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读园林(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石不能言最可人

灵石信仰源于土地崇拜,古人以石为云之根、山之骨,石积为山,为大地之骨柱,是人间神幻通天之灵物。神话中女娲曾用五色石补天。《物理论》曰:“土精为石。石,气之烗也。”在人类幼年时代,石是人类谋生的天然工具,旧石器和新石器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标志。石的功能及其万古不变的特性,使之具有各种文化象征或符号意义。世界各民族都产生过石崇拜,也都有原始的巨石建筑等史前文化符号,诸如石棚、石神、神石等。还有大量用来表示大地神、社神、祖先神和生殖崇拜的符号,如中国古典园林中用来镇宅避邪的石敢当、求嗣的阴阳石等。

石还成为母体的象征,如大禹生于石,他的妻子涂山氏化石后生儿子启,齐天大圣孙悟空乃石猴等。以石为号也成为古今中国文化人的嗜好,诸如石田(沈周)、友石(米万钟)、石涛(原济)、石豁(髡残)、石道人(傅山)、石师道人(王原祁)、石痴(余观园)、齐白石、傅抱石等。

米芾拜石

园林景石一般淡化了神秘色彩,而重在欣赏其妙趣、天趣、真趣等自然和人文之美。

妙趣是雅俗共赏的一种乐趣。这是造化之妙,也是欣赏者别具只眼之妙。通过对奇石各种点、线、面、体、洞穴等形体的观察,再凭借理念经过变形、夸张与组合,就产生了另一种抽象的动物造型,犹如现代雕塑艺术中的抽象雕塑。太湖石是多孔而玲珑剔透的石灰岩,其中也有不少“如人、如兽、如禽鸟”(《姑苏采风类记》)者。中国园林中不乏这种类似抽象雕塑的独立观赏石峰,如留园十二峰中的玉女、箬帽、猕猴、鸡冠诸峰,天平山上的鸳鸯石、龙头石、鹦鹉石,退思园的老人峰,狮子林的“狮子静观牛吃蟹”等,皆是由于形象的惟妙惟肖而得名,给人一种奇妙的趣味。古人说,松下之石宜拙,梅边之石宜古,竹旁之石宜瘦。这类妙趣横生的奇石却所在皆宜:或点缀乔松奇卉之下,或列墙、贴壁、临池,或当窗、当户,置之庭院亦佳。豫园静观堂南林立的奇石堆叠得多姿多彩:或如九狮盘球,或如孔雀展翅,或如犀牛望月,或如象、虎、猴、鹿、羊、龟等。据说,坐而久观,至少会辨出一百多种动物的形象。上品的景石、供石的象形作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无媚俗欺世之嫌,神貌具备。置放得体,催发赏石者的诗意联想,使之澄怀观道,感悟艺术意境。

天趣就是自然趣味。这是奇石的深层观赏价值,是对造化之妙趣的升华。“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在与自然保持亲和、感应和相互交融的关系中,很早就发现了自然美,对自然美有着独特的鉴赏力。丹纳说:“艺术应当力求形似的是对象的某些东西而非全部。”(《艺术哲学·艺术品的本质》)我们说某石像哈巴狗、像老山羊、像美人鱼,实际上都只是这些对象的某一部分“形似”,“非全部”;惟妙惟肖是相对的,它毕竟不同于欧洲街头的动物雕塑,因此始终只是“介于似与不似之间”。太湖石性坚而润,嵌空穿眼,有宛转险怪之势,这些特征皆由风浪冲击而成。它的“像”是大自然鬼斧神工所致,是董其昌说的“迥出天机”之物,不加矫饰,是人力所不能及的巧妙,既平淡天真,又出神入化,令我们为造化叫绝!自古以来,老庄“道法自然”成为我国的哲学美学原则,视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为最高审美理想。

