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平仄协调
平仄是近体诗中最重要的因素,讲究平仄是近体诗的本质特点。因此,前人有“学诗先要知平仄”的说法。
人们通常以为近体诗的平仄格律很难掌握,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诗律应是易明而并不繁难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特意用较多的篇幅,予以解释。
近体诗是语言的艺术,因而,所谓诗的格律,不外是最充分地利用了汉语的声、韵、调的特点而已。显然,对于每一个会说汉语的人来说,这种格律也是容易掌握的。这正如人们学习书法一样,步入其门是并不困难的,至于要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写出传世之佳作,则有待个人的修习。倘若诗律繁复难识,便不会有如此众多的诗人问世,也不会有唐代诗歌的兴盛。我们之所以感到繁难,主要是由于古今语音发生了很大变化的缘故。
古人把“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又分为两大类,这就是“平”和“仄”。所谓“平”,是指中古的“平声”,其特点是没有高低起伏的变化,即所谓的“平声平道莫低昂”。“仄”是不平的意思。“上、去、入”三声,因为有高低起伏的变化,所以归入“仄”声一类。“平”“仄”两类声调在诗文中交错使用,读起来就会产生一种抑扬顿挫的美感,显得富有音乐特色,从而增强了艺术效果。只要我们能够分辨平仄,并且按照下面的规定来安排平仄,就可以掌握其格律了。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近体诗的平仄安排有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要求平仄错综和谐而不显单调。这样,就必然会产生平仄相间、平仄相对的要求。为了把各联有规律地组织在一起,于是,又有了“粘”的规则。从这三个基本要求出发,便形成了近体诗的格律。具体说来,就是:一句之中,平仄相间。一联之中,平仄相对。各联之间,平仄相粘(nián)。
在说明平仄格律之前,我们还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a. 近体诗以两个音节为一个音步,这样排列起来,只可能有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四种形式。只是末一字为单字,或为平,或为仄,随句决定。每一音步的第二字是节奏点所在,不能随意变更。所谓平仄格律,其实就是针对节奏点而言的。
b. 偶句押韵,押平声韵。即偶句的末一字为韵脚,必须入韵,而且限用平声(用仄声者则为例外)。首句的末一字可以用平声(多数入韵或者用邻韵),也可以用仄声(不入韵)。注意:这句话的言外之意还在于说明,奇数句(即出句)的末一字必须用仄声。
c. 一句之中的最后三个音节,如果都是平声,叫作“三平调”;如果都是仄声,则叫作“三仄调”。从原则上说,近体诗禁忌三平调和三仄调(实际上,诗人们对三仄调并未真正回避)。
有了这三点认识,我们就可以来谈近体诗的平仄格律了。
1. 先看“一句之中,平仄相间”。
按照前面所说,如果我们以仄声开始,那么该句的平仄格式应为:
(甲)仄仄 平平 仄。
2. 再看“一联之中,平仄相对”。
前文说过,律诗共八句,两句为一联。所谓联中的平仄相对,就是要求出句与对句的平仄对立。如果出句为“仄仄平平仄”,那么,其对句自然是:
(乙)平平 仄仄 平。
这里必须注意,这种相对的规则是不能违反的。如果违反了,那就叫作“失对”。唐宋诗人的作品中,“失对”的情况非常少见。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所谓“平仄相间”“平仄相对”,以对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求最为严格(五律的节奏点指每句中的第二字、第四字及末一字;七律的节奏点指每句中的第二字、第四字、第六字及末一字),因为它们正是平仄错综协调的关键所在。这也正是人们常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原因。
