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昌化寺名称的来由
昌化寺,有人说是因寺庙的窗户制作得比较精致而得名“窗户寺”。这只能算是“耳识之学”,不足为据。其实,明代有几本太监写的书流传下来,值得研究。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时,有个出身浙江昌化的邵贵妃,待到明孝宗朱祐摚(弘治)继位后,成了太后。
邵太后的父亲是邵林。邵家祖上很有钱,邵林之女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不知什么原因,邵林一夜之间败了家,以致一贫如洗,不得已将女儿卖给杭州的镇守太监。
这位太监见邵氏长得眉清目秀,又识文断字,于是把她献给宪宗。邵氏很招宪宗喜欢,成化十二年(1476)被封为宸妃,旋即进封贵妃。成化二十三年(1487),她所生皇四子、皇五子分别被封为兴王、岐王。
到弘治(明宪宗第三子)朝,听说张皇后要修她父亲的坟地,并在附近(离满井茶棚以北百米处)建广禧寺。邵太后大力支持,寺额还是明孝宗所赐呢!
据李新乐考证,成化元年(1465)正月,朝廷派都督同知赵辅等人,统兵征讨广西瑶民。次年六月,凯旋班师,数千名瑶族俘虏同时被带回北京。在这批俘虏中,有一批被俘到京的男孩,多数当了太监。其中有位太监叫韦童,他就是广禧寺的创建者。
弘治五年(1492),孝宗皇帝的老丈人、昌国公张峦卒。张峦生前,经常到翠微山游览,由衷地喜爱这个地方,希望死后葬在这里。
孝宗依其生前愿望,赐地30顷于翠微山,以建坟茔。张峦坟规模显然逾制,虽有大臣弹劾,但有张峦的女儿张皇后撑腰,皇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谁也没办法。
施工期间,韦童经常来往于京城与翠微山之间,向张峦之子张鹤龄、张延龄汇报工程进度。一天,韦童又一次来到翠微山,放眼望去,但见满山青翠,微风徐来,松涛阵阵;更有飞瀑流泉,叮咚作响,不绝于耳。韦童由衷地喜爱这个地方。
明清时期,好些太监都花大把银子建庙。实际上,也是不得已的行为,因为从当太监那天起,就意味着断子绝孙,没有后代,老了出宫,没脸再回家见家人,只能在庙里当和尚,老死林泉。
韦童觉得,翠微山是难得的建寺之所,不过,在皇亲国戚的赐地范围内建寺,希望渺茫。
在一次汇报工程进度时,韦童壮着胆子拐弯抹角地说出要在翠微山建庙的意思,没想到张延龄满口答应,韦童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
其实,韦童哪里知道,张延龄正盘算着建庙,让寺僧看坟呢!韦童的请求正中下怀:既可省去一笔开支,还让韦童感激他,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韦童又何尝是傻子,他给国丈看坟护墓,又有两位国舅爷撑腰,绝不会有亏吃。
韦童在宫中募捐,筹划建寺之事。消息传开,凡与韦童相识的人纷纷捐款。令韦童意想不到的是,邵太后也拿出大把的钱支持建寺。
当听说韦童要建寺时,邵太后表现出极大的关注。韦童心里明白,太后为寺庙捐资,是为换取在前山建造昌化寺的赐地。
寺还没建成,韦童便辞世而去。张延龄邀功德寺僧人定琪继续建庙。弘治十二年(1499),寺庙建成,孝宗赐额广禧寺,赐额前山寺为“昌化寺”。
昌化,按字义就是昌明化境,绝妙的境界。其实,那是邵太后为邵林等家乡父老修的坟墓。为了祝福他们早日成佛,将在画院待诏的江夏人吴伟也弄来昌化寺来充画工。
吴伟不负众望,拿出自幼练就的看家本事,在昌化寺大殿内,画了巨幅大作《五百罗汉渡海》,得到皇太后和皇上的赞许,封他为锦衣卫百户,并赐他“画状元”的图章。这是他弘治八年(1495)36岁时的荣光。可惜他只活了49岁就走了,实在可惜。他的壁画如果保存到今天,就有520年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