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研究俗字,有利於理清詞義演變的線索
研究漢語歷時詞彙的變化,其中往往涉及俗字問題,同一個詞,會有不同字形。明白字形之間的正俗關係,就能將詞義的脈絡有機地串聯起來,弄清漢語詞義的錯綜複雜的關係。
挑
《集成》本《型世言》第一回:“又道濟南要地,催倩民夫,將濟南城池築得異常堅固,挑得異常深闊。”(13頁)《集成》明刊本《隋唐兩朝史傳》第五十一回:“二人去訖,秦王遂深挑溝塹,按兵不動,安撫居民,使其復業耕種,掛榜禁約,軍士與民秋毫無犯。”(609頁)這個“挑”不是挑擔的“挑”,它就是今天“掏”的意思。“挑”“掏”表示取出、挖取的意思時,均是俗字,正字作“搯”。《大正藏》本《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三十一:“有烏駮狗,撲令僵仆,齧首齩足,頸擘胛,攫腹搯心,摣掣食噉。”(29/516/c)注5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七十一釋《阿毘達磨順正理論》“搯心”條:“他勞反,《說文》:搯,捾也。捾,一活反。中國言搯;江南言挑,音土彫反。”注6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七十二“搯心”條:“上討刀反,《周書》云:拔兵搯刃也。《考聲》云:搯,謂取也。《說文》云:搯,捾。音一活反,從手、舀聲。舀音遙小反。”注7可見“搯”“挑”表示取出義是同出一源,或因區域口語方音變化而製“挑”字。
“搯”或作“掏”,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二十五“掏出”條:“徒勞反,《通俗文》:捾出曰掏。捾,音烏活反。”注8同前卷七十五“搯叩”條:“吐刀反,《考聲》云:深取也。或作掏,《說文》從手舀聲。叩音口。”注9行均《龍龕手鏡·手部》:“:俗。掏:正。徒刀反,擇也,捾出也。”注10按:行均“掏”的“擇也”義,就是今天“挑選”的“挑”。《龍龕手鏡》已將“掏”字當正字看待,說明俗字與正字在一定條件下可互相轉化。
《大正藏》本《續高僧傳》卷二十三“釋靜藹”條:“山本無水,須便飲澗。嘗於昏夕,學人侍立,忽降虎來前,掊地而去;及明觀之,漸見潤濕。乃使洮淈,飛泉通注。”(50/626/a)校勘記曰:“洮淈”字,宋本、元本、明本、宫本作“挑掘”。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九十四“搯淈”條:“上討刀反,《傳》文從水作洮。孔注《尚書》云:‘洮,洗手也’,非本義,今不取。搯,《左傳》云:左旋左搯。《周書》云:師乃搯兵拔刺擊之。《說文》云:搯,捾。音椀活反,從手舀聲。舀音滔。下音鶻、骨二音。《字書》:淈,攪令濁也。《蒼頡篇》云:水通貌。治水之淈又作汩。《爾雅》云:汩,治也。賈逵注《國語》云:通其川也。《廣雅》云:流也。《說文》從水屈聲。淈、泊(汩)皆音同也。”注11上揭語例,不論是寫“洮淈”,還是“挑掘”,意思是一樣的,均是掏掘義。
湯
