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镇游15:江苏 上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神兽祈福的小镇

在锦溪车站等到去 直的中巴车,正值星期天,车上大半是准备返回市里上课的学生。他们大都熟识,在车厢里嬉笑打闹着,尽情发散着只有青春才有的过剩的精力,陈旧的车厢立刻显得十分拥挤。好在窗外阳光明媚,神思可以飘渺到那些自己也看不见的地方。遥想今天将要去的 直镇,既然有这样一个奇怪的名字,一定也会有让人新奇的风景吧。

水乡小镇,瑞兽迎祥

直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古镇面积不大,不过1平方公里。在这片“弹丸之地”内,河道交叉纵横,河上遍架桥梁,岸上有众多的明清古宅临水而筑,因此有“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的说法。现在镇中还保存有宋、元、明、清各式桥梁41座,这些桥梁造型各异,有多孔的大石桥、独孔的小石桥、宽敞的拱形桥、狭窄的平顶桥,其桥梁的密度远超地球那端的水城威尼斯,所以直也被人称做“中国古桥博物馆”。

直 临水街廊 临水的街廊旁边设有美人靠,游人可以临河而坐,安享这里的宁静。

直 神兽 相传古代独角神兽“端”巡察神州大地路经直,见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就长期落在这里。故而直有史以来,没有战荒,没有旱涝灾害,人们年年丰衣足食。

下车拐入了一条满是杂草的小路,直直地向南延伸。小路两边是林立的工厂和学校,想象中的古镇此时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找不到一点影子。前行不久,踏上一条用卵石及花岗石铺成的小街,两旁店铺一间挨一间,商业兴旺,这里就是古镇了。

直古镇得名于一种叫做“端”的神兽,相传这种兽最喜欢蹲在被认为是风水宝地的地方,它独角狮型,可懂得四方语言,能知万里外之事,被古人当成吉祥如意的象征。当年“端”下凡巡察神州大地,当它路过直的时候,见这里地气甚好,就留下不打算走了。

前行不久,可以看到一座写着“直古镇”字样的牌坊,牌坊旁边,有“端”的石像端坐镇口,迎接八方的游客。这尊石像高2米,是用花岗岩雕刻的,形状像狻猊,头顶有一只独角直指蓝天,威风凛凛。

水边小景

沿着小镇河边的上塘街边走边看,镇内除了熙熙攘攘的游客外,还有许多当地人,其中最醒目的是那些穿着直水乡传统服装的女人们了。她们大多40岁开外,梳着髻髻头、戴着蓝布头巾,穿着拼接衫,束着裾裙,脚上还穿着绣花鞋,宛如少数民族一般。周围的游客争相与她们合影。

身边是水乡特有的住宅,这些住宅大多木门木窗,很多门窗上还有精美的雕刻。据说这些门窗使用的都是上好的楠木,因此才可以保存上百年而纹路依然清晰。

河中有小船往来穿梭,光影沉沉,将两边的景物一一纳入,恍惚得如同一个不真实的梦。有一叶小舟漫不经心地停泊在岸边,船上无人,颇有一种“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意境。船头拴着七八只黑色水鸟,是传说中给水乡带来无穷韵味的鸬鹚们。岸边早已围了许多游人,有的拍照,有的挑逗,还有的在凝神观望。再看那几个水乡精灵的水鸟,此时正缩着脖子,慵懒地蹲在船舷边闭目养神,连一点最起码的好奇心也没有。这样的阵势对于它们来说,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大气磅礴保圣寺

过香花桥向北,进入一条窄窄的小巷,一直走到头,就来到保圣寺前。保圣寺建于梁代,据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当时皇帝为了宏扬佛法所建。杜牧在诗中曾经说“南朝四百八十四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保圣寺与苏州的寒山寺、杭州的灵隐寺、南京的鸡鸣寺等当年“四百八十寺”中的遗存一起,见证了中国在这1000多年中的沧桑巨变。

