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旧影与传说:第八届香山文化论坛文集(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消失的法海寺过街塔

田会鹏

法海寺,本名法海禅寺,亦名万安山法海寺,位于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万安山麓。在法海寺靠近山脚处曾有一座藏式过街塔,清顺治十七年(1660)修建。

法海寺过街塔(梁思成、林徽因摄)

过街塔作为法海寺的大门、寺庙的起始处,是法海寺景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惜的是,法海寺过街塔已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部队拆毁,建成了炮司礼堂。

藏式过街塔是中国古代佛教建筑的一种,始见于元代,发祥于西藏地区,是印度古塔与中国传统城关式建筑相结合的产物。

过街塔一般建在街道中或大路上等交通要道处,塔身位于高台之上,一律为覆钵式喇嘛塔,细部略有差异,高台开有门洞,可以走人或通行车马,故称“过街塔”,或曰“塔门”。

藏传佛教在元代大量传入内地,元世祖奉藏族僧人八思巴为国师,并将藏传佛教立为国教,过街塔可说是元代藏传佛教的一个独特创造,直到明、清两代仍有不少建造。

过街塔修建的用意在于宣扬藏传佛教,它为信众大开方便之门,把过去需要费尽心力去深山寺庙进香礼佛加以简化,凡是从塔下经过,就算向佛菩萨行一次顶礼了,这在佛教的宣传上是一大创造性发展,从建筑艺术上讲,过街塔也比一般的山门更富艺术效果。

据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曹汛教授考证,元明清三代全国现存实物或有历史记载的过街塔或塔门约有二十余处,其中半数以上在北京,如居庸关过街塔、海淀天宝山过街塔(挂甲塔)等。

1932年,梁思成、林徽因伉俪考察北京西郊建筑时,对法海寺过街塔有过详细记载并拍摄照片,其文章《平郊建筑杂录》刊发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四期上。文章指出,法海寺过街塔的式样与早先的居庸关过街塔相类似,是研究居庸关过街塔原状的重要材料。

文中提到的居庸关过街塔,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北居庸关关城内,建于元至正五年(1345),是三座建在高台上的白色覆钵式喇嘛塔,称为“过街三塔”,元末明初塔毁于地震,现仅存塔座,称为“云台”,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居庸关云台

根据梁、林二位先生的记载,法海寺过街塔的圆拱门洞里曾有壁画,东面门额上题着“敕赐法海禅寺”,旁署“顺治十七年夏月吉日”,由此可知,这座过街塔是法海寺的附属建筑,修建于顺治十七年(1660)。

不过,这座被多次记载的法海寺过街塔似乎是由更早的弘教寺过街塔而来。据明代宋彦《山行杂记》载:“香山南为门头村,村后为万安山,山门上建白塔为弘教禅林。”明代刘侗、于正弈的《帝京景物略》卷六则载:“晏公祠、翠岩寺、永寿庵宅山阳,门水阳,其右支,逐而亦左,右涧水捨之。弘教寺宅山阳,门水阳。两涧右会而桥,桥边而门,门冠塔三尺,弘教寺门也。”。

“弘教禅林”即“弘教寺”,始建于元代,为法海寺的前身。两则资料均提到弘教寺门上有塔,即过街塔,可见明代弘教寺已有一座过街塔了。再根据元代大量修建过街塔的情形,很可能“(元)世祖建大宣文弘教寺”时过街塔就同时建成了,而其描述的位置也与后来的法海寺过街塔相符。

因此可以推断,顺治皇帝重修弘教寺,改为法海、法华两个寺庙时,将山下的弘教寺过街塔一并进行了重修,这才有了后来的法海寺过街塔。

清乾隆年间的《日下旧闻考》记载:“法海、法华二寺前后互相连属,相传为宏教寺遗址,本朝顺治十七年修建,改今名。前为法海寺,门上有小塔,门内为关帝殿……”。

“宏教寺”即“弘教寺”,清人为避乾隆皇帝“弘历”名讳,改“弘”为“宏”,这时记载的“门上有小塔”,已经是顺治十七年重修后的法海寺过街塔了。

过街塔西面额上题着汉、满、蒙三种文字的经咒真言“唵巴得摩乌室尼渴华麻列吽敆吒”。

香山香子营图(下为法海寺过街塔)

此咒为如意轮咒,亦称满愿轮咒,是佛教寺庙常诵的《十小咒》之一。据说此咒非常殊胜,“有所需皆悉自来”,若将此咒高悬于门槛之上,或行人所经之高处,凡于此咒下经过一次者,即得无上威神加持,三业渐证清净无垢——这大概就是将此咒刻于过街塔上的原因,或者很有可能过街塔的创制就是因由如意轮咒的功用而来。

