有较高的连续性和可靠性。②运载量大。铁路运输依靠大动力机车牵引,可以运送大批量物品。③速度快。在长距离运输中送达速度仅次于航空运输(但在过短距离,则又不及公路运输)。④安全程度高。在不同运输方式中,按所完成的货物吨计算的事故率,铁路运输是最低的。⑤能耗小、污染少。铁路运输在轨道上行驶,接触面积较小,行驶阻力较小,能耗较少;铁路运输特别是电气化铁路,对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影响程度较小。但是,铁路运输也有不足之处,由于铁路轨道的建设是固定的,运输只能在固定线路上实现,所以需要以其他运输手段配合和衔接,而在衔接的过程中会带来很多不便,如运输速度减缓、装卸时货物损失等。一般认为,铁路运输的经济里程在200公里以上。

2.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Highway Transportation)是使用公路设备、设施运送客货的一种运输方式,在整个运输领域中尤其是在国内运输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公路货物运输可分为自用卡车运输和营业用卡车运输,主要承担近距离和小批量的货运和水运、铁路运输难以到达地区的长途、大批量货运,以及铁路、水运优势难以发挥的短途运输。

公路货物运输的优点主要表现在:①灵活性强,实现“门到门”运输。汽车不仅是其他运输方式的接运工具,还可以直达运输,不需转运或反复装卸搬运。②投资少,资金周转快。公路建设期短,汽车车辆购置费较低,原始投资回收期短。③受自然条件限制小。由于灵活方便、送达速度快,且对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应性较强,汽车运输有利于保持货物运输质量。但是,公路运输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载重量小,不适宜装载重件、大件货物,不适宜走长途运输;车辆运行中震动较大,易造成货损货差事故;运输成本费用较水运和铁路高。公路运输的经济半径一般在200公里以内。

3.水路运输

水路运输(Waterway Transportation)简称水运,是使用船舶在通航水道中进行客货运输的一种运输方式。水路货物运输可分为内河运输、沿海运输、近海运输和远洋运输,主要承担大批量、长距离的运输,是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作用的运输形式。在内河及沿海,水运也常作为小型运输工具使用,担任补充及衔接大批量干线运输的任务。

水路货物运输的优点主要表现在:①运载量大、运输成本低。船舶的运载量大,运输里程远,路途运行费用低。②投资较少。水路运输利用天然航道,投资节省。③劳动生产率高。水路运输因运输能力大,劳动生产率较高。但是,水路运输的缺点也是比较明显的,如水运适用性低,它受港口、水位、季节、气候影响较大,一年中中断运输的时间较长,且必须靠其他运输手段加以配合和衔接;船舶在水中行驶,水流阻力大,水运速度较慢。

4.航空运输

航空运输(Airline Transportation)简称空运,是使用飞机运送客货的一种运输方式。航空货物运输的单位成本很高,因而主要适合运载的物品有两类:①价值高、运费承担能力很强的物品,如贵重设备的零部件、高档产品等;②紧急需要的物品,如救灾抢险物品等。

航空货物运输的优点主要表现在:①速度快。航空运输是速度最快的运输方式。②灵活性强。航空运输不受地形、地貌、山川、河流的阻碍,对于交通不发达地区或在自然灾害的紧急救援中,均可采用飞机空投方式。③安全程度较高。航空运输平稳、安全,货物在运输中受到的震动、撞击等均小于其他运输方式。④航空运输建设周期较短,回收快。航空运输建设主要包括飞机、机场和其他辅助保障设施。一般来说,修建机场比修建铁路周期短,投资回收快。但是,航空货物运输的缺点是运输成本、运费高,载运量小。

5.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Pipe Transportation)是利用管道输送气体、液体和粉状固体的一种运输方式。其机理是运输物品在管道内顺着压力方向不断流动,以实现输送目的。管道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最大的不同是:管道设备是静止不动的,管道既是运输工具,又是运输通道,驱动方式是用机泵给货物以压能,使物品本身连续不断地被运送。管道运输适合于石油及其制品、天然气、煤气以及生产用水和民用水等流体货物的运输。

管道运输的优点主要表现在:①载运量大。管道运输能够进行不间断的输送,输送连续性强,不产生空驶,运输量大。②管道运输建设工程比较单一。管道占用土地少,建设周期短,回收快。同时,管道还可以通过河流、湖泊、铁路、公路,甚至翻越高山、横跨沙漠、穿过海底等,易取捷径,缩短运输里程。③损耗少。由于采用密封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可避免散失、丢失等损耗,也不存在其他运输设备本身在运输过程中消耗动力所形成的无效运输问题。④污染少。管道运输不产生噪音,货物漏失污染少;不受气候影响,可以长期安全、稳定地运行。但是,管道运输本身工程结构上的特点,决定了其适用范围的局限性。管道运输适于长期定向、定点输送,如果输量范围较窄,输量变换幅度过大,则管道的优越性难以发挥。

6.其他运输分类

前面的分类是以运输设备及运输工具的不同为指标的,对于其他运输方式,参见表2-1。

表2-1 其他运输方式

三、运输合理化

1.不合理运输

不合理运输是在现有条件下可以达到的运输水平而未达到,从而造成了运力浪费、运输时间增加、运费超支等问题的运输形式。目前一般存在的不合理运输形式有:

(1)返程或起程空驶。货源计划不周,不采用运输社会化而形成的空车无货载行驶,是不合理运输的表现。

(2)对流运输。亦称“相向运输”、“交错运输”,指同一种货物,或彼此间可互相代用而又不影响管理、技术及效益的货物,在同一线路上或平行线路上做相对方向的运送,而与对方运程的全部或一部分发生重叠交错的运输。

