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汉语
溯“汉语”,必先说“汉”,一部中华文明史离不开这个“汉”字。
汉,最初是流淌在华夏文明发源地的一条河名,即今之汉水。《诗经》中屡有提及,如《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孟子·滕文公上》亦云:“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由河名生发出“汉中”“汉皋”“汉阴”等地名,甚至把天上的银河也联想称之为“汉”“天汉”“云汉”“银汉”“河汉”,故《诗经·小雅·大东》早就有“维天有汉,蓝亦有光”句。足见古人对“汉”名之崇仰。
刘邦抢先入关灭秦占据汉中一带,被项羽封为“汉王”,后刘邦打败项羽建汉朝,从此“汉”由河名、地名变为国名,并称汉朝人为“汉人”,匈奴更将勇武的汉人尊称“好汉”。至金朝,“汉”被作为正式的族名冠于汉族。后元、清两代的外族统治者,亦将以汉族人为主体的民族统称“汉人”。
自汉代始,将汉朝和汉人的语言称作“汉言”。汉末僧人翻译的佛经,即以“汉言”跟“胡音”(指梵语)相对照。关于“汉语”两字连用,最早见于《后汉书·荀爽传》:“(爽)又集汉事成败可为鉴戒者,谓之《汉语》。”但此处“汉语”乃书名也,非指语言。考“汉”和“语”合为一词指汉族语言,最早之记载为南朝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言语》:“高坐道人不作汉语,或问其意,简文曰:‘以简应对之烦。’”句中“高坐道人”指晋永嘉年间东来之西域僧人,他不会说汉话。可见魏晋时的语言也被称作汉语,正如刘奠先生在《汉语词汇史随笔》中所指出的:“‘汉语’这个词的意义,最初指的是汉朝人的语言,后来发展成为汉民族语言的名称。”故“汉语”遂不限于汉代,从南北朝起为历代所通用。
朝鲜《李朝实录·成宗实录十二年》:“请令能汉语者尽改之……选其能汉语者删改《老乞大》《朴通事》。”
上引朝鲜李朝成宗十一年为明代成化十六年(1480)。《老乞大》和《朴通事》,为当时朝鲜人学汉语的两部教科书,全按北京语音、词汇、语法体系而写的,也许可算是最早的“普通话”对外汉语教材。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汉语”这一名称自然也可被理解为蕴含着对我们自己民族语言的自豪和热爱。而“汉语”被正式认作是中华民族共同语的名称,并取代了诸如“官话”“国语”等别称,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