中国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有了对玉和石的欣赏,《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了大舜将黑玉制成玄圭送给大禹,大禹规定各地的工艺品中有“怪石”一目。西汉的张良将谷城山下的黄石当珍宝一样供奉。太湖石作为文人欣赏的首选,至少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形成了高雅的石文化传统:唐代白居易对太湖石钟爱有加,称其为石族之“甲”(白居易《太湖石记》),唐宰相牛僧孺“与石为伍”,唐宰相李德裕至爱“平泉怪石”,他们都是“待之如宾友,视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玉,爱之如儿孙”(白居易《太湖石记》);宋以后形成了系统的品赏理论,诸如“瘦皱漏透”、“顽清丑拙”等,“米癫拜石”从美学上树立了一个标准,以石的形象来代表某种理想人格和情操。清代赵尔丰说:“石体坚贞,不以柔媚悦人。孤高介节,君子也,吾将以为师。石性沉静,不随波逐流,然叩之温润纯粹,良士也,吾乐与为友。”

童寯《江南园林志》说:“江南名峰,除瑞云之外,尚有绉云峰及玉玲珑。李笠翁云:‘言山石之美者,俱在透、漏、瘦三字。’此三峰者,可各占一字:瑞云峰,此通于彼,彼通于此,若有道路可行,‘透’也;玉玲珑,四面有眼,‘漏’也;绉云峰,孤峙无倚,‘瘦’也。”三峰各具天趣。南京瞻园有块太湖奇石,正面有无数大小不同的涡洞,如一团团积雪,背面有形同击石浪花的斜纹,真是“画师争摩雪浪势,天工不见雪斧痕”(苏轼《雪浪斋铭引》),题曰“雪浪石”。

绉云峰(杭州)

玉玲珑(豫园)

“忘机得真趣”,真趣之得,不仅在于物景,更在于情,爱好是由知识产生的,观赏者的文化素养与情操起着决定作用。郭思《画论》曰:“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玩石、品石,是一种趣味,石是自然形成的,玩石和品石是人的心灵和自然物的融合,是一种心智活动。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谈“艺术美”说:“‘美’字只有一个意义,就是事物现形象于直觉的一个特点。事物如果要能现形象于直觉,它的外形和实质必须融化成一气,它的姿态必可以和人的情趣交感共鸣。”而这种美都是“抒情的表现”(《谈美书简二种》)。苏轼从一块小石上体会到“太行西来万马屯,势与岱岳争雄尊”,郑板桥见到一幅柱石图,想到“挺然直是陶元亮,五斗何能折我腰?”(《柱石图》诗)。颐和园有块石头,名“青芝岫”,它的原名叫“败家石”,宋米芾的后代明代画家米万钟为这块石头倾家荡产,最后还是没有办法将其运到自己家的勺园,不得已弃之房山。乾隆爱之,放到清漪园,见其形如青芝,故名。

青芝岫(颐和园)

石为自然之精灵,具山川形胜,“一峰则太华千寻”(明文震亨《长物志》),有宁静致远之力,人与石可以彼此感应交泰,激发邀游之趣。清代梁九图曾说:“有客人来,见我整日摩掌抚弄奇石,若有所得,甚是奇怪。我便答道:我这石头,具备峰峦、阪塘、溪涧、瀑布、峻板、峭壁、岩堡、蹬道诸体,湖山胜概,毕在目前。我可以省却登蹑之劳,极邀游之趣,其乐就在其中啊!”(《十二石斋纪略》)

奇石形状、色泽、纹理异彩纷呈,有酷肖汉字的文字石、酷肖水墨画的图案石、动物模样的动物石等。元代高士钱惟善游江左,获一枚奇石,峰峦秀润,上有古篆文曰“栖霞”。携归后,每置于案几上观赏,则神游其间,犹如置身世外,因此仿东坡居士雪浪斋的故事,将书斋名为“栖霞山房”,并勒铭于壁,永标奇赏。其词略曰:“九华烟霞,五老冰雪;缥缈飞来,幻形躁截;光吞玄圃,气掩赤城……既来仙灵,亦集真侣;绛采朝餐,紫英夕茹;山人久视,居士长生;俯仰一室,逍遥太清。”

“石中有机锋,拳石可纳五岳”,就是佛教“纳须弥于芥子”之说在悟石中的运用。北海就有象征弥山之石。近年赏石界有“禅石”之说,即以“三昧”哲理品石,“顿悟妙得”。

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说的“石令人古”成为中国文人赏石的审美纲领。古,古人以为乃人品高尚不俗的标志之一,具有“古”的文化品格的奇石成为反映文人墨客理想的符号。

须弥山(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