《集成》明刊世德堂本《西遊記》第三十四回:“那小妖不知好歹,圍著行者分其乾粮,被行者掣出棒,著頭一磨,一个湯著的,打得稀爛;一个擦著的,不死還哼。”(844頁)“湯”即碰觸義。《集成》清刊本《西湖拾遺》卷三十六《賣油郎繾綣得花魁》:“吹弹歌舞多餘事,常把西湖比西子,就是西子比他還不如!那個有福的湯着他身児,也情願一個死。”(1330頁)同前:“王美兒似木瓜空好看,十五歲還不曾與人湯一湯,有名無實成何幹。”(1332頁)《集成》本《封神演義》第九十二回:“湯着他,爍石流金;遇着時,枯泉轍涸。”(2522頁)“湯”是個音借俗字,也見於元代戲曲。《元曲選》關漢卿《杜蕊娘智賞金線池》第二折:“既你無情呵,休想我指甲兒湯着你皮肉。”注12《元曲選》關漢卿《温太真玉鏡臺》第二折:“我不曾將你玉笋湯,他又早星眼睜,好罵我這潑頑皮沒氣性。”注13
或作“盪”,義同。《集成》清刊本《續西遊記》第四十九回:“那小妖見八戒不吃,便把手內臭物向八戒打來;八戒將手一搪,那臭物盪着手背,登時腫痛起來。”(870頁)同前第五十回:“若被妖怪拿去,盪了他邪氣一迷,那時把世事連你師父們都認不得。”(888頁)
“湯”“盪”的碰觸義,較早寫作“掁”“棖”。《玉篇·手部》:“掁,直庚切,觕也。”古籍俗寫中,木旁、扌旁不别非常普遍,以至於寫作“棖”者居多。《抱朴子·內篇·勤求》:“此亦如竊鐘棖物,鏗然有聲。”《集成》清刊本《花月痕》第二回:“東越癡珠,秋日遊錦秋墩,讀富川荷生陶然亭花神廟詩,棖觸閒情,倚聲和之。”(19頁)因是口語詞,還寫作“唐”“棠”“堂”等,敦煌卷子伯4535《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一一龍王,雨五百億七寶行樹,莊嚴垣上;自然有風,吹動此樹,樹相棠觸,演說苦空无常无我諸波羅蜜。”(32/21)注14“棠觸”即碰觸、棖觸,“棠”是個音借字。“棠”字,《大正藏》第14册《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作“振”(14/419/a)。按:“振”字當是“掁”字之訛。《法苑珠林校注》卷六十二《祭祠篇》:“婦女珠環相振妙響,器物缸甖自然有聲。”注15“振”字有,當是“掁”之訛。影宋《磧砂藏》本作“棠”注16。《大正藏》本正文作“”(53/752/b),校記曰:宋本作“棠”,元本、明本作“掁”。按:“”“掁”均可,“棠”是音借字。“相棖妙響”即相碰觸發出妙響。《永樂北藏》第141册《法苑珠林》作“掁”字(141/427/b),卷末《音釋》曰:“掁,直庚切,觸也。”(141/464/a)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十六“相棠”條:“借音,文(丈)庚反。字宜作摚、、棖、四形,同,文(丈)衡反,謂相觸也。”注17今天的“唐突”,“唐”也是冒觸義,詳參拙著《敦煌文獻字義通釋》“棠突”條注18。
或寫作“摚”“”等。《法苑珠林校注》卷六十九《受報篇》:“又《譬喻經》云:‘風摚水,水摚地,地摚火。強者為男,弱者為女。風火相摚為男,地水相摚為女。’”注19“摚”即是碰觸義。《法苑珠林校注》卷三十四《攝念篇》:“婿無心懶墮,婦恐將來入地獄中,即復白婿,欲懸一鈴,安著戶上。君出入時,鈴作聲,稱南無佛。婿曰:甚善。如是經久,其婿命終,獄卒扠之,擲鑊湯中。扠鑊作聲,謂是鈴聲,稱南無佛。獄官聞之,此人奉佛,放令出去,得生人中。”注20“”字,這裏是碰觸義,實際是在“棠”的基礎上增旁“扌”。
找尋