寺门口有一个小方亭,四角攒尖葫芦顶。亭正中央有井一口,井水至今仍可以饮用。进入寺院,正面是雄伟的天王殿,殿内佛事兴盛,香火缭绕。在寺的西院有晚唐著名诗人陆龟蒙的墓地,墓前还存有“斗鸭池”,池中建有“清风亭”,有两座垂虹石桥相连通。周围古木参天,凉风习习。

保圣寺内最著名的是北宋时期的罗汉塑壁了。整个塑壁以其独特的构图和大胆新颖的表现形式成为国内最精美的罗汉塑像之一。步入罗汉堂,眼前的大厅十分宽阔,抬眼可见九尊形态逼真的罗汉像。这些罗汉像将绘画与雕刻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背景呈海面风起云涌之状。罗汉塑像或坐洞窟,或谈笑于海岸,动静有致,呼之欲出。整幅塑像犹如一幅古雅的立体山水画。远观峰峦叠嶂,近看雕功精细,塑像表情或喜或忧,各不相同。这些塑壁独特的构图和大胆新颖的表现形式使其成为北宋甚至是今天整个中国殿塑艺术最高水平的代表。

幽幽厅堂评弹声

和其他的水乡古镇一样,直的岸边也有很多弄堂。这些弄堂的路面大多用卵石和花岗岩铺成,幽深曲折,房舍林立。两边的宅院大多为黛瓦白墙、木门木窗,都是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古建筑。这些人家的居室有三五进不等,最多的有七进,里面厅轩堂楼俱全,有的甚至还有走马楼和花园,远远望去错落有致。其中萧宅和沈宅是这些民居建筑的主要代表。

萧宅就在上塘街的小河边,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占地1000多平方米,坐西朝东,背园面街,共五进,是江南私家民居的精品,也是苏派建筑艺术的代表。步入正门,依次走过门楼、茶厅、楼厅、厢楼、饭厅。茶厅、楼厅是整个萧宅的精华所在,其雀替均为兽嘴形,门楣上雕有麒麟、仙鹤、祥云、海浪。门楼与茶厅、茶厅与楼厅间各有一座灰色砖雕门楼,上分别题“积善余庆”、“燕翼诒谋”等字样,遒劲有力。

直 保圣寺叶圣陶纪念馆正厅边的走廊“崇德门”

直 水乡春色直镇内河道纵横,有小船穿梭其中,那些船娘大多穿着水乡的传统服装,水乡风情可以一览无余。

直 永福桥(图左)和南昌桥(图右)

沈宅地处甫里八景之一的“西汇晓市”附近。沿着河边窄窄的小径前行,不久就看见两扇乌黑大门,这就是著名的沈宅了。沈宅的主人姓沈名柏寒,是清末留日学生同盟会会员。沈家原为当地富豪,房产广布,有“沈半镇”之称。该宅建于清同治年间,占地2500平方米,建筑布局前为店、后为宅。前后共七进,进门的正厅堂上高悬“苍松仙鹤图”,两侧是“长松拔地三千年,古鹤凌空九百里”的对联。

区划:江苏省吴县市

区号:0512

邮编:215100

历史:1400余年

门票:同样是联票制,价格45元。进入古镇的入口有好几个。但游客一般很难找到。如果只想看古镇小桥流水,完全可以找当地人带领进入。能省下几十元门票。但如果你想细细品位直古镇的精髓,建议还是老老实实买票进入,因为只有买了票才能进入萧厅、沈宅、保圣寺。

气候与游季:直四季分明,每年平均气温为16℃,四季适宜旅游。

交通:每逢双休日、节假日,上海杨浦体育中心、虹口足球场、上海体育场有旅游专线车前往直,下午返回,120元/人(含来回车票、景点门票)。苏州火车站站前广场有空调旅游中巴直达;苏州汽车北站往直的中巴,6:30—18:30,每30分钟一班,票价7元;苏州吴县汽车站也有中巴开往直,6:20—17:20,每40分钟一班。在苏州城东的娄葑乘18路公共汽车也可到达,票价2.5元,每小时发一班车,约行驶50分钟。下车后可搭乘当地三轮车前往古镇区,一般4元以内。

