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东亚奇迹”与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
严格遵循每个发展阶段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速度就会最快,这正是“东亚奇迹”的根本成因。相反,强行推动违背比较优势的产业优先发展,经济就会偏离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最优产业结构,所优先发展的产业就会产生政策性负担而失去自生能力,进而拖累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速度。推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发展中国家不仅可以获得出口竞争力、金融活力和宏观稳定,还可以持续改善收入分配、提高城市化水平,更可以利用后发优势持续快速地积累资本,促使产业升级和要素禀赋升级,从而最终赶超发达国家。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目的是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可以和发达国家竞争的资本比较密集、技术密集的先进产业,从而使中国迅速成为强大的国家。中国在60年代试爆原子弹,70年代人造卫星上天,就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直接目的而言,应该说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最初的目标。但是,为此也付出了不少代价,最为严重的就是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到了70年代末期,新中国成立30年以后,还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温饱线的边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不仅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推行这样的赶超战略,而且一些战后独立的非社会主义国家,比如印度、埃及、印度尼西亚以及一些拉丁美洲国家,也在40年代到60年代推行了与中国非常接近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这些国家的经济也同中国一样,并不成功。在最初推行这种战略之后,会有一段由于投资拉动而导致的经济快速增长,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经济增长速度就会逐渐放慢,同时有各种危机并发。
发展中国家期望赶上发达国家是一种自然的、正当的想法,但几乎所有采取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最终都没有实现这一目标。真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赶上发达国家的只有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这几个东亚经济体,被称为“东亚奇迹”。日本在1987年人均收入赶上美国,“亚洲四小龙”中的新加坡在1996年人均收入赶上美国,香港地区的人均收入在90年代初大约达到了美国的80%—90%,台湾地区在90年代中期人均收入达到美国的将近50%,韩国达到将近40%。这些东亚经济体的成功经验是否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替代路径?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了解东亚经济成功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这一讲我们将首先分析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要素禀赋结构与自生能力的理论框架,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比较优势战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