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渡口/摆渡人
走进茶峒弯曲的窄街,印象最深的是它那独特的房屋建筑。一排古老的店铺拥杂相连,隐隐可见当年的繁华。这里盛产杉木桐油,因而房屋除屋顶外,四壁几乎全是木头的。门窗柜台都不用油漆,而涂以黄亮的桐油,有些老店铺的壁板已呈深茶色。有些民居还砌有高高的封火山墙,院内更有四水归堂式的小天井,带有典型徽派建筑的风格。一打听,才知道主人的祖先果然是几百年前从江西迁居至此。秋冬季节,可见各处人家门前屋檐下悬挂着带着藤的红薯,还有用棕衣做成的口袋,里面装满了栗子、榛子和其他硬壳果。
位置与区划
边城茶峒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花垣县境内,与重庆、贵州接壤。
区号:0743
邮编:416400
气候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交通
可在吉首市区打面的(3元起步,1元/公里)到铁路桥,那里有去花垣县的快巴,人满发车,路上不停,路经矮寨时可亲身体验盘山公路的险峻,一路路况很好,车资15元左右。在花垣县城汽车站,站门口的路边有许多去茶峒的面包车,车资需5元左右,但一路路况极差,十分颠簸,要做好心理准备。
茶峒 吊脚楼
这一排吊脚楼是镇上最古老的民居,前面临街,后面挨着码头,在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中,每次酉水河发大水,都会把这临河的屋子淹去一部分,当然今天已经不会再有这样的情况了。
茶峒 酉水河边的鱼鹰
用鱼鹰捕鱼是最原始的方式,也是一份辛苦的差事。
茶峒 渡口处的“边城”
河中的那条小船便是往来于边城与重庆洪安的渡船,对面的山岩上刻着“边城”两个大字,山崖下的小屋子是93岁的摆渡老人蒋宗来的家。
茶峒 茶峒街27号(老门牌号是隘门村188号)
左边的这条老街是老茶峒最热闹的一条街,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店铺,眼前的这一幢为砖木结构,临街开长板木门,支起宽大的檐棚,高高的马头式封火山墙下的小巷一直通向河边的码头。
顺着老街,可以一直走到一个渡口,摆渡的是几个老人,每天轮着换班,年纪最大的已经93岁了,名叫蒋宗来,就住在渡口边上的一幢简易的木屋里,自己生火做饭。老人在河上摆渡已有50多年,鬓须早白,背微佝偻,但却面色红润身子硬朗,据说每餐能吃下两碗米饭,半斤肉。人们问他知不知道沈从文,他抬手一指,渡口旁边的岩壁上霍然刻着“边城”两个朱红大字,落款为“沈从文”。老人坐在船头一角,拿根小木棒,卡在钢索上,搬动木棒,船便划动,左搬右行,右搬左行。
茶峒 93岁高龄的摆渡老人蒋宗来
茶峒 隘门村219号万家人收藏的40年代茶峒照片
茶峒 摆渡
渡口的对岸是重庆的洪安县,一条钢索凌空架设在水面上,古老的渡船每天都攀着这条钢索来往于湖南和重庆之间,这仍是此处人们惯用的交通工具。渡口对岸也就是洪安县一方,有一座小小的塔名叫语录塔,看上去像个小碉堡,许多人都以为这里就是小说中的白塔,而这个渡口也就是翠翠和她爷爷摆渡的地方,实际上小说中的渡口并不在这里,而且早就不存在了。只是在酉水河中的一座小岛上,立有翠翠的塑像,美丽的眼睛痴痴地望着远方。
茶峒 茶峒街74号
这幢木楼位于丁字路口上,建成过街楼的形式,右侧为下店上宅,第二层的屋檐下又向外伸出挡雨遮阳的檐棚,是为了方便一楼的店铺做生意。
茶峒 修鞋铺
没生意的时候,老人便坐在门口独自看看书,一旁的小花猫常蹲坐在竹椅上,静静地陪着主人。
食宿
茶峒没有什么特色饮食,随便找家餐馆即可,5元即可吃饱。可以住在镇上的招待所,但晚上最好不要外出乱逛,以防万一。
茶峒 隘门村219号民居
这幢已有百年历史的老房子前后四进三开间,除了图中的两层木结构房屋外,地下还有一层。过天井后中间为堂屋,墙上奉“天地君亲师”的神位,屋梁上悬挂着作为种子的玉米,堂屋后的一间小屋是84岁的房主万芳梅老人的卧室。老人祖籍江西丰城县,所以屋子也带有明显的徽派建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