直 门楼 镇中不论临街的住宅,还是临河的民房均为黛瓦粉墙、木门木窗、青砖翘脊,大多为明清时代的房子,门楼上都有这样精致的砖雕。

穿过一道道隔扇门,走入后堂。在那些隔扇门上,布满了梅兰菊竹、水榭楼亭的精美雕刻。后堂此时正在进行苏州评弹表演,在门前驻足细听,细细体味着吴侬软语的韵味,简直如同天籁。

离开沈宅,走在河畔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上,视线之内皆是小桥流水,枕河民居。水乡的女人们穿着当地独特的服装,坐在长椅上晒太阳、拉家常。耳边似乎还隐隐回荡着悠悠的评弹声,想当年孔老夫子“三月不知肉味”,他所听到的音乐也一定和评弹一样悠扬婉转。

万盛大米行

出萧宅过河,向回折就是最著名的万盛米行了。当年叶圣陶先生以此地为背景,创作了著名的小说《多收了三五斗》,万盛米行因此名扬四方。米行门口就是河,河上停泊着一艘艘小船,让人联想到《多收了三五斗》中乡民划船运粮来此卖粮的情景。万盛米行始建于民国初年,位于古镇南市梢,由镇上沈、范两家合伙经营。米行入口,贴着“创业兴家万事成,春风得意财源广”的对子,院内仍保存许多件加工粮食的器具。当年万盛米行规模宏大,有存放粮食的廒间近百,是当时吴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大米行。

除了万盛米行以外,镇里还有叶圣陶先生的墓地。先生生前曾经在古镇任教,因此一直把直称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他偏爱银杏,在他去世后,人们把他葬在保圣寺的四棵古银杏树下。另外镇上还建有叶圣陶纪念馆,供人们前去参观。

姿百态看古桥

出米行一直北行,在临街的河道上有许多古桥,这是直水乡风景中不可缺少的点缀。直的桥大多是平桥,最有名的是位于镇东市梢的正阳桥。该桥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代曾多次修葺。桥体以金山花岗石砌,高大雄伟。桥长58米,拱高12米,桥孔10米,桥面宽5.2米,共有66级石阶,是直镇上最大的一座古桥。每日清晨,正阳桥是全镇第一座迎接旭日的建筑,桥也因此得名。桥东有联曰:“北盖旧迹更新象,南披金银绕五梁。”桥西有联曰:“西迎淞水源流远,东接昆冈钟毓繁。”拾级而上,站在桥面上四面望去,两边古宅层层叠叠,桥下清清流水脉脉而过。还有许多放了学的孩子们,他们身穿校服,在桥上打打闹闹。不知道许多年以后,古镇的流水和小桥还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记忆。

另外,直有名的桥还有万安桥、三元桥、兴隆桥等,它们千百年来默默地连接着古镇两岸,也送走桥下许多兴许还会再来的游客。

住宿:如果想领略水乡真正的美丽,最好还是在镇上住宿一晚。清晨和傍晚的水乡才是最美的。可入住直迎宾馆或金澄湖畔的鸿运花园度假村,价格在200元以上。镇上还有许多私人旅馆。大多枕河而建。退门见水,很有情调。而且价格十分合理,通常100元以下,舒适卫生。

饮食与特产:直的酱菜、蘑菇等土特产非常有名,秋季收获的八角红菱,更是不能错过。水中鲜鱼河蚌,烹调得十分美味,点餐时不要错过。直的妇女服饰,绣花鞋、包头巾等,在周庄同里等地都买不到,只有直才有经销。

在古镇小桥流水的旁边,还有许多镇外的现代化建筑。直离苏州很近很近,近得让人有些担心。直的明天会不会就是苏州的今天呢?人们只有拭目以待了。

直 古桥直是古桥之乡,现存40座,绝大部分建于清乾隆年前,有的可上溯宋元。桥的造型有拱形、圆洞形、梁式,桥洞有单孔、多孔,用料有花岗石、武康石、青石,大小不一,风格各异,值得观赏。

