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华语研究文献选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华语区域特有词语”的发展和变化

“华语区域特有词语”是一个处于经常性变化中的动态的词语群。作为华语词汇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们具有如下显著的特征:新质“区域特有词”在不断地产生,旧质“区域特有词”也在不断地被淘汰,乃至走向消亡;不同区域之间原来仅在单区存在的“区域特有词”会发生相互之间的交流、碰撞和吸收,从而成为“双区”或者“三区”共享的词语;一部分“区域特有词”因不断地升格,最终进入全球华语流通语词语的范畴。

(一) 新质“特有词”的不断产生和旧质“特有词”逐步消亡

语言是和社会共生、共存和共变的,“华语区域特有词语”作为某个区域的词语系统里的一部分也必然会随着那个地区社会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两种形式:一是反映新事物的新质“特有词”不断地产生;二是反映旧有事物的旧质“特有词”逐渐地被淘汰,乃至消亡。这都是不争的事实。下面以“内地特有词”以往20年的兴衰为例来描述这种发展变化的轨迹。

纵观这20年,不少“新词”在不断地产生,同时也有不少流行过一段时间的“新词”在逐步消失。这是一种社会对词语的自然的筛选。为说明这种变化,现以2000年为一条分水线,对中国大陆的新词语特有词语进行一个断代的动态描述。

1. 中国大陆新质“特有词”的不断产生。进入2000年,中国大陆特有词语又大量地涌现出来。其特点是某些义类的词语成批地出现,最突出的是健康美容类和房地产类。

(1) 健康美容类。

抽脂、护足、换肤、减脂、健臀、净肠、绝毛、蓝眉、美白、美肤、美甲、嫩肤、润白、瘦臂、水疗、塑身、塑形、推油、洗眉、靓肤、纤面、纤体、造眉、造唇、彩甲、增肥、足摩、足浴、足饰、惰性脂、矿泥浴、森林浴、洗面奶、洗手液、光子嫩肤。

(2) 房地产类。

楼、错层、动区、房市、个盘、豪装、红盘、净价、明间、区位、套型、卫浴、优价、跃式、招包、主区、总价、组团、安居房、超高层、纯现楼、出租屋、得房率、福利房、解困房、经济房、精装修、毛坯房、微利房、握手楼、小复式、小高层、小户型、玄关化、跃复式、准现楼、电子巡更。

这两类新质“特有词”的大量产生当然得益于这两个行业(包括广告业)的飞速发展。它们从侧面反射出进入2000年以来这两个新兴行业兴旺发达的景象。当然中国大陆新词语的变化远不止这些,但是光从这两类词语的飞速发展就可以窥探到进入21世纪后日渐富裕的大陆人民的生活正大步迈向现代化的事实。

2. 中国大陆旧质“特有词”的逐步淘汰和消亡。新质“特有词”不断产生的同时,一些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产生的“新词语”也随着社会的前进而走向消亡。我们不妨以《1991汉语新词语》《1992汉语新词语》《1993汉语新词语》《1994汉语新词语》四本编年体词典以及一本断代的《精选汉语新词词典》为例,考察一下它们当年所收的一些“新词语”已经被淘汰而走向消亡的情况。譬如:

窃券、洋道、义录、文罚、虚业、形状书、大锅债、换位体验(摘自《1991汉语新词语》)

舍徽、他费、外才、廉商、内事、态度款、游山会、老年法庭(摘自《1992汉语新词语》)

奖订、民标、官心、黄条、堵盲、搭车药、无忧卡、阳光投资(摘自《1993汉语新词语》)

犬口、公访、赚心、频调、私片、季谈会、人情车、婚补消费(摘自《1994汉语新词语》)

布标、中观、市策、冷线、甜活、大白边、公费书、鞭炮夫妻(摘自《精选汉语新词词典》)

其实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三地的“特有词语”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不过没有中国大陆“特有词语”的变化幅度那么大、程度那么明显罢了。

(二) “区域特有词语”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吸收

由于世界华语圈之间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人员方面的频繁交流,一些原来仅用于某一华语区的“区域特有词语”会通过相互借用而相互吸收,从而使得原来单一区域内使用的“区域特有词语”逐渐变为“双区通用”甚至“多区通用”的词语。这是语言的交流,也是文化的交流,更是社会的交流。下面分别例举并考察一些原先是单区的“特有词语”后来被别的地区吸收从而变为“双区通用”词语或者“多区通用”词语的情况。

1. 单区“特有词语”变为“双区通用”。根据已有的资料,各个华语区域之间互相吸收的词语的情况是不太相等的。一般来说,如果某两地的经济、文化和人员等的交往多,两地之间的“区域特有词语”借用情况则数量比较多,或者层面相对比较高。反之亦然。