“找尋”一詞,來自“爪尋”,“爪”或俗作“抓”。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八十四“抓甲”條:“上責絞反,俗字也,正單作爪,像形字,古文作。”注21《集成》明刊本《近報叢譚平虜傳》卷二《五城捕軍捉獲囚犯》:“廿八夜,便也在四處抓尋逃囚。”(115頁)《隋唐演義》第十回:“手下人三四個在鋪上抓尋,影兒也沒有一個。”(224頁)《集成》清刊本《西湖拾遺》卷三十九《負雙骸孝子感神》:“伯華四處尋覓喊叫,並不見個影兒,心下慌張,不頋性命抓尋。”(1549頁)同前卷四十一《宿宫嬪鬼戀情人》:“且説鄒師孟的兩個僮僕,經日不見相公回來,好生着忙,四處抓尋,並不知一毫踪影。”(1615頁)標點本《西湖拾遺》改“抓尋”為“找尋”注22,實際上是沒有歷史觀。“找”實為後起俗字,“爪”“抓”本字。敦煌卷子伯2167《正法念處經》卷六:“身極柔軟,指抓纖長,睎怡含笑。”(7/332)“指抓”,《大正藏》本作“指爪”(17/32/a)。伯2245《四分戒本疏》卷第三:“第二、言自手掘者,律云:若用鋤钁,或椎打刀刾,指搯扴傷。”(10/15)“搯”是“掐”的俗字,“扴”是“抓”之俗。同前:“律云:若比丘如上所傷之地,若用鋤钁,乃至指抓損傷,及地上燃火,但使地作地想,一切皆墮。”(10/15)“指抓”即指爪義。《集成》清刊本《大清全傳》第五十六回:“他那抓牙甚多,河南撫標把總常興也被他擒上山去。”(736頁)“抓牙”即爪牙。《集成》清刊本《說唐演義全傳》第二回:“手執虎頭鎗,暗插囚龍棒,坐下抓蹄白虎馬。”(26頁)“抓蹄”即爪蹄。“爪”也用為動詞,《集成》明刊本《孫龐鬬志演義》卷三:“那些軍校鷹挐雁爪,把龎涓扭了就走。”(70頁)《集成》清刊本《飛龍全傳》第五十一回:“楊業一馬赶到,提起金刀,正劈个着,只聽得一聲霹靂,匡胤頂上現出真龍,伸足往上爪住,金刀便不能下。”(1238頁)“爪”字,今標點本《飛龍全傳》作“抓”注23。《集成》清刊本《說唐演義全傳》第十二回:“出得店時,只見街上燈燭輝煌,也不像日間了,叔寶吩咐抓熱路看燈。”(211頁)“抓熱路”即找尋熱鬧之路。“抓”“爪”在近代漢語中沒有明確意義分工,是異體字。我們甚至還能發現“找”字作“爪”用的例子,《集成》清刊本《金雲翹傳》第十八回:“夫人呌:‘找起頭來,看我是甚人?’軍士吆喝一聲,把他頭髮找起,秀媽認得是王翠翹。”(219頁)《集成》明刊本《警世通言》卷三十三《喬彥傑一妾破家》:“當時公人逕到高氏家,捉了高氏、周氏、玉秀、洪三四人,關了大門,取鎖鎖了,找到安撫司廳上。”(1369頁)“找”字,今標點本徑改為“逕”注24,非。“找”就是抓的意思。《古本小說叢刊》第一八輯明刊本《征播奏捷傳》第五十回:“羅浮曰:我前奉楊主公嚴命,前來找(音爪)尋五司七姓,原非作反,汝何擅人馬侵吾地界?”(299頁)原注標明了“找”“爪”同音。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卷一《詮俗》云:“覓人而抓梳求之曰‘爪’。”注25故後世“爪尋”“抓尋”漸漸寫作“找尋”注26。
今人或因不知“抓”有尋找義,改古籍。《集成》清刊四雪草堂本《隋唐演義》第十回:“他賣了馬,又受着王小二的暗氣,背着包兒,想着平日用馬慣的人,今日黑暗裏徒步,越發着惱,闖入山裏去,迷了路頭,及至抓到天明,上了官路,回頭一看,潞州城牆還在背後,却只好五里之遙。”(213頁)“抓”字,江蘇古籍出版社標點本改為“行”注27,該標點本是以四雪草堂本為底本,所改不必。此“抓”音zhǎo,這裏“抓到天明”謂尋找路頭到天明。江蘇古籍出版社標點本《隋唐演義》第十回:“眾友道:‘這個也難怪你,只是如今你却辭不得勞苦,還往潞州找尋叔寶兄回來,纔是道理。’”注28“找尋”二字,據《集成》四雪草堂本《隋唐演義》作“抓尋”(232頁),不當改。標點本《隋唐演義》第十一回:“樊建威道:‘小弟姓樊,山東齊州人,往潞州找尋朋友,遇此大雪,暫停寶宫借宿一宵,明日重酬。’”