千灯

青石板路连接的古镇

从周庄到千灯中途要转一次车,早早起来,屋外却下起小雨。江南少雪,霏霏细雨中饱含着江南冬天特有的寒意,在流动婉转之中有种即将凝结成冰的感觉。

冬季到江南来听雨,轻薄的丝伞上面弹奏着冬天特有的韵律。等到上了开往千灯的车时,雨声从耳边消失,剩下的只有汽车发动机的轰鸣,而所有关于千灯古镇的幻想,就在这样的嘈杂中慢慢地拉开了序幕。

江南水乡金千灯

千灯古镇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早在2500年前,这里就已经形成市镇。现在的千灯古镇区占地34公顷,传统明清、民国建筑约8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千灯浦河东西两侧。河上建有大型石拱桥5座,居民住宅依河而筑,临水而居,驳岸列排,有各具特色的古水埠河滩200多处。镇上至今仍然保留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棋盘式格局和“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风貌。

千灯 秦峰塔 秦峰古塔,风姿绰约,亭亭玉立。由于塔身苗条,故自古以来,就有“美人塔”之誉。

千灯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十分神秘的地方,凡是不了解的人都会以为这个地方会在每年的某个时候大兴灯火。其实不然,据《昆新两县续修合志》载:“吴淞江自吴门至千灯浦,江南北有墩一千,故谓之千墩”。千灯是“千墩”的谐音,久而久之就以千灯的名字来称呼小镇。这里土地肥沃,商业繁荣,人文荟萃,素有“金千灯”的美称。

巍巍秦峰塔

车站离古镇区不远,前行不久就来到古镇东边的中大桥(又名三岔桥)。站在桥顶向远处望去,千灯有笔直的河道和临水的民宅,却不像周庄那样游人摩肩接踵的喧闹。那些古镇的老房子白墙黑瓦,古朴而又安详,只有汽船的鸣笛声偶尔打破这份恬静。

过了桥是一条潮湿狭窄的小巷,一直延伸向东南,穿过去,七层高的秦峰塔赫然矗立在眼前。秦风塔檐角飞扬上翘,给人以振翅欲飞的感觉,是苏州昆山市境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佛塔。相传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国之后,南下巡视,曾经在这里小住,千灯镇周围的山因此得名秦驻山。后来,佛陀在此建塔,便顺理成章地被叫做“秦驻塔”。之后,有好事者认为塔名不够优雅,就将其更名为“秦峰塔”。因塔地处江南水乡古镇,气候温暖潮湿,云雾较多,云雾中的塔时隐时现,时明时暗,美似淑女,因此又被称为“美人塔”。

秦峰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大部分组成。整个塔为砖木结构建筑,楼阁形式,平面呈方形,高38.7米,每层每面各设一门,为了方便出入。塔壁上每层每面还镶嵌有两尊释迦牟尼佛像,共56尊。塔顶每只翼角上都挂有铜铃,一阵风吹过,铃儿随风而动,叮咚作响。相传在塔顶有一颗夜明珠,是无价之宝,每当夜深人静时,明珠便会闪射出耀眼的光芒,凡是见到的人身边就会有幸运降临。

千灯 “少卿苑”里的亭子 少卿公园位于千灯镇少卿南路,因坐落于少卿山而得名。建筑造型现代别致、规划景观幽雅明丽。这里曾发掘良诸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

秦峰塔下还有一个延福寺,基本与秦峰塔同一时期建成。寺庙历经沧桑,如今已比较残破,惟有庙内玉皇宝殿保存完好。四周深院广宇,银杏婆娑,花木葱茏,与古塔相互映衬。

江南第一石板路

千 灯 的 石 板 路是江苏省内保存时间最长、最完整的石板路。石板路全长3华里,南北贯穿全镇,始建于宋,明清两代多次修善延伸。这个街道以2070块青石板铺成,几经风雨,人踩车压,历经沧桑。这些青石板的下面是空的,可流水,并且和每家每户的下水道,以及镇中的河滩相通。因此现在雨虽然不小,但是路面上的积水却不是很多。

如今在冬雨中走上这条石板路,脚下不时溅起凄凄冷雨,让人对水乡江南有一种别样的体会。这些石面光滑平整,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出几分鲜亮。偶尔有地势低洼的地方聚集着小滩的雨水,上面人影晃动,支离破碎,古镇的韵味刹那间从那些水洼之上挥发出来。

