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陵 咏1
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2。结发有奇策3,少年成壮士。长驱塞上儿4,深入单于垒。旌旗列相向,箫鼓悲何已。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将令骄虏灭,岂独名王侍5。既失大军援,遂婴穹庐耻6。少小蒙汉恩,何堪坐思此7。深衷欲有报8,投躯未能死。引领望子卿9,非君谁相理10。
1 题下原注:“时年十九。”李陵,字少卿,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孙子,骁勇善战,深得将士拥戴。武帝时,拜为骑都尉。天汉二年(前99),李陵率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与单于遭遇,为匈奴八万骑兵所困,激战八昼夜,李陵部斩杀万余匈奴,后终因失援,寡不敌众,力竭而降,武帝怒诛其全家。李陵居匈奴二十余年后去世。见《史记·李将军列传》《汉书·李陵传》及《报任安书》。
2 三代将门:指李家自李广到李陵,三代都是武将。
3 结发:束发,指男子成年。
4 长驱:率兵急速挺进。塞上儿:边塞上勇武将士。
5 此二句是说:李陵的志向是彻底消灭匈奴,而不仅是让这些匈奴名王们向汉俯首称臣。骄虏:指匈奴。名王:匈奴单于以下的诸王。
6 婴:遭受。穹庐:游牧民族的圆顶帐篷,因其圆顶像天空,故名。意谓身受被俘迫降之耻辱。
7 坐:犹顿,遽。思此:想到投降这件事。
8 深衷:内心深处。
9 引领:伸长脖子张望,企盼。子卿:苏武字子卿,西汉杜陵人(今西安东南),为李陵挚友。武帝时奉命出使匈奴,单于胁迫投降,苏武誓死不从,啮雪吞毡,持杖汉节而牧羊十九年。昭帝时始得归汉。在匈奴时,单于曾令李陵劝苏武投降,苏武不从。后苏武归汉,李陵置酒饯行,泪下数行。
10 理:辩白,申诉。
此诗属于咏史诗,是王维早期的作品。王维还有一首叫《夷门歌》的七言古诗,陈铁民先生将其列入“未编年诗”。我们以为,《夷门歌》当与此诗同期,也是节义的主题,也是咏史诗的表现,也是悲怀壮烈的诗风,同属王维的早期作品。王维早期诗歌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思想性强,多怨尤激愤,爱打抱不平,类似当下的“愤青”。
李陵事件,是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这个历史事件纠结着太多的大命题:家和国,军人和文人,背叛和守节。李陵的命运也连接着若干重量级人物:汉武帝、李广利、司马迁、苏武。八百多年前,李陵兵败,太史公替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因此而遭受宫刑之灾;八百年后,王维又凭血性之勇而继续为李陵辩护,也是为太史公辩护。继续做这种“辩护”,王维用意何在?这很有研究的意义。
此诗的感情色彩极强,以诗来演绎一个历史的悲剧,寄予一种特有的同情,表现一种特定的情绪,表达了一种渴望理解而终被误解的深深无奈。故而,黄周星曰:“子长(司马迁)尚不能理,子卿(苏武)安能相理乎?写出无可奈何,足令鬼神饮泣。”(《唐诗快》卷四)
整个一首诗,句句在辩。全诗共二十句,可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1—4句)是暗辩。从其出生写起,概述其成长过程。这里有两点交代很重要,一是其从小就展露出不凡的军事才能;二是其乃盖世名将之后,出身于名将世家,同时也带出了李广悲剧。意思是,李陵非平庸之辈,其失援败绩而被俘作降,乃事出有因。
第二层次(5—14句)是明辩。这一层次具体描写一个特定的战役。“长驱”“深入”,写其胆魄超人,写其所部攻势凌厉,所向披靡。“旌旗列相向,箫鼓悲何已。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此四句是边塞诗名句,很有现场感,以战斗之激烈和艰苦,来反映将士们奋不顾身的神勇和斗志。而“将令骄虏灭,岂独名王侍”句,则写李陵的期望值极高,劳师远征,欲全歼顽敌,彻底平定匈奴之患,而建不世之奇功。同时,似乎也反映了他求功心切的莽撞,暴露了他轻敌盲进而考虑不周的地方。“既失大军援,遂婴穹庐耻”,则直接言明李陵兵败被俘的客观原因,是因为贰师将军李广利坐观其败而不发援兵。
第三层次(15—20句)是正辩。偏于议论,侧重写李陵渴望报国雪耻、表白心迹的内心痛苦。兵败而降,乃万不得已之下策。“少小蒙汉恩,何堪坐思此。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意思是,李陵深蒙汉恩,是不会真投降的,他心底里肯定在盘算如何寻找时机报答汉恩。司马迁也是这样为李陵辩护的,他认为李陵之所以不死,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可是,因为李陵最终没有实现其“吾不死,非壮士也”的诺言,背上失节与叛变的骂名。因此,他有志难酬,有口难辩。再多的辩解,也没有人能够理解和原谅他。他认为能够理解他的人仅苏武一人而已:“引领望子卿,非君谁相理。”
此诗着重表现了“引领望子卿”的李陵徒有对汉室的忠贞而却无人理解的痛苦,以及诗人对其“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的深深同情,这正成为我们研究王维早期思想的生动材料。诗人对李陵的人品与才能,竭尽赞美之能事。尤其是他饱含崇敬和同情之心,来展示李陵的人生悲剧,真可谓感泣鬼神。诗的字里行间,尽写李陵的无奈,暗接太史公的无奈,实质上是诗人王维的无奈。此诗为深深的无奈情绪所笼罩。