以下为相互借用其他“区域特有词语”的例子,所列举的是相对数量比较多的地区。譬如:

(1) 中国大陆华语吸收的中国台湾词。

播报、残障、操控、车程、撤资、传人、打拼、打压、动因、封杀、公信力、关爱、管道、黑金、互动、贿选、绩效、考虑、理念、农人、品牌、企盼、亲子、受众、诉求、双赢、锁定、台海、凸显、心路历程、延揽、分析、彰显、掌控、整合、主打、主因、资讯、族群、作秀、做爱。

(2) 中国大陆华语吸收的中国香港词。

按揭、吧台、博彩、餐饮、担纲、档期、灯饰、对手戏、房车、非礼、封镜、高企、搞笑、个案、柜员、豪宅、贺岁、红筹股、货柜、家居、劲舞、警花、警讯、拒载、开镜、蓝筹股、联手、楼花、牛仔裤、面巾纸、纳税人、皮草、曝光、抢手、抢眼、人蛇、肉感、赛事、色狼、煽情、上镜、蛇头、涉案、手袋、水货、投诉、卧底、西兰花、洗钱、写字楼、泳装、原装、扎啤、自动柜员机。

(3) 中国台湾华语吸收的中国香港词。

吧女、白金唱片、抽佣、出炉、大牌、打女、大跌眼镜、得主、赌片、恶补、坊间、封镜、狗仔队、火爆、货柜、货柜车、货柜船、金曲、金饰、接单、巨无霸、开镜、老千、离谱、六合彩、漏夜、露台、买单、旗下、入围、水货、饰物、王老五、物超所值、洗钱、雪藏、泳装、原汁原味、有型有款、中规中矩、走光。

(4) 中国香港华语吸收的中国台湾词。

变局、初阶、程序、程序员、传人、刺青、党魁、飞弹、封杀、副署、复康、公权力、公信力、管道、黑箱作业、互动、回应、贿选、架构、家政、金权、军售、历练、理念、连(联)署、遴选、灵媒、默剧、牛郎、歧见、亲子、取向、上游工业、双赢、诉求、夕阳工业、下游工业、异数、业界、银弹、朝阳工业、整合。

(5) 新加坡华语吸收的中国台湾词。

阿兵哥、矮化、飙车、残障、车程、党鞭、共识、管道、互动、交集、凯子、泡妞、人脉、视障、双赢、诉求、随身听、锁定、凸显、脱口秀、嫌犯、秀场、银发族、整合、智障、主催、资深、族群、作秀。

(6) 新加坡华语吸收的中国香港词。

霸王车、波霸、唱片骑师、抄牌、晨运、出位、船民、雌威、得直、灯饰、抵步、电单车、恶补、非礼、菲佣、搞笑、个案、黑马、欢场、货柜、机位、嘉年华、酒廊、垃圾虫、烂尾、妈咪、猛男、瞥伯、骑劫、入围、色狼、师奶杀手、收银员、索偿、踢死兔、贴士、投诉、T恤、王老五、伟哥、谐星、鸭店、艳舞、银鸡、影碟、造马、走光。

以上资料告诉我们:第一,在世界华语圈的四个主要区域里,相比较而言,中国大陆华语在改革开放以后对中国台、港地区华语词语的吸收是比较开放和宽松的,所以借用这两个区域的特有词语的数量也相对比较多;第二,新加坡华语也是如此,借用的其他地区华语词语的态度相对开放,只是它吸收中国香港词语相对中国台湾为多;第三,中国港台两地一向交流比较频繁,所以容易相互吸收对方的词语;第四,不难看出,在四地“区域特有词语”中,中国香港词被各地吸收的数量最多。因此可以说,中国香港词在整个华语区相对比较活跃,辐射能力也较为强劲。

2. 单区“区域特有词语”变为“多区通用”。随着世界华语圈内交流的日益频繁,一部分原来属于单一区域的词语因其本身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面日渐宽广而逐步提高了自身的交际能力。随着其使用范围逐渐向其他区域延伸,这部分词语慢慢地会变为“双区词语”,然后再变为“多区词语”,其中的佼佼者最终还会上升为全华语区的共通词语。目前看来这些已经称得上是“华语共同词语”的有:

T恤、飙车、播报、残障、操控、车程、撤资、出炉、传人、打工、打拼、打压、大跌眼镜、大牌、动因、发烧友、封杀、个案、公信力、共识、狗仔队、关爱、光盘、光盘机、黑金、互动、花心、回应、贿选、绩效、理念、买单、民生、农人、拍拖、品牌、企盼、亲子、入围、受众、双赢、水货、诉求、锁定、投诉、洗钱、心路历程、分析、研习、一头雾水、原汁原味、彰显、整合、主打、资深、资讯、走光、族群、作秀、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