注29“找尋”二字,四雪草堂本亦作“抓尋”(238頁),不能按現代漢語寫法改古籍。標點本《隋唐演義》第十一回:“今日托建威兄來打尋,只為愛子之心,不知下落,放你不下。”“打”字,四雪草堂本實作“抓”(244頁)。標點本中,將“抓尋”改為“找尋”的,還有很多例,此不備舉。當然,四雪草堂本也有寫作“找尋”的,說明寫法處於過渡階段。如《集成》清刊四雪草堂本《隋唐演義》第十三回:“那轅門內藍旗官,地覆天翻喊叫:‘老爺坐後堂審事,叫潞州解子帶軍犯秦瓊聽審!’那裏找尋?直呌到尉遲下處門首,方纔知道。”(302頁)
或作“招尋”。《集成》清刊本《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不多幾日,換船來到蕭山,招尋了半日,招到一個山凹裏,幾間壞草屋,門上貼著白。”(414頁)
揀、 撿
古籍中有“揀”“簡”“間”“撿”等表示選擇義,實際上這些均是俗字。《集成》明刊本《魏忠賢小說斥奸書》第二回:“就將衆人送的揀了二兩,逓與趙黑子,道:‘這還他本錢,你那二百錢,與他作利錢,討那欠票付咱嫂子扯壞了。’”(38頁)同前:“嫂子,你揀好人家,你自做主嫁去。”(39頁)同前第五回:“爺這遭差幾個能幹心腹,到裡八府,把那些向來揀退淨身男子,選那精壯有氣力的,招他來標下做兵。”(79頁)這些“揀”字,《明代小說輯刊》第一輯第一册《魏忠賢小說斥奸書》均改為“撿”注30,實在不必,“撿”也是後出俗字。《集成》清刊本《後三國石珠演義》第一回:“衆人看見,欢喜無限,便將旗幟埋(理)出,內中撿取一幅大紅繡字旗,立起長竿,竪於大門之外。”(16頁)同前:“將刀剱各人檢取一把,佩在身邊。”(16頁)或俗寫“簡”。《集成》明刊本《魏忠賢小說斥奸書》第三回:“恰好那年是萬曆十七年,司禮監題一個本,為監局乏人事,奉聖旨着簡選淨身男子充用。”(42頁)或俗寫“蕳”。《集成》明刊本《近報叢譚平虜傳》卷一《奴酋陷順義良鄉縣》:“凢督撫有建牙之責者,聞報即執精銳,整率器甲,蕳授良將,星馳急赴應援。”(28頁)“蕳”是“簡”之俗,選擇義,俗寫“艹”旁、“”旁不别。
“揀”“簡”“撿”等的本字是“柬”。《說文》:“柬,分别簡之也。”段注:“《釋詁》曰:‘流、差、柬,擇也。’《韻會》無‘簡’字,為長。凡言簡練、簡擇、簡少者,皆借簡為柬也。柬訓‘分别’,故其字從八。”段注說得很明確,“柬”有選擇、擇别義,蓋“柬”字後人多用請柬義,故俗寫對表示選擇義加上“扌”旁,成為“揀”字,且又是動詞;較晚的時候,又換聲旁,造出俗寫“撿”。而寫作“簡”“間”是同音假借。故明白一個詞的種種俗寫,對研究漢語詞匯史是有莫大的好處的,其語義的關聯就清楚了。
“撿”字還表示拾取義,先看下面的例子。《集成》清刊本《十二笑》第三回:“辛割猪便解開藥包,簡取那蒙汗藥。”(147頁)《集成》明刊本《詳刑公案·徐代廵断搶劫叚客》:“代廵曰:‘我要買上等緞絹数十疋,汝作經紀,必知誰有上等的。汝即於各舗或行商坐賈處,緞絹綾羅,每樣各揀一疋進來。如用得的,即來領價;如不用,原貨退還。’”(258頁)題目中“叚”是“段”的俗寫。《集成》清刊本《續西遊記》第九十五回:“回頭四望,不見園主人來,乃撿那熟大的,摘了一個,剖開,三嚼兩嚥,連皮一頓吃個乾淨。”(1691頁)由於“揀”“撿”字常常用於挑選而取的語境,受組合關係的影響,後來引申出專指拾取的意思。至少明清已見“揀”“撿”有拾取義的語例。如《集成》本《三教開迷歸正演義》第四十回:“好歹檢一個大石,當他頭上一下了帳罷!”(601頁)同前:“尚家僕就去地下撿了一塊大石,纔要來打道士,只見那石頭就是一塊火,把尚家僕的手燒焦了。”