千灯 古镇黑瓦 千灯镇的民居建筑依然保存着明清时期的风格,从高处俯瞰整个镇子,黑压压的一片,显得十分古朴。

千灯 “永福桥” 伴着小桥流水,伴着小桥流水边的人家,古镇显得神秘灵秀而又宁静古朴。

老街基本与千灯蒲河平行,石板街的两旁,有时会见木楼之间有一道幽深的小弄堂,也是用石板铺就。这些神秘小弄的尽头是一座座石板河滩。有游人踩着雨中的青石板,往巷子的更深处走去,兴许是为了寻找那个像丁香一样芬芳的姑娘吧。

长长的街道时宽时窄,曲曲折折,令人有山穷水复之感。两侧是古老破旧的民居,在那些最窄的地方,民居的屋檐长长伸出,几乎相接,只留下头顶的一线天空。偶尔还能看见路边水井,这些水井多为圆头,井口被绳索磨出的印痕深达半寸,在雨水的冲刷下呈现出一种玉石的颜色。井沿上冒出的几根小草,在雨中绿得让人心疼。

这里极少有游人前来,街上行人也不多,安静得可以听见雨点敲击石板的声音。一个披着雨衣的女人推着的小独轮车迎面过来,车上摆放着些家庭自制的糕点,她期待的眼神令人不忍拒绝。

顾姓二人耀千灯

在千灯的老街上还有正在建设的顾坚纪念馆。顾坚是“看不见的世界遗产”—昆曲的创始人。可惜里面正在大兴土木,两边还放着未完成的泥塑戏曲人物。据当地人介绍说,这里将建三进转角楼式宅院,一年后就可完工了。

千灯 顾炎武故居大厅屋顶的防火墙

出来继续沿老街前进,过一条横亘的街道,就来到顾炎武故居。顾炎武是明末清初,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爱国者。其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句,影响了一代代仁人志士。步入故居大门,院墙两侧是高耸的马头墙。往里走依次是门厅、轿厅和庭院天井。故居最里面的怡安堂,保持了原有的明清建筑风格,室内陈设古香古色,陈列着顾炎武的文章诗句,以及一幅幅名人字画,衬托出顾炎武故居幽雅、静谧的环境氛围。

千灯 砖雕门楼 门楼上雕龙刻凤,体现了工匠高超的技艺和主人的富庶。

千灯 青石板路 千灯的石板路是江苏省内保存时间最长,最完整的石板路。石板街全长3华里,南北贯穿全镇,始建于宋,明清两代多次修缮延伸。

区划:江苏省昆山市

区号:0512

邮编:215341

历史:2500多年

门票:

气候与游季: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最佳旅游季节是春季。

交通:千灯交通便利,苏虹公路穿镇而过,昆山汽车站每隔半小时有一班到千灯的车。票价9元。苏州到千灯车也很多,票价15元。沿途路况极好。也可从上海前往,中间在千灯下车。

住宿:镇上的千灯镇招待所,千灯宾馆非常醒目,价格一般100—150元,有空调及热水。老街上开有一家家庭旅馆,主人为一家三口,旅馆打扫得非常卫生。一般50元就可住得很舒适。

饮食与特产:千灯是江南水乡,鱼虾自然是少不了的。千灯蒲河上有不少渔船,它们打上来一网一网的河鲜。有时候会直接泊在岸边出售。千灯的饭馆里鱼虾水产很便宜,来了一定要尝一尝。

出了故居,沿着古镇的河边行走,远远望见一座三孔石拱桥。桥横跨千灯蒲河,如长虹横掠,侧面看上去桥体呈梯形,美丽壮观。这就是凝薰桥,站在桥上,依稀可见河两岸嬉戏的孩童和宏伟的秦峰塔,桥下一条陈旧的木船从正中的桥洞下荡过,哗哗地激起两岸的浪花。伴着小桥流水边的人家,雨中的古镇显得神秘而灵秀,安详而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