梁思成、林徽因在文章中指出法海寺过街塔有两个少有的特征,其一,“圆拱门洞的城楼模样上边却顶着一座喇嘛式的塔——一个缩小的北海白塔。这奇特的形式,不是中国建筑里所常见”;其二,“这座小小带塔的寺门,除门洞上面一围砖栏杆外,完全是石造的。这在中国又是个少有的例。”

塔座上的白塔建造得十分精美,梁、林的描述如下:


平面略似十字形,而较复杂。立面分多层,中间束腰石色较白,刻着生猛的浮雕狮子。在束腰上枋以上,各层重叠像阶级,每级每面有三尊佛像。每尊佛像带着背光,成一浮雕薄片,周围有极精致的琉璃边框。像脸不带色釉,眉目口鼻均伶俐秀美,全脸大不及寸余。座上便是塔的圆肚,塔肚四面四个浅龛,中间坐着浮雕造像,刻工甚俊。龛边亦有细刻。更上是相轮(或称刹),刹座刻做莲瓣,外廓微做盆形,底下还有小方十字座。最顶尖上有仰月的教徽。仰月徽去夏还完好,今秋已掉下。据乡人说是八月间大风雨吹掉的,这塔的破坏于是又进了一步。

常规白塔结构图

梁思成完成于1944年的《中国建筑史》中对法海寺过街塔又有过专门介绍,可见他对这座过街塔的关注:


北平西山静宜园之南,有旧法海寺残址,其寺门之外,砌石为台,下为券门,上立瓶形塔,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所建也。其须弥座平面四出轩,座上不施金刚圈,而代以四层阶级形之座。塔肚四面均作眼光门;十三天高瘦如柱,仅微有收分,较之北平妙应寺元塔,迥异其趣。相传居庸关上,原亦有塔,今已不存,其原状殆亦与此相似者欤?

1957年法海寺过街塔前的劳动场景

1948年底,中国建筑研究所(清华大学与中国营造学会合办)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写的《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一书中,还把法海寺过街塔列入了在作战中要加以保护的重要古建筑,也是能找到的关于法海寺过街塔最后的记载了。与时任清华大学教授的梁、林二位先生的推介应有直接关系。

上图为1957年西山造林事务所雨季造林时,警卫三团战士运苗上山经过法海寺过街塔的情景。

照片由过街塔门内往外照,与梁、林二位先生的拍摄方向相同,而视野更加宽广。此时,正值炎夏,过街塔上及周边植物生长繁茂。由照片可以看到,法海寺过街塔左侧有墙体和房子,塔前还保留有石砌地面铺装。

1958年的法海寺过街塔

1958年,北京市开展了首次全市性文物普查,其中对法海寺过街塔亦有记载,并拍照建档,其照片由过街塔门外向里照,塔后即是连绵的西山,关于过街塔的文字描述如下:


(法海)寺坐西朝东,寺之头道山头为塔门,塔居于石圆旋门之上,塔门楼高9.50米,进深7.00米,长宽8.60米见方,门口宽3.80米。塔高9.00米,直径2.00米,塔为砖石结构,上有石十三天,塔腹东西各有石佛龛一个,石佛一尊,塔座共五层,每层各有琉璃小佛三尊。塔下为石甬路。


值得一提的是,梁、林二位先生的文章曾描述过。当时白塔上斜长了一株“古劲的柏树”,让怜惜古建的两位先生有些“彷徨不知所措”,一方面觉得柏树为塔门增了不少的苍姿,像是塔的年代的保证,一方面为塔门的保存考虑,又觉得这种古树需要移走,最后转念觉得,“好在在古物保存如许不周到的中国,这忧虑未免神经过敏!”

由1932年和1957年、1958年的几张照片可以看到,经过二十多年,塔上的柏树又粗壮了很多,而且旁边又长了两三株榆或荆条之类的小树。

两位先生对文物保护的忧虑并非多余,随着“文革”的全面展开,全国众多的文物古迹遭到破坏,万安山法海寺过街塔也未能幸免。

法海寺过街塔的消失是北京古迹命运的一个缩影,而今,古塔树影已成昨日,我们现在只能在照片上一睹法海寺过街塔的风貌了。文中1957年法海寺过街塔图片来自西山林场档案室,其他图片来自网络,特此说明。


附录:梁思成、林徽因:《法海寺门与原先的居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