(601頁)《集成》明刊本《咒棗記》第八回:“乃低着個頭撿將起來,拂去其塵垢。”(108頁)同前:“昨日吊下一顆明珠,不知甚人撿得?”(114頁)該小說還有多例。《集成》清刊本《娛目醒心編》卷一第三回:“因撫骨大慟,忙脫下着肉布衫,將骨細細撿齊,包藏衣內。”(38頁)或作“檢”,《集成》明刊本《警世通言》卷五《吕大郎還金完骨肉》:“偶然去坑厠出恭,見坑板上遺下個青布搭膊,檢在手中,覺得沉重。”(154頁)同前卷三十四《王嬌鸞百年長恨》:“侍兒擡頭,見是秀才,便上前萬福,道:‘相公想已檢得,乞即見還,感德不盡。’”(1390頁)《集成》清刊本《紅樓幻夢》第九回:“只怕是他才來的時候掉在地下,被你檢着了。”(411頁)《集成》清刊本《豆棚閒話》第五則:“那人道:‘在下出門三年,受了許多艱難辛苦,掙得幾兩銀子,近來聞得母親有病,心急行程,不料遺失中途。尊兄檢得,若有高懷憐憫在下,情願將一半奉酬。’”(143頁)同前第六則:“次日,元帥又在火堆中,放些細白石頭,都道檢得許多舍利子。”(180頁)《集成》清抄本《忠烈俠義傳》第二回:“忽然间绿光不動,包公急忙向前撲住,揀起看時,却是古鏡一面。”(86頁)可以看出,古籍中表示拾取這一詞義時,字面也是不固定的。
在用字方面,我們對《集成》清刊本《七俠五義》作了粗略的統計:表示拾取義多寫“檢”(撿),30次,一般不寫“揀”;表示選擇義寫“揀”,35次,“揀”一般不表示拾取義。說明“揀”“撿”有了一定的分工,只有極少例外,如《集成》清刊本《七俠五義》第一百二十回:“智化道:‘偏偏的小弟手無寸鐵,止於揀了幾個石子。也是天公照應,第一石子就把那廝打倒,趕步搶過刀來,連連搠了幾下。兩個採藥人又用藥鋤刨了個不亦樂乎。’”(819頁)當然,這個“揀”既可理解為拾取,又可理解為選取。值得注意的是,小說內容基本一致的《集成》清抄本《忠烈俠義傳》沒有這種文字上的分工,均寫“揀”字。我們覺得,拾取義後來漸漸固定為“撿”,可能還有表示收拾、檢點的“檢”的影響,此“檢”可俗寫為“撿”,《集成》本《型世言》第四回:“就略撿了些自己衣物,託言要訪定慧,離了庵中。”(191頁)多種因素促成了“撿”的拾取義。“檢點”也偶有寫“揀點”的,《集成》清刊本《說唐演義全傳》第五回:“叔寶聞言,如醉方醒,似夢初覺,暗暗自悔失了揀點。”(76頁)《集成》清刊本《玉嬌梨》《賽花鈴》拾取義均寫“檢”。
吆喝
今天“吆喝”一詞,即大聲叫喚的意思。字典中“吆”有大聲喊的意思,語例出現很晚,《漢語大詞典》舉的是現代的例子。我覺得“吆喝”的“吆”本是幺的意思,俗謂一為幺,指骰子上或骨牌中的一點。賭博中常常幺喝,即喝采,故有“幺呼”“幺喝”之語,因口語中“幺呼”“幺喝”經常結合在一起使用,“幺”受“呼”“喝”的影響,增旁為“吆”。同時,也因為一般人不知“吆”本是“幺”(一)的意思,以為跟“呼”“喝”意思差不多,故讓“吆”也沾染上了呼喚的意思。《集成》清刊本《說唐演義全傳》第三十七回:“只見程咬金坐在席上,呼吆喝六,大碗酒大塊肉吃個不住。”(655頁)《集成》明刊本《今古奇觀》第十三卷《沈小霞相會出師表》:“料得家鄉已遠,就做出嘴臉來,呼幺喝六,漸漸難為他夫妻兩個來了。”(482頁)《集成》明刊本《今古奇觀》第三卷《滕大尹鬼斷家私》:“滕大尹到得倪家門首,執事跪下,幺喝一聲。”(96頁)
“吆”俗或作“”。《集成》明刊本《征播奏捷傳通俗演義》:“楊七酒醉,延(沿)途喝,迤邐來到陳策門首。”(1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