(3)迂回运输。舍近求远的一种运输,即不选取短距离路线,却选择较长距离路线进行运输的一种不合理形式。

(4)重复运输。增加了非必要的中间环节,这就延缓了流通速度,增加了费用,增大了货损。

(5)倒流运输。货物从销售地或中转地向产地或起运地回流的一种运输现象。

(6)过远运输。调运物资舍近求远,近处有资源不调而从远处调,这就造成可采取近程运输而未采取,拉长了货物运距的浪费现象。

(7)运力选择不当。未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优势而不正确地选择运输工具造成的不合理现象。

(8)托运方式选择不当。对于货主而言,可以选择最好托运方式而未选择,造成运力浪费及费用支出加大的一种不合理运输。

2.合理运输的要素

运输合理化的影响因素很多,起决定性作用的有以下五方面因素,称做合理运输的“五要素”:

(1)运输距离。在运输过程中,运输时间、运输货损、运费、车辆或船舶周转等运输的若干技术经济指标,都与运距有一定比例关系,运距长短是运输是否合理的一个最基本因素。缩短运输距离从宏观、微观方面都会带来好处。

(2)运输环节。每增加一次运输,不但会增加起运的运费和总运费,而且会增加运输的附属活动,如装卸、包装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也会因此下降。所以,减少运输环节,尤其是同类运输工具的环节,对合理运输具有促进作用。

(3)运输工具。各种运输工具都有其使用的优势领域,对运输工具进行优化选择,按运输工具特点进行装卸运输作业,最大限度地发挥所用运输工具的作用,是运输合理化的重要一环。

(4)运输时间。运输时间通常是指货物从起点运输到讫点所耗费的平均时间。运输时间,尤其对远程运输来说,在整个物流时间中占绝大部分,因此运输时间的缩短对整个流通时间的缩短具有决定性作用。此外,运输时间短,有利于运输工具的加速周转,充分发挥运力作用,有利于货主资金的周转,有利于运输线路通过能力的提高,对运输合理化有很大贡献。

(5)运输费用。对托运人来讲,运输服务的费用就是运输货物的在途运费加上提供额外服务的所有附加费或运输端点费用。前文已言及运费在全部物流费中占很大比例,运费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物流过程的竞争能力。实际上,运输费用的降低,无论对货主企业来讲还是对物流经营企业来讲,都是运输合理化的一个重要目标。

3.合理运输的方法

(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实载率有两个含义:一是单车实际载重与运距之乘积和标定载重与行驶里程之乘积的比率,这在安排单车、单船运输时,是作为判断装载合理与否的重要指标;二是车船的统计指标,即一定时期内车船实际完成的货物周转量(以吨/公里计)占车船载重吨位与行驶公里之乘积的百分比。在计算时,车船行驶的公里数不但包括载货行驶,也包括空驶。

提供实载率的意义在于: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额定能力,减少车船空驶和不满载行驶的时间,减少浪费,从而求得运输的合理化。

(2)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推进共同运输。运输社会化的含义是发展运输的大生产优势,实现转移分工,打破一家一户自成运输体系的状况。实现运输社会化,可以统一安排运输工具,避免对流、倒流、空驶、运力不当等多种不合理形式,不但可以追求组织效益,而且可以追求规模效益,所以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是运输合理化非常重要的措施。当前火车运输的社会化运输体系已经较为完善,而在公路运输中,小规模生产方式非常普遍,所以公路运输是目前社会化运输体系建设的重点。

(3)配载运输。配载运输是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载重量和容积,合理安排装载的货物及载运方法以求得合理化的一种运输方式。配载运输也是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的一种有效形式。配载运输往往是轻重商品的混合配载,在以重质货物运输为主的情况下,同时搭载一些轻泡货物。例如,海运矿石、黄沙等重质货物时,在舱面捎运木材、毛竹等;铁路运送矿石、钢材等时,在重物上面搭运轻泡农、副产品等。这样,在基本不增加运力投入和不减少重质货物运输的情况下,解决了轻泡货物的搭运,因而效果显著。

(4)尽量发展直达运输。这主要指运输部门尽量减少货物运输的中间环节,把货物由产地直接运送给客户,它是交通运输部门组织的主要形式。直达运输是追求运输合理化的重要形式,其对合理化追求的要点是缩短货物运输时间,通过减少中转换载提高运输速度,省却装卸费用,降低中转货损。直达的优势,尤其是在一次运输批量和用户一次需求量达到一整车时表现最为突出。此外,在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运输中,通过直达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和运输系统,用最有效的技术来实现这种稳定运输,提高运输的计划水平,从而大大提高运输效率。

(5)“四就”直拨运输。“四就”直拨是减少中转运输环节,力求以最少的中转次数完成运输任务的一种形式。一般批量到站或到港的货物,首先要进分配部门或批发部门的仓库,然后再按程序分拨或销售给用户。这样一来,往往出现不合理运输。“四就”直拨,首先是由管理机构预先筹划,然后就厂、就站(码头)、就库、就车(船)将货物分送给用户,而无须再入库了。

(6)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依靠科技进步是运输合理化的重要途径。例如,专用散装罐车解决了粉状、液状物运输损耗大、安全性差等问题;袋鼠式车皮、大型半挂车解决了大型设备整体运输问题;“滚装船”解决了车载货的运输问题,集装箱船比一般船能容纳更多的箱体,集装箱高速直达车船加快了运输速度等,都是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运输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