3. 最后再说“各联之间,平仄相粘”。
这一规定的意思是:下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与上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相同。这样,既可以把后一联与前一联粘合连接起来,又可以使前后两联有所变化。
如果上联的平仄格式为:
仄仄 平平 仄,
平平 仄仄 平。
(丙)平平 平仄 仄。
(丁)仄仄 仄平 平。
违反了“粘”的规定,就叫作“失粘”。初期的格律诗,失粘的情况较多,中唐以后,要求日渐严格,失粘的情况就很少了。
甲、乙、丙、丁四种句式,便是五言律诗的基本句式。七言律诗则是在每句之前加上两个相反的音节。即:
(甲)仄仄 平平 仄,(甲)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乙)平平 仄仄 平。(乙)仄仄 平平 仄仄 平。
(丙)平平 平仄 仄,(丙)仄仄 平平 平仄 仄,
(丁)仄仄 仄平 平。(丁)平平 仄仄 仄平 平。
只要我们掌握了上述三句话和应该明确的事项,无论以哪一种基本句式开头,都可以推出全诗的平仄格式。
五言律诗不外以下四种格式,这就是:
仄起仄收式:
(甲)仄仄 平平 仄,旧国经年别,
(乙)平平 仄仄 平。关河万里思。
(丙)平平 平仄 仄,题书凭雁翼,
(丁)仄仄 仄平 平。望月想蛾眉。
(甲)仄仄 平平 仄,白发愁偏觉,
(乙)平平 仄仄 平。归心梦独知。
(丙)平平 平仄 仄,谁堪离乱处,
(丁)仄仄 仄平 平。掩泪向南枝。
(唐·元淳《寄洛中诸姊》)
仄起平收式:
(丁)仄仄 仄平 平,戍鼓断人行,
(乙)平平 仄仄 平。边秋一雁声。
(丙)平平 平仄 仄,露从今夜白,
(丁)仄仄 仄平 平。月是故乡明。
(甲)仄仄 平平 仄,有弟皆分散,
(乙)平平 仄仄 平。无家问死生。
(丙)平平 平仄 仄,寄书长不达,
(丁)仄仄 仄平 平。况乃未休兵。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平起仄收式:
(丙)平平 平仄 仄,苍茫空泛日,
(丁)仄仄 仄平 平。四顾绝人烟。
(甲)仄仄 平平 仄,半浸中华岸,
(乙)平平 仄仄 平。旁通异域船。
(丙)平平 平仄 仄,岛间应有国,
(丁)仄仄 仄平 平。波外恐无天。
(甲)仄仄 平平 仄,欲作乘槎客,
(乙)平平 仄仄 平。翻愁去隔年。
(唐·周繇《望海》)
注:作字两读。《广韵》作则箇切,去声;又作则落切,入声。今按入声标出。
平起平收式:
(乙)平平 仄仄 平,岩云掩竹扉,
(丁)仄仄 仄平 平。去鸟带余晖。
(甲)仄仄 平平 仄,地僻生涯薄,
(乙)平平 仄仄 平,山深俗事稀。
(丙)平平 平仄 仄,养花分宿雨,
(丁)仄仄 仄平 平。剪叶补秋衣。
(甲)仄仄 平平 仄,野渡逢渔子,
(乙)平平 仄仄 平。同舟荡月归。
(唐·戴叔伦《山居即事》)
(说明:辨别是哪一种格式,主要看首句的第二字和最后一字。)
仄起式的两种格式,仅仅是首句不同;平起式的两种格式,也是如此。
七言律诗也不外以下四种格式,这就是:
仄起仄收式:
仄仄 平平 平仄 仄,降鹤池前回步辇,
平平 仄仄 仄平 平。栖鸾树杪出行宫。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山光积翠遥疑逼,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水态含青近若空。
仄仄 平平 平仄 仄,直视天河垂象外,
平平 仄仄 仄平 平。俯窥京室画图中。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皇欢未使恩波极,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日暮楼船更起风。
(唐·苏颋《兴庆池侍宴应制》)
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望断平时翠辇过,
平平仄仄仄平平。空闻子夜鬼悲歌。
平平仄仄平平仄,金舆不返倾城色,
仄仄平平仄仄平。玉殿犹分下苑波。
仄仄平平平仄仄,死忆华亭闻唳鹤,
