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宝
宝地生在青山中
进入福宝,车在山区的泥巴碎石机耕道上颠簸向前,这样的路况对初来乍到的人无疑是一种折磨,而满车背筐挑担的当地人却怡然自得,聊着收成,说着所得。车窗之外,远处是大娄山脉的千仞高峰,白云缈缈间视线开阔。眼前万顷良田,梯梯叠绿,偶有几只白鹭翩翩飞起。心随景迁,情随画移,尚未进入古镇景区,人自醉了一半。
福宝今昔
踏上开往天堂坝的公交车,从合江县城出发,过繁华的榕山镇,再翻过云遮雾绕的大丫山口,40公里的路程在路面的颠簸与窗外的风景交织下被抛到了身后。福宝镇到了。
福宝古镇始建于元末明初,到明末清初已“积众数百家,可为巨镇”,成为川南大漕河流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福宝建镇时,因地处山区,交通极不方便,镇上居民谋生艰难,于是把希望寄托在神佛身上,建庙宇以兴场,将镇名取之为“佛保”。明末,佛保场遭遇一场大火,镇上民居建筑几乎尽焚,重建时,在正街上挖到一个直径7尺的鹅卵石,谓之为宝,遂改名为佛宝新场。解放后,更名为福宝场。
福宝 民居 远眺福宝,这层层叠叠的悬山屋顶,如一群展开“人”字形双翼的大鹏,正凌空而起。
福宝 回龙街 每转过一条小街小巷,都会出现一个古朴的景色,构成一幅幅风情画。
要观古镇全貌,镇外北面的山腰是一处绝佳地方。人在山上,远远望去,莽莽大山背下是依山而建的古镇民居,高低错落、鳞次栉比。排排吊脚木楼随山势起伏,缕缕炊烟缓缓生出,淡淡地飘散在周围山中。从密密的青瓦屋顶中透出一些细细的缝,是隐约可见的街道,三两个路人静静地行走其间,那古朴典雅、天人合一的氛围,让古镇的古风古韵就这么跃然眼前。
回龙河上回龙桥
下了山,步入古镇,穿镇而过的蒲江河河面窄窄的,竟还有船行于其上。古镇入口处的回龙桥据说是清道光年间建造的单曲石拱桥,全长25米,桥面宽4米,拱高6米。桥的中央部位镌雕有一条龙,桥中挂有剑,雄跨于白色溪上,桥街全部用大青石铺就,栏杆是大青石雕刻而成的歇山式房顶式样,是当时福宝大漕河惟一的一座石拱桥。
可惜的是,这座桥正在变为天天走可却看不见的桥,除了桥头拐角处摆着的那张收费的方桌,还能证明它作为桥存在,其余的桥面都盖上了房子,开成了店铺,桥面宛然已成街面,“龙”、“剑”更是早就无处可觅,倒是桥下的回龙河让人有了一丝惊喜。
碧绿的水波在船桨的拨动下,绽开一圈一圈美丽的波纹。偶尔有鱼的影子,但只是一晃,又沉入河底,怕是被贸然闯入的游人惊吓到了吧。船驶向河中央时,河底冒出很多小泡泡,不知道是否是鱼儿在嬉戏?河两岸是绿的草,倒映在同样绿的河中,安宁而恬静。
回龙街上老民居
跟蜀中的小镇异曲同工,福宝的老街依山而建,参差错落,青石板铺就的小街宽处七八米,窄处仅一米多,路面斑痕累累,深浅不匀、凸凹不平,行人在起起落落、蜿蜒上升的石阶间上上下下,朦胧中呈现出小镇国画般的画面。
过回龙桥右拐,是镇上古建筑保存得最完整的回龙街,自然也就成为古镇最热闹繁华之所在了。这是一条依山势而起的街道,山墙黑瓦层层叠叠。墙多用麻黄色的泥砌成,里面和着砻糠,再在外面刷上白灰,被木框切得整整齐齐。有的日久白灰剥落,露出里面的砻糠,远远看去,感觉到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街道两旁是典型的明清风格川南民居,由于风雨的侵蚀,木柱、木墙、木门槛已经有些深黄而微带黑色,木质也粗糙而疏松,走在其中,有一种淡淡的、陈旧的味道扑鼻而至,沉醉而令人恍惚。
三宫八庙有名气
在福宝不可错过的古迹就数三宫八庙了。三宫是清源宫、万寿宫、天后宫;八庙是五祖庙、土地庙、张爷庙、禹王庙、火神庙、灯棚、王爷庙、观音庙,大多分布在回龙街上,各有神韵。随便走进一处,旧时格局犹存,大都设有戏楼、厢楼、天井,板壁、框架穿榫,雕梁画栋,技法拙朴,却透着生动。
回龙街上最大的寺庙有两处,一是五祖庙,位于回龙桥的东头;一是清源宫,也称川祖庙,位于回龙街南面快下坡的地方,它也是三宫八庙中最有名气的,由一个偌大的四合院组成,四周都是木结构房舍。大门向西,高高耸立,雕龙画凤,白底黑线,对比鲜明,庄重威严。
院内整个建筑设置随地形而定,南头低,北头高,东西对称。南头有一个大戏台,专供开会和演出用。台下,自南向北,由低到高,有一个青石板镶嵌的近五六十平方米的广场,天然形成了一个露天大戏园子,是古镇人集会和看戏的好地方。
再往北,就是一个约有10多个台阶的梯坎,是天然的“观礼台”。梯坎上去,就是川祖庙的庙宇了。旧时的川祖庙香火旺盛,除了镇中居民,三乡五地的香客逢赶场日也会专程到川祖庙,叩拜川祖菩萨、烧钱化纸、作揖磕头、祈福免灾。