平平仄仄仄平平。老忧王室泣铜驼。
平平仄仄平平仄,天荒地变心虽折,
仄仄平平仄仄平。若比伤春意未多。
(唐·李商隐《曲江》)
注:过,平声。《广韵》有“古禾切”一读。唳,《广韵》作郎计切,去声霁韵。又练结切,入声屑韵。《诗韵》仅归入去声,不言入声。见该书19页。今按入声标出。下同。
平起仄收式: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金貂再入三公府,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玉帐连封万户侯。
仄仄 平平 平仄 仄,帘卷青山巫峡晓,
平平 仄仄 仄平 平。烟开碧树渚宫秋。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刘琨坐啸风清塞,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谢朓题诗月满楼。
仄仄 平平 平仄 仄,白雪调高歌不得,
平平 仄仄 仄平 平。美人南望翠蛾愁。
(唐·武元衡《酬严司空荆南见寄》)
注:塞,音sāi,《广韵》作苏则切,入声;又音sài,《广韵》作先代切,去声。
平起平收式:
平平 仄仄 仄平 平,岧峣太华俯咸京,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天外三峰削不成。
仄仄 平平 平仄 仄,武帝祠前云欲散,
平平 仄仄 仄平 平。仙人掌上雨初晴。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河山北枕秦关险,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驿树西连汉畤平。
仄仄 平平 平仄 仄,借问路傍名利客,
平平 仄仄 仄平 平。何如此处学长生。
(唐·崔颢《行经华阴》)
注:华:山名读去声。《广韵》为“胡化切”。傍,音páng,《广韵》作步光切,平声。平水韵在阳韵。
上举四种格式,无非是按照“粘”“对”的规则来排列而已,并非我们想象得那么复杂。所以,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一规律,排律也便可以依此类推了。例如:
(甲)仄仄 平平 仄,黄鹤西楼月,
(乙)平平 仄仄 平。长江万里情。
(丙)平平 平仄 仄,春风三十度,
(丁)仄仄 仄平 平。空忆武昌城。
(甲)仄仄 平平 仄,送尔难为别,
(乙)平平 仄仄 平。衔杯惜未倾。
(丙)平平 平仄 仄,湖连张乐地,
(丁)仄仄 仄平 平。山逐泛舟行。
(甲)仄仄 平平 仄,诺谓楚人重,
(乙)平平 仄仄 平。诗传谢朓清。
(丙)平平 平仄 仄,沧浪吾有曲,
(丁)仄仄 仄平 平。寄入棹歌声。
(唐·李白《送储邕之武昌》)
(丙)平平 平仄 仄,南池寒色动,
(丁)仄仄 仄平 平。北陆岁阴生。
(甲)仄仄 平平 仄,薄薄流澌聚,
(乙)平平 仄仄 平。漓漓翠潋平。
(丙)平平 平仄 仄,暗沾霜稍厚,
(丁)仄仄 仄平 平。回照日还轻。
(甲)仄仄 平平 仄,乳窦悬残滴,
(乙)平平 仄仄 平。湘流减恨声。
(丙)平平 平仄 仄,那堪金井贮,
(丁)仄仄 仄平 平。会映玉壶清。
(甲)仄仄 平平 仄,洁白心谁识,
(乙)平平仄仄平。空期饮此明。
(唐·马戴《府试水始冰》)
注:稍,今音shāo,《广韵》作所教切,去声效韵。
上举诗例,是我们分析了大量的唐诗才挑选出来的,以求与格律规定的形式吻合。尽管如此,仍有个别字与原格式的平仄不同。可见,与原格式一字不差的诗篇是极为罕见的。不过,这种不同主要出现在“一三”(七言则是“一三五”)这几个非节奏点上。我们在分析唐人的格律诗时发现,这种情况触目皆是,这说明非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诗人们可以不受其约束,这自然为诗歌的写作带来方便。从这个角度来说,前人所总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则,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写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