惜字亭
在天后宫旁的黄桷树下,是建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的“惜字亭”,高约8米,共八方六层,每层每方都刻有浮雕图案,是“天后宫”烧纸化钱的地方,又叫“字库”,俗称“化钱炉”。相传镇上的文人尊圣贤惜字画,凡有不中意之作,绝不随地乱抛乱弃,集中起来,选良辰吉日,放到“字库”中予以焚化,以示对祖上传统的尊敬。镇上的乡民亦就视福宝古镇上的“字库”为神圣之地,建亭保护,故称“惜字亭”。
福宝 回龙街 回龙街的街巷和阶梯仍用青石板铺成,街巷宽不过两三米,窄巷仅容一人通行。
站在树下,仰望着遒劲枝条拥着的惜字亭,顿然萌生思古之悠情。辨读着风化后仍依稀可见的铭文“千画归字库,一字人曹仓”,历史上佛宝镇的鼎盛文风顿时在脑海中勾勒出来。
夕阳下的小镇居民
回龙街上,沿街小巷蜿蜒,爬坡上坎,就可以看到榕树下坐着的品茶人、街边摆摊的生意人、坐在门口竹椅上晒太阳的老人、相互逗弄怀中小孩的年轻女子、还有那骑在四脚朝天的长条木凳上刚刚学会走路的顽童,当然更少不了倚在门口抽叶子烟的老者、坐在街边缝针线活的老婆婆,他们一边忙着手里的活计,一边闲聊,偶尔还会抬头打量过往的行人和前来采风的游客。
福宝 这条长约两公里的街道,尽管窄窄的、冷冷清清的,可是街上店面却式样各异,如小卖部、小饭馆、小旅店、理发店、供销社等,甚至连卫生院、银行都有。
福宝 在镇里,常见到这样背着背篓的行人爬坡上坎、悄无声息地走着,背篓里盛满了希望。
所有的人皆是神情自然,不管走到谁家的小院,都可以随意参观。淳朴的山里人还会随和地配合摄影师,乐于满足远方来客猎奇、探幽的愿望。
也难怪,早在多年前福宝古镇就已成为电影电视的外景基地,诸如《死水微澜》、《傻儿司令》、《董竹君》、《大鸿米店》等许多剧目都在这里取过景,居民中的男女老少还常常“客串”一把,过过戏瘾。
夕阳西下,回龙老街在残阳余晖的笼罩下显得格外生动。背着沉沉背篼的乡民匆匆行走着,想来应该是贩卖完山货后,又装上了更多的生活日用品往家里赶吧。有马蹄声隐隐传来,一个带白帽子的中年男子牵着一匹小马经过。马背上驮满了各种各样的蔬菜,红的、绿的⋯⋯他不时地扭头看,露出憨厚的笑。
福宝 远处青山叠翠,眼前绿竹摇风,粉墙青瓦的吊脚木楼依山势错落,福宝人在自家的菜地前,悠然自得。
福宝的水
从回龙街踱至福华街,路过一个酿酒作坊,在街的尽头是一个渡口。小小的石阶码头,泊着几艘扁舟,船头挂着“过河”的老幡。懒懒散散拉开的河滩,平平整整,光洁如玉;一沟清明澄澈的流水,轻柔地漫过戏水游人的脚背,温柔多情,令人心旷神怡。在黄昏的光影下,满滩碎金浮动,静听流水与蟋蟀的和弦,平添了几分神秘的意境。
沿着河一路下去,两边长满了竹子,自然地形成一道竹林小径,行走其上,可以感觉到路与竹的浑然默契。
与现在高速发展的道路交通相比,福宝一带是不算很便利的,但在古代,这里却是川南盐道的必经之地。历史上,四川自贡的盐便是经古镇的水陆码头往南,再经天堂坝一带的山路运到贵州省的赤水等地。
福宝 民居 在小镇,不论跨入谁家,都可随意参观,淳朴的山里人还会随和地配合摄影师,乐于满足远方来客探幽的欲望。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是福宝的魂灵,它养育着古镇,滋润着民生,令这一方土地更显出它的柔美。
区划: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福宝镇
区号:0830
邮编:646200
历史:始建于元末明初。
门票:10元/人
气候与游季: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古镇逢农历初七、初九赶场,在节日里会有传统灯戏、高胜山歌、民间器乐演奏、狮子翻高台、猴子爬高竿等演出。
交通:在合江县乘开往天堂坝的公交车,途经甘雨镇即到福宝镇。如果自驾车可走成渝高速公路出隆昌站,上隆纳高速公路,至泸州,沿泸合二级公路到合江县城,再绕道甘雨镇前往福宝。
住宿:因地处四川著名的风景旅游区福宝森林公园的门户,住宿极为方便,除了福宝大酒店、福宝林场宾馆、福宝粮贸宾馆,还有许多民居旅馆和招待所,费用10-100元/人。
饮食与特产:福宝酥饼、豆腐干、山花蜜、梅子酒、叶儿粑、清水笋尖、火炕腊肉、桂花酒等。最具有特色的是“蜂拥豆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